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天氣太過寒冬冷,並不適合行軍和攻城,尤其是步兵。
對王昊的北方軍來說,此前為了運輸物資,大部分戰馬都被派去了薩爾滸,留在遼陽的十幾萬人馬幾乎全是步兵。
而王昊仍然決定在此時進攻沈陽。
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是多爾袞也在等開春雪化。
薩爾滸是建奴從遼東退往吉林的……長白山脈……的門戶不假。
但是,如果多爾袞想逃。
還可以從沈陽向西進入蒙古草原,還可以往北進入哈爾濱、長春、黑龍江、遠東!
不過,小冰河時期的冬天太冷。
越往北越冷,在哈爾濱以北,溫度會在零下30度以下,更不要說遠東了。這麽低的溫度下,如果是一直生活在那裏的百姓或許還能找到地方過冬。
若是剛遷移過去,絕大部分人和戰馬都會凍死!
所以,對多爾袞來說,他的去向,會優先選擇處於同一緯度的或緯度更低的長白山脈或蒙古草原。
不過,去蒙古草原雖然比去北邊強。
但是,在這嚴寒的冬天進入蒙古草原,也非常難以生存。原因很多,包括:
積雪太厚,戰馬根本就跑不起來;戰馬沒有草吃,後勤補給困難;氣溫太低,人和戰馬都會被凍死;在人困馬乏的情況下,容易被草原上的蒙古人堵截,也容易被北方軍追蹤和包圍。
到了春開雪化之後,這些情況就會得到根本好轉。所以如果在冬天無法突破薩爾滸這道關卡,多爾袞必然會選擇在春天氣稍稍暖和點之後,向西進入草原,再從草原向北逃竄。
其二,北方軍的後勤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十三萬大軍屯於遼陽,還有五萬大軍屯於廣寧。每天的糧草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能夠早點結束這場戰爭,對北方軍來說,無疑也是非常好的。
其三,東北地區的寒潮也是一波一波的。
前一波寒潮已經過去,在後一波寒潮到來之前,應該會有十幾天稍微暖和一點的天氣。
雖然現在的天氣依舊很寒冷,但是比起之前那種暴風雪天氣還是好了很多。
對於北方軍來說,在現在這種天氣行軍,隻要每天行軍的路程不要太長,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還是不會什麽大問題的。
正是考慮到以上三點,王昊才將孫傳庭叫過來一起討論。如今見到孫傳廷的想法也跟自己相同,也就基本上心裏有底了。
……
沒多久,手下的將軍們就都來齊了。
這些將軍們在遼陽待了20多天,早就很煩了,一聽說要開戰,盡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在經過一番溝通之後。
王昊便走上帥位,大聲發布了以下命令:
其一,留下馬橫和樸宜智帶兩萬人馬駐守遼陽。
其二,以牛成虎為先鋒,帶兩萬人馬在前麵開路。
其三,賀瘋子帶三萬人馬為後軍。
其四,王昊與孫傳庭、曹變蛟率領五萬人馬為中軍。
……
遼東方麵,總計出兵十萬。
隨後,又飛鴿傳書給遼西的韋何和宋獻策,讓他們留下一部分人馬駐守錦州和廣寧,帶著三萬人馬來合圍沈陽。
嚴令韋何,必須堵住多爾袞向西進入草原和向北進入哈爾濱的道路。
與此同時,又下令給孛兒索,讓他動員蒙古人中的察哈爾部落,將兵力調到沈陽以西和以北地區,守好各處關卡,以防建奴逃往草原和哈爾濱。
總之,就是要將多爾袞圍死在沈陽。
不給他任何逃跑的機會。
必須一戰而竟全功,還遼東遼西一片朗朗乾坤,不留任何後患!
為了保持與遼西同步,王昊又拖延了幾天,在發出鴿信之後三天,才從遼陽出兵。
……
沈陽城中,愁雲慘淡,哀聲一片。
昔日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清軍將士,如今早已不是當年模樣,一個個變得愁眉不展,唉聲歎氣!
