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聞言,放聲大笑。
宋獻策狡黠地看了王昊一眼,問道:“將軍何故發笑。”
王昊道:“吾笑那鄭芝龍少智,皇太極無謀,李自成見識短淺,劉澤清一介武夫,周延儒營營苟苟。”
說完了之後,才覺得這番對話貌似很熟,好像是類似於逃命途中的曹操所說。
雖是拾人牙慧,卻又推陳出新。
……
(附錄圖片一張:丞相何故發笑。)
……
宋獻策眼珠子轉了轉,也是展顏一笑,對王昊道:“將軍目中無人,對朝中權勢也毫無敬畏之心,又不肯投靠李自成,莫非是想自己造反!”
“你這反賊!”
王昊笑罵道:“腦袋裏一天到晚就想著造反,信不信老子現在就將你這顆腦袋切下來,送給朝廷換銀子!”
“將軍饒命!”
宋獻策口中求饒,臉上卻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
而是談定地笑了笑,又道:
“造不造反那是將軍您的事。宋某也隻是指出將軍麵臨的危境。這幾天伴隨將軍左右,宋某對將軍倒是有了一些了解。
覺得將軍才具驚人,有梟雄之資,實非李自成可比。
但是,將軍所謀之事,又缺乏遠見,還常有漏洞,不夠縝密。”
頓了一下,又道:“比如,將軍想用西洋技工一事。將軍是拿著湯若望的書信,去忽悠壕境澳的總督馬士伽路野和神父費爾南德希的。
但是,忽悠完了之後,卻又不將這兩人殺掉。
等他們到了登萊之後,你又如何跟湯若望解釋,又如何自圓其說?”
王昊聞言一愣。
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但還是問道:“吾當如何?”
宋獻策道:“林明的船隊尚未趕迴登萊,將軍可速派人前去傳令,以……“嘩變”之罪……殺掉所有當時在場者。
先做到死無對證。
然後,你在麵見湯若望時,就可以拿出鄭芝龍給馬士伽路野的書信,說是馬士伽路野想要加害將軍,將軍為求自保,才將計就計將其拿下。
拿下之後,也不殺他們,看在湯若望的麵子上,想留他們一命並將他們交給湯若望處置。卻不料他們在航行途中想要嘩變奪取船隻,因而被船上的士卒亂槍打死。
如此一來,湯若望也無話可說,而將軍你便可繼續用湯若望,以及那些俘虜的不知詳情的西洋人。”
真毒!
而且滴水不漏!
……
王昊聞言,大為讚同。
立即命曹變蛟親自駕船前去迎接林明,讓林明將關押馬士伽路野、費爾蘭德希、魯本等知情人士的船艙中的所有西洋人,全部以嘩變罪殺死。
殺人滅口。
滅個幹幹淨淨,滅個死無對證。
……
隨後,宋獻策又指出了王昊在登萊的發展中的種種漏洞和不妥之處,說得王昊也連連點頭,並一一予以糾正。
而在宋獻策所提出的所有的糾錯方案中。都可以看得出,這人確實陰狠毒辣之極。
……
接下來,王昊又試探著問道:“依宋兄之見,當今局勢如何?”
稱唿改成了“宋兄”,語氣也客氣了很多。
宋獻策的眼中也閃過一絲異樣。
不過,卻沒有正麵問答,而是反問道:“將軍是想扶明,還是想反明自立?”
“扶明如何?”王昊問道。
宋獻策搖了搖頭,長長地歎了口氣,臉露痛苦之色,一字一頓地說道:
“大廈將傾,尚可用棟梁巨木支撐。
然,若是整底大廈已朽,又如何能扶?並且,從上到下都全朽透了,連根子都朽了,你又如何扶得起!
這個世道,已是非改朝換代不能救天下百姓了!”
說到這裏,宋獻策的情緒似乎有些波動。
提高了聲音,大聲說道:“這些年,宋某遊走南北,所見之事,無不讓人落淚!
官吏互相勾結,貪腐成風,以國為家,結黨營私;百姓困苦不堪,飽受官吏欺壓,餓殍遍野,易子相食!
當這整個大明朝,已經很難出一個清廉的官吏,已經變得幾乎是“無官不貪,不貪無官”之時,你覺得這樣的王朝,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宋某並非天生的反賊!
也曾飽讀詩書,習得孔孟忠孝仁義。也曾想愛這個大明朝。但是,這樣的大明朝,又叫我如何……愛……得起來?
