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將軍府時,孫傳庭、李岩、曹變蛟、劉少傑、賀人龍、牛成虎、熊少平等人都已經在衙門大堂裏等著了。
王昊大步流星,走到主位上坐了下來。
開口問道:“此番作戰,我軍傷亡如何?”
統計戰果的事是李岩在負責,別人都要指揮打仗,也就他這個做右軍師的比較有空。
再加上紅娘子又不在身邊。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於是,就主動負責起了戰果的統計工作。見到王昊問起戰果,李岩就上前一步。
恭敬地行了一禮道:
“這一戰,咱們的傷亡並不是很多,總計傷亡了4000多人。其中有2000多人是投靠咱們的滿族先驅軍;1500多人是朝鮮國防軍;真正的北方軍將士,隻傷亡了500多人。”
王昊點了點頭。
心裏暗道:這才是正常的。
咱們的同胞雖多,卻沒有一個人是多餘的。看來,以後還得再多招一些仆從軍才是。
很好的例子是現在歐洲的那幾個日不落帝國。他們的人口才幾百萬,卻控製了比他們的本土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殖民地。
他們的軍隊,絕大部分都是各地土著拚湊而成的仆從軍。軍隊中真正的歐洲人,甚至還不到20%。
看樣子,“仆從軍”的組建,也該提上日程了。在以後的對外戰爭中,但凡是先驅之類的戰鬥任務,最好是讓仆從軍去做。
心裏這樣想著。
嘴裏卻問道:“敵軍傷亡及戰果如何?”
“迴稟總督大人。”
李岩又行了一禮,才接著說道:“據不完全清點,這次作戰,共殺敵兩萬七千餘人,俘虜五千餘人,另有八餘人逃出城去。
敵軍將領方麵,圖瓦讬額死於亂軍之中,哈顏多,薩蘭苛泰等盡皆戰死,僅有卓布泰等數人在逃。
除此之外,因為是城內作戰,敵軍的騎兵很難發揮作用,咱們繳獲的戰馬較多,共有一萬二千多匹。其它糧草器械也不少,尚在統計之中。”
王昊再次點了點頭。
有了這些戰馬,就可以擴充騎兵隊伍了。以後在遼東遼西作戰,在蒙古作戰,甚至在更北邊的西伯利亞作戰,騎兵將成為……最主要的兵種。
想到這裏,便對牛成虎道:“這一萬二千匹戰馬,本將就全交給你了。命你在軍中招募善騎者八千人,組建一支強悍騎兵。”
牛成虎聞言,高興地行禮道:“末將遵命!”
……
討論完這幾件大事之後,王昊就沒有再做聲了。
接下來的一些具體的布防、駐兵、斥候、後勤等等,全都交給孫傳庭和李岩去安排就可以了。
過了很久。
差不多都安排好了,劉少傑才又問了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遼陽城中的百姓,該怎麽處理?”
此言一出,賀人龍、肖熊、典虎、牛成虎、熊少平等人,全都是精神一震,滿眼冒光的看著王昊。顯然,這些人是想以牙還牙,在遼陽城中來一場大屠殺。
據王昊此前得到的信報,遼陽城中原有百姓十萬餘人。在開戰之後,人口不減反增,大約增加到了十二萬人左右。這十二萬人口,絕大多數是滿族人,也有少部分是他們的包衣奴隸。
通常,在遼東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一座麵臨戰爭的城池,不會有這麽多人口。
但是,這次的遼陽卻有些例外。
首先是因為除沈陽之外,遼陽便是建奴在整個“大清國”最大最堅固的城池。而滿族的大部分百姓,也都是分布在遼陽周邊的廣袤的平原上。可以說遼陽是這一塊的中心城池,本身人口就極多。
然後,當北方軍開始向遼陽進軍時,遼陽的守軍為防奸細透露軍情,立即關閉了城門,並且是……許進不許出。而周邊的滿族百姓,也有不少在逃難時逃進了遼陽城。
麵對劉少傑提出的這個問題。
王昊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劉少傑道:“劉總兵是怎麽想的?”
“自然是血債血償!”
劉少傑一臉激憤地說道:
“當年,建奴攻破遼陽時,對城內漢人實行分區管控,然後一個區一個區地將百姓拉到太子河邊砍頭。
他們,連繈褓中的嬰兒都不放過。遼陽城二十多萬百姓全被殺光。殺完了城裏人,又殺周邊村莊的人。
很長一段時間,太子河、遼河以及鴨綠江中的河水,都是紅色的!
被殺的漢人百姓難以計數。除了被直接殺死的之外,還有很多百姓在天寒地凍的逃命途中死去。遼東數百萬百姓,短短數年間,就隻剩下幾十萬包衣奴隸。如今,咱們殺迴了遼東,焉能不報宿仇?!”
