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王昊將這艘鐵甲船從無名小島拉迴皮島時,就拆掉了所有沒有用的東西,包括:
雷達、船載電機、生活保障倉等等,連艦上的兩層艦樓也被拆掉了一層。
總之就是不適用於這個時代戰爭的所有裝備全部拆了,豪華的休息室,生活區,也全都拆了。
使它變成了一個隻剩下兩層甲板的空鐵殼。
(備注:大概就是下麵圖片中這艘船,被拆掉上層艦樓和雷達等設備的樣子。如圖所示。)
……
(附錄:暴龍號的原始概念船……鐵甲海警船。)
……
然後就是對損毀的船體進行重新修複。不過要修複這種鋼甲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看看這側舷裝甲有多厚吧。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戰列艦側舷鋼甲厚度。)
……
當然,這是18世紀戰列艦的側舷水線以上的裝甲厚度,其厚度達460mm。
海警船的鋼甲沒有這麽厚。
而後世的海警部門,是到2013年才正式成立的。因此其船隻的來源比較複雜,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新建造的海警船。
新建造的海警船,裝甲很薄,隻有50mm左右。因為在那個時代,不論你裝甲有多厚,也是一炮打穿。所以,裝甲再厚也沒有意義,隻能以電子幹擾、被動攔截、戰術機動、空中協防和聯合作戰等手段來提高戰船的生存能力。
另一種是老式軍艦改裝的。
老式軍艦的裝甲是很厚的。比如說:甲午戰爭時的那艘定遠艦,其水線上部裝甲就達到了355mm。
而王昊帶來的這艘海警船,就是老式軍艦改裝的,但也不是定遠艦那麽老式的軍艦,而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軍艦改裝的。
其側舷裝甲厚度沒有定遠艦那麽恐怖,隻有150mm厚。
但是,鋼材的硬度、強度、剛度等指標,肯定要好過定遠艦。因為畢竟與定遠艦那個年代相比,合金鋼材的質量已經經曆過了至少十次更新換代。
因此,雖然鐵甲的厚度比不上定遠艦,但是其防護能力卻應該不會比定遠艦差。
按王昊估計,這個時代的24磅……圓形實心炮彈,應該是奈何不了這種鋼甲的。
船底的鋼甲,沒有側舷裝甲沒這麽厚。
隻有50mm左右。
由於之前在那個無名小島上,隻是對船底的破洞進行了一些臨時性修複,所以,拉到皮島之後,王昊又抽出時間,對船底的破洞進行了重新修複。
那一次,隻是焊了一塊普通的鐵板上去。
很快就生鏽了。
這一次,王昊是采用“割肉補瘡”的方式,從船體上一些不重要的位置割下來一些零零碎碎的合金鋼,再融鑄成一塊大的合金鋼板,用來補船底的破洞。
光是修複這個破同,就花了王昊十幾天的時間。來迴折騰,又用掉了兩大罐高壓乙炔,一罐高壓氧。
這些高壓乙炔和高壓氧,都是非常寶貴的維修耗材,用完了就沒了,讓王昊心疼不已。
……
然後,就是船上的各種配套設施的舾裝工作。
這項工作,也難度不小,也讓王昊操碎了心。
不說別的,一個船體平衡的問題就有著很大的學問,如果舾裝得不好,導致船體重心偏移,下水之後就會側翻。
所以,每一樣東西裝上去之前,都要通過嚴格的計算。
這方麵,王徵、王永春人等根本幫不上忙。
好在王昊雖然學的是輪機專業,但是,造船方麵理論課程也都是必修課,那些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等等也都是必學課程。所以,雖然不是很熟練,試著去做也不會有什麽大問題。
就這樣摸索著去做,讓王昊花了不少的心血。
……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這艘鐵甲船總算已經基本上被重新舾裝好了,具體的情況如下:
其一,蒸汽輪機已經從蒼龍號上拆下來,利用維修房中的小型吊裝設備,再加上幾十個身強力壯的漢子幫忙,重新裝迴了這艘鐵甲船中。
但是,蒼龍號卻還沒有蒸汽機。
蒸汽機的第二代成品,已經投入使用,但卻還隻能用在載員50~60人的中小型海滄船上。
而大功率的蒸汽機的研發,卻遇到了很多工藝上、材料上的困難。這個不是一下子能解決得了的。
按王昊的估算,至少要2~5年之後,才能研製生產出重達幾噸、可用來帶動排水量達1000噸以上的戰船的大型蒸汽機。
所以,現在的蒼龍號,又恢複成了原來的三級風帆戰列艦。
而蒸汽輪機,則被裝迴了這艘鐵甲艦上。
