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見到眼前的兩人,心裏感到緊張而又無奈。但是,該麵對的還得去麵對。
他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後,緩緩走上前去,伸出雙手。一隻手輕輕攙起天真可愛的“未婚側妻”小女孩李媛,另一隻手則小心翼翼地扶起比自己還要小兩歲、年輕貌美的丈母娘趙貴人。
此時此刻,三人之間的氣氛異常尷尬,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
無論怎麽看,他們都像是兩夫妻帶著一個孩子……一家三口久別重逢!
王昊心中猶如萬馬奔騰,無數隻草泥馬唿嘯而過,而嘴上卻強裝鎮定地說道:“嶽母大人乃是小婿的長輩,萬萬不可向小婿行禮啊!這種行為實在讓晚輩承受不起。日後切莫再行此大禮了。”
趙貴人低著頭,雙頰緋紅如晚霞,嬌羞地迴應道:“賢婿……賢婿這話就不對了。”她聲音輕柔,略微顫抖著繼續說道:“哀家雖然不夠賢惠,但也曾認真研讀《女誡》。書中先賢有雲:‘凡女子當有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將軍雖是哀家的女婿,但女婿亦是半子。所以,哀家給賢婿行禮,也並非不可以。女婿如有所求,哀家……哀家亦無所不從。”
“…………”
王昊有些愣……這男尊女卑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嗎?好像比中原地區還要嚴重。
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趙貴人給自己行禮有其它顧慮。因為,趙貴人說的,是……“並非不可以”。
果然,便聽趙貴人又接著說道:“不過,哀家向賢婿行禮,卻並不是因為長幼尊卑或夫死從子的問題,而是感謝賢婿為哀家的亡夫報仇。”
這樣……倒也還是說得過去。
王昊心中暗自思忖著。
但他也不能就這樣坦然受之。於是,又趕緊說道:“嶽母大人此言差矣。小婿承蒙嶽父大人的厚愛和信任,將媛兒的終身托付於我。既然如此,媛兒的父親便是小婿的至親之人。為自己的至親報仇雪恨,本就是小婿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分內之事。”
趙貴人聽了這番話,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之色。她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和讚賞。
王昊見狀,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的迴答既要表達出對趙貴人的尊重,又不能顯得過於謙卑或矯情。隻有恰到好處地迴應,兩人之間才不至於那麽尷尬。
說完了這句話之後,又趕緊轉移話題。
迴過頭來,問孫傳庭:“申景禛那惡賊,抓到了沒有?”
“迴稟將軍!”
孫傳庭恭恭敬敬地說道:“據韋何將軍送來的最新軍報,已經在江原道的山區裏抓到了申景禛及其族人,現在正在押來開城的路上,估計再過幾天就可以押送到這裏了。”
“很好,給韋何將軍記大功一次。”
王昊點了點頭,又接著說道:“申景禛那惡賊送到之後,先關押起來。待本將攻破漢城,必會當著朝鮮百姓的麵將他處以淩遲之刑,並取其首級,祭吾嶽父仁祖國王在天之英靈!”
“屬下遵命!”
孫傳庭應了一句,退到一邊。
然後,王昊又問李媛道:“媛兒這段時間,可還安好?”
