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史官麻了,周皇後和崇禎為紀塵吵起來了!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作者:塵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奴爾哈赤本名不可考證,隻知道是一個辛努兒,因為一些李成梁的原因,所以被戲稱奴兒哈赤,他最喜歡說的就是‘男兒何不賣吾鉤!’
此下自動屏蔽句子。”
紀塵張口就來,繪聲繪色的給軍民描繪,好像自己就是當初的親身經曆者。
值得一提的是。
女性的話在另一邊,沒和他們這些大老爺們聚一起,所以說起黃段子倒也合適。
“因為活好被李成梁看上,收做幹兒子,正所謂白天幹兒子,晚上幹兒子。
但老李畢竟年紀大了,自己精力不夠,大部分時間還是讓自己手底下那幫年輕力壯的大頭兵和奴爾哈赤給自己看。
因此到軍營後,奴爾哈赤的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奴爾哈赤每次和老李的手下玩後,都會向他們每人討要一塊鐵片當報酬,表麵上說是給家裏攢點鐵打個鍋子、鋤頭啥的,實際上是攢鐵打盔甲,十三副鎧甲就是這樣攢起來的。但是畢竟盔甲要的鐵多,所以經常一次六七個人。七大根就是這時候流傳下來的,隻是後來傳成了七大恨,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他有七竅,全都被老李給(此處省略).........”
“真的嗎?”
“原來後金的創立者還有這樣的故事?李成梁居然還愛好男風!”
“如此就說的通了。我道怎麽突然建奴就崛起了,原來是因為其奴酋和李成梁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紀塵的野史文學一出。
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引起了周圍軍民們的熱烈討論。
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衝擊得有些發懵,臉上都露出驚愕和難以置信的神情。
畢竟除了那最早開始跟隨紀塵的幾百名乞活軍外,其他的人都是第一次聽聞這樣的說法!
這個驚人的消息仿佛一顆重磅炸彈,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好奇心被徹底激發起來。
畢竟在這個年代,人們缺乏太多的娛樂活動,而嚼舌根無疑成為了最好的解壓方式之一。
眾人再次紛紛向紀塵追問更多關於這件事的細節,想要一探究竟。
“將軍大人,您快給我們講講,這七大根,七大竅又是個什麽玩法啊?”
“是啊是啊,讓我們也聽聽這其中的細節,長長見識!”
本來。
老百姓還有點怕紀塵的。
畢竟長相雖然正氣,但所作所為都太過恐怖。
但現在,卻也和紀塵親切起來,可以真真切切打的一片火熱。
覺得這位將軍大人,除了比他們更強之外,心態和普通人無異,不擺架子,也喜歡胡亂吹逼,給人很親近的感覺。
當然,也有不少人信以為真。
因為紀塵講故事講的太真實。
麵對眾人七嘴八舌的詢問,紀塵微笑著點了點頭,再度緩緩開口,將那段塵封已久的往事娓娓道來。
李岩等有學問的,那臉色不斷變化。
這野史,史不史暫且不論........
野可真夠野的!
又是將軍大人這樣的存在親自講述,未來大業成後,想必還要記錄入正。
這李成梁將軍可真是倒了血黴!
還有未來的史學家,恐怕也得吵翻個天。
他們已經能想到未來按規矩記載史書的一群史官被人怒批亂寫失真的場景了。
想吐槽。
但又擔心擾了將軍大人的雅興。
畢竟除了殺人折磨人,很少看見將軍大人露出這樣的開心表情了。
“將軍大人,為什麽您知道這麽多呀?”
“不要問我為什麽知道,我祖上在李成梁手下當大頭兵,排隊光顧過奴爾哈赤。”
“啊?”
所有人都發懵。
這您祖上不足為外人道哉的癖好,告訴咱們,真的沒關係嗎?、
李岩都想尖叫抓撓了。
將軍大人!
這祖宗的事您也亂說?!
您是真的不怕到時候逼瘋史官嗎?