其二,加裝了三條大桅杆和幾條小桅杆,拉上了西式軟帆,變成了混合動力。
當不啟動蒸汽輪機時,可采用風帆驅動。
這樣做,也是為了增加戰船的生存能力。因為在這個時代航海,很多地方是找不到煤的,更不要說重油和柴油了。
如果隻用蒸汽輪機驅動,一旦煤用光了,或者蒸汽輪機出現故障,那就寸步難行了。
所以,為了適應這個時代的情況,王昊又給這艘鐵甲艦裝上了西式軟帆。
其三,船上的生活艙、休息室、電訊房、電機房、武器艙等等,也全都進行了改裝。並且重新規劃了火藥區、彈丸區、煤炭存放區、生活用品區等等。
其四,船長室也進行了三層鐵甲的加固。
船長室是非常重要的區域。
是屬王昊自己的房間,關係到王昊的生命安全,必須安裝特殊防護。
具體來說,就是船長室的牆壁,由內、中、外三層鋼甲組成,每一層鋼甲的厚度都不小於50mm。
而且,每兩層鋼甲之間都是中空的。
這原理就如同“水密艙”的設計一樣,外層壞了,裏層還是好的。這樣的設計,可以確保船長室裏麵的人員的安全。
其五,那門b-34型100mm單發單管艦炮,也裝迴了這艘鐵甲艦。並且,還用三層厚實的鋼板,為b-34型艦炮修了一個堅實的炮房。
這個炮房,也就是專門用來打炮的房間。
與炮台的定義有些相似。
對這門艦炮的防護級別,與船長等同。王昊需要確保在海戰中,敵軍的炮彈不能傷害到這門寶貴的艦炮。
除此之外,還加裝了兩門32磅炮和18門24磅炮。
分別是船頭船尾各一門32磅的主炮,左右兩側各裝9門24磅的舷炮。
……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這艘船的滿載排水量大約依舊保持在1300噸右。
如果按這個時代的戰列艦的標準來分類,單從排水量來看,應該可以歸為三級戰列艦。
不過,這個時代的戰列艦分級,並不單純是從排水量來分級的,更重要的參數是火炮數量。
若是從船上的火炮的數量來看,連四級戰列艦都算不上,隻能算是五級戰列艦。
但是,毫無疑問。
在這個時代的海上,暴龍號絕時是無敵的存在!
……
而王昊今天之所以這麽早趕來港灣,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今天,就是這艘鐵甲艦舾裝好後,重新下水試航的第一天。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
……
……
雷達、船載電機、生活保障倉等等,連艦上的兩層艦樓也被拆掉了一層。
總之就是不適用於這個時代戰爭的所有裝備全部拆了,豪華的休息室,生活區,也全都拆了。
使它變成了一個隻剩下兩層甲板的空鐵殼。
(備注:大概就是下麵圖片中這艘船,被拆掉上層艦樓和雷達等設備的樣子。如圖所示。)
……
(附錄:暴龍號的原始概念船……鐵甲海警船。)
……
然後就是對損毀的船體進行重新修複。不過要修複這種鋼甲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看看這側舷裝甲有多厚吧。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戰列艦側舷鋼甲厚度。)
……
當然,這是18世紀戰列艦的側舷水線以上的裝甲厚度,其厚度達460mm。
海警船的鋼甲沒有這麽厚。
而後世的海警部門,是到2013年才正式成立的。因此其船隻的來源比較複雜,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新建造的海警船。
新建造的海警船,裝甲很薄,隻有50mm左右。因為在那個時代,不論你裝甲有多厚,也是一炮打穿。所以,裝甲再厚也沒有意義,隻能以電子幹擾、被動攔截、戰術機動、空中協防和聯合作戰等手段來提高戰船的生存能力。
另一種是老式軍艦改裝的。
老式軍艦的裝甲是很厚的。比如說:甲午戰爭時的那艘定遠艦,其水線上部裝甲就達到了355mm。
而王昊帶來的這艘海警船,就是老式軍艦改裝的,但也不是定遠艦那麽老式的軍艦,而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軍艦改裝的。
其側舷裝甲厚度沒有定遠艦那麽恐怖,隻有150mm厚。
但是,鋼材的硬度、強度、剛度等指標,肯定要好過定遠艦。因為畢竟與定遠艦那個年代相比,合金鋼材的質量已經經曆過了至少十次更新換代。
因此,雖然鐵甲的厚度比不上定遠艦,但是其防護能力卻應該不會比定遠艦差。
按王昊估計,這個時代的24磅……圓形實心炮彈,應該是奈何不了這種鋼甲的。