說到這裏,劉少傑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大聲說道:“末將請大人下令,十日不封刀!”
帳中其他將軍,也都群情激憤,紛紛跪下請求屠城。
王昊……王昊也有些猶豫了。
本來是想痛快一下的。
但是,在後世,王昊有好幾個遼東的朋友,他的都是滿族人,王昊覺得他們都挺好的。這要是殺了人家的祖宗……還是有些不妥的。
過了許久,王昊才一臉堅定地說道:“不可!”
“為何不可?”
將軍們盡皆不服,全都一臉倔強地看著王昊。
“很簡單。”
王昊看著劉少傑,問道:“如果我今天叫你去屠城,你會不會去?”
“會!”
“如果我不許你屠城,你會聽從命令嗎?”
“也會!”
劉少傑道:“軍令如山,豈能違抗。大人但有所命,末將赴湯蹈火,亦不旋踵。”
“這就對了。”
王昊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接著說道:“當年建奴屠遼陽,也隻是聽從努爾哈赤的命令。屠不屠城不是由他們的士卒決定的,也不是由他們的百姓決定的,而是由努爾哈赤決定的。
因此,咱們可以殺光努爾哈赤的子孫,卻不可將仇恨記在他們的士卒和百姓頭上加以報複。”
眾將聞言,雖然還有些不開心,但也基本上認同了王昊的這種說法。畢竟都是將軍,都明白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道理。”
王昊見大家都安靜下來了。
才又接著說道:
“咱們不屠城,不殺害無辜百姓。但是,適度的清算,也是有必要的。
可著人調查:凡有參與當年的屠殺者,不論是俘虜還是百姓,盡皆殺之;凡有虐待漢人包衣奴隸者,亦需根據其罪責輕重,處以相應的處罰,包括:砍頭、抄家、拘役、押送朝鮮半島挖礦等等。
有罪者需要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代價。
咱們絕不冤枉一個壞人,也絕不放過一個好人!”
“…………”
聽到王昊如此一說,帳中諸將的憤懣之情,才都平息了下來。
隨後,王昊便命令朝鮮將領樸宜智為遼東巡撫,除了負責遼東民政之外,還專門負責清算建奴過往的罪責。以朝鮮人對建奴的仇恨,一定會將有罪者全都抓出來,給予應有的處罰。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不屠城,不屠村。
因為咱們是仁義之師,講的是以德服人!
該還的,還得還。
欠錢還債,天經地義;血債血償,連本帶息。
……
……
王昊大步流星,走到主位上坐了下來。
開口問道:“此番作戰,我軍傷亡如何?”
統計戰果的事是李岩在負責,別人都要指揮打仗,也就他這個做右軍師的比較有空。
再加上紅娘子又不在身邊。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於是,就主動負責起了戰果的統計工作。見到王昊問起戰果,李岩就上前一步。
恭敬地行了一禮道:
“這一戰,咱們的傷亡並不是很多,總計傷亡了4000多人。其中有2000多人是投靠咱們的滿族先驅軍;1500多人是朝鮮國防軍;真正的北方軍將士,隻傷亡了500多人。”
王昊點了點頭。
心裏暗道:這才是正常的。
咱們的同胞雖多,卻沒有一個人是多餘的。看來,以後還得再多招一些仆從軍才是。
很好的例子是現在歐洲的那幾個日不落帝國。他們的人口才幾百萬,卻控製了比他們的本土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殖民地。
他們的軍隊,絕大部分都是各地土著拚湊而成的仆從軍。軍隊中真正的歐洲人,甚至還不到20%。
看樣子,“仆從軍”的組建,也該提上日程了。在以後的對外戰爭中,但凡是先驅之類的戰鬥任務,最好是讓仆從軍去做。
心裏這樣想著。
嘴裏卻問道:“敵軍傷亡及戰果如何?”
“迴稟總督大人。”
李岩又行了一禮,才接著說道:“據不完全清點,這次作戰,共殺敵兩萬七千餘人,俘虜五千餘人,另有八餘人逃出城去。
敵軍將領方麵,圖瓦讬額死於亂軍之中,哈顏多,薩蘭苛泰等盡皆戰死,僅有卓布泰等數人在逃。
除此之外,因為是城內作戰,敵軍的騎兵很難發揮作用,咱們繳獲的戰馬較多,共有一萬二千多匹。其它糧草器械也不少,尚在統計之中。”
王昊再次點了點頭。
有了這些戰馬,就可以擴充騎兵隊伍了。以後在遼東遼西作戰,在蒙古作戰,甚至在更北邊的西伯利亞作戰,騎兵將成為……最主要的兵種。
想到這裏,便對牛成虎道:“這一萬二千匹戰馬,本將就全交給你了。命你在軍中招募善騎者八千人,組建一支強悍騎兵。”
牛成虎聞言,高興地行禮道:“末將遵命!”
