想到移民東北,王昊便又想起了李自成。因為向東北移民,自然是要動李自成治下的人口。
恰好此時李岩也從薩爾滸趕到了沈陽。
王昊便問李岩道:“李自成登基之後,治下流民情況如何?”
“自然是少了很多。”
李岩道:“李自成推行“均田免賦”的政策,短期之內,獲得了土地的百姓並不願意到處流浪。不過……”
“不過什麽?”王昊問道。
“今年旱災甚重啊。”
李岩歎了口氣道:“中原地區,很多地方從五月到十月,都沒下過一滴雨。縱有土地,也產不出糧食啊!”
聽到李岩這樣一說,王昊頓時就想起來了。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其實是災情非常嚴重的一年,不僅發生了旱災,還發生了蝗災。
由此推算,李自成雖然通過追贓助餉得了很多銀子,但是畢竟糧食出產不足,也無法解決百姓缺糧的問題。
想到過裏,便又問李岩道:“李自恐怕不願意本督獲得人口壯大勢力。那麽……要如何才能得到百姓呢?”
“其實很簡單。”
李岩笑道:“無非……‘威逼利誘’四字而已。”
“說來聽聽。”王昊笑了笑道。
李岩喝了一口熱茶,潤了潤嗓子,又接著說道:
“首先是逼之以威。將軍可以讓一員大將率領大軍屯於山海關,並讓王廷臣兵進青州邊界,做出一副要向李自成開戰的架式。
由於此前總督大人與李自成有過“兩年不戰”的約定。
李自成見到這副架式,必然會再次派人過來詢問將軍是否毀約。然後,咱們便可以跟他說……咱們無意跟他開戰,隻是想去救助那些無糧就食等著餓死的百姓。
咱們這樣跟他說,他李自成肯定不會答應。
但是,他也擔心咱們與南明崇禎聯合起來對付他,所以他心中必然畏懼咱們,這就是威逼!”
換了口氣,李岩又接著說道:
“待到威逼的效果差不多了之後,再誘之以利。
所謂的誘之以利,也就是讓人跟李自成說,遼東遼西可以幫他養活一部分沒飯吃的百姓。他李自成無力賑濟的百姓,可以送到登萊或山海關來。
如果他不肯自己送來,那就讓他允許咱們自己派商隊去他治下,將那些沒飯吃的百姓接過來。這樣做,不僅幫他賑濟了災民,也幫他維持了地方的穩定。”
“這倒也是個辦法。”
王昊點了點頭,又問:“如果他不答應呢?”
“那就開戰好了。”
李岩笑道:“咱們就用救助百姓為借口,從山海關南下兵指京師。隻要狠狠教訓他一下,他就會乖乖地將無糧就食的百姓送過來。”
“很好很好!”
王昊笑道:“右軍師之言,正合我意。”
說完,便看向左軍師宋獻策,問道:“不知左軍師覺得如何?”
宋獻策一聽,頓時就急了。
一雙小眼珠子骨碌碌亂轉。
這就是有兩個軍師的好處,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互相競爭。
略一沉吟,宋獻策便走上前一步,對王昊道:“右軍師之計,甚是精妙。李自成明知是計,卻無法破解,隻能乖乖認栽,堪稱陽謀。
既然右軍師用陽謀,那下官就用點陰謀好了,這樣也可以做到陽陰調和。”
這就很有意思了。
王昊心中暗笑,遂開口問道:“左軍師有何陰謀?”
“其實很簡單。”
宋獻策陰笑道:“將那皇帝老兒……呃,我說錯話了。我的意思是,派使者去南京,請求崇禎將坤興公主改封為沈陽公主。
也就是將沈陽當成公主的封地!
再跟崇禎說,沈陽公主的領地,地廣人稀,缺少人口,讓他遷移幾百萬百姓過來。”
“幾百萬?”
王昊有點驚訝,問道:“你覺得他會答應?”
“無妨無妨”
宋獻策陰笑道:“崇禎有愧於公主,直到現在,公主都還不理崇禎,
隻要……讓公主寫信問他要人,他不僅不會拒絕,恐怕高興都還來不及呢。”
這就是陰謀所在。
連公主都算計上了!
不過,這一招也確實直透人心。
當初,崇禎當著朱媺娖的麵殺了才九歲的昭仁公主,又要殺朱媺娖,讓朱媺娖又驚恐又寒冬心。突圍之時,朱媺娖差點瘋掉,因為得到王昊的及時保護和安慰,才恢複正常。
但是,自那以後,朱媺娖便一直不理崇禎,見崇禎如見惡魔。
崇禎也因此而心痛不已,之後,雖多次派方正化來看朱媺娖,卻都被朱媺娖拒之門外,父女之間的關係,至今沒有任何好轉。
可想而知,崇禎的心中有多痛苦和愧疚!