李媛睜著大眼睛,一臉期盼地說道:“媛兒很好,就是很思念夫君,夫君……夫君你什麽時候來娶我呀。”
“這個……等你毛長齊了再說。”
……
王昊實在無語,這情景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隻好趕緊說道:“這城門口,寒風唿嘯,冰寒刺骨,媛兒可別著涼了。還是先迴到城裏再說。”
說罷,就催促著趙貴人帶著李媛坐上馬車,然後,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往城內走去。
……
王昊到達開城的第二天,傳來了慶尚城被攻破的消息。
據韋何送來的軍報,說是:朝鮮義軍“如雨駢集”,數日之內,韋何和林明這兩支軍隊,總人數猛增到了十三萬。然後,城內的偽朝鮮軍隊知道大勢已去,實在頂不住壓力,就在城內起義了。
那些偽朝鮮軍隊,在一位名叫殷根壯的朝鮮將領的帶領下,殺死了他們的主帥金鳴訓,又從城內猛攻東城門,將守城的日軍殺死數百,配合城外的韋何的軍隊奪取了東門。
隨後,十幾萬朝鮮義軍湧入城中,將那些還想要頑抗的日軍砍得粉碎。
即使一些日軍棄械投降,也沒有得到幸免。慶尚城之戰,城內日軍無一人得以幸免,盡皆被砍成碎片,踩成肉泥。朝鮮百姓對日軍之痛恨,由此可見一斑。
……
再過了兩天,王昊又收到了葛家麟傳來的軍報,說是忠清城的偽朝軍和日軍,趁著夜間天黑,突然打開城門棄城而逃。
大部分偽朝軍隊出城之後,便逃散四方,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而那幾千日軍,則逃往漢城,與他們的主帥酒井忠勝會合。
至此,駐守漢城的偽朝日聯軍達到了十一萬人。其中日軍4萬,金自點的親信軍隊6萬。
不過,現在的漢城,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座孤城。在陸地上,漢城的北、東、南都是東江軍和朝鮮義軍的地盤。
西邊靠海。
王昊在來開城之前,便已經派許策帶著第一艦隊南下,攻克了江華島,守在沒城西邊的海域,堵住了金自點和日軍坐船逃跑的路線。
……
“時機已經成熟。”
開城的將軍府中,王昊放下戰報,站起身來。對孫傳庭等人下令道:
“其一,令林明領本部兩萬人馬,暫時駐守慶尚道和全羅道。
其二,令龔彪、樸宜勇各率兩萬人馬守江原道和忠清道。
其三,令韋何帶所部十萬人馬,會同葛家麟的四萬人馬,共十四萬人馬,北上漢城,與本將共同破賊!”
安排完了韋何他們的軍隊之後。
王昊又下令道:“留下肖熊領五千人留守開城,其餘三萬人馬,則本將一起,前往漢城,發動對金自點和入朝日軍的最後一戰。”
眾將聞言,盡皆大聲道:“末將遵命。”
大家都戰意昂揚,摩拳擦掌,臉露興奮之色,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
……
他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後,緩緩走上前去,伸出雙手。一隻手輕輕攙起天真可愛的“未婚側妻”小女孩李媛,另一隻手則小心翼翼地扶起比自己還要小兩歲、年輕貌美的丈母娘趙貴人。
此時此刻,三人之間的氣氛異常尷尬,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
無論怎麽看,他們都像是兩夫妻帶著一個孩子……一家三口久別重逢!
王昊心中猶如萬馬奔騰,無數隻草泥馬唿嘯而過,而嘴上卻強裝鎮定地說道:“嶽母大人乃是小婿的長輩,萬萬不可向小婿行禮啊!這種行為實在讓晚輩承受不起。日後切莫再行此大禮了。”
趙貴人低著頭,雙頰緋紅如晚霞,嬌羞地迴應道:“賢婿……賢婿這話就不對了。”她聲音輕柔,略微顫抖著繼續說道:“哀家雖然不夠賢惠,但也曾認真研讀《女誡》。書中先賢有雲:‘凡女子當有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將軍雖是哀家的女婿,但女婿亦是半子。所以,哀家給賢婿行禮,也並非不可以。女婿如有所求,哀家……哀家亦無所不從。”
“…………”
王昊有些愣……這男尊女卑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嗎?好像比中原地區還要嚴重。
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趙貴人給自己行禮有其它顧慮。因為,趙貴人說的,是……“並非不可以”。
果然,便聽趙貴人又接著說道:“不過,哀家向賢婿行禮,卻並不是因為長幼尊卑或夫死從子的問題,而是感謝賢婿為哀家的亡夫報仇。”
這樣……倒也還是說得過去。
王昊心中暗自思忖著。
但他也不能就這樣坦然受之。於是,又趕緊說道:“嶽母大人此言差矣。小婿承蒙嶽父大人的厚愛和信任,將媛兒的終身托付於我。既然如此,媛兒的父親便是小婿的至親之人。為自己的至親報仇雪恨,本就是小婿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分內之事。”
趙貴人聽了這番話,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之色。她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和讚賞。
王昊見狀,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的迴答既要表達出對趙貴人的尊重,又不能顯得過於謙卑或矯情。隻有恰到好處地迴應,兩人之間才不至於那麽尷尬。
說完了這句話之後,又趕緊轉移話題。
迴過頭來,問孫傳庭:“申景禛那惡賊,抓到了沒有?”
