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鉽這個人,沒什麽本事,但卻向來自戀。
又因喜讀《三國演義》,便總是幻想自己是諸葛亮再世。加上一直身處高位,手下頗多阿諛之輩。
於是,便有人為了討好他,稱他為“賽諸葛”。
時間一久,還真以為自己是“賽諸葛”了。平日裏便索性模仿“《三國演義》裏諸葛亮的作派,穿上一身道服,拿著一把鵝毛扇,整天扇來扇去。
自認為……飄飄然有神仙之慨,即便是在過零下十幾度的冬天也不忘裝逼。
……
酒井忠勝聽了金鉽的話,大為放心。
遂欲下令進攻。
有手下將官建議道:“吾軍遠道而來,有些疲憊,不如先立營寨,待休息好了再戰。”
酒井出勝覺得頗有道理,
便又欲下令先列營寨。
不過,卻聽“賽諸葛”金鉽又道:
“魯莊公十年春,齊師伐魯。曹劌對魯莊公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可克之。”
“什麽意思?”
酒井忠勝雖然崇拜漢人文化,但卻聽得一頭霧水。
於是,金鉽又扇了扇鵝毛扇,打了幾個噴嚏,擦了一下青鼻涕。然後,慢條斯理地說道:“這是漢人的兵法,博大精深。你們不懂,也在情理之中。”
“究竟是何意思?”
“意思就是,行軍打仗,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將士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將士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將士們的士氣就耗盡了。若是敵軍的士氣已經消失殆盡,而我軍的士氣正當旺盛,就可以戰勝了他們。”
“這個……似乎有些道理。”
“那是自然!”
金鉽朗聲笑道:“如今,東江軍在空曠之處列陣,少說也有一個時辰了吧。那些東江軍士卒們,剛剛開始列陣時,士氣必然旺盛,但是,在寒風唿嘯的雪地上站立了這麽久之後,原本旺盛的士氣也必然早已消耗殆盡了。
這就如同“曹劌論戰”中的“三鼓而竭”。
再看咱們朝日聯軍,這數月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才滅東王,又滅偽韓!挾大勝之威而來,將士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殺敵立功。此正如“曹劌論戰”中的“一鼓作氣”也。
彼竭我盈,此時揮軍擊之,必如摧枯拉朽!
更何況咱們有八萬大軍,而敵軍卻隻有兩萬五千人。我眾敵寡,三倍有餘。咱們又還有什麽值得猶豫的呢?
依我看,咱們完全沒有必要紮營,完全沒有必要那麽麻煩。待打完了這一仗之後,進入開京城,那開京城內的房子,便是咱們最好的營地!”
這一番話,說得酒井忠勝連連點頭。
遂下令將八萬大軍列成八個方陣。兩個方陣在左為左翼,兩個方陣在右為右翼。
另有四個方陣在中間,亦分成前鋒一個方陣,中軍兩個方陣,後軍一個方陣。
排在前麵的左、中、右三個方陣,全是日軍,而朝軍則緊隨其後。
然後,排著整齊的隊伍,踩著鼓點,徐徐而前,向東江軍緩緩地逼了過去。
……
東江軍這一邊,孫傳庭的臉上一直沒有任何表情。直到看到敵軍開始列陣,臉上才閃過一絲笑意。
最後,當孫傳庭看到敵軍排的是密集的方陣時,更是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一旁的韋何見狀,問道:“將軍何故發笑?”
孫傳庭曰:“我笑那酒井忠勝無謀,金鉽少智……”
如圖所示:
……
(附錄:將軍何故發笑。)
……
言歸正傳。
金鉽的這一通分析,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但是,他卻忽略了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什麽是預設戰場!
