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鄭氏的提醒
抱緊粗大腿【我爹乃是奸臣】 作者:圓滾滾的荷包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婦人就這般在四人眼中,撞了好幾棵樹,又撞到大石後停下,滾落了整整十來米,頂著滿頭血在地上又猛磕了幾下,求天告饒,最後慌不擇路地跑下了山。
小以寧:⊙_⊙,該說不說,這人的命還真硬,這樣都能活蹦亂跳的!
待此人徹底離去,小娃的耳邊也響起三個大人的交談聲。
“這女子這般做賊心虛,難不成老師真入她夢了?順安,你怎麽看?”王誠皺眉望著婦人離去的背影,不由疑惑問了一句,但又憶起二族老咬斷的舌頭,忽覺哪裏不對。
“我爹沒那麽閑!”林玉瓚白了他一眼,便來到他爹的墓前,將那婦人供的祭品嫌惡地掃到一邊,而後小心翼翼擺上自己帶來的祭品。
“夫君,要不咱們去她家嚇嚇她,也算是為公公報仇。”婉娘也說了一個小小的提議。
林玉瓚手下動作一頓,側過身子,無奈地望向婉娘,又順勢瞧向正錯愕盯著她的女兒,提醒道:“婉娘,莫教壞了晴姐兒。”
婉娘這才留意到落在身上的視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晴姐兒,娘方才是說著玩的。”
小以寧眨巴下眼睛,一本正經地迴應道:“娘,晴姐兒可以當鬼嚇人。”
說完還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所言非虛。
婉娘:……
此話立馬迎來林玉瓚的怒瞥,並嗬斥道:“不可胡說。”
小以寧抿了抿嘴,隨即瞧向墓碑。
上次她爹娘離開林家村去燕京時,祭拜過一次。不過那時,她匆匆一瞥,並未留意墓碑上的名字,如今她才瞧得仔細。
“妣書顏林氏”——林書顏
小娃心頭默念了幾遍名字,便抬頭問她爹:“爹,祖母是不是長得特別美。”
林玉瓚一聽這話,腦海裏浮現起母親的溫柔婉約的笑顏,麵容也隨之變得柔和,微微頷首應道:“不錯,你祖母乃是世上最美的女子。”
世上最美?
小以寧又瞧向娘與大舅舅,見他倆也是含著笑意點頭,表示讚同。
她的心裏不禁湧出惋惜,她都沒有見過祖母,連畫像也未曾見過。
接著,她便聽到大舅舅發出感慨的話語:“晴姐兒雖眼睛像婉娘,但這眉眼遠瞧還是有一絲師母的影子。”
她娘也跟著說道:“晴姐兒的鼻子也肖似婆婆呢,往後晴姐兒也是個大美人。”
小以寧:⊙▽⊙,是嗎?
小娃連忙從自己布袋裏,拿出自己專屬小鏡子。
這時,林玉瓚的目光從墓碑移到女兒的臉上,仔細端詳了片刻,直接潑了一盆冷水:“隻肖兩分罷了,比你祖母差之遠矣,更擔不起美人二字。”
小以寧:……
小娃立馬抬頭,怒視著這個睜眼說瞎話的老男人。
接著,她便雙手叉腰,直接氣鼓鼓地開口迴懟道:“還不是因為爹長得不好看,晴姐兒若是長得好看,那就不是你生的,是娘與另一個美爹爹生的。”
林玉瓚:……
婉娘:……
王誠無語扶額,深吸一口氣,擺了擺手“在老師與師母麵前不宜動粗,你倆避到樹後打吧!”
不多時,寂靜的山林中便響起小娃倔強的爆哭聲:“晴姐兒沒有說錯,說的都是至理名言!”
此話剛落,山林中便響起男女異口同聲地怒喝“你給我閉嘴!”