如果此時收到朱媺娖的親筆信,他恐怕會高興得跳起來,然後,屁顛屁顛地讓人將百姓用船送過來。。
由此可見,宋獻策這一計。
一點都不比李岩那一計差!
……
至於運輸方麵,也沒有問題。
江南水師發達,安排水師船隊,源源不斷地送過來就行了。
也不用擔心沒人肯來。
公元1644年全天下旱災最嚴重的,是江西的南昌府,這是有曆史記載的,是真正的從五月份到十月份沒下過一滴雨。
受災百姓至少在五百萬人以上!
讓朱媺娖問他要一百萬災民,對崇禎來說也是幫他減輕賑災的壓力。如果不是運力不足,恐怕問他要三百萬災民他都會給。
這就是謀士的厲害之處。
平常人絞盡腦汁,也弄不來幾個人口。
到了宋獻策這裏。
不過就是一句話兒的事情,人家就會乖乖地用船隊幫你把百萬人口運送過來。
當然,李岩的計謀也不差。
這兩人一陰一陽,陽陽互補,做老大的,便可采陽?陰,再以陰滋陽。
……
兩條妙計都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去執行。
在李自成這邊,王昊決定:
其一,讓遼西提督韋何,帶兵五萬去山海關,對李自成擺出一副大軍壓境的架式。
其二,讓登萊提督帶兵四萬,進駐濰坊,威逼青州府。
其三,讓宋獻策做韋何的軍師,負責協助韋何與李自成談判。
……
至於讓朱媺促給崇禎寫信的事,還得王昊親自出馬。
哄美女的事,不能假手他人。
因此,在安排好幾件大事之後,王昊就將遼東的後續事務,盡皆交托給遼東提督曹變蛟和遼東巡撫樸宜智兩人。
給他們留下五萬人馬。
然後,就帶著其它人馬,頂風冒雪,浩浩蕩蕩,班師趕迴平壤。
……
過了年,朱媺娖就16歲了。
二八佳人。
說的不是28歲,也不是2的8次方……256歲。
而是2x8=16歲,古代不同於後世。在古代,16歲的女子還沒有男人,那就是浪費青春。
所以,這一次,王昊決定,要跟朱媺娖好好談談。
……
……
恰好此時李岩也從薩爾滸趕到了沈陽。
王昊便問李岩道:“李自成登基之後,治下流民情況如何?”
“自然是少了很多。”
李岩道:“李自成推行“均田免賦”的政策,短期之內,獲得了土地的百姓並不願意到處流浪。不過……”
“不過什麽?”王昊問道。
“今年旱災甚重啊。”
李岩歎了口氣道:“中原地區,很多地方從五月到十月,都沒下過一滴雨。縱有土地,也產不出糧食啊!”
聽到李岩這樣一說,王昊頓時就想起來了。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其實是災情非常嚴重的一年,不僅發生了旱災,還發生了蝗災。
由此推算,李自成雖然通過追贓助餉得了很多銀子,但是畢竟糧食出產不足,也無法解決百姓缺糧的問題。
想到過裏,便又問李岩道:“李自恐怕不願意本督獲得人口壯大勢力。那麽……要如何才能得到百姓呢?”
“其實很簡單。”
李岩笑道:“無非……‘威逼利誘’四字而已。”
“說來聽聽。”王昊笑了笑道。
李岩喝了一口熱茶,潤了潤嗓子,又接著說道:
“首先是逼之以威。將軍可以讓一員大將率領大軍屯於山海關,並讓王廷臣兵進青州邊界,做出一副要向李自成開戰的架式。
由於此前總督大人與李自成有過“兩年不戰”的約定。
李自成見到這副架式,必然會再次派人過來詢問將軍是否毀約。然後,咱們便可以跟他說……咱們無意跟他開戰,隻是想去救助那些無糧就食等著餓死的百姓。
咱們這樣跟他說,他李自成肯定不會答應。
但是,他也擔心咱們與南明崇禎聯合起來對付他,所以他心中必然畏懼咱們,這就是威逼!”
換了口氣,李岩又接著說道:
“待到威逼的效果差不多了之後,再誘之以利。
所謂的誘之以利,也就是讓人跟李自成說,遼東遼西可以幫他養活一部分沒飯吃的百姓。他李自成無力賑濟的百姓,可以送到登萊或山海關來。
如果他不肯自己送來,那就讓他允許咱們自己派商隊去他治下,將那些沒飯吃的百姓接過來。這樣做,不僅幫他賑濟了災民,也幫他維持了地方的穩定。”
“這倒也是個辦法。”
王昊點了點頭,又問:“如果他不答應呢?”
