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戲水港之後,王昊又問起蒸汽機的研製,以及其它船隻的改進情況。


    這方麵,現在是由王永春在負責的。


    王永春見王昊問起,便上前答道:


    “咱們的第二代蒸汽機,經過多次改進,現已經比較成熟了,可以帶動載員達70人的海滄船了。有10艘舊的中型海滄船,已經加裝第二代蒸汽機,並通過了試航。


    新造的30條中型海滄船,也計劃搭載這種第二代蒸汽機。”


    王昊點了點頭,對這個進度表示滿意。


    聽到王永春說出……新造的海滄船,便又說道:“現在在造船方麵,可有什麽問題?”


    “迴稟大人,問題也還是有的。”


    王永春拱了拱手道:“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咱們建了五處造船廠,一共造了80多條船。


    咱們已經造出的戰船,包括廣船15艘、沙船20艘、海滄船55艘。另有兩艘一千五百料的福船尚在舾裝,估計再過半個月就可以下水了。


    但是,西式風帆船的建造,卻遇到了不少困難。


    大人計劃中的兩艘3000料西式風帆戰船,到現在還隻建造了一小半。什麽時候能下水還未可知。


    實在是因為咱們缺乏專業的、有經驗的西式戰船的造船師,也缺乏製造這種大型戰船所用的設備。


    以當前的情況,造一些小一點的風帆戰船倒還可以。


    但是,要造這種3000料以上的大船,還是需要較長的時間,甚至,咱們都很難保證,這種船造成之後,放到海裏會不會傾翻……”


    (備注:1料=0.325噸。3000料相當於排水量975噸。)


    ……


    王永春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歉意。


    不過,王昊卻知道他說的是實情。


    這種西式戰列艦,並不是那麽好造的,即使在造船工業非常發達的西班牙、荷蘭等國家,要造一艘三級風帆戰列艦出來,也要耗時幾年時間。


    而西班牙的一級戰列艦……“聖特立尼達號”,更是用了四年時間研發,又用了十年時間建造和改造。


    總計用了十四年時間!


    才開始交給軍隊服役。


    (備注:聖特立尼達號參數:排水量4950噸,火炮140門,船長61.3米,寬16.2米。其中下層甲板有30門36磅炮。)


    當然,4950噸排水量的大船,西班牙現在也還沒有開始建造,還要二十年多後能建造。


    那麽,在同一時代呢?


    在1637年下水的,排水量為1600噸的英國“海上主權號”,也是用了兩年研發,兩年建造……前後用了四年時間才交給軍隊使用。


    (備注:海上主權號參數:排水量1600噸,火炮100門。船全長76米,船寬14.7米。)


    (備注:有人認為聖特立排水量4950噸,隻有61米長,而海上主權號1600噸,卻有76米長,這不合理。實際上,這是船型不同的原因。山風木魚怕搞錯,反複查了好幾次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去網上查證一下。)


    ……


    由此可見。


    要建造這種大型風帆船,還真不是那麽簡單!


    在原本的曆史上,鄭芝龍一直沒有建造西式風帆戰列艦,可能這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但是,王昊卻知道,這一步一定得走。


    雖然王昊現在有了蒸汽機,但是,即使是到了蒸汽機時代,也是將蒸汽機安裝裝在木板做的那種西式大船上的,咱們的福船的結構和造型,在適航性方麵還是有待改進的,並不是很適合於遠洋航行。


    (說到這一句,又要挨罵了。再次重審,山風木魚不是漢奸,也不是西洋舔狗。我現在真不明白,為什麽隻要說別人有哪怕一小部分比咱們好,就會被一群人圍著罵。感覺有不少人有韓國人的心態。)


