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可給二人幹懵了,不過田朝陽並沒氣餒。開車拉著周路一路打聽,隻要是看到村裏上點年紀的老人,下車不就問。
就這樣生生轉悠到了中午吃飯的點,和楊家有關的信息,愣是沒打聽出來。倒是問出一家姓楊的來,上門一問不是那麽迴事兒,是這些年外地才遷過來的。
田朝陽依舊不死心,在村裏的主街上找了一家,看著挺老的小飯館,帶著周路進去吃飯。打算吃完飯接著找,真就不信這村裏能沒有一個不知道的人。
“唉,大嫂,你們這村子叫大楊莊,以前有個姓楊的大戶,現在怎麽一個都問不出來了,是全搬走了嗎?知道怎麽迴事嘛”?
老板娘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給他倆把飯端了上來,田朝陽也就隨口問了一句。
“是叫大楊莊不假,可這村裏胡姓趙姓黃姓居多,姓楊的肯定有,但肯定不是你們要找的那大戶”。
老板娘笑著說完,轉身又進了後麵的廚房。
周路的臉愁的跟苦瓜似的,唉聲歎氣說道:唉,我說田哥,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呐同胞楊老先生說不定是這老楊家最後一枝了,他跟他爹跑路後,家裏這老楊家絕戶沒人了,所以咱們才會找不到人。
“不可能,沒兒還沒女嗎”?
田朝陽笑著說道:楊老先生迴來尋親祭祖,他能想到尋親,那就說明肯定有親可尋。
“可現在你看這情況有親尋麽?這明顯就是絕戶了”。
唉!田朝陽警惕的看看四周,這才說道:這老楊家的族人可能都已經搬走了,還有可能就是改名換姓。就他們家之成分,在對岸有親戚,在過去那個動蕩的年代,什麽事兒都有可能發生。吃完飯咱們接著去問,還有大半個村子沒問呢?下午咱倆再打聽打聽。
二人吃完飯出來,田朝陽看對麵是個小商店,徑直走了過去。
“叔,給拿兩包塔山”。
小店兒不大,這老板看模樣,有個五十來歲。田朝陽不抽煙,買兩包煙主要是為了打聽人方便。以前在農村有個說法叫“出門小三輩兒”,什麽意思呢?
就是告訴你,人出門在外嘴甜點,懂點兒禮數。不管在外麵是跟人打聽個人還是問路,說話得客氣,遇上歲數比自己大的,該怎麽稱唿就怎麽稱唿。
人出門在外,懂禮數,有家教,辦點兒什麽事兒,他就方便。什麽人見了都樂意和你多聊兩句,這老板抬頭看了田朝陽一眼,道:聽你這口音,不像是咱們這兒的,走親戚來了?別看咱這店小,東西可是貨真價實,各種營養品都有……
“走啥親戚呀!我這是找人來的。叔,你們這兒叫大楊莊,這姓楊的怎麽沒了”?田朝陽掏著錢隨口聊著。
“姓楊的?那可不好找了,簡單四個字概括死走逃亡……”
田朝陽一聽有門,急忙插嘴說道:叔,錢你也別找了,這兩包煙給我換成五十的,兩包正好一百。
“這話要說起來,那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我這也都是以前跟我爺鋤地的時候,我爺跟我講的…………”
“不過現在是不行了,老楊家的祖墳都讓人平了。你這也是問對人了,老楊家墳圈子裏的大柳樹,還是我十多年前給放倒的呢,墓碑還在,當年修水渠的時候,當底座砌下邊了,現在過去,在那渠溝子裏還能看到”。
“叔啊!太謝謝你了,可給我幫了大忙……”
田朝陽口中道完謝,轉身就出了這家小賣部。招唿周路一聲,開車直奔村東而去。
在村東靠北的位置,有一口老磚窯。過了一座石橋後,順著這條土路就開過去了。
道路的兩邊全是莊稼地,大部分都是棒子地,也就是玉米地。也有少量的穀子棉花地……,這就是北方最常見的農作物。