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大明朝不值得咱們去愛,如果它滅亡了,也不值得咱們去同情。
因為大明朝這個國家,已經不是咱們勞苦百姓的國家,而是屬於他們皇親國戚、貪官汙吏的國家。
國家不是我們的,而是貪官汙吏和勳貴子弟們的。咱們老百姓,早就成了……無國……之人。
這樣的大明朝滅了,又與咱們勞苦大眾何幹…………”
堂上眾人聞言,盡皆默然。
王昊……王昊自然也知道宋獻策說得對,也是深有感觸。當一個朝代腐朽到極致時,國就不再屬於老百姓,而隻是屬於貪官汙吏了。
但是,王昊卻不能就這件事做出表態,隻能沉默以對。
而那宋獻策,卻還在嘰嘰歪歪:
“家國天下,百姓需要有國,也需要有家。
可是,國不再是百姓的國,而是皇親國戚和貪官汙吏的國。家呢……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也沒有了家。無家也無國,他們除了造反,又能如何?”
“夠了!”
王昊不想讓這反賊說下去了,再說下去,恐怕自己手下這幫將領也都要被他蠱惑得想要造反了。
但是,王昊卻並沒有表現得有多生氣。
而是接著問道:“據剛才宋兄所說……王某得罪了不少人,不知有何具體對策?”
“對策自然有的。”
宋獻策早有準備,但卻又沒有直說,而是歎了口氣道:“就怕將軍下不了決心。”
“說來聽聽。”王昊道。
“學毛文龍。”
宋獻策邁開兩隻小短腿,走到牆上的地圖邊,跳上一張凳子。指著地圖上皮島那個地方,對王昊道:
“將軍水師強大,隻要擊敗孔有德的遼東水師,便可輕鬆奪下皮島。然後,將從壕境澳拆來的150門大口徑火炮,全都安置在皮島之上,構築堅固的炮台,建奴便對皮島無可奈何。
再然後,積蓄勢力,拿下朝鮮,使朝鮮李氏國王成為將軍的附庸。
再大量收容流民,移民朝鮮!
隻要移民一百萬過去,朝鮮就成了將軍的囊中之物。
然後,以皮島和朝鮮為基業,將勢力發展壯大。若建奴進攻大明,將軍則襲建奴之後,如此,可使百姓免遭野蠻建奴屠戮劫殺之苦。
到了那時候,不論是鄭芝龍、劉澤清、周延儒、李自成,都拿將軍沒有辦法。
至於這登萊,能要則要,不要也罷。”
終究是反賊思想。
這是慫恿王昊不受明朝控製,去皮島和朝鮮,割據一方。
……
王昊沒有就宋獻策的“反動言論”做出正麵迴答。但是,卻將宋獻策的書吏職務,提升為師爺。
師爺這個職務,其實就相當於參謀。
……
……
宋獻策狡黠地看了王昊一眼,問道:“將軍何故發笑。”
王昊道:“吾笑那鄭芝龍少智,皇太極無謀,李自成見識短淺,劉澤清一介武夫,周延儒營營苟苟。”
說完了之後,才覺得這番對話貌似很熟,好像是類似於逃命途中的曹操所說。
雖是拾人牙慧,卻又推陳出新。
……
(附錄圖片一張:丞相何故發笑。)
……
宋獻策眼珠子轉了轉,也是展顏一笑,對王昊道:“將軍目中無人,對朝中權勢也毫無敬畏之心,又不肯投靠李自成,莫非是想自己造反!”
“你這反賊!”
王昊笑罵道:“腦袋裏一天到晚就想著造反,信不信老子現在就將你這顆腦袋切下來,送給朝廷換銀子!”
“將軍饒命!”
宋獻策口中求饒,臉上卻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
而是談定地笑了笑,又道:
“造不造反那是將軍您的事。宋某也隻是指出將軍麵臨的危境。這幾天伴隨將軍左右,宋某對將軍倒是有了一些了解。
覺得將軍才具驚人,有梟雄之資,實非李自成可比。
但是,將軍所謀之事,又缺乏遠見,還常有漏洞,不夠縝密。”
頓了一下,又道:“比如,將軍想用西洋技工一事。將軍是拿著湯若望的書信,去忽悠壕境澳的總督馬士伽路野和神父費爾南德希的。
但是,忽悠完了之後,卻又不將這兩人殺掉。
等他們到了登萊之後,你又如何跟湯若望解釋,又如何自圓其說?”
王昊聞言一愣。
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但還是問道:“吾當如何?”
宋獻策道:“林明的船隊尚未趕迴登萊,將軍可速派人前去傳令,以……“嘩變”之罪……殺掉所有當時在場者。
先做到死無對證。
然後,你在麵見湯若望時,就可以拿出鄭芝龍給馬士伽路野的書信,說是馬士伽路野想要加害將軍,將軍為求自保,才將計就計將其拿下。
拿下之後,也不殺他們,看在湯若望的麵子上,想留他們一命並將他們交給湯若望處置。卻不料他們在航行途中想要嘩變奪取船隻,因而被船上的士卒亂槍打死。
如此一來,湯若望也無話可說,而將軍你便可繼續用湯若望,以及那些俘虜的不知詳情的西洋人。”
真毒!
