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 一切為了活著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讓阿米特警惕起來,他不能夠用自己的軍隊去跟饑民拚,隻是為了搶糧,可是他們的糧食真的不多了,包括前麵已經搶到的糧食,這些天下來也耗費的差不多了。
在這期間他曾經無數次的讓他的士兵嚐試泅渡海峽逃生,但幾乎沒有成功的,要麽淹死在海裏,要麽放棄退迴到了海岸上。
而這一次,他們麵對的是一百五十萬的災民,並且這些災民大部分都武裝了起來,手裏都有家夥,包括婦人和孩子,都拿著石塊。
畢竟朱羅王朝軍隊也是錫蘭人的敵人,並且跟錫蘭的仇恨甚至遠超他們與大宋之間的仇恨。
現在朱羅王朝的軍隊想要他們活不下去,奪走他們的最後的糧食,他們唯有起來力爭,否則便隻有死路一條。
但是阿米特也知道他們的糧食已經撐不了兩天了,很多士兵已經餓的開始出現嘩變了,搶奪屬於軍官的糧食。
再這麽下去,這些士兵會為了一口吃的與上層軍官發生衝突,甚至嘩變。
因為上層將軍,包括他自己,留了不少糧食的,士兵又不是傻子,誰會不知道呢?如果不讓士兵去搶糧,士兵就會來搶他們。
於是,阿米特隻能下令搶劫饑民。
他派出十萬大軍,由海軍元帥太哈斯率領,浩浩蕩蕩前往饑民所在的平原海灘。
戰鬥就這麽打響了。
朱羅王朝十萬大軍大部分是步兵,手持長矛、大刀和弓箭。
這之前的交戰,朱羅王朝軍隊的弓箭占了大便宜,殺傷了大量的災民。
但這一次效果就沒那麽好了。因為經曆了上一場戰鬥之後,災民已經學會了如何作戰。
為了抵禦箭的進攻,他們學會用鍋蓋或者水缸蓋等來做盾牌,或者把能護身的鐵片、木板等綁在胸前背後,保住身體要害,還有不少人用鐵鍋扣在腦袋上。
第一波箭射來的時候,這些裝置使得箭的殺傷威力大減。
弓箭手第二波發射,可結果仍然一樣。
於是,太哈斯下令騎兵和象兵衝鋒,把饑民原本就混亂不堪的陣營撕開,分割包圍。
按理說,訓練有素的十萬軍隊,就算對付饑民一百十五萬,那也應該不是太難打。
畢竟缺乏訓練並沒有統一指揮的饑民,人再多也是各自為戰,人數優勢會大打折扣。
但是,麵對饑民就不一樣了。他們為了生存,激發出了強大戰鬥力。為了保護家人,保護糧食,他們隻有拚了。
這些日子來,他們看多了身邊親人死去,也看夠了遍地屍骨,他們不想變成其中的一具,他們隻想活下去,誰搶他們的糧食,他們就跟誰拚到底,糧食是他們的命。
雙方展開了混戰。
但是戰鬥慘烈卻不激烈,因為雙方都是饑餓已久的人。
朱羅王朝的士兵每天也隻能喝一頓稀飯,餓得打晃,體力大不如前。
他們處於進攻狀態,而饑民處於防守。衝鋒更費體力。
等王朝軍隊衝到近前,饑民就原地跟他們拚,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也沒有力氣逃走,隻能本能的為了生存而拿起武器反抗。
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十萬訓練有素的軍隊會很容易地將一百五十萬的災民的百姓擊潰。
所謂兵敗如山,隻要有人跑,其他的人都會跟著跑,整個局麵會一片混亂,那他們十萬軍隊就會在後麵跟著追殺,就成了單方麵的屠殺。
可現在不一樣,他們麵對的是饑民,這些饑民已經被逼到了死亡邊緣,他們知道就算逃走,糧食被搶他們也會死。
何況他們已經沒有體力逃走了,唯一的選擇就是拚死抵抗,護住糧食,保護家人。
海灘之上到處都是戰鬥,無數的人倒在血泊中,哀嚎聲響徹了整個原野,血光飛濺。
統帥太哈斯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原以為他們的軍隊發動強攻之後,這些災民會逃走,那他們會一路追殺,並搶走糧食。
可現逃走的很少,絕大多數饑民根本不跑,隻要朱羅王朝的士兵衝上去,他們就會一夥人圍著一個士兵打,畢竟饑民人太多了,是他們的十五倍。
