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王昊帶著典虎及三千親衛趕到了鳳凰城。
與王昊同來的還有另外一人。
名叫牛成虎。
這個牛成虎,與賀人龍一樣,都曾經是孫傳庭手下的猛將。
在原本的曆史上,孫傳庭死了之後,牛成虎敗迴陝西,後來李自成攻占陝西,關中明軍盡降。牛成虎糧草斷絕,又與朝廷失去聯係,被迫投降李自成。後來,李自成授牛成虎為寧夏總兵。
但是,這一世,孫傳庭並沒有死。
所以,牛成虎也沒有投降李自成。
在最後堅持不下去的的時候,牛成虎將軍隊解散,隻帶幾十名親兵想要去皮島投奔孫傳庭。
不過,在逃跑的過程中卻遭到大順軍的圍追堵截,親兵們大部分都為保護牛成虎而戰死,牛成虎本人也身受重傷,隻好在幾名親信將領的扶持下,躲進深山老林裏養傷。
一直到將傷養好了之後,才隱姓埋名,趕到平壤來拜見王昊。
與牛成虎同來的,還有孫同輝、龔加喜和金廣成。
這三人都是牛成虎的部將,也都是悍勇善戰之人。
……
剛好王昊這次來鳳凰城,也就將牛成虎等人一同帶來鳳凰城見孫傳庭。
牛成虎與孫傳庭,有著過命的交情。
孫傳庭也沒想到牛成虎還活著,再見故人,恍如隔世,激動得老淚縱橫。
之後,王昊任命牛成虎為遼陽總兵,位在遼東提督曹變蛟之下。
遼陽都還沒打下來,就任命了遼陽總兵,意味著攻打遼陽之戰已迫在眉睫。
……
在之後的軍事會議上,右軍師李岩首先出列,對王昊道:
“這次建奴內亂,有五千多清軍跑來鳳凰城求舊附,其中三千多人是漢人,另有兩千多人是滿八旗的人。賀人龍收服蓋州,也接受了兩千多滿八旗的人。
加上之前的俘虜,咱們現在共有滿八旗的降軍七千多人。這些人都已經送往義州的俘虜營中,至今還沒有做出適當的處理。”
王昊聞言,點了點頭。
關於這些俘虜,王昊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是這些人作惡多端,幾乎是罄竹難書。
不論是漢人還是朝鮮人,都對他們充滿了仇恨。
漢人方麵。
遼東遼西的漢人,幾乎被他們殺絕,直接或間接因之而死的漢人,至少在百萬以上。他們還多次入關搶劫,動輒屠城,其野蠻暴行,與後世的日本鬼子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朝鮮人方麵。
建奴三次將朝鮮滅國,尤其是“丙子之恥”,更是被朝鮮等同於宋朝的“靖康之恥”而被載入史冊。
如此情況下,民族的和解何其難也!
但是,王昊也並不願就此將滿人全部斬盡殺絕。不管怎麽說,也都同屬於“諸夏民族”的子孫。
能同化的還得去同化,該和解的還得去和解。
……
想到這裏,便問李岩道:“關於建奴降卒的事,你怎麽看?”
李岩道:“在建奴沒有發生內亂之前,這些滿人的降卒是不可以用的。咱們當時的想法,也是將這些人送去挖礦修路,讓他們做一輩子的免費苦力。
但是,在豪格“舉義”之後,咱們就又多一個選擇。豪格“舉義”,使得滿人不再是鐵板一塊。
沈陽的朝野遭到多爾袞的血腥清洗,死者數萬人。遼陽城外一戰,也有一萬多滿人將士被殺。
他們族群內部的仇恨已經激化,咱們完全可以將這些投奔過來的滿人組織起來,用來充當攻城先驅。”
這倒是個好主意。
王昊讚許地點了點頭,又問:“滿人中的百姓,又該如何對待。”
“咱們是王者之師。”
李岩笑道:“王者之師,自然應該是以德服人。”
王昊皺了皺眉頭。
對這個“以德服人”略微有些不滿意。
心中暗思,若是那陰毒的宋獻策在這裏,又該出些什麽餿主意。
正尋思著,卻聽李岩又道:“在收複遼東之後,可從朝鮮抽調對建奴有仇恨者來負責遼東的治理……”
這就是以德服人。
用心中懷有“丙子之職”的朝鮮人來治理遼東,估計那些建奴百姓會有得受的了。
王昊沒有再說什麽。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給予曾經的作惡者適當的懲罰,也是對被害者的一種公平。
……
那麽,現在,在收複遼東遼西之前,該做的就是以德服人。
於是,王昊下令:
“由牛成虎帶領一萬北方軍精兵,打著為皇太極和豪格報仇的名義,負責整編那六千建奴降卒。
待以後攻打遼陽和沈陽時,給到他們為皇太極和豪格報仇的機會。”
……
再接下來,就是討論如何進攻的問題。
作戰的方案,孫傳庭早就有了。
按照孫傳庭的計劃,這次是三路並進:
第一路,西線方麵。
由遼西提督韋何為主帥,孛兒索和葛家麟為副將,宋獻策為軍師,率軍五萬,攻打大淩河堡和廣寧城。
第二路,南線方麵。
由賀人龍為主將,劉少傑為副將,領兵三萬從蓋州出發,沿遼河東岸北上,攻打耀州、海州、鞍山,直取遼陽。
第三路,東線方麵。
王昊親任主帥,孫傳庭為副帥,李岩為軍師,與曹多蛟、牛成虎、熊少平等人,率軍十萬。
十萬大軍從鳳凰城出發,攻打青台峪,連山關,甜水站,然後,與賀人龍會師於遼陽城下。
再然後就是左右齊頭並進,對多爾袞形成東西夾擊之勢,爭取在蠟月到來之前,三路大軍會師沈陽。
最後,爭取在新年之前攻破沈陽,在沈陽城中慶功,在沈陽城中過年。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三路大軍進攻戰略地圖。)
……
這一次,算是對滿清的最後決戰。
王昊不再隱藏實力。
三路大軍,總計動用了十八萬人馬。除此之外,之前已經有過一次使用的硝化棉炸藥包、沒良心炮、手榴彈等先進武器,也不再保密。
全部做為正常裝備發放到每一支軍隊的總兵們手中。由總兵們負責協調使用。
……
作戰計劃早就做好了的,各項準備也早已就緒。
在開完軍議之後的第二天。
王昊就親率十萬大軍從鳳凰城出發,向西北方向強勢掃蕩。一路勢如破竹,青台峪,連山關,甜水堡的守軍盡皆一觸即潰。
僅僅用了十天時間。
前鋒牛成虎的一萬五千人馬,便進逼到了遼陽城外。
……
……
與王昊同來的還有另外一人。
名叫牛成虎。
這個牛成虎,與賀人龍一樣,都曾經是孫傳庭手下的猛將。
在原本的曆史上,孫傳庭死了之後,牛成虎敗迴陝西,後來李自成攻占陝西,關中明軍盡降。牛成虎糧草斷絕,又與朝廷失去聯係,被迫投降李自成。後來,李自成授牛成虎為寧夏總兵。
但是,這一世,孫傳庭並沒有死。
所以,牛成虎也沒有投降李自成。
在最後堅持不下去的的時候,牛成虎將軍隊解散,隻帶幾十名親兵想要去皮島投奔孫傳庭。
不過,在逃跑的過程中卻遭到大順軍的圍追堵截,親兵們大部分都為保護牛成虎而戰死,牛成虎本人也身受重傷,隻好在幾名親信將領的扶持下,躲進深山老林裏養傷。
一直到將傷養好了之後,才隱姓埋名,趕到平壤來拜見王昊。
與牛成虎同來的,還有孫同輝、龔加喜和金廣成。
這三人都是牛成虎的部將,也都是悍勇善戰之人。
……
剛好王昊這次來鳳凰城,也就將牛成虎等人一同帶來鳳凰城見孫傳庭。
牛成虎與孫傳庭,有著過命的交情。
孫傳庭也沒想到牛成虎還活著,再見故人,恍如隔世,激動得老淚縱橫。
之後,王昊任命牛成虎為遼陽總兵,位在遼東提督曹變蛟之下。
遼陽都還沒打下來,就任命了遼陽總兵,意味著攻打遼陽之戰已迫在眉睫。
……
在之後的軍事會議上,右軍師李岩首先出列,對王昊道:
“這次建奴內亂,有五千多清軍跑來鳳凰城求舊附,其中三千多人是漢人,另有兩千多人是滿八旗的人。賀人龍收服蓋州,也接受了兩千多滿八旗的人。
加上之前的俘虜,咱們現在共有滿八旗的降軍七千多人。這些人都已經送往義州的俘虜營中,至今還沒有做出適當的處理。”
王昊聞言,點了點頭。
關於這些俘虜,王昊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是這些人作惡多端,幾乎是罄竹難書。
不論是漢人還是朝鮮人,都對他們充滿了仇恨。
漢人方麵。
遼東遼西的漢人,幾乎被他們殺絕,直接或間接因之而死的漢人,至少在百萬以上。他們還多次入關搶劫,動輒屠城,其野蠻暴行,與後世的日本鬼子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朝鮮人方麵。
建奴三次將朝鮮滅國,尤其是“丙子之恥”,更是被朝鮮等同於宋朝的“靖康之恥”而被載入史冊。
如此情況下,民族的和解何其難也!