“那就開戰好了。”
李岩笑道:“咱們就用救助百姓為借口,從山海關南下兵指京師。隻要狠狠教訓他一下,他就會乖乖地將無糧就食的百姓送過來。”
“很好很好!”
王昊笑道:“右軍師之言,正合我意。”
說完,便看向左軍師宋獻策,問道:“不知左軍師覺得如何?”
宋獻策一聽,頓時就急了。
一雙小眼珠子骨碌碌亂轉。
這就是有兩個軍師的好處,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互相競爭。
略一沉吟,宋獻策便走上前一步,對王昊道:“右軍師之計,甚是精妙。李自成明知是計,卻無法破解,隻能乖乖認栽,堪稱陽謀。
既然右軍師用陽謀,那下官就用點陰謀好了,這樣也可以做到陽陰調和。”
這就很有意思了。
王昊心中暗笑,遂開口問道:“左軍師有何陰謀?”
“其實很簡單。”
宋獻策陰笑道:“將那皇帝老兒……呃,我說錯話了。我的意思是,派使者去南京,請求崇禎將坤興公主改封為沈陽公主。
也就是將沈陽當成公主的封地!
再跟崇禎說,沈陽公主的領地,地廣人稀,缺少人口,讓他遷移幾百萬百姓過來。”
“幾百萬?”
王昊有點驚訝,問道:“你覺得他會答應?”
“無妨無妨”
宋獻策陰笑道:“崇禎有愧於公主,直到現在,公主都還不理崇禎,
隻要……讓公主寫信問他要人,他不僅不會拒絕,恐怕高興都還來不及呢。”
這就是陰謀所在。
連公主都算計上了!
不過,這一招也確實直透人心。
當初,崇禎當著朱媺娖的麵殺了才九歲的昭仁公主,又要殺朱媺娖,讓朱媺娖又驚恐又寒冬心。突圍之時,朱媺娖差點瘋掉,因為得到王昊的及時保護和安慰,才恢複正常。
但是,自那以後,朱媺娖便一直不理崇禎,見崇禎如見惡魔。
崇禎也因此而心痛不已,之後,雖多次派方正化來看朱媺娖,卻都被朱媺娖拒之門外,父女之間的關係,至今沒有任何好轉。
可想而知,崇禎的心中有多痛苦和愧疚!
如果此時收到朱媺娖的親筆信,他恐怕會高興得跳起來,然後,屁顛屁顛地讓人將百姓用船送過來。。
由此可見,宋獻策這一計。
一點都不比李岩那一計差!
……
至於運輸方麵,也沒有問題。
江南水師發達,安排水師船隊,源源不斷地送過來就行了。
也不用擔心沒人肯來。
公元1644年全天下旱災最嚴重的,是江西的南昌府,這是有曆史記載的,是真正的從五月份到十月份沒下過一滴雨。
受災百姓至少在五百萬人以上!
讓朱媺娖問他要一百萬災民,對崇禎來說也是幫他減輕賑災的壓力。如果不是運力不足,恐怕問他要三百萬災民他都會給。
這就是謀士的厲害之處。
平常人絞盡腦汁,也弄不來幾個人口。
到了宋獻策這裏。
不過就是一句話兒的事情,人家就會乖乖地用船隊幫你把百萬人口運送過來。
當然,李岩的計謀也不差。
這兩人一陰一陽,陽陽互補,做老大的,便可采陽?陰,再以陰滋陽。
……
兩條妙計都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去執行。
在李自成這邊,王昊決定:
其一,讓遼西提督韋何,帶兵五萬去山海關,對李自成擺出一副大軍壓境的架式。
其二,讓登萊提督帶兵四萬,進駐濰坊,威逼青州府。
其三,讓宋獻策做韋何的軍師,負責協助韋何與李自成談判。
……
至於讓朱媺促給崇禎寫信的事,還得王昊親自出馬。
哄美女的事,不能假手他人。
因此,在安排好幾件大事之後,王昊就將遼東的後續事務,盡皆交托給遼東提督曹變蛟和遼東巡撫樸宜智兩人。
給他們留下五萬人馬。
然後,就帶著其它人馬,頂風冒雪,浩浩蕩蕩,班師趕迴平壤。
……
過了年,朱媺娖就16歲了。
二八佳人。
說的不是28歲,也不是2的8次方……256歲。
而是2x8=16歲,古代不同於後世。在古代,16歲的女子還沒有男人,那就是浪費青春。
所以,這一次,王昊決定,要跟朱媺娖好好談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