客地作戰,戰場情況不明,又豈可生搬硬套“曹劌論戰”。而孫傳庭一代名將,身經百戰,若是沒有點別的算計,又怎麽會讓東江軍在寒風中列陣那麽多時間。
之前,孫傳庭還擔心朝日聯軍不會上當。
現在看到對方列而來,終於放下心來。
便也下令擂響戰鼓,向前緩緩推進。
……
不過,卻推進得很慢。
而且,隻向前推進了沒多遠,在雙方相距約三裏左右時,孫傳庭便下令停止前進。
然後,前麵的步兵不動。
後麵的炮兵往前,一百多門用炮車拉著的火炮被放到了最前麵。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迎麵而來的敵軍。
這種火炮,叫虎蹲炮。
那炮管,又長又黑又粗。
如圖所示:
……
(附錄:明朝的虎蹲炮圖片。)
……
日軍也有火炮,名叫“大筒”。
但是,炮如其人。
日本人的炮,跟他們的家夥事一樣……都是口徑較小,炮管又細又黑又短,射程也不遠。
如圖所示:
……
(附錄:日本江戶時代火炮圖片。)
……
東江軍虎蹲炮的射程可達500米,而日本“大筒”的射程隻有300米。
因此,當日軍進入500米射程之內時。
東江軍率先開炮。
一百多門虎蹲炮同時開火,震耳欲聾的炮聲,仿佛要把整個天地都撕裂開來一般!“轟轟轟”的巨響如同雷鳴般響徹雲霄,讓人不禁為之顫抖。
一顆顆滾燙的鐵彈如流星般劃過天空,帶著無盡的威勢和殺傷力,狠狠地砸進了日軍的方陣之中。刹那間,哀嚎聲四起,此起彼伏,仿佛地獄之門被打開,無數冤魂在其中哭訴。
這些鐵彈無情地撞擊著日軍士兵的身體,有的直接洞穿了他們的胸膛,有的則將他們砸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一時間,日軍的方陣陷入了混亂之中,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然而,這種混亂並沒有持續太久。酒井忠勝不愧是一員猛將,他迅速采取行動,為了穩定軍心,毫不留情地處死了那些出聲哀嚎的士兵。他的冷酷手段讓其他日軍士兵噤若寒蟬,不敢再有絲毫的異動。
……
隨後,酒井忠勝下令加速衝鋒。
日軍的前鋒,或舉著火繩槍,或揮舞著戰刀,邁開小短腿,奮力向東江軍衝來。
衝到兩百多米時,他們又遭到了東江軍火炮的第二輪打擊。不過,這些日軍也真是悍不畏死。
在又死傷了近千人之後,依舊不管不顧地向東江軍陣地衝來。
用的是……人海戰術。
也叫豬突戰術。
東江軍沒有再開炮。這個時代的火炮換彈太過繁瑣,對付這種人海戰術,沒有什麽大的作用。
於是,孫傳庭果斷地下令撤下火炮,改用火槍射殺,用的是“五段射”。
衝在前麵的日軍紛倒地。
日軍死傷慘重!
不過,火槍時代,最怕的也是這種不要命的“人海戰術”。除非有機槍,否則,根本就無法阻止如此密集的敵人前仆後繼的往前衝。
類似的戰例,還有日俄戰爭。
在日俄戰爭中,擁有武器優勢的俄軍,也在日軍悍不畏死的“人海戰術”下吃過很大的虧,甚至是屢戰屢敗。
終於,在付出慘重的傷亡之後,日軍衝到了東江軍的陣前數十米處。
東江也不甘示弱,端著帶刺刀的燧發槍,勇敢地衝了上去,與日軍展開了一場殘酷的白刃戰!
兩支悍勇的軍隊,交織在一起。
各不相讓,誰也不肯後退半步,殺得難解難分!
……
……
又因喜讀《三國演義》,便總是幻想自己是諸葛亮再世。加上一直身處高位,手下頗多阿諛之輩。
於是,便有人為了討好他,稱他為“賽諸葛”。
時間一久,還真以為自己是“賽諸葛”了。平日裏便索性模仿“《三國演義》裏諸葛亮的作派,穿上一身道服,拿著一把鵝毛扇,整天扇來扇去。
自認為……飄飄然有神仙之慨,即便是在過零下十幾度的冬天也不忘裝逼。
……
酒井忠勝聽了金鉽的話,大為放心。
遂欲下令進攻。
有手下將官建議道:“吾軍遠道而來,有些疲憊,不如先立營寨,待休息好了再戰。”
酒井出勝覺得頗有道理,
便又欲下令先列營寨。
不過,卻聽“賽諸葛”金鉽又道:
“魯莊公十年春,齊師伐魯。曹劌對魯莊公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可克之。”
“什麽意思?”
酒井忠勝雖然崇拜漢人文化,但卻聽得一頭霧水。
於是,金鉽又扇了扇鵝毛扇,打了幾個噴嚏,擦了一下青鼻涕。然後,慢條斯理地說道:“這是漢人的兵法,博大精深。你們不懂,也在情理之中。”
“究竟是何意思?”
“意思就是,行軍打仗,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將士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將士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將士們的士氣就耗盡了。若是敵軍的士氣已經消失殆盡,而我軍的士氣正當旺盛,就可以戰勝了他們。”
“這個……似乎有些道理。”
“那是自然!”
金鉽朗聲笑道:“如今,東江軍在空曠之處列陣,少說也有一個時辰了吧。那些東江軍士卒們,剛剛開始列陣時,士氣必然旺盛,但是,在寒風唿嘯的雪地上站立了這麽久之後,原本旺盛的士氣也必然早已消耗殆盡了。
這就如同“曹劌論戰”中的“三鼓而竭”。
再看咱們朝日聯軍,這數月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才滅東王,又滅偽韓!挾大勝之威而來,將士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殺敵立功。此正如“曹劌論戰”中的“一鼓作氣”也。
彼竭我盈,此時揮軍擊之,必如摧枯拉朽!
更何況咱們有八萬大軍,而敵軍卻隻有兩萬五千人。我眾敵寡,三倍有餘。咱們又還有什麽值得猶豫的呢?