但隨著紀塵的大笑。
他們也隻好跟著大笑。
篝火照耀之間,載歌載舞。
充滿了歡快的氣息。
直到夜深,都在熏醉中睡去。
這是雙方都快樂的一夜。
百姓們很久沒有過這樣的好日子了。
而乞活軍過慣了刀尖上舔血,已經不曉得有多久沒吃過飯,這一頓大餐下來,其興奮勁自是不必多言。
感覺比殺人都爽。
狠狠地解了心中戾氣。
................
時間迴到不久之前。
京師,坤寧宮。
算算時間,周皇後覺得自己那位賢婿應該是要到了。
於是,她向崇禎問起。
這才陡然知曉,崇禎居然要紀塵的親兵在外候著,讓紀塵卸甲獨自入城!
說得好聽白杆兵護送,說難聽點那不就是監視乃至囚禁嗎?!
“陛下!說好的不要再固執自負,譜寫一段君臣佳話呢?!您這樣的命令不是要把人逼反嗎?!”
“皇後,莫要著急,你且聽朕說,這不是猜疑,而是對紀塵好!”
崇禎微笑著給周皇後解釋舊時驕兵悍將的故事。
從本朝,講到藍玉。
再講到唐朝。
說到李世民因為放縱自己的功臣,以至於尉遲恭差點打瞎王爺的眼!
以至於淩煙閣上還有功臣造反!
就是因為太過放縱。
才讓那個侯君集,能腦抽的已經是從龍之功臣了,出將拜相,到了人臣極致,還要跟著太子造反........
“什麽不是猜疑?這些難道不都是猜疑嗎?以古諷今!誰看不出來!孫傳庭的例子在前,誰敢一個人入城?誰不怕又被你關入大牢!戚家軍的例子在前,那支軍隊又敢‘校場領餉,勿帶兵甲’?!”
周皇後不可思議的看著崇禎。
直接就吵了起來。
她是懂得深明大義的。
而聽到這叱責,再被揭開孫傳庭這傷疤,崇禎不由惱羞成怒。
“他能因為孫傳庭而猜疑朕的話,朕就不能因為舊事猜疑他嗎?誰曉得他是董卓還是曹操,名為救駕,實則挾天子以令諸侯!”
“奴爾哈赤本名不可考證,隻知道是一個辛努兒,因為一些李成梁的原因,所以被戲稱奴兒哈赤,他最喜歡說的就是‘男兒何不賣吾鉤!’
此下自動屏蔽句子。”
紀塵張口就來,繪聲繪色的給軍民描繪,好像自己就是當初的親身經曆者。
值得一提的是。
女性的話在另一邊,沒和他們這些大老爺們聚一起,所以說起黃段子倒也合適。
“因為活好被李成梁看上,收做幹兒子,正所謂白天幹兒子,晚上幹兒子。
但老李畢竟年紀大了,自己精力不夠,大部分時間還是讓自己手底下那幫年輕力壯的大頭兵和奴爾哈赤給自己看。
因此到軍營後,奴爾哈赤的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奴爾哈赤每次和老李的手下玩後,都會向他們每人討要一塊鐵片當報酬,表麵上說是給家裏攢點鐵打個鍋子、鋤頭啥的,實際上是攢鐵打盔甲,十三副鎧甲就是這樣攢起來的。但是畢竟盔甲要的鐵多,所以經常一次六七個人。七大根就是這時候流傳下來的,隻是後來傳成了七大恨,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他有七竅,全都被老李給(此處省略).........”
“真的嗎?”
“原來後金的創立者還有這樣的故事?李成梁居然還愛好男風!”
“如此就說的通了。我道怎麽突然建奴就崛起了,原來是因為其奴酋和李成梁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紀塵的野史文學一出。
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引起了周圍軍民們的熱烈討論。
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衝擊得有些發懵,臉上都露出驚愕和難以置信的神情。
畢竟除了那最早開始跟隨紀塵的幾百名乞活軍外,其他的人都是第一次聽聞這樣的說法!
這個驚人的消息仿佛一顆重磅炸彈,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好奇心被徹底激發起來。
畢竟在這個年代,人們缺乏太多的娛樂活動,而嚼舌根無疑成為了最好的解壓方式之一。
眾人再次紛紛向紀塵追問更多關於這件事的細節,想要一探究竟。
“將軍大人,您快給我們講講,這七大根,七大竅又是個什麽玩法啊?”
