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離開之後,典虎又上前一步,對王昊道:


    “將軍,約定的開會時間到了。”


    王昊點了點頭,與典虎一起,轉身走下城牆,向城內的將軍府走去。


    ……


    當王昊來到將軍府的議事堂時,宋獻策、韋何、曹變蛟等人都已經在這裏等著了。


    這次會議,是早先就預訂好的。


    屬於戰前會議。


    是專為進攻平安道而召開的最後一次碰頭會。


    議事堂的中間,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平安道的山川河流、城池道路,都在上麵製作得惟妙惟肖。


    這是最近幾個月王昊讓人做的。


    在古代,我國的沙盤製作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時代,相傳禹的父親鯀用泥漿製作了黃河流域山川圖,那就是最早的沙盤。


    明朝的軍隊打仗,自然也是有沙盤的。隻不過,王昊讓人製作這個沙盤,會更加精細一些。


    ……


    王昊走進議事堂,看了一眼堂上的沙盤。


    問宋獻策道:“大家準備得如何了?”


    “都已經準備好了。”


    宋獻策道:“將軍們已經對著沙盤推演過很多次,對各處的地形也都做到了心中有數,對戰略目標也都非常清楚。”


    “那就好。”


    王昊讚許地點了點頭,又對眾將道:“現在,本將再將平安道的情況跟大家再說一次。所要采用的戰術,也跟大家再說一次,大家務必做到心中有數!”


    “末將遵命!”眾將齊聲應道。


    王昊上前幾步,走到沙盤邊,拿起節鞭,朗聲說道:


    “這一次,咱們發動的是一次聯合作戰。


    所謂的聯合作戰,也叫“一體化聯合作戰”。是指兩個以上兵種或兩支以上軍隊的作戰力量,在統一指揮下共同實施的作戰。


    在這一次的聯合作戰中,咱們的軍隊要分成四支,共計五萬人。其中三萬五千人馬來自皮島,另有五千人馬從登萊總兵王廷臣處抽調,一萬人馬從濟州島總兵林明處抽調。


    四支軍隊,共五萬人馬,既要各司其職,又要互相配合;既有自己各自的戰鬥任務,又必須互相配合完成共同的戰略目標。”


    這番話,讓這些古代的將軍們覺得高深莫測。


    也覺得摸不著頭腦。


    不過,不要緊,王昊接下來說的,他們就很容易聽懂了。


    “在這次的聯作戰中,咱們的四支軍隊,要分別擔任:虛兵佯攻,側冀掩護,正麵進攻,迂迴穿插,圍點打援。


    具體如下:


    其一,由參將許策和肖熊帶水師第一艦隊,領五千水師實施……虛兵佯攻。


    佯攻的目標,是鴨綠江邊的鎮江城,做出一副強攻鎮江的架式。目的不是為了攻破鎮江城,而是為了讓建奴摸不清咱們的真正目標,從而無法及時向咱們的真正進攻點派出援軍!


    其二,由總兵曹變蛟率領陸師第二軍及從登萊和濟州島抽調的人馬,共兩萬軍隊進行……側翼掩護。


    曹變蛟進攻的目標是鐵山城,但是,鐵山城也不是咱們的真正目標。”


    說到這裏,王昊便停了下來。


    以節鞭指向沙盤上,平安道最南端的平壤城。


    然後,接著說道:


    “其三,副總兵韋何率領陸師第一軍,共一萬五千人馬,由郭紹振用水師戰船運兵,直取平壤。


    平壤城,才是咱們這次作戰的真正目標!


