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少人對此提出了異議。


    這些異議主要包括:


    其一,操練的周期不合規矩。


    民朝的營兵,按規定雖然是每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十日休三天。但實際上早已沒有這樣做了,能夠做到三日才一小操,十日才一大操,十日休四天都是好的了。


    而王昊提出的,卻是……每日上午小操,下午大操,十天休一天。訓練量增加了好幾倍!


    其二,會影響到將士們養家活口。


    登萊兵雖然不是衛所兵而是營兵,但是,很多人也是要在休操時間種地或做小生意賺錢的。


    其三,如此高強度的操練,很多將士的身體根本就受不了。


    雖然不是衛所兵,但也有不少將士年老體衰,或身體素質欠佳。如此高強度訓練,恐怕會有不少人會被直接累死!


    針對這些異議,王昊用不容質疑的語氣說道:


    “其一,咱們明朝的軍隊,對上建奴屢戰屢敗,動輒傷亡幾萬乃至十幾萬,就是因為訓練不到位!


    其二,本將將軍餉提高了一倍,並且是額發放。除了軍餉,還會有其它福利和津貼。這些軍餉、福利和津貼加起來,足夠弟兄們養家活口了。


    其三,身體不能承受高強度訓練者,又如何能上陣與窮兇極惡的建奴作戰?不如早點退出,以免將來白白送死。”


    眾人聞言,皆議論紛紛。


    有人擁護,也有人表示反對。


    王昊見狀,又接著說道:


    “本將會給你們以及所有將士一天的時間做選擇,有認為自己不能堅持者,請在三天之內報上名來,本將會給多兩個月的軍餉予以遣散。


    三天之後,要嚴格按《時間表》訓練。


    有做不到的,軍法處置。一人做不到處罰一伍,一伍做不到處罰一什,一什做不到處罰一隊。依此類推,處罰士卒的同時,軍官也不可以得到幸免!”


    略一停頓,又道:“俗話說……要想馬兒跑,也得讓馬兒吃草。每天下午的對抗會操演練,勝出者每人二兩肉食;失敗者米飯管夠,但隻有青菜,沒有肉食。”


    此言一出,很多人又都露出貪婪之色,口水直流。


    這一條,比“兩倍軍餉”還有誘惑力。


    一些原本麵有難色的人,也變得精神振奮起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


    在大明朝,軍隊有營兵和衛所兵之分。


    營兵的夥食其實也並不差,平常也是能吃飽飯,但要吃肉食,那可是十天半月能吃上一點點已經不錯了。


    而王昊開出的條件卻是……勝出者每人二兩肉食。


    如果天天勝出,就天天有肉吃。如果真是這樣,不隻是登茉,恐怕整個山東布政司的豬肉、羊肉、狗肉、某肉、某某肉,全都要漲價了。


    對抗訓練時,大家為了能吃上肉,恐怕也要出人命了。不過,亂世之中,人命不值錢。


    不出人命,難以練出精兵。


    除此之外,王昊也給了半個月的緩衝期,在半個月內不能適應者,仍然可以退出接受遣散。


    ……


    安排完整軍之後,就是擴軍。


    整軍,是整頓老兵。


    擴軍,就是招新兵。


    這就是傳說中的……帶兵治軍一定要兩隻手一起抓,而且兩手隻都要硬。


    ……


    (附錄圖片:龍爪手。)


    ……


    第二天,王昊讓人在城門口貼出“招兵啟事”,招兵啟事寫很簡單,就三條內容:


    一,營兵的軍餉變成之前的兩倍,即:年餉36兩白銀,按月由總兵府直接足額發放。除此之外,一經錄用,另有白銀3兩安家。


    二,要求年齡在十七歲到二十八歲之間,有勇力、通武藝、無不良嗜好、身高體壯、能騎馬之男子為優先。


    三,以遼東難民中泛海而來的青壯男子優先。”


    待遇好!


    要求高!


    此公告一出,城內城外立即一片嘩然。整個萊州府,甚至整個山東地區,全都轟動了。


    也難怪整個山東道都被轟動。


    先看這第一條的第一句:年餉36兩足額發放,還有安家3兩銀子。也就是錄用之後,第一年之內可得39兩白銀,以後每年也可以拿36兩餉銀。


    這已經是天價了。


    若是以糧食價格來比較,明朝末年,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後世800元華夏幣。


    這個39兩白銀,大致相當於後世的年收入……三萬二千多元的購買力。


    可能有人說年收三萬二千元不算多。


    但是,你要知道,明朝末年的老百姓都非常貧困,他們的平均月收入很低,折算成後世的華夏幣,大概就是在五百塊錢左右,平均年收入在六千元左右


    一個平常一年隻能收入六千塊的人,你給他一年三萬二千塊,算不算多?


    多得離譜!