兩個人下了車,田朝陽按照小賣部老板的指示,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這條溝區是幾十年前修的,現在早已棄之不用。溝裏堆滿了垃圾,生滿雜草。溝上麵是一條過溝的水泥渠,部分早已斷裂。水泥渠下麵當柱子的正是幾塊墓碑,兩個人跑過去一看,這石碑早已風化,上麵的字早已認不清。
“那個老板說田埂上還埋在一塊,走走上去找找”。
田朝陽招唿周路一聲,手腳並用的從溝裏爬了上去。很快二人就找到一塊黑色墓碑,這墓碑被人橫著埋在地邊,外麵隻露出十來公分高,看來是被兩家人當做地邊的標誌了。
好在這地裏的莊稼已經收完,主人也旋耕了土地。土質較為鬆軟,田朝陽哈下腰,用手在墓碑的頭部就開始挖,挖的差不多了,用手摳住腰身較勁,想要把這塊墓碑給板起來。
周路這小夥倒是挺有眼力價,又是幫忙用手挖,又是用腳踢。二人合力,終於把這塊碑從土裏摳出來了。
摳是摳出來,背上全是泥土。根本看不到字,田朝陽跑到旁邊的田地,撅了幾根棒米杆,迴來後把這些泥土擦掉,墓碑上的字也就露了出來。
“楊秀清,曹舒靜”,正楷的繁體字寫著兩個人名……
“楊秀清”?這不是楊老他爺爺的名諱嗎?哈哈哈,這可真是太好了!咱們找著他們家的祖墳了。
周露看清後高興壞了,嘎嘎直樂。
田朝陽瞅他一眼,他才閉了嘴。自己對著人家的墓碑嘎嘎樂,有點不禮貌。說道:田哥,沒想到咱們活的楊家人沒找到,這幫死鬼都給咱找著了。
田朝陽聽他這話無奈的笑了笑,隨後仔細的觀察這墓碑。上麵別的信息也看不出來了,早已被風化侵蝕的不像樣子,也就是這倆人名能勉強認出來,看來這塊兒墓碑年頭不短了。
“田哥,咱們這下是不是能迴去交差了”?
田朝陽麵帶苦笑,四下看了一眼。說道:就找到這麽兩塊墓碑,那幾塊兒還讓人當墩子使了。這怎麽交差呀?這地裏連個墳頭都沒有,萬一那楊老頭想哭兩嗓子,這可怎麽弄?
“唉!可不咋地!幾十年沒迴來,這好不容易迴來看看,尋個親祭個祖,結果墳頭都沒了,這事擱誰都得上火,咱們得想想招啊?你說這事兒可怎麽辦”?周路發愁的說道。
就這樣生生轉悠到了中午吃飯的點,和楊家有關的信息,愣是沒打聽出來。倒是問出一家姓楊的來,上門一問不是那麽迴事兒,是這些年外地才遷過來的。
田朝陽依舊不死心,在村裏的主街上找了一家,看著挺老的小飯館,帶著周路進去吃飯。打算吃完飯接著找,真就不信這村裏能沒有一個不知道的人。
“唉,大嫂,你們這村子叫大楊莊,以前有個姓楊的大戶,現在怎麽一個都問不出來了,是全搬走了嗎?知道怎麽迴事嘛”?
老板娘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給他倆把飯端了上來,田朝陽也就隨口問了一句。
“是叫大楊莊不假,可這村裏胡姓趙姓黃姓居多,姓楊的肯定有,但肯定不是你們要找的那大戶”。
老板娘笑著說完,轉身又進了後麵的廚房。
周路的臉愁的跟苦瓜似的,唉聲歎氣說道:唉,我說田哥,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呐同胞楊老先生說不定是這老楊家最後一枝了,他跟他爹跑路後,家裏這老楊家絕戶沒人了,所以咱們才會找不到人。
“不可能,沒兒還沒女嗎”?
田朝陽笑著說道:楊老先生迴來尋親祭祖,他能想到尋親,那就說明肯定有親可尋。
“可現在你看這情況有親尋麽?這明顯就是絕戶了”。
唉!田朝陽警惕的看看四周,這才說道:這老楊家的族人可能都已經搬走了,還有可能就是改名換姓。就他們家之成分,在對岸有親戚,在過去那個動蕩的年代,什麽事兒都有可能發生。吃完飯咱們接著去問,還有大半個村子沒問呢?下午咱倆再打聽打聽。
二人吃完飯出來,田朝陽看對麵是個小商店,徑直走了過去。
“叔,給拿兩包塔山”。
小店兒不大,這老板看模樣,有個五十來歲。田朝陽不抽煙,買兩包煙主要是為了打聽人方便。以前在農村有個說法叫“出門小三輩兒”,什麽意思呢?