“迴稟將軍!”
孫傳庭恭恭敬敬地說道:“據韋何將軍送來的最新軍報,已經在江原道的山區裏抓到了申景禛及其族人,現在正在押來開城的路上,估計再過幾天就可以押送到這裏了。”
“很好,給韋何將軍記大功一次。”
王昊點了點頭,又接著說道:“申景禛那惡賊送到之後,先關押起來。待本將攻破漢城,必會當著朝鮮百姓的麵將他處以淩遲之刑,並取其首級,祭吾嶽父仁祖國王在天之英靈!”
“屬下遵命!”
孫傳庭應了一句,退到一邊。
然後,王昊又問李媛道:“媛兒這段時間,可還安好?”
李媛睜著大眼睛,一臉期盼地說道:“媛兒很好,就是很思念夫君,夫君……夫君你什麽時候來娶我呀。”
“這個……等你毛長齊了再說。”
……
王昊實在無語,這情景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隻好趕緊說道:“這城門口,寒風唿嘯,冰寒刺骨,媛兒可別著涼了。還是先迴到城裏再說。”
說罷,就催促著趙貴人帶著李媛坐上馬車,然後,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往城內走去。
……
王昊到達開城的第二天,傳來了慶尚城被攻破的消息。
據韋何送來的軍報,說是:朝鮮義軍“如雨駢集”,數日之內,韋何和林明這兩支軍隊,總人數猛增到了十三萬。然後,城內的偽朝鮮軍隊知道大勢已去,實在頂不住壓力,就在城內起義了。
那些偽朝鮮軍隊,在一位名叫殷根壯的朝鮮將領的帶領下,殺死了他們的主帥金鳴訓,又從城內猛攻東城門,將守城的日軍殺死數百,配合城外的韋何的軍隊奪取了東門。
隨後,十幾萬朝鮮義軍湧入城中,將那些還想要頑抗的日軍砍得粉碎。
即使一些日軍棄械投降,也沒有得到幸免。慶尚城之戰,城內日軍無一人得以幸免,盡皆被砍成碎片,踩成肉泥。朝鮮百姓對日軍之痛恨,由此可見一斑。
……
再過了兩天,王昊又收到了葛家麟傳來的軍報,說是忠清城的偽朝軍和日軍,趁著夜間天黑,突然打開城門棄城而逃。
大部分偽朝軍隊出城之後,便逃散四方,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而那幾千日軍,則逃往漢城,與他們的主帥酒井忠勝會合。
至此,駐守漢城的偽朝日聯軍達到了十一萬人。其中日軍4萬,金自點的親信軍隊6萬。
不過,現在的漢城,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座孤城。在陸地上,漢城的北、東、南都是東江軍和朝鮮義軍的地盤。
西邊靠海。
王昊在來開城之前,便已經派許策帶著第一艦隊南下,攻克了江華島,守在沒城西邊的海域,堵住了金自點和日軍坐船逃跑的路線。
……
“時機已經成熟。”
開城的將軍府中,王昊放下戰報,站起身來。對孫傳庭等人下令道:
“其一,令林明領本部兩萬人馬,暫時駐守慶尚道和全羅道。
其二,令龔彪、樸宜勇各率兩萬人馬守江原道和忠清道。
其三,令韋何帶所部十萬人馬,會同葛家麟的四萬人馬,共十四萬人馬,北上漢城,與本將共同破賊!”
安排完了韋何他們的軍隊之後。
王昊又下令道:“留下肖熊領五千人留守開城,其餘三萬人馬,則本將一起,前往漢城,發動對金自點和入朝日軍的最後一戰。”
眾將聞言,盡皆大聲道:“末將遵命。”
大家都戰意昂揚,摩拳擦掌,臉露興奮之色,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