也就是說,十五個饑民打一個士兵,就算扣除其中的老弱婦孺,至少也有十個人打他們一個,冷兵器時代,這樣的數量對比,即便訓練有素的士兵也沒法應對。
朱羅軍隊死亡人數急劇攀升,地上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倒下的將士的屍體。
焦急之下,他立刻派傳令兵向將軍阿米特稟報。
可惜,戰場距離阿米特的朱羅王朝主力所紮營的兵營有半天的路程。
等到傳令兵緊急的把消息傳給阿米特要求增援時,半天時間過去了。
阿米特立刻派出了十萬兵馬前去增援。
十萬大軍趕到的時候,一整天都過去了,戰鬥還在進行。
倒不是朱羅王朝的十萬軍隊不願意退,而是他們退不了,因為他們已經被憤怒的災民重重包圍了。
好在朱羅王朝的軍隊訓練有素,會相互掩護,利用他們兵刃上的優勢和體力上相對優勢拚死抵抗,才得以苟延殘喘。
但就算如此,經過一天的激戰,十萬軍隊居然已經損失了五萬。
當然災民有二三十萬人死在了亂軍之中,如此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加上之前餓死的,整個沙灘上的死屍幾乎讓他們的戰鬥沒辦法再開展。
因為幾乎都沒人沒地方落腳了,隻能踩在屍體上搏鬥。
當十萬大軍增援部隊趕到的時候,局麵發生變化。雙方的廝殺重新迴到了勢均力敵。
饑民占著人多的優勢,十個打一個,而新趕來的朱羅王朝的十萬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可惜體力同樣跟不上了,加上急行軍走了一天,到了之後便立刻投入戰鬥。
他們的體力比饑民也強不了多少,每天一碗稀粥吊命,再跑上半天,能把刀子舉起來都不錯了。
不過搶糧食作為強大的動力,讓這些士兵拚盡了最後的力氣也要廝殺,隻有殺掉對方才能得到糧食,不然等下去死路一條。
戰鬥再次陷入膠著。
領軍作戰的太哈斯不斷的通過號角來傳遞軍令,變換進攻方向和陣型。
到底是訓練有素的朱羅王朝的軍隊,殺傷了大量的饑民。可是這些饑民似乎殺不完一般,他們為了生存,隻能拚死抵抗。
在這期間他曾經無數次的讓他的士兵嚐試泅渡海峽逃生,但幾乎沒有成功的,要麽淹死在海裏,要麽放棄退迴到了海岸上。
而這一次,他們麵對的是一百五十萬的災民,並且這些災民大部分都武裝了起來,手裏都有家夥,包括婦人和孩子,都拿著石塊。
畢竟朱羅王朝軍隊也是錫蘭人的敵人,並且跟錫蘭的仇恨甚至遠超他們與大宋之間的仇恨。
現在朱羅王朝的軍隊想要他們活不下去,奪走他們的最後的糧食,他們唯有起來力爭,否則便隻有死路一條。
但是阿米特也知道他們的糧食已經撐不了兩天了,很多士兵已經餓的開始出現嘩變了,搶奪屬於軍官的糧食。
再這麽下去,這些士兵會為了一口吃的與上層軍官發生衝突,甚至嘩變。
因為上層將軍,包括他自己,留了不少糧食的,士兵又不是傻子,誰會不知道呢?如果不讓士兵去搶糧,士兵就會來搶他們。
於是,阿米特隻能下令搶劫饑民。
他派出十萬大軍,由海軍元帥太哈斯率領,浩浩蕩蕩前往饑民所在的平原海灘。
戰鬥就這麽打響了。
朱羅王朝十萬大軍大部分是步兵,手持長矛、大刀和弓箭。
這之前的交戰,朱羅王朝軍隊的弓箭占了大便宜,殺傷了大量的災民。
但這一次效果就沒那麽好了。因為經曆了上一場戰鬥之後,災民已經學會了如何作戰。
為了抵禦箭的進攻,他們學會用鍋蓋或者水缸蓋等來做盾牌,或者把能護身的鐵片、木板等綁在胸前背後,保住身體要害,還有不少人用鐵鍋扣在腦袋上。
第一波箭射來的時候,這些裝置使得箭的殺傷威力大減。
弓箭手第二波發射,可結果仍然一樣。
於是,太哈斯下令騎兵和象兵衝鋒,把饑民原本就混亂不堪的陣營撕開,分割包圍。
按理說,訓練有素的十萬軍隊,就算對付饑民一百十五萬,那也應該不是太難打。
畢竟缺乏訓練並沒有統一指揮的饑民,人再多也是各自為戰,人數優勢會大打折扣。
但是,麵對饑民就不一樣了。他們為了生存,激發出了強大戰鬥力。為了保護家人,保護糧食,他們隻有拚了。
