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時期的冬天特別冷,連年的戰亂和天災,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很多地方都是千裏赤地,渺無人煙。
就算是天下最繁華的明國京師,也顯得蕭條了很多。
寒風凜冽,大雪如鵝毛般飛揚而下,整個京師都被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幕之中。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天地間一片靜謐,隻有寒風的唿嘯聲不時地打破這寂靜的夜空。
夜已深,崇禎皇帝的禦書房中,還亮著燈。
手中拿著一封奏報,崇禎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的雪霧,臉上滿是擔憂。
洪災,旱災,蝗災,雪災。
一個接一個來,一個比一個嚴重。
這個冬天,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會凍餓而死,又有多少遭受雪災無家可歸、無糧就食的百姓,因生活所迫,而加入李自成的造反大軍。
是朕德行不夠麽?
亦或是不夠勤政?
崇禎抿心自問,從登基以來,便極其自律,每天起早貪黑,憂國憂民,甚至空有宮中無數佳麗,自己卻數月未曾寵幸一人。
正自感歎之時。
卻見王承恩悄悄走了進來,對崇禎施了一禮,輕聲說道:“陛下,東江提督王昊傳來緊急奏報。”
“念!”
崇禎皺了皺眉,頭也不迴地說道。
對於王昊的那些奏報,崇禎現在已經不是很感興趣。相反,崇禎現在其實更看好吳三桂。
在崇禎看來,論功績,王昊上躥下跳,也隻是收迴了一個皮島;而吳三桂卻收迴了鬆山、杏山、錦州。
論忠心,王昊簡直就是個刺頭。而吳三桂卻讓大臣們交口稱讚,也讓崇禎頗為放心。
所以,聽說王昊讓人送來奏報,崇禎都懶得自己去看,直接叫王承恩讀給自己聽。
“微臣遵旨。”
王承恩輕輕應了一聲,接著念道:
“微臣王昊叩稟聖上:
天氣大寒,皮島海域冰厚兩尺有餘。奴酋皇太極,親率滿、蒙、漢八旗軍十五萬,外加朝鮮國仆從軍15萬,總計30餘萬賊軍,日夜猛攻皮島。
微臣與島上兩萬五千將士,身陷重圍,外援盡絕,與逾十倍之敵晝夜惡戰,傷亡甚多。微臣亦親臨戰場,揮刀殺賊,雖血染征衣,猶視死如歸。
無數忠勇將士倒在了微臣的身邊!
但是,臣身為陛下封疆之吏,守土抗虜有責,誓死決不退縮,縱馬革裹屍,亦寸步不讓,寸土必爭。
島在人在,島失人亡!
然,微臣亦有三事懇請陛下:
其一,臣拙荊有孕,現在登萊,若臣戰死皮島,請陛下善待臣之遺腹子女,莫使為奸臣所害。
其二,皮島將士皆為忠烈,此戰之後,若臣已不在,請陛下對臣麾下之陣亡將士加撫恤。
其三,臣懇請陛下下旨,讓吳三桂從錦州出兵攻打遼西。錦州與皮島互為犄角之勢,如今建奴重兵皆在皮島而遼西兵力空虛,若吳三桂兵進遼西必有建樹。與此同時,亦可使奴酋皇太極不得不從皮島抽調軍隊迴守遼西,以減輕微臣在皮島之上的壓力。
言盡於此,賊軍攻島甚急,諸事不及細述。
叩請聖裁。
東江提督王昊,十五年十一月初八。”
……
崇禎聽完奏章,聳然動容。
對於王昊,崇禎的心情其實是很複雜的。一方麵因為王昊確實為國家立下了許多戰功;另一方麵,又因為王昊讓自己感到難以掌控,而對王昊懷有很深的偏見。
崇禎甚至曾因此而在沒人的時候,掀桌子痛罵王昊為亂臣賊子。
不過此刻,當崇禎看到王昊向自己交代後事。
尤其是看到第一條……“臣拙荊有孕,現在登萊,若臣戰死皮島,請陛下善待臣之遺腹子女,莫使為奸臣所害”時,崇禎的心還是軟了。
或者說,是為王昊的壯烈決絕而感動了。
再看第三條……“讓吳三桂趁機出兵遼西”,這也不失為一條良策。
正如王昊所說,此時建奴的兵力幾乎都在攻打皮島,用於防守遼西的兵力必然很少,甚至可以說……建奴在遼西一線的防守兵力非常空虛。
假如此時,吳三桂從錦州出兵攻略遼西,無疑是個絕佳的機會。並且,還可能起到策應皮島,為王昊解困的作用。
“給朕拿地圖來。”崇禎對王承恩道。
此時的崇禎,其實已經有了讓吳三桂出兵的打算。而讓王承恩拿地圖過來,則是想看看應該讓吳三桂出兵攻打哪裏比較好。
王承恩聞言,趕緊屁顛屁顛地去拿了地圖,在書桌上為崇禎鋪好。
如圖所示:
……
(附錄:明末遼西地圖。)
……
崇禎走過去,站在地圖旁。
目光先是看向地圖上的錦州……那是吳三桂現在駐防的城池。沉思了片刻之後,再將目光向錦州的東北方向移動,看向大淩河堡!
