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銅瓦渡過河,途徑開封府東北部,在經過杞縣地界兒的時候,李吳山派人屠了一座莊園。


    莊園主是前前任的國子監祭酒曹欣直。


    從萬曆年間開始,曹欣直就在國子監任職,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做的一手錦繡文章,當年曾以一篇《踏月臨江賦》名動天下,被稱為大明第一才子。


    在國子監任職這麽多年,真可以算得上是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路恭行、程園畢等科舉出身的官員,幾乎都可以算是他的學生。不僅是三朝元老,還是文壇領袖,雖然已經告老還鄉,卻依舊很有影響力。


    李吳山毫不在意這位曹老先生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力,直接派了三百個士兵過去一通砍殺,然後將曹家莊園的金銀糧米席卷一空……至於曹老先生本人,則被一刀砍死。


    自從離開帶去率領萬千民眾南撤以來,沿途之中打擊士紳豪強的舉動不是沒有過,雖然對李吳山這種“暴行”頗有微詞,但考慮到現在的困境,也就隻能捏著鼻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忍了,但這一次卻犯了眾怒。


    那曹祭酒桃李遍天下,素有文壇領袖之名,又是全天下文官的老師,李吳山二話不說就把已近古稀之間的曹老先生給幹掉了,不僅搶掠一空還把曹家的莊子給燒了個幹淨,絕對的是令人發指的暴行。


    對於一眾文官的指責,李吳山毫不在意,隻是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解釋:曹家良田千頃資材甚巨,憑借他的那點微薄俸祿肯定置辦不下這麽大的家底,一定是巧取豪奪壓榨民間,仗著自己的影響力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最要緊的是,近年來,李闖的百萬大軍在開封一帶反複搶掠殺戮,地方上的富戶被盤剝的苦不堪言,這位曹老先生卻相安無事,要說他沒有沒有和闖軍暗中勾結恐怕難以取信於人。


    “取巧豪奪”完全就是李吳山的一麵之詞,並沒有實打實的證據。至於“勾結李闖”的說法,那就更加的牽強了。


    闖軍三打河南,水淹開封,席卷整個中原,地方上的豪門大戶為了生存一定會和闖軍有這樣那樣的接觸,要不然早就被屠滅了。雖然這種事情上不了台麵,而且不方便明說,但卻是事實上存在的普遍現象。


    現如今,李吳山把“私通闖賊”的大帽子一扣,直接就派兵屠滅了曹家,還把曹家莊園搶掠一空燒成白地,這種做法比李闖還要暴烈,簡直令人發指。


    朝廷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曆朝曆代的傳統,連李闖都知道籠絡地方上的豪強士紳,你李吳山這麽做分明就是要與全天下的讀書人為敵……


    太子殿下親自出麵,反複勸說李吳山,再這樣繼續下去,必然會落個“離心離德”的境地,說不得還會背上“李闖第二”的惡名。


    為了給太子殿下一個麵子,李吳山當麵保證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一定會善待士紳官僚。但事實證明,這僅僅隻是一個有口無心的說法而已,李吳山根本就沒有把太子殿下的“諄諄囑托”放在心上,反而愈發的變本加厲了。


    僅僅隔了六日之後,李吳山又派兵屠滅了太康伯劉永貴的莊子,搶掠一空之後再次殺人放火,簡直就是“曹欣直事件”的翻版。


    這一次,不僅路恭行等文官全都怒發衝冠,連太子殿下都炸了。


    因為這位大康伯劉永貴是崇禎皇帝的連襟,太子殿下的嫡親姨丈。


    大旗軍是崇禎皇帝欽命所創,連軍旗都是周中宮親手繡製,轉過臉就把周皇後的妹夫給滅了,這事一定要有個說法兒。


    “屁的說法兒!”李吳山躺坐在椅子上,對正在給他按摩的銀雀兒說道:“幾萬口子民眾嗷嗷待哺,連大旗莊的軍糧都湊不齊了,我再不搶些東西迴來,大家都活活餓死不成?用點力氣,最近總是頭疼。”


    銀雀兒從不關心外麵的局勢,她隻在意李吳山一個人,萬般輕柔的揉捏著李吳山的額頭,輕聲說道:“最近這一個多月,老爺連個囫圇覺都沒有睡過,就是鐵打的身子也煎熬不住哦……”


    “大軍遷徙,萬千民眾相隨,吃苦受累是肯定的,怎麽能和當初在家裏的時候相提並論?”眯縫著眼睛享受著銀雀兒的按摩,頭也不抬的問了一句:“糧米資材還能堅持多久?”


    金雀兒用脆生生的語氣迴答道:“按照目前的消耗,糧食隻夠用十二日,就算是縮減供給,至多能撐半個月也就頂天了。老爺還需盡快想辦法弄些糧食迴來才好……”


    所謂的“想辦法弄糧食”,其實就是出去搶!