    ……


    科技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並且需要融合進入所處的時代環境的。


    王昊知道很多船體比現在的西式大帆船好,可是,在短期內也造不出來。懂是一迴事,做出來又是另外一迴事。現在也沒那麽多時間去搞研究。


    從現階段來說,遠洋航行還得先采用西式風帆船的船型。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世界各地的港口都沒有煤給你加。你就是帶上大量的煤,那也會影響物資的運輸。況且,一旦蒸汽機在大海上壞掉了,那就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總而言之,在現階,用西式大帆船的船體,采用……風帆和蒸汽機……的混合動力才是最好的方案。


    在遇上戰爭,或特殊時期需要趕時間,采用蒸汽機驅動。或者不用擔心燃料補給的情況下,也可以用蒸汽機驅動。其它的遠洋航海,則用風帆驅動。


    ……


    想到這裏,王昊便對王永春道:“大型西式船的建造,也不用太急,慢慢來,就算下水後傾翻了也沒什麽關係。


    但是,一定不能放棄!


    咱們底子薄,還需要一個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等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一切就會好起來的。”


    說到這裏,又笑道:“今天的“暴龍號”下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迴頭去府中領十萬兩銀子,給所有參與蒸汽機研製和參與造船的工匠、技師們,按照等級高低發下去!”


    此言一出,在場的工匠們又都高聲歡唿起來。


    十萬兩銀子可不少!


    至於按等級分配,之前也有過先例的,不必王昊細說,自有人去安排。


    順便說一下這個等級問題。


    之前有說過的,王昊將匠師分為十二個等級。實際上,現在本土的十二級匠師,還隻有王徵一人。


    其它的王永春、孫和鬥、徐驥等人,都還隻是十級匠師。


    洋人方麵,也隻有湯若望是十二級匠師。


    不過,蒸汽機的研製,王昊沒讓湯若望沾邊。高端科技,還是得掌握在自己的本土科學家手中,王昊才更放心一些。


    包括王昊給王徵他們講的那些:力學、運動學、光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等方麵的知識,也是對湯若望他們那些人保密的。


    甚至,連高爐煉鐵的技術,都是不讓湯若望他們碰。


    湯若望他們那幫洋技師,現在負責的,主要是鑄炮、造船、冶煉、製器等方麵的工作。而且,在王昊看來,那些人來中國傳教,本來就是目的不純,包藏禍心的。


    等到他們沒有利用價值了。


    是一定要對他們進行清算的!


    ……


    熱熱鬧鬧的一整天,就這樣過去了。


    到了太陽快要下山時,王昊才向王徵等工匠們告辭,然後,再上典虎等親衛,跨上戰馬向皮島城走去。


    在迴去皮島城的路上,王昊一直沉默不語。


    心裏一直在想著造船的事情。


    剛才在戲水灣時,王昊讓王永春他們不要急、慢慢來。但實際上,王昊的心中卻比誰都著急。


    ……


    這是一個屬於大航海的時代。


    “海上馬車夫”荷蘭,僅有100多萬本土人口,而戰船和商船加起來,卻有一萬多艘!


    一萬多艘懸掛荷蘭旗幟的戰船和商船,遍布在世界各地。每年為他們運迴國內多少財富?


    荷蘭的大型造船廠就有100多家!


    這是多大的差距啊!


    ……


    想了很久,最後,覺得還是隻有去搶。


    搶戰船,搶人才。


    搶設備、搶錢!


    比如說……上次在壕鏡澳幹的那一票,就非常漂亮。如果不是搶了葡萄牙人的戰船,王昊很可能連孔有德的水師都打不過。


    更不要說後來能夠跟倭人和鄭芝龍對著幹了。


    ……


    因此,迴到府中之後。


    王昊就讓人找來了大員(某灣島)的地圖。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明末大員島地圖。)


    ……


    目光先是鎖定在大員南部的“熱遮蘭城”。


    隨後,又看向離“熱遮蘭城”外麵的一處港口……紅毛港。


    沉思良久,才用手指在紅毛港的位置上敲了敲。


    然後,轉過身。


    對門外的親兵道:“讓唐漢、郭紹振、許策三人,過來見我!”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