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闖王邀約:武王,先下京師者為帝,對方拜服,如何?!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作者:塵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該死!那張獻忠、馬士英、左良玉怎麽這麽廢物?這才多久,就讓紀塵殺穿了!”
李過大拍桌子。
當真無語了。
他們本以為,紀塵要來,也得是在他們攻破京師。
結果,居然這麽快!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李自成揮手示意他安靜,而後看向牛金星幾人問策。
“金星、獻策、李岩。你們看紀塵此次北上,我們大順國應該如何?”
“如果消息為真。”
“那這紀塵,真的太強了。根本不是我們大順軍可以對付的。”
原本還春風得意的李自成,此刻臉色都黑了幾分,眸中是血絲。
張獻忠和左良玉,他都了解。
很難啃的硬骨頭。
而麵對紀塵,卻都遭遇了空前絕後的慘敗!
張獻忠三十萬大軍被迫逃命。
馬士英和左良玉,不知道三十萬大軍還是五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逃生者寥寥無幾。
其下大將,官員,百戰精銳,盡皆被斬殺,還拎著頭築了京觀。
這是個什麽概念啊?
幾千年來,就沒有過這麽慘烈的敗仗!
一戰嗜殺幾十萬人啊!
便是千古殺神白起,都沒這麽狠!
殺的趙國家家披麻,戶戶戴孝,舉城哭嚎的那一仗花了多久時間?
且白起殺俘,都是因為糧草不足!
且因為狠不下心看三十萬人哭喊!
都是活埋的!
而紀塵呢?
他打下了武昌,糧草金銀大把大把的。
可嘿,他就是不收俘虜!
他就是要全部殺盡,活埋都不屑!
古言道:春風得意馬蹄疾。
李自成自覺,現在正是自己最為得意的時候。
紀塵這時候跳出來攪局的。
讓他心底感到很是不妙。
驚愕。
恐懼。
內心深處,各種情緒,扭曲的都要不可名狀。
直覺告訴他,這一切是真的,他們大順軍根本不可能贏得了紀塵!
張獻忠雖然江湖之上本就有逃跑將軍的名號。
但他也是打不過才逃!
也就是說,張獻忠帶著三十萬人,再加之旁邊還有左良玉等可以來聯軍,卻依舊自覺不是紀塵的對手!
那他們大順,如今占領多地,分兵至隻有二十幾萬,對外號稱五十萬的情況下。
也必然不是紀塵的對手!
“大王,不用懼那紀塵。”
牛金星看出了李自成的恐懼。
“張獻忠,雖然號稱三十萬大軍,但您應該了解的,他的三十萬大軍,其中有多少是剛招的流民?打了勝仗,一個振臂高唿,自然是千軍萬馬來投。可他真正的老營才有多少人?”
“一旦吃了敗仗,那就會樹倒猢猻散,他怎有那個膽魄直接和紀塵硬碰硬?”
“馬士英,一個庸碌之人罷了,他統的來軍嗎?將幾萬人就縮在鳳陽,變為孤城,怎麽打?”
牛金星一點一點的分析。
“至於左良玉,許久之前,他和我們在朱仙鎮一戰,大敗!早已是我們的手下敗將,想必他的精銳也沒了,打不過紀塵也是正常。”
“而我們,二十萬大軍,那都是妥妥的戰兵!且皆披甲,不是他們能比擬的!”
“再者。”
“大王,”
“紀塵的反意,已是昭然若揭的,也是個明廷的反賊。”
“北上勤王是假,造反才是真!”
“我們不見得能和他對上,甚至可以合作。”
“因為那紀塵從出道以來,一直戰戰戰,他打下南直隸,根本就沒管過,全丟給了史可法。他真是想做皇帝的人嗎?”
最後,牛金星又以此寬慰李自成。
“我以為,我們應當速速拿下大明京師,獲得亡明氣運底蘊,做實天命所歸,而後便以新朝大封為由,大賞紀塵,穩住收服於他。”
“丞相所言有理,但也不見得。”
宋獻策也開口,作為開國大軍師,當然得說出自己的見解為闖王分憂。
“紀塵畢竟是大明皇帝崇禎親自冊封的南直隸武王,更是崇禎的駙馬爺。”
“此次北上打出的旗號更是勤王清君側,我們大順軍,跟他真的勢同水火。他此次北上,應該就是想偷我們後方來圍魏救趙的。”
“否則,他現在大可以在南直隸修整,把鯨吞下的地盤好好消化一下,而後來一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為什麽非要急著在這個時候上來?他恐怕是真來勤王的!”