而且滴水不漏!
……
王昊聞言,大為讚同。
立即命曹變蛟親自駕船前去迎接林明,讓林明將關押馬士伽路野、費爾蘭德希、魯本等知情人士的船艙中的所有西洋人,全部以嘩變罪殺死。
殺人滅口。
滅個幹幹淨淨,滅個死無對證。
……
隨後,宋獻策又指出了王昊在登萊的發展中的種種漏洞和不妥之處,說得王昊也連連點頭,並一一予以糾正。
而在宋獻策所提出的所有的糾錯方案中。都可以看得出,這人確實陰狠毒辣之極。
……
接下來,王昊又試探著問道:“依宋兄之見,當今局勢如何?”
稱唿改成了“宋兄”,語氣也客氣了很多。
宋獻策的眼中也閃過一絲異樣。
不過,卻沒有正麵問答,而是反問道:“將軍是想扶明,還是想反明自立?”
“扶明如何?”王昊問道。
宋獻策搖了搖頭,長長地歎了口氣,臉露痛苦之色,一字一頓地說道:
“大廈將傾,尚可用棟梁巨木支撐。
然,若是整底大廈已朽,又如何能扶?並且,從上到下都全朽透了,連根子都朽了,你又如何扶得起!
這個世道,已是非改朝換代不能救天下百姓了!”
說到這裏,宋獻策的情緒似乎有些波動。
提高了聲音,大聲說道:“這些年,宋某遊走南北,所見之事,無不讓人落淚!
官吏互相勾結,貪腐成風,以國為家,結黨營私;百姓困苦不堪,飽受官吏欺壓,餓殍遍野,易子相食!
當這整個大明朝,已經很難出一個清廉的官吏,已經變得幾乎是“無官不貪,不貪無官”之時,你覺得這樣的王朝,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宋某並非天生的反賊!
也曾飽讀詩書,習得孔孟忠孝仁義。也曾想愛這個大明朝。但是,這樣的大明朝,又叫我如何……愛……得起來?
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大明朝不值得咱們去愛,如果它滅亡了,也不值得咱們去同情。
因為大明朝這個國家,已經不是咱們勞苦百姓的國家,而是屬於他們皇親國戚、貪官汙吏的國家。
國家不是我們的,而是貪官汙吏和勳貴子弟們的。咱們老百姓,早就成了……無國……之人。
這樣的大明朝滅了,又與咱們勞苦大眾何幹…………”
堂上眾人聞言,盡皆默然。
王昊……王昊自然也知道宋獻策說得對,也是深有感觸。當一個朝代腐朽到極致時,國就不再屬於老百姓,而隻是屬於貪官汙吏了。
但是,王昊卻不能就這件事做出表態,隻能沉默以對。
而那宋獻策,卻還在嘰嘰歪歪:
“家國天下,百姓需要有國,也需要有家。
可是,國不再是百姓的國,而是皇親國戚和貪官汙吏的國。家呢……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也沒有了家。無家也無國,他們除了造反,又能如何?”
“夠了!”
王昊不想讓這反賊說下去了,再說下去,恐怕自己手下這幫將領也都要被他蠱惑得想要造反了。
但是,王昊卻並沒有表現得有多生氣。
而是接著問道:“據剛才宋兄所說……王某得罪了不少人,不知有何具體對策?”
“對策自然有的。”
宋獻策早有準備,但卻又沒有直說,而是歎了口氣道:“就怕將軍下不了決心。”
“說來聽聽。”王昊道。
“學毛文龍。”
宋獻策邁開兩隻小短腿,走到牆上的地圖邊,跳上一張凳子。指著地圖上皮島那個地方,對王昊道:
“將軍水師強大,隻要擊敗孔有德的遼東水師,便可輕鬆奪下皮島。然後,將從壕境澳拆來的150門大口徑火炮,全都安置在皮島之上,構築堅固的炮台,建奴便對皮島無可奈何。
再然後,積蓄勢力,拿下朝鮮,使朝鮮李氏國王成為將軍的附庸。
再大量收容流民,移民朝鮮!
隻要移民一百萬過去,朝鮮就成了將軍的囊中之物。
然後,以皮島和朝鮮為基業,將勢力發展壯大。若建奴進攻大明,將軍則襲建奴之後,如此,可使百姓免遭野蠻建奴屠戮劫殺之苦。
到了那時候,不論是鄭芝龍、劉澤清、周延儒、李自成,都拿將軍沒有辦法。
至於這登萊,能要則要,不要也罷。”
終究是反賊思想。
這是慫恿王昊不受明朝控製,去皮島和朝鮮,割據一方。
……
王昊沒有就宋獻策的“反動言論”做出正麵迴答。但是,卻將宋獻策的書吏職務,提升為師爺。
師爺這個職務,其實就相當於參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