祭拜一事,最終在小娃憋屈認錯的哭聲中結束。
林玉瓚夫妻倆難得一致的沒想著哄娃,反而帶著絲絲情意地先後走下了山。
王誠跟在最後頭,無奈地擔任起抱小娃的任務,眼睜睜地瞧著自己的肩膀糊上一層又一層的涕淚。
他心累地歎息一聲,到底沒有開口安慰這個無法無天的小娃。
這時,他的耳畔傳來小娃的自言自語的微弱嘀咕聲:“連姝……”
小以寧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絲毫未察覺抱著她的老男人投過來的探究眼神,她再次狠狠抹了一把鼻涕,抬眸望著快要消失在視野裏的墓碑,報複般的在心裏默默念叨道:待迴燕京時,她一定要讓爹畫一幅祖母的畫像,然後掛床頭,日日數落爹的罪行。
小娃將她爹犯過的過錯在心裏細數了無數遍,不知不覺中山下也到了。
那裏早就停著載他們離開的馬車,而與此同時,不少得知消息的村民們紛紛聚集在不遠處,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送別人群,給他們送行。
見他們祭拜迴來,便紛紛圍了上來,送上送行語,還塞上土特產。
要知道,盡管林玉瓚此時還身處於守孝期間,但他的情況卻有些特殊,是二族老與世長辭後過繼,大族老上門親自勸說,讓他在燕京邊求學邊守孝。
所以現下,他依舊是村裏人眼裏看好的舉人苗子,可吹捧的存在。
小以寧一瞧見那麽多人圍了上來,連忙將自己的臉蒙起來,不讓別人瞧見自己哭腫的臉,丟人。
王誠也抱著小娃,連連後退,轉身先往等待的馬車走去。
恰在此時,他眼尖的瞧見坐在遠處牛車上的鄭氏。
他麵上閃過詫異,趕忙提醒林玉瓚過去。
林玉瓚也立馬從別樣熱情的村民中擠了出來,帶著妻女走過去,恭敬喊道:“祖母,您怎來了?”
鄭氏將這個最出息的孫子仔細端詳了片刻,便招手讓其走近跟前來,悄聲說道:“雖說如今你已入了二族老那一脈,祖母也管不到你了,但有件事我始終放心不下,便過來提醒一句,你也莫嫌祖母囉嗦,多管閑事。”
林玉瓚疑惑地抬眸,將耳朵湊近老人嘴邊,洗耳恭聽道:“祖母的教誨,孫兒定牢記於心。”
鄭氏見此,滿意地點點頭,並自誇了一句,“祖母雖沒見過什麽大世麵,生活的也是方寸之地,但這眼力見,還是比的過你們這些見過世麵的年輕人的。”
接著,她便繼續說道:“咱們村的人還算樸實,但這閑言碎語卻沒少過,不過這般人都是壞在明處,咱瞧得見,時刻提防著倒也無事,隻是有些人呐......壞在骨子裏,你瞧不出便容易著了道。”
聽到這裏,一旁的林玉瓚不禁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垂下眼簾,思索一瞬,便抬眼,謙和地問道:“祖母是說孫兒著了誰的道?”
豈料,麵對孫子的疑問,鄭氏卻是連連搖頭,並未正麵迴應此事,而是略帶責備地斥道:“你不該幫老三,讓他有了兒子。”
林玉瓚:……
小以寧:⊙_⊙,該說不說,這人的命還真硬,這樣都能活蹦亂跳的!
待此人徹底離去,小娃的耳邊也響起三個大人的交談聲。
“這女子這般做賊心虛,難不成老師真入她夢了?順安,你怎麽看?”王誠皺眉望著婦人離去的背影,不由疑惑問了一句,但又憶起二族老咬斷的舌頭,忽覺哪裏不對。
“我爹沒那麽閑!”林玉瓚白了他一眼,便來到他爹的墓前,將那婦人供的祭品嫌惡地掃到一邊,而後小心翼翼擺上自己帶來的祭品。
“夫君,要不咱們去她家嚇嚇她,也算是為公公報仇。”婉娘也說了一個小小的提議。
林玉瓚手下動作一頓,側過身子,無奈地望向婉娘,又順勢瞧向正錯愕盯著她的女兒,提醒道:“婉娘,莫教壞了晴姐兒。”
婉娘這才留意到落在身上的視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晴姐兒,娘方才是說著玩的。”
小以寧眨巴下眼睛,一本正經地迴應道:“娘,晴姐兒可以當鬼嚇人。”
說完還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所言非虛。
婉娘:……
此話立馬迎來林玉瓚的怒瞥,並嗬斥道:“不可胡說。”
小以寧抿了抿嘴,隨即瞧向墓碑。
上次她爹娘離開林家村去燕京時,祭拜過一次。不過那時,她匆匆一瞥,並未留意墓碑上的名字,如今她才瞧得仔細。
“妣書顏林氏”——林書顏
小娃心頭默念了幾遍名字,便抬頭問她爹:“爹,祖母是不是長得特別美。”
林玉瓚一聽這話,腦海裏浮現起母親的溫柔婉約的笑顏,麵容也隨之變得柔和,微微頷首應道:“不錯,你祖母乃是世上最美的女子。”
世上最美?