這些日子來,他們看多了身邊親人死去,也看夠了遍地屍骨,他們不想變成其中的一具,他們隻想活下去,誰搶他們的糧食,他們就跟誰拚到底,糧食是他們的命。
雙方展開了混戰。
但是戰鬥慘烈卻不激烈,因為雙方都是饑餓已久的人。
朱羅王朝的士兵每天也隻能喝一頓稀飯,餓得打晃,體力大不如前。
他們處於進攻狀態,而饑民處於防守。衝鋒更費體力。
等王朝軍隊衝到近前,饑民就原地跟他們拚,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也沒有力氣逃走,隻能本能的為了生存而拿起武器反抗。
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十萬訓練有素的軍隊會很容易地將一百五十萬的災民的百姓擊潰。
所謂兵敗如山,隻要有人跑,其他的人都會跟著跑,整個局麵會一片混亂,那他們十萬軍隊就會在後麵跟著追殺,就成了單方麵的屠殺。
可現在不一樣,他們麵對的是饑民,這些饑民已經被逼到了死亡邊緣,他們知道就算逃走,糧食被搶他們也會死。
何況他們已經沒有體力逃走了,唯一的選擇就是拚死抵抗,護住糧食,保護家人。
海灘之上到處都是戰鬥,無數的人倒在血泊中,哀嚎聲響徹了整個原野,血光飛濺。
統帥太哈斯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原以為他們的軍隊發動強攻之後,這些災民會逃走,那他們會一路追殺,並搶走糧食。
可現逃走的很少,絕大多數饑民根本不跑,隻要朱羅王朝的士兵衝上去,他們就會一夥人圍著一個士兵打,畢竟饑民人太多了,是他們的十五倍。
也就是說,十五個饑民打一個士兵,就算扣除其中的老弱婦孺,至少也有十個人打他們一個,冷兵器時代,這樣的數量對比,即便訓練有素的士兵也沒法應對。
朱羅軍隊死亡人數急劇攀升,地上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倒下的將士的屍體。
焦急之下,他立刻派傳令兵向將軍阿米特稟報。
可惜,戰場距離阿米特的朱羅王朝主力所紮營的兵營有半天的路程。
等到傳令兵緊急的把消息傳給阿米特要求增援時,半天時間過去了。
阿米特立刻派出了十萬兵馬前去增援。
十萬大軍趕到的時候,一整天都過去了,戰鬥還在進行。
倒不是朱羅王朝的十萬軍隊不願意退,而是他們退不了,因為他們已經被憤怒的災民重重包圍了。
好在朱羅王朝的軍隊訓練有素,會相互掩護,利用他們兵刃上的優勢和體力上相對優勢拚死抵抗,才得以苟延殘喘。
但就算如此,經過一天的激戰,十萬軍隊居然已經損失了五萬。
當然災民有二三十萬人死在了亂軍之中,如此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加上之前餓死的,整個沙灘上的死屍幾乎讓他們的戰鬥沒辦法再開展。
因為幾乎都沒人沒地方落腳了,隻能踩在屍體上搏鬥。
當十萬大軍增援部隊趕到的時候,局麵發生變化。雙方的廝殺重新迴到了勢均力敵。
饑民占著人多的優勢,十個打一個,而新趕來的朱羅王朝的十萬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可惜體力同樣跟不上了,加上急行軍走了一天,到了之後便立刻投入戰鬥。
他們的體力比饑民也強不了多少,每天一碗稀粥吊命,再跑上半天,能把刀子舉起來都不錯了。
不過搶糧食作為強大的動力,讓這些士兵拚盡了最後的力氣也要廝殺,隻有殺掉對方才能得到糧食,不然等下去死路一條。
戰鬥再次陷入膠著。
領軍作戰的太哈斯不斷的通過號角來傳遞軍令,變換進攻方向和陣型。
到底是訓練有素的朱羅王朝的軍隊,殺傷了大量的饑民。可是這些饑民似乎殺不完一般,他們為了生存,隻能拚死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