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升龍觀的道爺們上門,而且是國師的親傳弟子親臨,如今在外麵發放平安符呢,各房各院裏都往前麵去了,侯老夫人特意的讓吉祥姐姐來通知,吩咐您也過去。”銀杏臉上帶著笑意說道。
這大晉朝,道教是國教,升龍觀觀主是國師,其親傳弟子是何種受人尊敬的地位,可想而知,來鍾家發放平安符,可以說是一生難遇的好事,銀杏也自然是催著鍾曉欣快點過去。
鍾曉欣心裏卻是一突,有點心虛。
所謂的親傳弟子,不會就是那個齊小道爺吧?
那家夥可有點邪門。鍾曉欣並不想過去見麵,有心想以定婚不好見外男來迴拒。
但這是老沈氏親自吩咐的,還派了貼身服侍的大丫環特意來喊她,道門又是化外之地,不受俗律所束,鍾曉欣還是去了,最近鍾家發生的這些事,在外人看來也確實邪門,是個正常人都不會錯過這種好事,鍾曉欣不想讓自己的行動顯得不太正常。
於是她果然見到了齊小道爺。
對方是早就認識的人,也知道她的身份,熟人見麵也是不拘禮節,所以對方第一句的問好就是:“鍾大姑娘果然是有福之人,今天也沒有死嗎?”
我謝謝你全家喲。
日頭終於沉了下去。
這一天,注定是很多人的不眠之夜。
順義伯白家就不說了,順義伯夫人苦等著順義伯迴來給她一個解釋,但順義伯招了幕僚在外院商議所謂“大事”,一整夜都沒有迴來,順義伯夫人派人不知道去找了多少次,夫妻兩個就這樣僵持了一夜。
而同樣在僵持中的,還有當今的帝後。倒不再是為了鍾家賜婚一事,在帝後的眼中,這事隻是小事,何況旨都下了,別管誰正誰妾,都已經塵埃落定了。帝後眼裏的大事,自然是事關國家命脈。所以早上還好好的兩個人,如今又鬧得僵硬無比,不關鍾家事,卻因為鍾家事而起。
早上皇後將一些人選,提給了元治帝,想讓元治帝選一個給配給鍾2做貴妾,最終因為元治帝君無戲言,倒把鍾2給整成了貴妾,那一堆的人選自然就用不上了,衛皇後以為這件事到此為止了,沒想到元治帝卻又給人選安排了新的用場。
“我不同意,皇兒的身體如今時時有病,需要靜養,此時再給他指人,並不合適。”衛皇後咬著牙說道。
元治帝臉上的神色是很不好看的。“太子如今已經25歲,可是膝下隻有兩女,靜養是靜養,但身邊多一個人服侍,總是好的。”
“皇上覺得皇兒需要服侍,臣妾多給他派些人就是了,那李嬪的娘家侄女,身份上實在上不得台麵,給伯府嫡子做妾尚屬抬舉,怎麽配服侍當朝太子。”皇後斷然拒絕,若是平時,她不會這樣不給元治帝麵子,可是李嬪屬梅妃一派的人,她的人,怎麽可能放在太子的身邊,別說服侍,就算隻是在身邊聽用,也是不可的。
當今元治帝,是大晉開國後的第二任的皇帝。
同其父開國太祖不同,元治帝於女色上並不上心,所以後宮人數極少,同樣的,子嗣也少,嫡出嫡子,隻太子一人。然而,元治帝如今50多歲的年紀,身體還康健,可是太子卻是,從兩年前開始,身體一直不好,大病小病不斷,其是否能夠真正的坐上龍椅,讓很多人沒有了信心,元治帝膝下,成年的皇子還有三位,未成年的皇子兩位,可是之前說了,元治帝還並不老,身體也不錯,這後宮中,還是有可能生出小皇子的,而且看元治帝的身體健康程度,萬一太子有什麽意外,那小皇子反而比成年的皇子,更得聖心。
因此,很多人家都希望送女入宮,就算圖不著天下江山,至少能塗個容華富貴,因為大晉立朝時就有規定,為了防外戚專權,皇後也好太後也好,出身不得是權臣之家。
願意送女入宮的人家多,不過到底有門路的少,總不有大臣自己跑到皇帝麵前,說我家哪個女兒(侄女)挺漂亮的,你收了吧,那麽已經入宮的妃子,就成為了送人的好台階。而其中做派更是讓皇後惡心的就是李家。
李家早年就是走的梅妃的路子,仗著是梅妃母親的娘家,讓梅妃從中講情,送了一個女兒入宮,這麽多年來,封在嬪位,隻是一直沒有子嗣,這些年來聖寵也不好,沒想到李家今年來,又從族中挑了一個女孩子,打著進宮看姑母的旗號,三番兩次往皇上的麵前送。對方說是“看姑母”,一開始皇後還以為是李家什麽遠親,哪裏想到,竟然就是李嬪真正隔著房頭的侄女,這李家是想姑侄兩個侍一夫嗎?