    雖然早就做好了整體南遷的準備,但李吳山還是低估了各種各樣的消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太多。


    時至今日,跟隨大旗軍一起南遷的民眾已經到了六萬四千,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這麽許多的人口,但卻很難得到補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已經進入了“無人區”。


    離開大旗莊一路往南,越走補給就越困難,渡過黃河之後,獲得糧米的渠道已徹底斷絕。


    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完美的詮釋了“千裏無雞鳴,白骨露與野”這句話,也讓人們充分理解了“無人區”的深刻含義。


    李闖和左良玉在中原大地上反複廝殺,全都號稱百萬雄兵,雖然真實兵力肯定沒有那麽多,但數量也肯定不少。在縱橫千裏的廣闊戰場上,雙方動員的總兵力絕對超過了一百萬。


    這一百萬人的破壞力簡直無法想象,又是翻翻滾滾的殺了好幾個來迴,整個中原大地早已成為一片焦土。


    盡可能多的挾裹民眾是闖軍的慣用手法,簡直就如同蝗蟲一般。而官軍卻比李闖更甚,強行征繳物資甚至是整村整村的屠滅百姓,為的就是用老百姓的腦袋去冒充軍功。


    直接死於戰火的老百姓不知凡幾,又因為曠日持久的戰亂產生了饑荒、瘟疫等等諸多災難,死亡率高的嚇人。殘存的百姓大多已經逃亡南方,留在這裏的僅僅隻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這麵災難深重的土地上,“易子相食”絕不是一句空當而又誇張的話語,而是鐵一般的殘酷現實。大軍行軍的路途之中,哪裏還有雞鳴犬吠之聲?哪裏還是人煙稠密之地?一路所見全都是斷壁殘桓和被戰火毀滅的村落,經常一連好幾天看不到活人,反而是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正在啃食屍體的野狗。


    好不容易見到幾個還活著的百姓,這些人早已餓的形容枯槁,一個個搖搖晃晃早已分不清是人是鬼了……


    在這種情形之下,不搶還能怎麽辦?


    要不是李吳山雷厲風行的搶掠沿途的士紳大戶,早就斷糧了,又怎能支撐到今日?


    所以,金雀兒非常理解李吳山的難處,同時也很讚同他的搶掠行為。


    這是暴行?


    這是為了自保的無奈之舉。


    老爺要帶著太子殿下去往南京(為了行文方便,直接使用南京這個現代地名)登基,同時還要把幾萬民眾帶到富庶的江南去,一路之上山高水遠荊棘密布,若是沒有李老爺狂風暴雨的手段,不知道還要餓死多少人。


    因為金雀兒一直都在幫著李吳山打理諸般瑣碎事務和詳細賬目,她深深的知道不這麽做不行。


    別人可以不理解李吳山,但金雀兒卻非常理解,而且理解的異常深刻。


    包括路恭行等文官在內,當然也包括太子殿下在內的那些人,總是滿心希望的期盼著能夠盡快達到南京,好扶保天子殿下登基稱帝,他們也能混一個擎天保駕的從龍之功,成為留名青史的大功臣。


    但金雀兒卻知道,太子已不可能到南京了。


    和妹妹銀雀兒不同,金雀兒不僅是李吳山的貼身丫鬟,同時還是他的“秘書”,有些個別人不知道的秘密,金雀兒卻知道的一清二楚。


    老爺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去南京,金雀兒很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自從離開大旗莊之後,老爺就經常看那副地圖,以確定將來的行進路線。


    李吳山總是很詳細的在地圖上勾畫出行進的線路,準確的計算出詳細距離和所需要的物資,並且事先估算出有可能遇到的艱難險阻。


    作為大旗軍指揮使,帶著萬千民眾和“大明朝廷”,前進的每一步都要經過仔細計算慎重考量,這本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在那副地圖上,代表著前進方向的紅色箭頭在過了河南之後就戛然而止了,而是在豫皖鄂交界地帶出現了一個很顯然的紅圈兒。


    雖然李吳山總是口口聲聲的說著要大家去往南京的話語,但金雀兒卻知道那隻不過是老爺故意說給別人聽的。這隻隊伍最終的目的地根本就不是南京,而是在那個紅色圓圈標注出來的範圍之內。


    至於李吳山為什麽要這麽做,金雀兒從來也不曾問起,因為她知道那不是自己應該知道的事情。


    老爺素來深謀遠慮目光深遠,他能看到更遠的將來。


    這麽做的話,一定無法對太子殿下以及萬千民眾做出合理的交代,但金雀兒卻深信李吳山早就做好了準備,她甚至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出現某個巨大的轉變,讓太子殿下和數萬民眾不再選擇去往南京,而是一定會去到老爺用朱筆勾畫出的那個紅色圓圈之內。


    一直以來,李吳山所展現出來的前瞻眼光都讓金雀兒心悅誠服,就好像他早就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麽事情一樣。一次又一次的激烈劇變,一次又一次天翻地覆的變化,總是能夠印證李吳山的精準判斷,並且他每一次都能提前預知並且從中受益。


    金雀兒越來越清晰的感覺到,這已不是判斷準確不準確的問題,因為無論什麽樣高瞻遠矚的人物都不可能每一次都精準的計算出那些即將發生卻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老爺就好像擁有某種未卜先知的能力,總是能夠事先知道局勢的演變,並且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


    天底下真的有未卜先知能力嗎?老爺真的是轉世投胎的神仙?


    跟著李吳山越久,知道的秘密就越多。


    知道的越多,金雀兒的心中就越害怕!


    因為她越來越覺得老爺不是凡人,而是個大智如妖的怪物……


    “老爺,太康伯之事……太子殿下一定會過問……”黑不說白不講的就把讓太子的姨丈給幹掉了,為了這事路恭行等人已經鬧過一次,李吳山根本就懶得搭理那些老書呆子。想來他們一定會把太子搬出來找李吳山要個說法。


    “既然他們想要一個說法,那就給他們一個說法好了。”


    “什麽樣的說法才合適呢?”


    “這種事情還用我教你嗎?”


    “婢子明白了。”


    “外麵的雨好像越來越大了,我得去巡視一番……”


    每天晚上都會出去巡視,已成了慣例,早已有所準備的銀雀兒趕緊取來蓑衣和方笠,送李吳山出了營帳。


    看著漸漸消失在夜雨之中的李吳山,金雀兒又呆了一會兒,也不知她在想些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甲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甲兵並收藏明末大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