大淩河堡,這是遼西的一個戰略要地!
南北走向的大陵河,將遼西分成東西兩半,而大淩河堡則位於大淩河的西岸的一個重要渡口邊上。隻要占據了大淩河堡,就能憑河而守,保住半個遼西。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明軍和建奴曾經在大淩河堡打了一年多的惡仗,最後建奴獲勝,明軍慘敗。失去大淩河後,明軍被迫退守錦州,從那時候起,明國在遼西的戰略形勢就變得非常被動。
而此次,清軍的主力被王昊拖在皮島!
如果吳三桂能趁機奪迴大淩河堡,就等於恢複了十二年前,明軍和清軍在東北的戰略版圖。
得隴右可望蜀。
得大淩河堡可望廣寧!
若是再進一步奪取廣寧,則相當於全取遼西,將建奴的勢力範圍壓縮到遼河以東……即:遼東。
這是絕佳的機會!
因為建奴的主力都被王昊吸引住了,遼西建奴兵力必然空虛!
……
崇禎還是懂一些戰略的,這些分析其實一點都沒錯。
可惜!
就在此時,曹化淳又來稟報:“內閣首輔周延儒、兵部尚書陳新甲,有要事求見聖上。”
話音剛落,又有方正化前來稟報:“吏部侍郎邱民仰,有要事前來求見聖上。”
這麽晚了,都來求見皇帝,肯定是為了王昊的奏章一事。
大臣們的消息,都是很靈通的。
這也跟奏折的遞送流程有關。
明朝的奏折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個人名義上奏的奏折,稱為“奏本”,奏本是直接由專職官員遞交皇帝,屬於私信類型。
另一種奏折稱為“題本”,這種奏折內容多為公事。
“題本”必須是一式兩份,一份是由通政司直接送到宮內,由太監呈遞到皇上的辦公桌上。而另外一份則會由通政司送給六科廊坊,由六科廊坊抄錄,並分發各部尚書。
而王昊這種奏章,自然是屬於“題本”。而且是緊急“題本”。
所以,當崇禎收到王昊的奏折時,周延儒等人也都得知了這份奏折的消息。
他們都唯恐崇禎“犯錯”,所以,也都急匆匆地趕來求見崇禎。
見到臣子們這麽敬業,崇禎很是欣慰。連忙讓曹化淳將這幾名敬業的臣子們帶進來。
……
少頃,三人在曹化彰的帶領下來到禦書房中。
見到崇禎的書桌上放著的地圖,三人都是臉色各異。
邱民仰的臉上,閃過一絲欣慰之色。
而周延儒和陳新甲,則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之色。
行完君臣之禮後,最先出聲的是陳新甲。
陳新甲一開口,便直擊崇禎的要害:
“啟稟陛下,微臣剛接到錦州吳三桂送來的私信,說是因為軍餉欠缺,有數百將士鬧餉嘩變,跑去投靠建奴去了。”
“什麽?”
崇禎聞言,頓時又愣在當場。
……
邊軍鬧餉嘩變,這還怎麽出兵?
剛才還一臉興奮想要反攻遼西的崇禎,頓時就又像被一盆冷水澆在了頭上。
這當然又是周延儒的謀劃。
現實就是如此。
在老奸巨猾的周延儒和陳新甲麵前,崇禎……連一招都接不下。
主弱臣奸,芭比扣了!