依我看,咱們完全沒有必要紮營,完全沒有必要那麽麻煩。待打完了這一仗之後,進入開京城,那開京城內的房子,便是咱們最好的營地!”
這一番話,說得酒井忠勝連連點頭。
遂下令將八萬大軍列成八個方陣。兩個方陣在左為左翼,兩個方陣在右為右翼。
另有四個方陣在中間,亦分成前鋒一個方陣,中軍兩個方陣,後軍一個方陣。
排在前麵的左、中、右三個方陣,全是日軍,而朝軍則緊隨其後。
然後,排著整齊的隊伍,踩著鼓點,徐徐而前,向東江軍緩緩地逼了過去。
……
東江軍這一邊,孫傳庭的臉上一直沒有任何表情。直到看到敵軍開始列陣,臉上才閃過一絲笑意。
最後,當孫傳庭看到敵軍排的是密集的方陣時,更是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一旁的韋何見狀,問道:“將軍何故發笑?”
孫傳庭曰:“我笑那酒井忠勝無謀,金鉽少智……”
如圖所示:
……
(附錄:將軍何故發笑。)
……
言歸正傳。
金鉽的這一通分析,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但是,他卻忽略了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什麽是預設戰場!
客地作戰,戰場情況不明,又豈可生搬硬套“曹劌論戰”。而孫傳庭一代名將,身經百戰,若是沒有點別的算計,又怎麽會讓東江軍在寒風中列陣那麽多時間。
之前,孫傳庭還擔心朝日聯軍不會上當。
現在看到對方列而來,終於放下心來。
便也下令擂響戰鼓,向前緩緩推進。
……
不過,卻推進得很慢。
而且,隻向前推進了沒多遠,在雙方相距約三裏左右時,孫傳庭便下令停止前進。
然後,前麵的步兵不動。
後麵的炮兵往前,一百多門用炮車拉著的火炮被放到了最前麵。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迎麵而來的敵軍。
這種火炮,叫虎蹲炮。
那炮管,又長又黑又粗。
如圖所示:
……
(附錄:明朝的虎蹲炮圖片。)
……
日軍也有火炮,名叫“大筒”。
但是,炮如其人。
日本人的炮,跟他們的家夥事一樣……都是口徑較小,炮管又細又黑又短,射程也不遠。
如圖所示:
……
(附錄:日本江戶時代火炮圖片。)
……
東江軍虎蹲炮的射程可達500米,而日本“大筒”的射程隻有300米。
因此,當日軍進入500米射程之內時。
東江軍率先開炮。
一百多門虎蹲炮同時開火,震耳欲聾的炮聲,仿佛要把整個天地都撕裂開來一般!“轟轟轟”的巨響如同雷鳴般響徹雲霄,讓人不禁為之顫抖。
一顆顆滾燙的鐵彈如流星般劃過天空,帶著無盡的威勢和殺傷力,狠狠地砸進了日軍的方陣之中。刹那間,哀嚎聲四起,此起彼伏,仿佛地獄之門被打開,無數冤魂在其中哭訴。
這些鐵彈無情地撞擊著日軍士兵的身體,有的直接洞穿了他們的胸膛,有的則將他們砸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一時間,日軍的方陣陷入了混亂之中,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然而,這種混亂並沒有持續太久。酒井忠勝不愧是一員猛將,他迅速采取行動,為了穩定軍心,毫不留情地處死了那些出聲哀嚎的士兵。他的冷酷手段讓其他日軍士兵噤若寒蟬,不敢再有絲毫的異動。
……
隨後,酒井忠勝下令加速衝鋒。
日軍的前鋒,或舉著火繩槍,或揮舞著戰刀,邁開小短腿,奮力向東江軍衝來。
衝到兩百多米時,他們又遭到了東江軍火炮的第二輪打擊。不過,這些日軍也真是悍不畏死。
在又死傷了近千人之後,依舊不管不顧地向東江軍陣地衝來。
用的是……人海戰術。
也叫豬突戰術。
東江軍沒有再開炮。這個時代的火炮換彈太過繁瑣,對付這種人海戰術,沒有什麽大的作用。
於是,孫傳庭果斷地下令撤下火炮,改用火槍射殺,用的是“五段射”。
衝在前麵的日軍紛倒地。
日軍死傷慘重!
不過,火槍時代,最怕的也是這種不要命的“人海戰術”。除非有機槍,否則,根本就無法阻止如此密集的敵人前仆後繼的往前衝。
類似的戰例,還有日俄戰爭。
在日俄戰爭中,擁有武器優勢的俄軍,也在日軍悍不畏死的“人海戰術”下吃過很大的虧,甚至是屢戰屢敗。
終於,在付出慘重的傷亡之後,日軍衝到了東江軍的陣前數十米處。
東江也不甘示弱,端著帶刺刀的燧發槍,勇敢地衝了上去,與日軍展開了一場殘酷的白刃戰!
兩支悍勇的軍隊,交織在一起。
各不相讓,誰也不肯後退半步,殺得難解難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