衛皇後早年和元治帝一起長大,並不得元治帝的喜歡,娶她做太子妃,是孝慈常皇後在世時做主的,衛皇後知道自己比那些不得寵的宮妃還不得聖心,所憑借的不過是元後身份,生有嫡子,所以從不曾阻止過元治帝納美。
元治帝對納美其實也沒什麽興趣,所以這麽多年來,帝後兩個就算並不親近,也不曾在這些小事上有所爭執。李嬪的打算,衛皇後看出來了,覺得不恥,可是又不能阻止宮妃家人入宮探望,而元治帝其實心裏也有數,當然他也沒有打算要姑侄同納,得一個好色昏君的名聲。
所以這一次遲四向衛皇後要貴妾人選,衛皇後就著重的提了提這位李妃的侄女,李妃出身皇商,皇商家的女兒嫁入伯府做貴妾,身份上也合適,沒想到沒給鍾2做成貴妾,卻不知道怎麽的入了元治帝的眼,要將之指給太子。
若是別的人也就算了,誰的身邊不埋一兩顆釘子,可是李嬪的侄女不行,人家想送給元治帝,元治帝轉手給了兒子,輩份上倒合適了,可這算什麽事?
衛皇後強忍著才能勉強得住臉上的笑意,元治帝哪怕當了這麽多年的皇帝,骨子裏其實也同太祖一樣,是個天然沒學過什麽禮儀的泥腿子,高門大戶該有的規矩半點不明白,衛皇後隻這一個兒子,這麽埋汰人的事,她死都不同意。
這大晉朝,道教是國教,升龍觀觀主是國師,其親傳弟子是何種受人尊敬的地位,可想而知,來鍾家發放平安符,可以說是一生難遇的好事,銀杏也自然是催著鍾曉欣快點過去。
鍾曉欣心裏卻是一突,有點心虛。
所謂的親傳弟子,不會就是那個齊小道爺吧?
那家夥可有點邪門。鍾曉欣並不想過去見麵,有心想以定婚不好見外男來迴拒。
但這是老沈氏親自吩咐的,還派了貼身服侍的大丫環特意來喊她,道門又是化外之地,不受俗律所束,鍾曉欣還是去了,最近鍾家發生的這些事,在外人看來也確實邪門,是個正常人都不會錯過這種好事,鍾曉欣不想讓自己的行動顯得不太正常。
於是她果然見到了齊小道爺。
對方是早就認識的人,也知道她的身份,熟人見麵也是不拘禮節,所以對方第一句的問好就是:“鍾大姑娘果然是有福之人,今天也沒有死嗎?”