    奪取了平壤城,便可以……從戰略上……切斷偽韓國王申景禛與滿清之間的密切聯係,進而將整個有……“朝鮮烏脊”之稱的蓋馬高原納入咱們東江軍的實際控製之中。


    然後,再在南端據險而守,揮師向北,將滿清的勢力逐向鴨綠江以西,這樣一來,整個平安道便落在了咱們手中。”


    ……


    (附錄地圖。戰略地圖標注。)


    ……


    眾將聞言,無不振奮。


    卻聽王昊又接著說道:


    其四,總兵賀老六,帶著祥林嫂……錯了,是帶領陸師第三軍,也就是“東江騎兵營”共一萬騎,負責……迂迴穿插。具體的安排就是:


    乘坐水師戰船秘密登陸,然後,利用騎兵的快速機動能力,截擊、伏擊敵人向平壤派出的援軍。”


    ……


    在交代完這四支軍隊的任務之後,王昊又就一些具體任務和注意事項,跟大家進行了詳細的探討。足足講了半個時辰,將所有將領的任務,目標,戰術,全都講了一遍。


    使所有將軍們都做到心中有數。


    王昊的這一番講解,用了不少後世的軍事術語。


    讓眾將們覺得或耳目一新,或雲裏霧裏。也再次在眾將麵前展示了王昊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讓大家對王昊感到高深莫測,並且心服口服。


    開完會後,大擺宴席,犒賞三軍。


    讓將士們大魚大肉飽一頓。


    然後,在第二天一早,四支軍隊,分別從不同的港口登上戰船,揚帆而去。


    ……


    這一次,王昊沒有親征。


    而是依舊留在皮島之上居中策應。隨王昊留在皮島上的人馬,還有一萬人,這既是守島兵力,也是機動兵力,在其它四處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用於增援或策應。


    韋何,郭紹振,曹變蛟,賀人龍這四人都是良將,讓他們各自獨領一軍,又事先做了充分的策劃,王昊也是比較放心的。


    軍師宋獻策也沒有隨軍出征。


    而是留在王昊身邊出謀劃策。


    ……


    等到這四支軍隊都開拔了之後,宋獻策又來找到王昊,對王昊道:


    “據玄狼司送來的情報,朝鮮的局勢已變成了三方混戰。而且,似乎還有日本人暗中參與其中。”


    “你是說……日本人支持金自點?”王昊問道。


    “還不太確定。”


    宋獻策說道:“從現在得到的情報來看,日本幕府有派人聯絡過金自點。雖然結果無從得知,但是,大概率日本人會為金自點提供某些軍事方麵的支持。”


    王昊點了點頭,對宋獻策的這個判斷深表認同。


    日本這個民族,隻要不滅亡。


    他們就不會放棄向大陸發展的想法。這是一種“島國情結”。由於處於太平洋地震帶上,日本列島的地震非常頻繁。


    這種頻繁的地震,催生了他們的……危機感。


    所以,奪取一塊大陸土地,擺脫島國的命運,一直是他們整個民族所有人的……共識!


    而離他們最近的大陸就是朝鮮,所以,在曆史上,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盯著朝鮮這塊地盤。乃至於,從唐朝開始,日本發動的侵朝戰爭幾乎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朝鮮和日本之間,幾千年來就從來沒有做過朋友,日本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奪占朝鮮的想法。


    而現在,朝鮮半島四分五裂。


    日本人絕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


    “那麽,你覺得咱們應該怎麽辦?”王昊問道。


    “這並非壞事。”


    宋獻策笑道:“對將軍來說,朝鮮是越亂越好。”


    略一停頓,又道:


    “朝鮮人口尚有一千多萬,這麽多的朝鮮人口,並不利於將軍以後控製朝鮮。通過軍閥混戰讓他們的人口減少,便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朝鮮人口減少,才會更有利於咱們向朝鮮移民漢人,也才更有利於將來將朝鮮納入一統。


    因此,屬下覺得,咱們不妨有限地支持其中一部,卻又不讓他勢力太大,從而讓朝鮮維持一種混戰局麵,多死點人,好將地方為咱們漢人空出來。”


    這就是毒士。


    怎麽看,都有點類似於漢末三國時期的那個……賈詡。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