短短三年時間,不算蒙八旗和漢八旗。
隻算滿八旗,就損失了近三十萬人馬。而滿八旗最初一共也才十三四萬人馬。
後來經過擴招,幾乎將所有15歲到55歲的男子都招入軍中,打到現在,也隻剩下不到六萬人馬。
地方上的旗人部族,幾乎隻剩下老人、婦女和兒童。連耕地和播種這種事,都沒有青壯男人去做,隻能辛苦那些留守的老頭們。
那些老頭們身體又不太好。
稍微一用力,搖一搖,一身骨頭就散架了。
……
皇宮之中,天天朝議。
議來議去沒有結果。
一個月之前,當洪承疇提出遷都的想法時,很多人都反對,差點就要將洪承疇抓了治罪。
而現在幾乎所有人想的就是兩個問題:
其一,該往哪裏跑。
其二,什麽時候跑。
之前,雖然洪承疇和多爾袞最後說服了朝中的大臣們,但是,大家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直到順治死了。
薩爾滸被北方軍占領了,這些人才意識到,想退迴長白山脈都不大可能了。
……
“天殺的王胖子。這個挨千刀的癟犢子!”
奉天殿中。
拜音圖出離地憤怒了。
捶胸頓足,破口大罵,那唾沫星子濺得到處都是:“老夫活到五十多歲了,從未見過如此不講信用的卑鄙小人!”
由於喜讀三國,完了還學呂布,說上一句:“是兒最無信者!”
意思是他剛與王昊談好休兵罷戰,王昊就派人在鐵背山上設伏,殺了他們的皇帝。
洪承疇沒有做聲。
低眉順日,眼觀鼻,鼻觀心。
冷僧機也來幫腔:“漢狗的都是些沒有信用的東西!”
洪承疇的眉毛動了動,睜開了眼,問道:“你們去跟人家議和,可曾白紙黑字簽下什麽協議?”
“沒有……”
拜音圖一愣,但隨即又道:“我們已經口頭談好了的!”
“口頭之言而已。”
洪承疇冷哼一聲,又道:“你可知道一個成語,叫做空口無憑?”
“漢狗的成語,我哪裏懂?”
拜音圖一臉茫然,茫然的神色中帶著一絲猙獰。
洪承疇不以為意,又問:“你答應給他的馬匹和羊,可有給人家送過去?”
“未曾。”
拜音圖道:“咱們計劃在王昊退出遼東時才給他。”
“這就是了。”
洪承疇嗤笑一聲道:“沒有白紙黑字簽下約定,也沒有任何一方履行過口頭協議,你憑什麽說人家不守信用?
況且,就算有協議又如何?
交戰雙方,講的是兵不厭詐。
昔時楚漢之爭,劉邦剛與項羽簽完“鴻溝之盟”,轉身就派出大軍襲擊沒有防備的項羽的軍隊。結果,成就了大漢數百年基業。
咱們自己蠢到家了,智不如人,中了人家的算計,在這朝堂之上罵街又有何用?”
“…………”
眾人都是一臉茫然。
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見到洪承疇如此硬氣過。
過了許久。
才有人問道:“你……你究竟幫誰?!”
洪承疇沒有正麵迴答他們的問題。
而是慘然一笑。
答非所問地說道:“我……你們口中的漢狗。或許,三年前就應該死了。”
說罷,便轉身向多爾袞施了一禮。
歎了口氣道:“老夫身體有恙,告假休息片刻。”
說罷,便頭也不迴地揚長而去。
……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洪承疇被發現吊死在大學士府中院內的一棵歪脖子樹上。
死前解開發髻,以發覆麵。
那棵歪脖子樹,坐北朝南,一枝向東,端的是好風水……
……
(備注:在原本的曆史上,洪承疇可能會得到建奴更多的尊重,但是在這一世,遇到主角他的謀劃總是失敗,沒有立下什麽大的功勞。所以,被歧視也算正常。)
對王昊的北方軍來說,此前為了運輸物資,大部分戰馬都被派去了薩爾滸,留在遼陽的十幾萬人馬幾乎全是步兵。
而王昊仍然決定在此時進攻沈陽。
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是多爾袞也在等開春雪化。
薩爾滸是建奴從遼東退往吉林的……長白山脈……的門戶不假。
但是,如果多爾袞想逃。
還可以從沈陽向西進入蒙古草原,還可以往北進入哈爾濱、長春、黑龍江、遠東!