就算是天下最繁華的明國京師,也顯得蕭條了很多。
寒風凜冽,大雪如鵝毛般飛揚而下,整個京師都被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幕之中。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天地間一片靜謐,隻有寒風的唿嘯聲不時地打破這寂靜的夜空。
夜已深,崇禎皇帝的禦書房中,還亮著燈。
手中拿著一封奏報,崇禎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的雪霧,臉上滿是擔憂。
洪災,旱災,蝗災,雪災。
一個接一個來,一個比一個嚴重。
這個冬天,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會凍餓而死,又有多少遭受雪災無家可歸、無糧就食的百姓,因生活所迫,而加入李自成的造反大軍。
是朕德行不夠麽?
亦或是不夠勤政?
崇禎抿心自問,從登基以來,便極其自律,每天起早貪黑,憂國憂民,甚至空有宮中無數佳麗,自己卻數月未曾寵幸一人。
正自感歎之時。
卻見王承恩悄悄走了進來,對崇禎施了一禮,輕聲說道:“陛下,東江提督王昊傳來緊急奏報。”
“念!”
崇禎皺了皺眉,頭也不迴地說道。
對於王昊的那些奏報,崇禎現在已經不是很感興趣。相反,崇禎現在其實更看好吳三桂。
在崇禎看來,論功績,王昊上躥下跳,也隻是收迴了一個皮島;而吳三桂卻收迴了鬆山、杏山、錦州。
論忠心,王昊簡直就是個刺頭。而吳三桂卻讓大臣們交口稱讚,也讓崇禎頗為放心。
所以,聽說王昊讓人送來奏報,崇禎都懶得自己去看,直接叫王承恩讀給自己聽。
“微臣遵旨。”
王承恩輕輕應了一聲,接著念道:
“微臣王昊叩稟聖上:
天氣大寒,皮島海域冰厚兩尺有餘。奴酋皇太極,親率滿、蒙、漢八旗軍十五萬,外加朝鮮國仆從軍15萬,總計30餘萬賊軍,日夜猛攻皮島。
微臣與島上兩萬五千將士,身陷重圍,外援盡絕,與逾十倍之敵晝夜惡戰,傷亡甚多。微臣亦親臨戰場,揮刀殺賊,雖血染征衣,猶視死如歸。
無數忠勇將士倒在了微臣的身邊!
但是,臣身為陛下封疆之吏,守土抗虜有責,誓死決不退縮,縱馬革裹屍,亦寸步不讓,寸土必爭。
島在人在,島失人亡!
然,微臣亦有三事懇請陛下:
其一,臣拙荊有孕,現在登萊,若臣戰死皮島,請陛下善待臣之遺腹子女,莫使為奸臣所害。
其二,皮島將士皆為忠烈,此戰之後,若臣已不在,請陛下對臣麾下之陣亡將士加撫恤。
其三,臣懇請陛下下旨,讓吳三桂從錦州出兵攻打遼西。錦州與皮島互為犄角之勢,如今建奴重兵皆在皮島而遼西兵力空虛,若吳三桂兵進遼西必有建樹。與此同時,亦可使奴酋皇太極不得不從皮島抽調軍隊迴守遼西,以減輕微臣在皮島之上的壓力。
言盡於此,賊軍攻島甚急,諸事不及細述。
叩請聖裁。
東江提督王昊,十五年十一月初八。”
……
崇禎聽完奏章,聳然動容。
對於王昊,崇禎的心情其實是很複雜的。一方麵因為王昊確實為國家立下了許多戰功;另一方麵,又因為王昊讓自己感到難以掌控,而對王昊懷有很深的偏見。
崇禎甚至曾因此而在沒人的時候,掀桌子痛罵王昊為亂臣賊子。
不過此刻,當崇禎看到王昊向自己交代後事。
尤其是看到第一條……“臣拙荊有孕,現在登萊,若臣戰死皮島,請陛下善待臣之遺腹子女,莫使為奸臣所害”時,崇禎的心還是軟了。
或者說,是為王昊的壯烈決絕而感動了。
再看第三條……“讓吳三桂趁機出兵遼西”,這也不失為一條良策。
正如王昊所說,此時建奴的兵力幾乎都在攻打皮島,用於防守遼西的兵力必然很少,甚至可以說……建奴在遼西一線的防守兵力非常空虛。
假如此時,吳三桂從錦州出兵攻略遼西,無疑是個絕佳的機會。並且,還可能起到策應皮島,為王昊解困的作用。
“給朕拿地圖來。”崇禎對王承恩道。
此時的崇禎,其實已經有了讓吳三桂出兵的打算。而讓王承恩拿地圖過來,則是想看看應該讓吳三桂出兵攻打哪裏比較好。
王承恩聞言,趕緊屁顛屁顛地去拿了地圖,在書桌上為崇禎鋪好。
如圖所示:
……
(附錄:明末遼西地圖。)
……
崇禎走過去,站在地圖旁。
目光先是看向地圖上的錦州……那是吳三桂現在駐防的城池。沉思了片刻之後,再將目光向錦州的東北方向移動,看向大淩河堡!
