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轉向蒙義:“你倆來之前是否見過 ** ? ** 是否有說過讓你哥哥隨大軍前往邊疆?”


    蒙義看了一眼兄長,迴答道:“迴報爺爺和父親,我們是從王宮直接奔迴家的。到了家後發現二位還未迴家,所以立刻趕來了營地。因為 ** 確實對哥哥說讓他可以隨爺爺和父親一同前往邊疆,哥哥這才如此迫切地想要見到你們,希望你們能夠同意。”


    敖蒙聽罷,看了眼蒙武,見他也正盯著自己。他心裏明白,不管 ** 有沒有正式下達命令,最後的決定權仍然在自己手中。於是他說:“好,你們別爭了。既然 ** 也應允了,我沒有反對的理由。但你能否隨軍入伍,還需要你完成一個條件。若你能完成我的考驗,便算是合格,可以在我的帳篷裏當一名親兵。待以後立功了再晉升,你願意接受嗎?”


    蒙謙一聽,滿臉興奮:“無論什麽條件,隻要能上戰場,我什麽都能接受。”


    帳篷內的眾人都露出了微笑。普通人家的孩子通常都盡量避免參軍,哪怕多花些錢也要讓子女遠離戰場。誰曾想,大將軍的孫子竟會如此急切地渴望入伍,真是令人詫異。


    敖蒙卻提醒道:“先別高興得太早,我的條件是:你必須與軍中的老練士兵進行一場對決。如果獲勝,我便會相信你有能力保全自己。如果你輸了,就別怨我不近人情。你懂了嗎?”


    “孫兒明白了。”蒙謙心想,原來隻是比武,他甚至不懼 ** 身邊的高手,難道軍中的戰士還能更強?


    眾人返迴演武場,許多士兵見到幾位將軍現身,紛紛圍觀過來。蒙謙看見大家都在看著自己,緊緊握住雙拳。他清楚,這一次必須勝出,否則不僅僅是自己丟臉,還會連累爺爺和父親的名譽。


    敖蒙見眾將士圍聚,高聲宣布:“今日演武場上,凡擊倒蒙謙者,其官位直接晉升 ** ,聽清楚了嗎?”


    士兵們相互對視,眼中充滿了鬥誌。“聽明白了!”隨後,所有人都將蒙謙圍在中間,摩拳擦掌。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隻需擊敗眼前這個年輕的新手,就能直接從普通士兵晉升為千夫長,相當於立下了幾十個人頭的軍功。而這次機會無需親臨戰場,看誰能抓住這難得的機會了。


    蒙謙不明白爺爺的意思,問道:“不是說一對一比試嗎?怎麽變成了這樣?”


    敖蒙凝視著演武場中心的蒙謙,解釋道:“在戰場上,沒有人會給你單獨對抗的機會。敵人不管你有多少人,都是你的敵人。所以我現在要看看你是否能在亂戰中存活下來。我給你一支香的時間,若你一炷香後仍能站立,就可隨軍出征。”


    蒙謙環顧四周的士兵,每一個看著自己的目光都如同盯著獵物。不管是新兵還是老資格的戰士,都在貪婪地盯著他。蒙謙內心的熱血沸騰,也想試試自己的實力,於是大聲喊道:“好吧,來吧,我要感受一下戰場的味道!”


    周圍士兵齊聲喊道,隨即紛紛向蒙謙撲來。隻見蒙謙大喝一聲,身體微微屈下,右腿一掃,將前方幾人踢翻,再以手臂擋住背後的攻擊,身體往後一傾,雙腳下蹬,又將數人踢飛。緊接著一個翻身站起,拳打前敵,腳踹後背,短時間內竟無一人能近他身。


    敖蒙望著孫子在人群中敏捷躲閃的身影,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對旁邊的蒙武說:“謙兒的武功果然不凡,比你當年


    高邈和高武在聽完高明的話後,都不約而同地從對方眼中讀出了驚訝。沒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對軍事有著如此深厚的研究,顯然以前真的小看了他。


    一炷香的工夫很快過去,演武場上躺倒了數十名士兵,還有十幾人身負輕傷。剩下的那些老油條精於廝殺,彼此配合默契,給高平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再看高平,胸前和背上滿是腳印,臉上也挨了幾拳,頭發散亂,但精神依然抖擻。


    “時間已到,平兒,你通過了考驗,從今天起你就是我軍中的一名十夫長了。你先和弟弟迴去休息。另外,今日參戰的所有士兵各加一個月軍餉作為獎勵。”


    秦軍將士齊聲應道:“謝將軍。”


    次日,高邈率軍啟程,王鶴和高武亦隨行前往。作為十夫長,高平帶著手下的十個新兵行走在隊伍中間。鹹陽城門前來送行的百姓眾多,高平和其他新兵一樣,向城中的百姓揮手致意,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在秦國,平民晉升為貴族的唯一途徑便是立軍功。軍隊紀律極為嚴明,特別是對軍功的重視更是到了極致。這是先昭惠文王時代的大良造商鞅立下的規定,盡管後來商鞅被處死,但他給秦國留下的許多製度仍在沿用。