小以寧又瞧向娘與大舅舅,見他倆也是含著笑意點頭,表示讚同。
她的心裏不禁湧出惋惜,她都沒有見過祖母,連畫像也未曾見過。
接著,她便聽到大舅舅發出感慨的話語:“晴姐兒雖眼睛像婉娘,但這眉眼遠瞧還是有一絲師母的影子。”
她娘也跟著說道:“晴姐兒的鼻子也肖似婆婆呢,往後晴姐兒也是個大美人。”
小以寧:⊙▽⊙,是嗎?
小娃連忙從自己布袋裏,拿出自己專屬小鏡子。
這時,林玉瓚的目光從墓碑移到女兒的臉上,仔細端詳了片刻,直接潑了一盆冷水:“隻肖兩分罷了,比你祖母差之遠矣,更擔不起美人二字。”
小以寧:……
小娃立馬抬頭,怒視著這個睜眼說瞎話的老男人。
接著,她便雙手叉腰,直接氣鼓鼓地開口迴懟道:“還不是因為爹長得不好看,晴姐兒若是長得好看,那就不是你生的,是娘與另一個美爹爹生的。”
林玉瓚:……
婉娘:……
王誠無語扶額,深吸一口氣,擺了擺手“在老師與師母麵前不宜動粗,你倆避到樹後打吧!”
不多時,寂靜的山林中便響起小娃倔強的爆哭聲:“晴姐兒沒有說錯,說的都是至理名言!”
此話剛落,山林中便響起男女異口同聲地怒喝“你給我閉嘴!”
祭拜一事,最終在小娃憋屈認錯的哭聲中結束。
林玉瓚夫妻倆難得一致的沒想著哄娃,反而帶著絲絲情意地先後走下了山。
王誠跟在最後頭,無奈地擔任起抱小娃的任務,眼睜睜地瞧著自己的肩膀糊上一層又一層的涕淚。
他心累地歎息一聲,到底沒有開口安慰這個無法無天的小娃。
這時,他的耳畔傳來小娃的自言自語的微弱嘀咕聲:“連姝……”
小以寧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絲毫未察覺抱著她的老男人投過來的探究眼神,她再次狠狠抹了一把鼻涕,抬眸望著快要消失在視野裏的墓碑,報複般的在心裏默默念叨道:待迴燕京時,她一定要讓爹畫一幅祖母的畫像,然後掛床頭,日日數落爹的罪行。
小娃將她爹犯過的過錯在心裏細數了無數遍,不知不覺中山下也到了。
那裏早就停著載他們離開的馬車,而與此同時,不少得知消息的村民們紛紛聚集在不遠處,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送別人群,給他們送行。
見他們祭拜迴來,便紛紛圍了上來,送上送行語,還塞上土特產。
要知道,盡管林玉瓚此時還身處於守孝期間,但他的情況卻有些特殊,是二族老與世長辭後過繼,大族老上門親自勸說,讓他在燕京邊求學邊守孝。
所以現下,他依舊是村裏人眼裏看好的舉人苗子,可吹捧的存在。
小以寧一瞧見那麽多人圍了上來,連忙將自己的臉蒙起來,不讓別人瞧見自己哭腫的臉,丟人。
王誠也抱著小娃,連連後退,轉身先往等待的馬車走去。
恰在此時,他眼尖的瞧見坐在遠處牛車上的鄭氏。
他麵上閃過詫異,趕忙提醒林玉瓚過去。
林玉瓚也立馬從別樣熱情的村民中擠了出來,帶著妻女走過去,恭敬喊道:“祖母,您怎來了?”
鄭氏將這個最出息的孫子仔細端詳了片刻,便招手讓其走近跟前來,悄聲說道:“雖說如今你已入了二族老那一脈,祖母也管不到你了,但有件事我始終放心不下,便過來提醒一句,你也莫嫌祖母囉嗦,多管閑事。”
林玉瓚疑惑地抬眸,將耳朵湊近老人嘴邊,洗耳恭聽道:“祖母的教誨,孫兒定牢記於心。”
鄭氏見此,滿意地點點頭,並自誇了一句,“祖母雖沒見過什麽大世麵,生活的也是方寸之地,但這眼力見,還是比的過你們這些見過世麵的年輕人的。”
接著,她便繼續說道:“咱們村的人還算樸實,但這閑言碎語卻沒少過,不過這般人都是壞在明處,咱瞧得見,時刻提防著倒也無事,隻是有些人呐......壞在骨子裏,你瞧不出便容易著了道。”
聽到這裏,一旁的林玉瓚不禁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垂下眼簾,思索一瞬,便抬眼,謙和地問道:“祖母是說孫兒著了誰的道?”
豈料,麵對孫子的疑問,鄭氏卻是連連搖頭,並未正麵迴應此事,而是略帶責備地斥道:“你不該幫老三,讓他有了兒子。”
林玉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