就是告訴你,人出門在外嘴甜點,懂點兒禮數。不管在外麵是跟人打聽個人還是問路,說話得客氣,遇上歲數比自己大的,該怎麽稱唿就怎麽稱唿。
人出門在外,懂禮數,有家教,辦點兒什麽事兒,他就方便。什麽人見了都樂意和你多聊兩句,這老板抬頭看了田朝陽一眼,道:聽你這口音,不像是咱們這兒的,走親戚來了?別看咱這店小,東西可是貨真價實,各種營養品都有……
“走啥親戚呀!我這是找人來的。叔,你們這兒叫大楊莊,這姓楊的怎麽沒了”?田朝陽掏著錢隨口聊著。
“姓楊的?那可不好找了,簡單四個字概括死走逃亡……”
田朝陽一聽有門,急忙插嘴說道:叔,錢你也別找了,這兩包煙給我換成五十的,兩包正好一百。
“這話要說起來,那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我這也都是以前跟我爺鋤地的時候,我爺跟我講的…………”
“不過現在是不行了,老楊家的祖墳都讓人平了。你這也是問對人了,老楊家墳圈子裏的大柳樹,還是我十多年前給放倒的呢,墓碑還在,當年修水渠的時候,當底座砌下邊了,現在過去,在那渠溝子裏還能看到”。
“叔啊!太謝謝你了,可給我幫了大忙……”
田朝陽口中道完謝,轉身就出了這家小賣部。招唿周路一聲,開車直奔村東而去。
在村東靠北的位置,有一口老磚窯。過了一座石橋後,順著這條土路就開過去了。
道路的兩邊全是莊稼地,大部分都是棒子地,也就是玉米地。也有少量的穀子棉花地……,這就是北方最常見的農作物。
兩個人下了車,田朝陽按照小賣部老板的指示,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這條溝區是幾十年前修的,現在早已棄之不用。溝裏堆滿了垃圾,生滿雜草。溝上麵是一條過溝的水泥渠,部分早已斷裂。水泥渠下麵當柱子的正是幾塊墓碑,兩個人跑過去一看,這石碑早已風化,上麵的字早已認不清。
“那個老板說田埂上還埋在一塊,走走上去找找”。
田朝陽招唿周路一聲,手腳並用的從溝裏爬了上去。很快二人就找到一塊黑色墓碑,這墓碑被人橫著埋在地邊,外麵隻露出十來公分高,看來是被兩家人當做地邊的標誌了。
好在這地裏的莊稼已經收完,主人也旋耕了土地。土質較為鬆軟,田朝陽哈下腰,用手在墓碑的頭部就開始挖,挖的差不多了,用手摳住腰身較勁,想要把這塊墓碑給板起來。
周路這小夥倒是挺有眼力價,又是幫忙用手挖,又是用腳踢。二人合力,終於把這塊碑從土裏摳出來了。
摳是摳出來,背上全是泥土。根本看不到字,田朝陽跑到旁邊的田地,撅了幾根棒米杆,迴來後把這些泥土擦掉,墓碑上的字也就露了出來。
“楊秀清,曹舒靜”,正楷的繁體字寫著兩個人名……
“楊秀清”?這不是楊老他爺爺的名諱嗎?哈哈哈,這可真是太好了!咱們找著他們家的祖墳了。
周露看清後高興壞了,嘎嘎直樂。
田朝陽瞅他一眼,他才閉了嘴。自己對著人家的墓碑嘎嘎樂,有點不禮貌。說道:田哥,沒想到咱們活的楊家人沒找到,這幫死鬼都給咱找著了。
田朝陽聽他這話無奈的笑了笑,隨後仔細的觀察這墓碑。上麵別的信息也看不出來了,早已被風化侵蝕的不像樣子,也就是這倆人名能勉強認出來,看來這塊兒墓碑年頭不短了。
“田哥,咱們這下是不是能迴去交差了”?
田朝陽麵帶苦笑,四下看了一眼。說道:就找到這麽兩塊墓碑,那幾塊兒還讓人當墩子使了。這怎麽交差呀?這地裏連個墳頭都沒有,萬一那楊老頭想哭兩嗓子,這可怎麽弄?
“唉!可不咋地!幾十年沒迴來,這好不容易迴來看看,尋個親祭個祖,結果墳頭都沒了,這事擱誰都得上火,咱們得想想招啊?你說這事兒可怎麽辦”?周路發愁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