不過,小冰河時期的冬天太冷。
越往北越冷,在哈爾濱以北,溫度會在零下30度以下,更不要說遠東了。這麽低的溫度下,如果是一直生活在那裏的百姓或許還能找到地方過冬。
若是剛遷移過去,絕大部分人和戰馬都會凍死!
所以,對多爾袞來說,他的去向,會優先選擇處於同一緯度的或緯度更低的長白山脈或蒙古草原。
不過,去蒙古草原雖然比去北邊強。
但是,在這嚴寒的冬天進入蒙古草原,也非常難以生存。原因很多,包括:
積雪太厚,戰馬根本就跑不起來;戰馬沒有草吃,後勤補給困難;氣溫太低,人和戰馬都會被凍死;在人困馬乏的情況下,容易被草原上的蒙古人堵截,也容易被北方軍追蹤和包圍。
到了春開雪化之後,這些情況就會得到根本好轉。所以如果在冬天無法突破薩爾滸這道關卡,多爾袞必然會選擇在春天氣稍稍暖和點之後,向西進入草原,再從草原向北逃竄。
其二,北方軍的後勤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十三萬大軍屯於遼陽,還有五萬大軍屯於廣寧。每天的糧草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能夠早點結束這場戰爭,對北方軍來說,無疑也是非常好的。
其三,東北地區的寒潮也是一波一波的。
前一波寒潮已經過去,在後一波寒潮到來之前,應該會有十幾天稍微暖和一點的天氣。
雖然現在的天氣依舊很寒冷,但是比起之前那種暴風雪天氣還是好了很多。
對於北方軍來說,在現在這種天氣行軍,隻要每天行軍的路程不要太長,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還是不會什麽大問題的。
正是考慮到以上三點,王昊才將孫傳庭叫過來一起討論。如今見到孫傳廷的想法也跟自己相同,也就基本上心裏有底了。
……
沒多久,手下的將軍們就都來齊了。
這些將軍們在遼陽待了20多天,早就很煩了,一聽說要開戰,盡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在經過一番溝通之後。
王昊便走上帥位,大聲發布了以下命令:
其一,留下馬橫和樸宜智帶兩萬人馬駐守遼陽。
其二,以牛成虎為先鋒,帶兩萬人馬在前麵開路。
其三,賀瘋子帶三萬人馬為後軍。
其四,王昊與孫傳庭、曹變蛟率領五萬人馬為中軍。
……
遼東方麵,總計出兵十萬。
隨後,又飛鴿傳書給遼西的韋何和宋獻策,讓他們留下一部分人馬駐守錦州和廣寧,帶著三萬人馬來合圍沈陽。
嚴令韋何,必須堵住多爾袞向西進入草原和向北進入哈爾濱的道路。
與此同時,又下令給孛兒索,讓他動員蒙古人中的察哈爾部落,將兵力調到沈陽以西和以北地區,守好各處關卡,以防建奴逃往草原和哈爾濱。
總之,就是要將多爾袞圍死在沈陽。
不給他任何逃跑的機會。
必須一戰而竟全功,還遼東遼西一片朗朗乾坤,不留任何後患!
為了保持與遼西同步,王昊又拖延了幾天,在發出鴿信之後三天,才從遼陽出兵。
……
沈陽城中,愁雲慘淡,哀聲一片。
昔日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清軍將士,如今早已不是當年模樣,一個個變得愁眉不展,唉聲歎氣!