船底的鋼甲,沒有側舷裝甲沒這麽厚。
隻有50mm左右。
由於之前在那個無名小島上,隻是對船底的破洞進行了一些臨時性修複,所以,拉到皮島之後,王昊又抽出時間,對船底的破洞進行了重新修複。
那一次,隻是焊了一塊普通的鐵板上去。
很快就生鏽了。
這一次,王昊是采用“割肉補瘡”的方式,從船體上一些不重要的位置割下來一些零零碎碎的合金鋼,再融鑄成一塊大的合金鋼板,用來補船底的破洞。
光是修複這個破同,就花了王昊十幾天的時間。來迴折騰,又用掉了兩大罐高壓乙炔,一罐高壓氧。
這些高壓乙炔和高壓氧,都是非常寶貴的維修耗材,用完了就沒了,讓王昊心疼不已。
……
然後,就是船上的各種配套設施的舾裝工作。
這項工作,也難度不小,也讓王昊操碎了心。
不說別的,一個船體平衡的問題就有著很大的學問,如果舾裝得不好,導致船體重心偏移,下水之後就會側翻。
所以,每一樣東西裝上去之前,都要通過嚴格的計算。
這方麵,王徵、王永春人等根本幫不上忙。
好在王昊雖然學的是輪機專業,但是,造船方麵理論課程也都是必修課,那些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等等也都是必學課程。所以,雖然不是很熟練,試著去做也不會有什麽大問題。
就這樣摸索著去做,讓王昊花了不少的心血。
……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這艘鐵甲船總算已經基本上被重新舾裝好了,具體的情況如下:
其一,蒸汽輪機已經從蒼龍號上拆下來,利用維修房中的小型吊裝設備,再加上幾十個身強力壯的漢子幫忙,重新裝迴了這艘鐵甲船中。
但是,蒼龍號卻還沒有蒸汽機。
蒸汽機的第二代成品,已經投入使用,但卻還隻能用在載員50~60人的中小型海滄船上。
而大功率的蒸汽機的研發,卻遇到了很多工藝上、材料上的困難。這個不是一下子能解決得了的。
按王昊的估算,至少要2~5年之後,才能研製生產出重達幾噸、可用來帶動排水量達1000噸以上的戰船的大型蒸汽機。
所以,現在的蒼龍號,又恢複成了原來的三級風帆戰列艦。
而蒸汽輪機,則被裝迴了這艘鐵甲艦上。
其二,加裝了三條大桅杆和幾條小桅杆,拉上了西式軟帆,變成了混合動力。
當不啟動蒸汽輪機時,可采用風帆驅動。
這樣做,也是為了增加戰船的生存能力。因為在這個時代航海,很多地方是找不到煤的,更不要說重油和柴油了。
如果隻用蒸汽輪機驅動,一旦煤用光了,或者蒸汽輪機出現故障,那就寸步難行了。
所以,為了適應這個時代的情況,王昊又給這艘鐵甲艦裝上了西式軟帆。
其三,船上的生活艙、休息室、電訊房、電機房、武器艙等等,也全都進行了改裝。並且重新規劃了火藥區、彈丸區、煤炭存放區、生活用品區等等。
其四,船長室也進行了三層鐵甲的加固。
船長室是非常重要的區域。
是屬王昊自己的房間,關係到王昊的生命安全,必須安裝特殊防護。
具體來說,就是船長室的牆壁,由內、中、外三層鋼甲組成,每一層鋼甲的厚度都不小於50mm。
而且,每兩層鋼甲之間都是中空的。
這原理就如同“水密艙”的設計一樣,外層壞了,裏層還是好的。這樣的設計,可以確保船長室裏麵的人員的安全。
其五,那門b-34型100mm單發單管艦炮,也裝迴了這艘鐵甲艦。並且,還用三層厚實的鋼板,為b-34型艦炮修了一個堅實的炮房。
這個炮房,也就是專門用來打炮的房間。
與炮台的定義有些相似。
對這門艦炮的防護級別,與船長等同。王昊需要確保在海戰中,敵軍的炮彈不能傷害到這門寶貴的艦炮。
除此之外,還加裝了兩門32磅炮和18門24磅炮。
分別是船頭船尾各一門32磅的主炮,左右兩側各裝9門24磅的舷炮。
……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這艘船的滿載排水量大約依舊保持在1300噸右。
如果按這個時代的戰列艦的標準來分類,單從排水量來看,應該可以歸為三級戰列艦。
不過,這個時代的戰列艦分級,並不單純是從排水量來分級的,更重要的參數是火炮數量。
若是從船上的火炮的數量來看,連四級戰列艦都算不上,隻能算是五級戰列艦。
但是,毫無疑問。
在這個時代的海上,暴龍號絕時是無敵的存在!
……
而王昊今天之所以這麽早趕來港灣,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今天,就是這艘鐵甲艦舾裝好後,重新下水試航的第一天。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