    邊關頻頻告急,急報不斷送到高邈手中。得知前線形勢危急,高邈下令全軍晝夜兼程,每日留給士兵的休息時間僅有三個時辰,除去行軍途中用餐的時間,幾乎八成的時間都在趕路。高平手下這十個新兵一個個都被急行軍折磨得叫苦不迭,漸漸落到了隊伍的最後。雖然高平自己也十分疲憊,但身為大將軍的孫子和這個小隊的隊長,他不能示弱,依舊堅持與隊伍同行。


    在連續幾日的疾行下,大軍僅用三天便抵達了距離鹹陽城數百裏的函穀關。函穀關是秦國自建國以來修築的第一座大型關隘,是通向中原的門戶,若此關失守,六國的軍隊便能直接威脅到鹹陽的安全。


    安頓好部隊後,高邈喚來高平,帶著他登上函穀關城牆,這條寬廣足以容納五騎並排行走的城牆之上,高邈指著遠處一片燈火問高平:“平兒,你知道那是什麽地方嗎?”


    高平順著高邈的手指望去,看到數十裏的燈火綿延:“那是六國的軍隊吧。”


    高邈點頭:“不錯。這次六國趁著我秦國新君即位,聯合起來攻打我們,企圖奪取我們先前占有的他們的土地。我看他們真是癡心妄想。”


    高平說:“有爺爺在,一定能讓他們為侵入我國付出慘痛代價。”


    高邈笑著看了看已長得比他還高的孫子:“別拍馬屁了,這次六國聯軍的背後主使人是魏國的信陵君。這人的才智不可小覷,據說他曾師從鬼穀子,後因王位之爭返迴魏國。據密報,信陵君此番遊說五國出兵攻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他的母親早逝,魏王如今寵幸一名女子,此女又為魏王生下一子,魏王欲立其為太子。信陵君因此希望通過這次行動立下軍功,防止魏王廢黜他的太子之位;二是趁著我秦國新老交替之際進攻我國。”


    高平明白了,信陵君此舉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太子地位,而僅僅靠魏國的力量是不可能攻打秦國的,所以他聯合了五個國家。高平問道:“其他六國知不知道這一點?如果他們知道這次攻擊秦國隻是為了信陵君個人的私利,他們肯定不會答應的。”


    “好孫子,一語中的。”高邈稱讚道,“這些國家確實是看準了我們新君即位的機會,各懷心思前來趁火 ** 。他們在前期攻占的一些城池沒有我方大將守衛,故而進展順利,直達函穀關。如果我們能在明日給予他們一些教訓,想必他們會軍心渙散。到時候我們一鼓作氣,定能擊退聯軍,收複失地。明天兩軍對峙時,你先帶著新兵觀戰,暫不許參戰,明白了


    第二天清晨,景恬站在雄偉的函穀關城牆之上,目送祖父和父親策馬率領大軍迎戰六國聯軍,雙手緊握長槍。盡管心中無比渴望偷偷跟隨前去,但他明白,帶著自己的新兵們一起冒險簡直是找死。因此,他隻能留在這座城堡,凝望著遙遠的戰場。景恬手下有十個新兵,得知自己不用參戰而異常欣喜,但看著他們頂頭上司的臉色如此陰沉,也不敢太過表現出內心的快樂。望著關隘前浩浩蕩蕩的大軍,他們的內心早已歡騰不已。


    函穀關的地勢極為獨特,位於兩座山脈之間,山峰各自向外綿延數百裏,如同天然屏障,隻需在山上修建些許防禦工事,便足以抵禦敵人的突襲。關後則是一條寬廣的山路,曆經多代秦人修繕,可以容得下十匹馬並行,還有多餘的空間。關口前方的一段山道長達數十米,如果敵人意圖進攻,這段山道便會成為弓箭手的練兵場,隻要有充足的弓箭手和箭矢,任何數量的敵人來襲都會全軍覆沒。穿過這片山道,便是一片遼闊的平地,正適合大軍擺開陣勢,進行激烈的肉搏戰。


    前一夜,秦軍主將李驁定下了守衛函穀關的戰略,打算用堅忍不拔的防守耗盡六國聯軍的耐心,然後再伺機反擊。但景武和韓闔認為應該先發起一次攻勢,恢複此前失陷的軍心。他們認為雖然敵軍兵力眾多,但若秦軍將士重新燃起信心,即便聯軍直接進攻函穀關,守禦也將更加有效。李驁聽取了兩人意見,決定次日率軍迎戰,借此挫敗聯軍的士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開局殺戮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奕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奕卿並收藏大秦:開局殺戮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