但是,王昊也並不願就此將滿人全部斬盡殺絕。不管怎麽說,也都同屬於“諸夏民族”的子孫。
能同化的還得去同化,該和解的還得去和解。
……
想到這裏,便問李岩道:“關於建奴降卒的事,你怎麽看?”
李岩道:“在建奴沒有發生內亂之前,這些滿人的降卒是不可以用的。咱們當時的想法,也是將這些人送去挖礦修路,讓他們做一輩子的免費苦力。
但是,在豪格“舉義”之後,咱們就又多一個選擇。豪格“舉義”,使得滿人不再是鐵板一塊。
沈陽的朝野遭到多爾袞的血腥清洗,死者數萬人。遼陽城外一戰,也有一萬多滿人將士被殺。
他們族群內部的仇恨已經激化,咱們完全可以將這些投奔過來的滿人組織起來,用來充當攻城先驅。”
這倒是個好主意。
王昊讚許地點了點頭,又問:“滿人中的百姓,又該如何對待。”
“咱們是王者之師。”
李岩笑道:“王者之師,自然應該是以德服人。”
王昊皺了皺眉頭。
對這個“以德服人”略微有些不滿意。
心中暗思,若是那陰毒的宋獻策在這裏,又該出些什麽餿主意。
正尋思著,卻聽李岩又道:“在收複遼東之後,可從朝鮮抽調對建奴有仇恨者來負責遼東的治理……”
這就是以德服人。
用心中懷有“丙子之職”的朝鮮人來治理遼東,估計那些建奴百姓會有得受的了。
王昊沒有再說什麽。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給予曾經的作惡者適當的懲罰,也是對被害者的一種公平。
……
那麽,現在,在收複遼東遼西之前,該做的就是以德服人。
於是,王昊下令:
“由牛成虎帶領一萬北方軍精兵,打著為皇太極和豪格報仇的名義,負責整編那六千建奴降卒。
待以後攻打遼陽和沈陽時,給到他們為皇太極和豪格報仇的機會。”
……
再接下來,就是討論如何進攻的問題。
作戰的方案,孫傳庭早就有了。
按照孫傳庭的計劃,這次是三路並進:
第一路,西線方麵。
由遼西提督韋何為主帥,孛兒索和葛家麟為副將,宋獻策為軍師,率軍五萬,攻打大淩河堡和廣寧城。
第二路,南線方麵。
由賀人龍為主將,劉少傑為副將,領兵三萬從蓋州出發,沿遼河東岸北上,攻打耀州、海州、鞍山,直取遼陽。
第三路,東線方麵。
王昊親任主帥,孫傳庭為副帥,李岩為軍師,與曹多蛟、牛成虎、熊少平等人,率軍十萬。
十萬大軍從鳳凰城出發,攻打青台峪,連山關,甜水站,然後,與賀人龍會師於遼陽城下。
再然後就是左右齊頭並進,對多爾袞形成東西夾擊之勢,爭取在蠟月到來之前,三路大軍會師沈陽。
最後,爭取在新年之前攻破沈陽,在沈陽城中慶功,在沈陽城中過年。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三路大軍進攻戰略地圖。)
……
這一次,算是對滿清的最後決戰。
王昊不再隱藏實力。
三路大軍,總計動用了十八萬人馬。除此之外,之前已經有過一次使用的硝化棉炸藥包、沒良心炮、手榴彈等先進武器,也不再保密。
全部做為正常裝備發放到每一支軍隊的總兵們手中。由總兵們負責協調使用。
……
作戰計劃早就做好了的,各項準備也早已就緒。
在開完軍議之後的第二天。
王昊就親率十萬大軍從鳳凰城出發,向西北方向強勢掃蕩。一路勢如破竹,青台峪,連山關,甜水堡的守軍盡皆一觸即潰。
僅僅用了十天時間。
前鋒牛成虎的一萬五千人馬,便進逼到了遼陽城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