大淩河堡,這是遼西的一個戰略要地!
南北走向的大陵河,將遼西分成東西兩半,而大淩河堡則位於大淩河的西岸的一個重要渡口邊上。隻要占據了大淩河堡,就能憑河而守,保住半個遼西。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明軍和建奴曾經在大淩河堡打了一年多的惡仗,最後建奴獲勝,明軍慘敗。失去大淩河後,明軍被迫退守錦州,從那時候起,明國在遼西的戰略形勢就變得非常被動。
而此次,清軍的主力被王昊拖在皮島!
如果吳三桂能趁機奪迴大淩河堡,就等於恢複了十二年前,明軍和清軍在東北的戰略版圖。
得隴右可望蜀。
得大淩河堡可望廣寧!
若是再進一步奪取廣寧,則相當於全取遼西,將建奴的勢力範圍壓縮到遼河以東……即:遼東。
這是絕佳的機會!
因為建奴的主力都被王昊吸引住了,遼西建奴兵力必然空虛!
……
崇禎還是懂一些戰略的,這些分析其實一點都沒錯。
可惜!
就在此時,曹化淳又來稟報:“內閣首輔周延儒、兵部尚書陳新甲,有要事求見聖上。”
話音剛落,又有方正化前來稟報:“吏部侍郎邱民仰,有要事前來求見聖上。”
這麽晚了,都來求見皇帝,肯定是為了王昊的奏章一事。
大臣們的消息,都是很靈通的。
這也跟奏折的遞送流程有關。
明朝的奏折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個人名義上奏的奏折,稱為“奏本”,奏本是直接由專職官員遞交皇帝,屬於私信類型。
另一種奏折稱為“題本”,這種奏折內容多為公事。
“題本”必須是一式兩份,一份是由通政司直接送到宮內,由太監呈遞到皇上的辦公桌上。而另外一份則會由通政司送給六科廊坊,由六科廊坊抄錄,並分發各部尚書。
而王昊這種奏章,自然是屬於“題本”。而且是緊急“題本”。
所以,當崇禎收到王昊的奏折時,周延儒等人也都得知了這份奏折的消息。
他們都唯恐崇禎“犯錯”,所以,也都急匆匆地趕來求見崇禎。
見到臣子們這麽敬業,崇禎很是欣慰。連忙讓曹化淳將這幾名敬業的臣子們帶進來。
……
少頃,三人在曹化彰的帶領下來到禦書房中。
見到崇禎的書桌上放著的地圖,三人都是臉色各異。
邱民仰的臉上,閃過一絲欣慰之色。
而周延儒和陳新甲,則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之色。
行完君臣之禮後,最先出聲的是陳新甲。
陳新甲一開口,便直擊崇禎的要害:
“啟稟陛下,微臣剛接到錦州吳三桂送來的私信,說是因為軍餉欠缺,有數百將士鬧餉嘩變,跑去投靠建奴去了。”
“什麽?”
崇禎聞言,頓時又愣在當場。
……
邊軍鬧餉嘩變,這還怎麽出兵?
剛才還一臉興奮想要反攻遼西的崇禎,頓時就又像被一盆冷水澆在了頭上。
這當然又是周延儒的謀劃。
現實就是如此。
在老奸巨猾的周延儒和陳新甲麵前,崇禎……連一招都接不下。
主弱臣奸,芭比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