“是啊是啊,讓我們也聽聽這其中的細節,長長見識!”
本來。
老百姓還有點怕紀塵的。
畢竟長相雖然正氣,但所作所為都太過恐怖。
但現在,卻也和紀塵親切起來,可以真真切切打的一片火熱。
覺得這位將軍大人,除了比他們更強之外,心態和普通人無異,不擺架子,也喜歡胡亂吹逼,給人很親近的感覺。
當然,也有不少人信以為真。
因為紀塵講故事講的太真實。
麵對眾人七嘴八舌的詢問,紀塵微笑著點了點頭,再度緩緩開口,將那段塵封已久的往事娓娓道來。
李岩等有學問的,那臉色不斷變化。
這野史,史不史暫且不論........
野可真夠野的!
又是將軍大人這樣的存在親自講述,未來大業成後,想必還要記錄入正。
這李成梁將軍可真是倒了血黴!
還有未來的史學家,恐怕也得吵翻個天。
他們已經能想到未來按規矩記載史書的一群史官被人怒批亂寫失真的場景了。
想吐槽。
但又擔心擾了將軍大人的雅興。
畢竟除了殺人折磨人,很少看見將軍大人露出這樣的開心表情了。
“將軍大人,為什麽您知道這麽多呀?”
“不要問我為什麽知道,我祖上在李成梁手下當大頭兵,排隊光顧過奴爾哈赤。”
“啊?”
所有人都發懵。
這您祖上不足為外人道哉的癖好,告訴咱們,真的沒關係嗎?、
李岩都想尖叫抓撓了。
將軍大人!
這祖宗的事您也亂說?!
您是真的不怕到時候逼瘋史官嗎?
但隨著紀塵的大笑。
他們也隻好跟著大笑。
篝火照耀之間,載歌載舞。
充滿了歡快的氣息。
直到夜深,都在熏醉中睡去。
這是雙方都快樂的一夜。
百姓們很久沒有過這樣的好日子了。
而乞活軍過慣了刀尖上舔血,已經不曉得有多久沒吃過飯,這一頓大餐下來,其興奮勁自是不必多言。
感覺比殺人都爽。
狠狠地解了心中戾氣。
................
時間迴到不久之前。
京師,坤寧宮。
算算時間,周皇後覺得自己那位賢婿應該是要到了。
於是,她向崇禎問起。
這才陡然知曉,崇禎居然要紀塵的親兵在外候著,讓紀塵卸甲獨自入城!
說得好聽白杆兵護送,說難聽點那不就是監視乃至囚禁嗎?!
“陛下!說好的不要再固執自負,譜寫一段君臣佳話呢?!您這樣的命令不是要把人逼反嗎?!”
“皇後,莫要著急,你且聽朕說,這不是猜疑,而是對紀塵好!”
崇禎微笑著給周皇後解釋舊時驕兵悍將的故事。
從本朝,講到藍玉。
再講到唐朝。
說到李世民因為放縱自己的功臣,以至於尉遲恭差點打瞎王爺的眼!
以至於淩煙閣上還有功臣造反!
就是因為太過放縱。
才讓那個侯君集,能腦抽的已經是從龍之功臣了,出將拜相,到了人臣極致,還要跟著太子造反........
“什麽不是猜疑?這些難道不都是猜疑嗎?以古諷今!誰看不出來!孫傳庭的例子在前,誰敢一個人入城?誰不怕又被你關入大牢!戚家軍的例子在前,那支軍隊又敢‘校場領餉,勿帶兵甲’?!”
周皇後不可思議的看著崇禎。
直接就吵了起來。
她是懂得深明大義的。
而聽到這叱責,再被揭開孫傳庭這傷疤,崇禎不由惱羞成怒。
“他能因為孫傳庭而猜疑朕的話,朕就不能因為舊事猜疑他嗎?誰曉得他是董卓還是曹操,名為救駕,實則挾天子以令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