……
討論完這幾件大事之後,王昊就沒有再做聲了。
接下來的一些具體的布防、駐兵、斥候、後勤等等,全都交給孫傳庭和李岩去安排就可以了。
過了很久。
差不多都安排好了,劉少傑才又問了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遼陽城中的百姓,該怎麽處理?”
此言一出,賀人龍、肖熊、典虎、牛成虎、熊少平等人,全都是精神一震,滿眼冒光的看著王昊。顯然,這些人是想以牙還牙,在遼陽城中來一場大屠殺。
據王昊此前得到的信報,遼陽城中原有百姓十萬餘人。在開戰之後,人口不減反增,大約增加到了十二萬人左右。這十二萬人口,絕大多數是滿族人,也有少部分是他們的包衣奴隸。
通常,在遼東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一座麵臨戰爭的城池,不會有這麽多人口。
但是,這次的遼陽卻有些例外。
首先是因為除沈陽之外,遼陽便是建奴在整個“大清國”最大最堅固的城池。而滿族的大部分百姓,也都是分布在遼陽周邊的廣袤的平原上。可以說遼陽是這一塊的中心城池,本身人口就極多。
然後,當北方軍開始向遼陽進軍時,遼陽的守軍為防奸細透露軍情,立即關閉了城門,並且是……許進不許出。而周邊的滿族百姓,也有不少在逃難時逃進了遼陽城。
麵對劉少傑提出的這個問題。
王昊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劉少傑道:“劉總兵是怎麽想的?”
“自然是血債血償!”
劉少傑一臉激憤地說道:
“當年,建奴攻破遼陽時,對城內漢人實行分區管控,然後一個區一個區地將百姓拉到太子河邊砍頭。
他們,連繈褓中的嬰兒都不放過。遼陽城二十多萬百姓全被殺光。殺完了城裏人,又殺周邊村莊的人。
很長一段時間,太子河、遼河以及鴨綠江中的河水,都是紅色的!
被殺的漢人百姓難以計數。除了被直接殺死的之外,還有很多百姓在天寒地凍的逃命途中死去。遼東數百萬百姓,短短數年間,就隻剩下幾十萬包衣奴隸。如今,咱們殺迴了遼東,焉能不報宿仇?!”
說到這裏,劉少傑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大聲說道:“末將請大人下令,十日不封刀!”
帳中其他將軍,也都群情激憤,紛紛跪下請求屠城。
王昊……王昊也有些猶豫了。
本來是想痛快一下的。
但是,在後世,王昊有好幾個遼東的朋友,他的都是滿族人,王昊覺得他們都挺好的。這要是殺了人家的祖宗……還是有些不妥的。
過了許久,王昊才一臉堅定地說道:“不可!”
“為何不可?”
將軍們盡皆不服,全都一臉倔強地看著王昊。
“很簡單。”
王昊看著劉少傑,問道:“如果我今天叫你去屠城,你會不會去?”
“會!”
“如果我不許你屠城,你會聽從命令嗎?”
“也會!”
劉少傑道:“軍令如山,豈能違抗。大人但有所命,末將赴湯蹈火,亦不旋踵。”
“這就對了。”
王昊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接著說道:“當年建奴屠遼陽,也隻是聽從努爾哈赤的命令。屠不屠城不是由他們的士卒決定的,也不是由他們的百姓決定的,而是由努爾哈赤決定的。
因此,咱們可以殺光努爾哈赤的子孫,卻不可將仇恨記在他們的士卒和百姓頭上加以報複。”
眾將聞言,雖然還有些不開心,但也基本上認同了王昊的這種說法。畢竟都是將軍,都明白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道理。”
王昊見大家都安靜下來了。
才又接著說道:
“咱們不屠城,不殺害無辜百姓。但是,適度的清算,也是有必要的。
可著人調查:凡有參與當年的屠殺者,不論是俘虜還是百姓,盡皆殺之;凡有虐待漢人包衣奴隸者,亦需根據其罪責輕重,處以相應的處罰,包括:砍頭、抄家、拘役、押送朝鮮半島挖礦等等。
有罪者需要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代價。
咱們絕不冤枉一個壞人,也絕不放過一個好人!”
“…………”
聽到王昊如此一說,帳中諸將的憤懣之情,才都平息了下來。
隨後,王昊便命令朝鮮將領樸宜智為遼東巡撫,除了負責遼東民政之外,還專門負責清算建奴過往的罪責。以朝鮮人對建奴的仇恨,一定會將有罪者全都抓出來,給予應有的處罰。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不屠城,不屠村。
因為咱們是仁義之師,講的是以德服人!
該還的,還得還。
欠錢還債,天經地義;血債血償,連本帶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