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延遝了近兩年的《詭鐸之罪域迷型》終於連載完了,動筆之時疫情剛剛開始,完稿之日人們的生活早已恢複正常。耗時如此之久完成這部小說,對我來說,既是給自己一個交待,也是一份激勵。之前在網上寫過幾部小說,因為種種原因,都未能完稿,也就是“爛尾”了,《罪域迷型》是我完成且完稿的第一部小說。小說的收藏並不高,在意料之中。這部小說在某個階段,曾“斷更”許久,就算我不是專業的網絡小說寫手,也知道網絡小說一旦斷更時間長了,讀者便會大量流失。造成“斷更”的原因,既有被朋友拉去做生意沒時間沒精力繼續,也有冥思苦想想不出更好的情節,不管是何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別人。看著斷更後收藏數便停滯不前,幾度有放棄的想法,但本著給自己一個交待的心態,又數次都挺了過來。終於完成了這部小說,也終於給自己一個交待。


    除了“斷更”,收藏不多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我覺得是動筆時還比較“超前”的情節和橋段,待到我寫到此處時,已經在影視劇或其他的網絡小說中出現過,某些橋段,第一次出現在讀者麵前,會有很好的反響,待出現的次數多了,就成了“爛俗”。已經設計好的橋段,想要更改或替換,又要符合人設和能夠承上啟下,對有些人或許很簡單,對我而言,就有有一定難度。我是那種相對比較“嚴謹”的寫故事的人,不會弄一些“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橋段來搪塞,過不了自己這關。所寫的故事橋段都是個人覺得既符合小說主角人設,也符合日常普通人行為邏輯的橋段。冥思苦想許久,將某些“爛俗”的情節替換或者刪除,某些情節,實在想不出該怎麽替換,因有著重要作用,也無法刪除,就仍是按照之前的思路,寫了出來。替換故事情節,造成了“斷更”,也因此浪費了很多時間。


    在寫這部小說之前,我還是對這部小說抱有很大期望的,沒想著一夜成名,就想著能夠圍攏一部分讀者,為接下來的小說做好鋪墊。《罪域迷型》算是我完稿的第一步網絡小說,距離我上一次寫網絡小說,已經間隔了至少十年,十年間都在從事影視工作,都在“搞”劇本。搞了十餘年的劇本,覺得再寫小說應該是件很簡單的事情,覺得都是文字工作,大體上還是相通的,待寫作開始,才逐漸意識到小說與劇本之間,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從小說到影視劇,一種是靠想象來給讀者帶來迴味,一種是靠視覺來滿足讀者的心理,都是作者與觀眾或讀者的溝通,方式卻迥異。從寫劇本到寫小說,自覺最大的困難便是思維模式的轉變,習慣了劇本的思維模式,要轉換成小說的思維模式,一時間想要轉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罪域迷型》拖遝這麽久,收藏也不多,也是跟思維模式的轉變有關。


    《罪域迷型》的故事原型很好,可惜或許是個人才華和學識有限,或許是太久沒寫小說的緣故,將原本很好的一個故事原型,未能更好地用“小說”的方式展現出來。在寫之前計劃隻寫二十萬字的,寫著寫著,不知不覺就寫到了近五十萬字,寫完給一些搞影視或是搞出版的人看過故事大綱,給我的反饋和我個人的判斷差不多,都說是故事有些“橋段”很好,有些已經是俗套。個人覺得小說中關於“dna”的情節和設定,在算是以當下的目光去審視,也具有足夠的吸引力。遙想當初如果主要抓住“dna”驗證這個重點來寫,或許能夠引起一定的反響,可惜由於心態的緣故,應了“貪多不爛”的俗諺,既想在“dna”的故事點上營造出緊張懸疑的效果,又想在人口販賣和器官移植上做出看點,還想用前塵舊事關聯人物的恩怨情仇,結果是都沒能處理好。


    木已成舟,再想更改,需要調整很多地方,索性就不改了,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下一部作品的創作。有了《罪域迷型》的摸索和積累,算是有了經驗和練筆,覺得再寫網絡小說或許能容易些。下一部小說將還會是《詭鐸》係列,寫的是“鐵路公安”在列車上與各類犯罪分子鬥智鬥勇的故事。主角仍是張文鐸,張文鐸還會繼續涉險,仍是以輔警的身份,與犯罪分子鬥爭。不知市場和讀者的反響如何,隻能做到盡人事,聽天命了。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想完成的故事。


    《詭鐸之罪案列車》的創作,會吸取《罪域迷型》創作時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做到決不斷更,盡量不拖遝,將一個情節更加緊張刺激,人物張力更強的故事,奉獻給讀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詭鐸之罪域迷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泗070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泗0707並收藏詭鐸之罪域迷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