我謝謝你全家喲。
日頭終於沉了下去。
這一天,注定是很多人的不眠之夜。
順義伯白家就不說了,順義伯夫人苦等著順義伯迴來給她一個解釋,但順義伯招了幕僚在外院商議所謂“大事”,一整夜都沒有迴來,順義伯夫人派人不知道去找了多少次,夫妻兩個就這樣僵持了一夜。
而同樣在僵持中的,還有當今的帝後。倒不再是為了鍾家賜婚一事,在帝後的眼中,這事隻是小事,何況旨都下了,別管誰正誰妾,都已經塵埃落定了。帝後眼裏的大事,自然是事關國家命脈。所以早上還好好的兩個人,如今又鬧得僵硬無比,不關鍾家事,卻因為鍾家事而起。
早上皇後將一些人選,提給了元治帝,想讓元治帝選一個給配給鍾2做貴妾,最終因為元治帝君無戲言,倒把鍾2給整成了貴妾,那一堆的人選自然就用不上了,衛皇後以為這件事到此為止了,沒想到元治帝卻又給人選安排了新的用場。
“我不同意,皇兒的身體如今時時有病,需要靜養,此時再給他指人,並不合適。”衛皇後咬著牙說道。
元治帝臉上的神色是很不好看的。“太子如今已經25歲,可是膝下隻有兩女,靜養是靜養,但身邊多一個人服侍,總是好的。”
“皇上覺得皇兒需要服侍,臣妾多給他派些人就是了,那李嬪的娘家侄女,身份上實在上不得台麵,給伯府嫡子做妾尚屬抬舉,怎麽配服侍當朝太子。”皇後斷然拒絕,若是平時,她不會這樣不給元治帝麵子,可是李嬪屬梅妃一派的人,她的人,怎麽可能放在太子的身邊,別說服侍,就算隻是在身邊聽用,也是不可的。
當今元治帝,是大晉開國後的第二任的皇帝。
同其父開國太祖不同,元治帝於女色上並不上心,所以後宮人數極少,同樣的,子嗣也少,嫡出嫡子,隻太子一人。然而,元治帝如今50多歲的年紀,身體還康健,可是太子卻是,從兩年前開始,身體一直不好,大病小病不斷,其是否能夠真正的坐上龍椅,讓很多人沒有了信心,元治帝膝下,成年的皇子還有三位,未成年的皇子兩位,可是之前說了,元治帝還並不老,身體也不錯,這後宮中,還是有可能生出小皇子的,而且看元治帝的身體健康程度,萬一太子有什麽意外,那小皇子反而比成年的皇子,更得聖心。
因此,很多人家都希望送女入宮,就算圖不著天下江山,至少能塗個容華富貴,因為大晉立朝時就有規定,為了防外戚專權,皇後也好太後也好,出身不得是權臣之家。
願意送女入宮的人家多,不過到底有門路的少,總不有大臣自己跑到皇帝麵前,說我家哪個女兒(侄女)挺漂亮的,你收了吧,那麽已經入宮的妃子,就成為了送人的好台階。而其中做派更是讓皇後惡心的就是李家。
李家早年就是走的梅妃的路子,仗著是梅妃母親的娘家,讓梅妃從中講情,送了一個女兒入宮,這麽多年來,封在嬪位,隻是一直沒有子嗣,這些年來聖寵也不好,沒想到李家今年來,又從族中挑了一個女孩子,打著進宮看姑母的旗號,三番兩次往皇上的麵前送。對方說是“看姑母”,一開始皇後還以為是李家什麽遠親,哪裏想到,竟然就是李嬪真正隔著房頭的侄女,這李家是想姑侄兩個侍一夫嗎?
衛皇後早年和元治帝一起長大,並不得元治帝的喜歡,娶她做太子妃,是孝慈常皇後在世時做主的,衛皇後知道自己比那些不得寵的宮妃還不得聖心,所憑借的不過是元後身份,生有嫡子,所以從不曾阻止過元治帝納美。
元治帝對納美其實也沒什麽興趣,所以這麽多年來,帝後兩個就算並不親近,也不曾在這些小事上有所爭執。李嬪的打算,衛皇後看出來了,覺得不恥,可是又不能阻止宮妃家人入宮探望,而元治帝其實心裏也有數,當然他也沒有打算要姑侄同納,得一個好色昏君的名聲。
所以這一次遲四向衛皇後要貴妾人選,衛皇後就著重的提了提這位李妃的侄女,李妃出身皇商,皇商家的女兒嫁入伯府做貴妾,身份上也合適,沒想到沒給鍾2做成貴妾,卻不知道怎麽的入了元治帝的眼,要將之指給太子。
若是別的人也就算了,誰的身邊不埋一兩顆釘子,可是李嬪的侄女不行,人家想送給元治帝,元治帝轉手給了兒子,輩份上倒合適了,可這算什麽事?
衛皇後強忍著才能勉強得住臉上的笑意,元治帝哪怕當了這麽多年的皇帝,骨子裏其實也同太祖一樣,是個天然沒學過什麽禮儀的泥腿子,高門大戶該有的規矩半點不明白,衛皇後隻這一個兒子,這麽埋汰人的事,她死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