“就算不是勤王,也必定和我們對上,想趁我們與明廷決戰的時候,偷吃我們後方!以成就自己的霸業。”
“我們當派多員大將,傾後方之大軍屯兵黃河之側,借黃河天險,將紀塵擋住!同時迅速以主力威脅崇禎答應我們的條件,與明廷罷戰,因為此時的我們,還不足以吞並整個大明!大明兩百年國運,未必真到此刻亡了!當徐而圖之,不可成為出頭鳥。”
李自成微微點頭。
如果是他也會這樣......
“就按軍師說的辦。”
“大王!”
牛金星急眼,生怕被宋獻策比了下去,當即又搶著開口。
如今大順剛建國,他便是爭寵,搞起了黨爭,他和劉宗敏,與宋獻策、李岩暗自的鬥上了。
原曆史上,這也是大順日後覆滅的端倪初現。
“我還有一個不錯的計策。”
“我們不能做出頭鳥,但別人可以做啊!我們不如慫恿紀塵去殺入京師,滅了崇禎!”
“哦?”
李自成看向他。
牛金星眼珠子一轉:
“如果真像宋大軍師所說,紀塵那家夥就是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我建議我們不如效仿昔日的西楚霸王,與紀塵來個霸王協議,將他徹底逼反。”
“我們可以與他相約,先下京師者為新皇!”
“啊?”李自成十分不解牛金星怎麽出了這麽個主意:“他這怎麽可能和我們對賭?我們六十萬大軍,都到通州,到京師腳下了!而那紀塵還在河南!”
這種被占大便宜的事,誰幹?
宋獻策卻也是在此刻眼睛一亮。
“大王,我覺得丞相此計不錯!”
“我們可以兩邊賣好。紀塵若聽我們這霸王協議,那自是再好不過,我們能與他合作滅了明廷。”
“紀塵不聽......”
ps:第二更,有點晚了。繼續寫下第三更。
李過大拍桌子。
當真無語了。
他們本以為,紀塵要來,也得是在他們攻破京師。
結果,居然這麽快!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李自成揮手示意他安靜,而後看向牛金星幾人問策。
“金星、獻策、李岩。你們看紀塵此次北上,我們大順國應該如何?”
“如果消息為真。”
“那這紀塵,真的太強了。根本不是我們大順軍可以對付的。”
原本還春風得意的李自成,此刻臉色都黑了幾分,眸中是血絲。
張獻忠和左良玉,他都了解。
很難啃的硬骨頭。
而麵對紀塵,卻都遭遇了空前絕後的慘敗!
張獻忠三十萬大軍被迫逃命。
馬士英和左良玉,不知道三十萬大軍還是五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逃生者寥寥無幾。
其下大將,官員,百戰精銳,盡皆被斬殺,還拎著頭築了京觀。
這是個什麽概念啊?
幾千年來,就沒有過這麽慘烈的敗仗!
一戰嗜殺幾十萬人啊!
便是千古殺神白起,都沒這麽狠!
殺的趙國家家披麻,戶戶戴孝,舉城哭嚎的那一仗花了多久時間?
且白起殺俘,都是因為糧草不足!
且因為狠不下心看三十萬人哭喊!
都是活埋的!
而紀塵呢?
他打下了武昌,糧草金銀大把大把的。
可嘿,他就是不收俘虜!
他就是要全部殺盡,活埋都不屑!
古言道:春風得意馬蹄疾。
李自成自覺,現在正是自己最為得意的時候。
紀塵這時候跳出來攪局的。
讓他心底感到很是不妙。
驚愕。
恐懼。
內心深處,各種情緒,扭曲的都要不可名狀。
直覺告訴他,這一切是真的,他們大順軍根本不可能贏得了紀塵!
張獻忠雖然江湖之上本就有逃跑將軍的名號。
但他也是打不過才逃!
也就是說,張獻忠帶著三十萬人,再加之旁邊還有左良玉等可以來聯軍,卻依舊自覺不是紀塵的對手!