短短三年時間,不算蒙八旗和漢八旗。
隻算滿八旗,就損失了近三十萬人馬。而滿八旗最初一共也才十三四萬人馬。
後來經過擴招,幾乎將所有15歲到55歲的男子都招入軍中,打到現在,也隻剩下不到六萬人馬。
地方上的旗人部族,幾乎隻剩下老人、婦女和兒童。連耕地和播種這種事,都沒有青壯男人去做,隻能辛苦那些留守的老頭們。
那些老頭們身體又不太好。
稍微一用力,搖一搖,一身骨頭就散架了。
……
皇宮之中,天天朝議。
議來議去沒有結果。
一個月之前,當洪承疇提出遷都的想法時,很多人都反對,差點就要將洪承疇抓了治罪。
而現在幾乎所有人想的就是兩個問題:
其一,該往哪裏跑。
其二,什麽時候跑。
之前,雖然洪承疇和多爾袞最後說服了朝中的大臣們,但是,大家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直到順治死了。
薩爾滸被北方軍占領了,這些人才意識到,想退迴長白山脈都不大可能了。
……
“天殺的王胖子。這個挨千刀的癟犢子!”
奉天殿中。
拜音圖出離地憤怒了。
捶胸頓足,破口大罵,那唾沫星子濺得到處都是:“老夫活到五十多歲了,從未見過如此不講信用的卑鄙小人!”
由於喜讀三國,完了還學呂布,說上一句:“是兒最無信者!”
意思是他剛與王昊談好休兵罷戰,王昊就派人在鐵背山上設伏,殺了他們的皇帝。
洪承疇沒有做聲。
低眉順日,眼觀鼻,鼻觀心。
冷僧機也來幫腔:“漢狗的都是些沒有信用的東西!”
洪承疇的眉毛動了動,睜開了眼,問道:“你們去跟人家議和,可曾白紙黑字簽下什麽協議?”
“沒有……”
拜音圖一愣,但隨即又道:“我們已經口頭談好了的!”
“口頭之言而已。”
洪承疇冷哼一聲,又道:“你可知道一個成語,叫做空口無憑?”
“漢狗的成語,我哪裏懂?”
拜音圖一臉茫然,茫然的神色中帶著一絲猙獰。
洪承疇不以為意,又問:“你答應給他的馬匹和羊,可有給人家送過去?”
“未曾。”
拜音圖道:“咱們計劃在王昊退出遼東時才給他。”
“這就是了。”
洪承疇嗤笑一聲道:“沒有白紙黑字簽下約定,也沒有任何一方履行過口頭協議,你憑什麽說人家不守信用?
況且,就算有協議又如何?
交戰雙方,講的是兵不厭詐。
昔時楚漢之爭,劉邦剛與項羽簽完“鴻溝之盟”,轉身就派出大軍襲擊沒有防備的項羽的軍隊。結果,成就了大漢數百年基業。
咱們自己蠢到家了,智不如人,中了人家的算計,在這朝堂之上罵街又有何用?”
“…………”
眾人都是一臉茫然。
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見到洪承疇如此硬氣過。
過了許久。
才有人問道:“你……你究竟幫誰?!”
洪承疇沒有正麵迴答他們的問題。
而是慘然一笑。
答非所問地說道:“我……你們口中的漢狗。或許,三年前就應該死了。”
說罷,便轉身向多爾袞施了一禮。
歎了口氣道:“老夫身體有恙,告假休息片刻。”
說罷,便頭也不迴地揚長而去。
……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洪承疇被發現吊死在大學士府中院內的一棵歪脖子樹上。
死前解開發髻,以發覆麵。
那棵歪脖子樹,坐北朝南,一枝向東,端的是好風水……
……
(備注:在原本的曆史上,洪承疇可能會得到建奴更多的尊重,但是在這一世,遇到主角他的謀劃總是失敗,沒有立下什麽大的功勞。所以,被歧視也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