    然後,還有一句……“按月由總兵府直接足額發放”。


    這就明確規定了不會欠餉,也不會漂沒。


    如果沒有這條規定,那些軍官們就會尋找各種借口拖欠軍餉,甚至到年底才發餉。而有些拖得久的,一拖就是兩三年,最後原來的軍官調走了或者出事了,軍卒們的軍餉也就再也拿不到了。


    比如說遼東軍、東江皮島就都出現過這種情況。


    這年代當兵的,隨時都可能遇上戰爭,如果在拿到餉銀之前戰死了,就更加人財兩空了。


    而王昊明確規定……按月由總兵府直接……發放,就規避了這種長期欠餉所存在的風險,以及逐級扣克軍餉的風險。


    這開出的條件,實在是太好了,對於那些苦哈哈們來說,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天價。


    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夜暴富。


    有了這個“一夜暴富”的誘惑在,整個豋萊布政司和山東布政司範圍內的苦哈哈們,幾乎全都想著要來王昊手下當兵。


    不過,這個錢也不是那麽好拿的。


    一分錢一分貨。


    條件也相當苛刻。


    先不談年齡限製,看第二項:“有勇力、通武藝”。這明顯是要通過力量測試和武力測試的。而要求“無不良嗜好,身高體壯”,則是對生活習慣和身體素質有苛刻的要求。


    除此之外,還得會騎馬,這是對騎術有要求。


    最後一條,以遼東難民中泛海而來的青壯男子優先。


    這一條也很關鍵。


    滿清在遼東大肆捕殺漢人,有不少漢人便抱著木頭入海,九死一生漂到渤海灣的對岸……山東登萊這邊來。


    這個過程,恐怕還不是九死一生。而是99死一生,甚至999死一生


    這是百裏挑一,甚至千裏挑一。


    經過“百裏挑一”,甚至“千裏挑一”活下來的人,其體力之強悍,生命力之頑強,絕非常人可及。而登萊,就有很多這樣的人在做苦力。


    他們飄海而來,無衣、無錢、無糧、無地,也沒有戶帖(身份證)、路引(通行證)、附籍(暫住證)。


    屬於……“七無”……人員!


    這些“七無人員”的生活,簡直比後世的“三無人員”還慘。他們一無所有,連個棲身的地方都沒有,就隻好給人打苦工維持生計。


    而對王昊來說,這些“七無人員”就是最好的兵員!


    一方麵。


    經過“天選”和“海選”,“999死一生”之後,這些人不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會是非常強悍和過硬的。


    另一方麵。


    這個時代的遼東人,幾乎沒有人不會騎馬的。這對於組建騎兵有利。


    除此之外。


    這些人對遼東的建奴是懷有刻骨血仇的。他們都被建奴害得家破人亡,幾乎人人都有親人死在建奴的刀下。也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報仇血恨,迴到自己的家園!


    這些,就是王昊要優先考慮遼東青壯男子的原因!


    ……


    告示貼出之後,城外的征兵點就差點被擠爆了。


    真正的是人山人海!


    因為實在是待遇太好了。


    就如同後世非洲的某些國家“服務員”的“招工”一樣競爭激烈。隻要有一個成為“狼”的名額,就會有成千上萬隻“羊”為之瘋狂。


    雖然,王昊設定的條件很苛刻。


    雖然,很多人也明知道自己不符合條件。


    但是,大家都還是想來試一試。


    無奈之下,王昊隻好設置了幾十個征兵點。先是進行初選,然後再進行複選,複選之後再進行優選。


    層層篩選,級級把關。


    一層比一層緊,一級比一級嚴!


    大浪淘沙,最後留下來的才是金子。而金子在沙子中所占的比重並不多。所以,最後能完全通過篩選的人也不多。


    招了三天,才招到八百多人。


    不過,從第四天開始,前來應征的人少了。


    而合格的人數卻開始多起來。


    應征的人少了,是因為湊熱鬧的人少了,碰運氣的人也少了,大家都知道很難,很多人就幹脆不來湊熱鬧碰運氣了。


    而合格的人多起來,則是因為經過了前三天之後,消息已經傳開了,登州和萊州府各地、甚至整個山東各地的英雄好漢、健壯男兒,全都在往這裏趕。


    用了足足二十天時間,才招了一萬二千人。


    ……


    此時,原先的營兵也完成了篩選和淘汰,加上王昊從鬆錦戰場上帶來的人,共有一萬人。再加上新招的一萬二千人,總計二萬二千人。


    不過,這隻是現在的軍隊人數。


    按王昊估計,會有很多人頂不住高強度的訓練。有的人會逃,有的人會死,有的人會殘。


    慈不掌兵。


    這是亂世,隨時都可能與敵軍交戰。


    訓練時10%左右的淘汰率,總比交戰時打敗仗要好得多。


    ……


    (附錄:明軍戰場圖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