那他們大順,如今占領多地,分兵至隻有二十幾萬,對外號稱五十萬的情況下。
也必然不是紀塵的對手!
“大王,不用懼那紀塵。”
牛金星看出了李自成的恐懼。
“張獻忠,雖然號稱三十萬大軍,但您應該了解的,他的三十萬大軍,其中有多少是剛招的流民?打了勝仗,一個振臂高唿,自然是千軍萬馬來投。可他真正的老營才有多少人?”
“一旦吃了敗仗,那就會樹倒猢猻散,他怎有那個膽魄直接和紀塵硬碰硬?”
“馬士英,一個庸碌之人罷了,他統的來軍嗎?將幾萬人就縮在鳳陽,變為孤城,怎麽打?”
牛金星一點一點的分析。
“至於左良玉,許久之前,他和我們在朱仙鎮一戰,大敗!早已是我們的手下敗將,想必他的精銳也沒了,打不過紀塵也是正常。”
“而我們,二十萬大軍,那都是妥妥的戰兵!且皆披甲,不是他們能比擬的!”
“再者。”
“大王,”
“紀塵的反意,已是昭然若揭的,也是個明廷的反賊。”
“北上勤王是假,造反才是真!”
“我們不見得能和他對上,甚至可以合作。”
“因為那紀塵從出道以來,一直戰戰戰,他打下南直隸,根本就沒管過,全丟給了史可法。他真是想做皇帝的人嗎?”
最後,牛金星又以此寬慰李自成。
“我以為,我們應當速速拿下大明京師,獲得亡明氣運底蘊,做實天命所歸,而後便以新朝大封為由,大賞紀塵,穩住收服於他。”
“丞相所言有理,但也不見得。”
宋獻策也開口,作為開國大軍師,當然得說出自己的見解為闖王分憂。
“紀塵畢竟是大明皇帝崇禎親自冊封的南直隸武王,更是崇禎的駙馬爺。”
“此次北上打出的旗號更是勤王清君側,我們大順軍,跟他真的勢同水火。他此次北上,應該就是想偷我們後方來圍魏救趙的。”
“否則,他現在大可以在南直隸修整,把鯨吞下的地盤好好消化一下,而後來一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為什麽非要急著在這個時候上來?他恐怕是真來勤王的!”
“就算不是勤王,也必定和我們對上,想趁我們與明廷決戰的時候,偷吃我們後方!以成就自己的霸業。”
“我們當派多員大將,傾後方之大軍屯兵黃河之側,借黃河天險,將紀塵擋住!同時迅速以主力威脅崇禎答應我們的條件,與明廷罷戰,因為此時的我們,還不足以吞並整個大明!大明兩百年國運,未必真到此刻亡了!當徐而圖之,不可成為出頭鳥。”
李自成微微點頭。
如果是他也會這樣......
“就按軍師說的辦。”
“大王!”
牛金星急眼,生怕被宋獻策比了下去,當即又搶著開口。
如今大順剛建國,他便是爭寵,搞起了黨爭,他和劉宗敏,與宋獻策、李岩暗自的鬥上了。
原曆史上,這也是大順日後覆滅的端倪初現。
“我還有一個不錯的計策。”
“我們不能做出頭鳥,但別人可以做啊!我們不如慫恿紀塵去殺入京師,滅了崇禎!”
“哦?”
李自成看向他。
牛金星眼珠子一轉:
“如果真像宋大軍師所說,紀塵那家夥就是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我建議我們不如效仿昔日的西楚霸王,與紀塵來個霸王協議,將他徹底逼反。”
“我們可以與他相約,先下京師者為新皇!”
“啊?”李自成十分不解牛金星怎麽出了這麽個主意:“他這怎麽可能和我們對賭?我們六十萬大軍,都到通州,到京師腳下了!而那紀塵還在河南!”
這種被占大便宜的事,誰幹?
宋獻策卻也是在此刻眼睛一亮。
“大王,我覺得丞相此計不錯!”
“我們可以兩邊賣好。紀塵若聽我們這霸王協議,那自是再好不過,我們能與他合作滅了明廷。”
“紀塵不聽......”
ps:第二更,有點晚了。繼續寫下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