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台上,雲珩繼續講解。


    “在臨床上,我們不建議代入現代醫學的病名,但是卻可以把現代醫學的一些病名當成症狀參考,患者還有結腸炎,口幹,口苦,那麽結合之前的脈證,就可以判斷,患者出了肝陽上亢之外,還有陰陽下陷、陰火上衝的一麵.......”


    “小雲的這個病案選的非常好呀。”


    屈同文和季風文輕聲交談著。


    “嗯。”


    屈同文點著頭:“這個病症並不算太過複雜,患者屬於肝陽上亢的症狀也很明顯,可問診不祥,卻容易忽視,這就造成了辯證不全的情況,這個病案就很能說明四診合參的重要性。”


    “是呀。”


    季風文道:“雖然隻是很小的疏忽,可造成的後果卻不小。”


    台上,雲珩依舊在講解:“肝陽上亢,陰陽下陷,陰火上衝,那麽在治療的時候思路就完全不一樣了,原本應該用育陰潛陽的法子,現在就要改變為升清陽散陰火,同時兼施熄肝風、養陰血、潛肝陽。”


    示教室的一群醫生都紛紛點頭。


    這個病案大家看的很明白,雲珩也分析的很明白,病案中的某專家也正是因為自信過頭,所以問診不祥,果斷下了結論,這才造成了診斷不全。


    “老馬,這種錯誤你都能犯?”


    梁萬明輕聲問著馬鐵全:“你可是老手了,竟然陰溝裏翻船?”


    “姓梁的,你再給我栽贓,信不信我和你翻臉?”


    馬鐵全瞪了一眼梁萬明,麻痹的,過分了啊,你憑什麽就說這個病案的某專家就是我?


    “嗬嗬,開個玩笑。”


    梁萬明其實並不確定,也就是故意的,現在馬鐵全明顯有些惱羞成怒,梁萬明反而確定了。


    那就不說了,老馬這人好麵子,這種事真要傳出去,以老馬的為人,搞不好真要和他翻臉。


    官大一級壓死人,誰讓人家老馬是會長的,該慫還得慫呀。


    “所以,在臨證用方,辯證論治的時候,信息的準確度和全麵度是第一位的,望、聞、問、切,四診和參,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才能在臨證的時候減少誤診,才能保持中醫永久不衰。”


    雲珩在講台上繼續講著:“隨著時代的變化,中醫需要不斷的完善,不能閉門自守,這是應該的,可在任何時候,輕重緩急都要分清楚,不能本末倒置,如果在實際的臨床中僅僅靠現代設備儀器的輔助檢查,而失去了傳統醫學的宗旨,不注重四診,不注重辯證,甚至徹底的西醫化,這就等於徹底拋棄了中醫的根基了,如此還不如去學西醫,免得誤人誤己。”


    說著,顯示屏上麵的畫麵一變,又出現了新的病案。


    “大家看這個病案......”


    第二個病案雲珩講的是在唐華醫院培訓的時候遇到的熱入血室的變證。


    當初嶽少江等人都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通過患者的表症以及患者經期受寒的特征,認為患者是熱入血室,卻忽視了患者前期治療的情況。


    這個病症也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這個病案嶽少江和任學東都是知道的,不過西亞醫院的其他醫生,就不是很清楚了,徐波還聽說過,考察組的青年醫生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熱入血室?”


    “剛才看前麵,我也以為是熱入血室呢,各方麵特征太明顯了。”


    “是呀,誰說不是呢,經期受寒,神誌不清,胡言亂語,這些都符合熱入血室的特征。”


    既然是講解冰飯,雲珩當初排班的時候就排好了,所以大屏幕上麵顯示患者信息的時候也是一步一步來的,一些關鍵的信息都隱藏在後麵,這樣才能說明問題。


    現在是講解,所以沒有提問環節,就像是老師講題一樣。


    可老師講題的時候,一些聰明的學生卻會在老師講解的時候自己就開始驗算,開始思考,這會兒示教室的青年醫生都是各大醫院的佼佼者,不少人剛才都根據大屏幕上顯示的信息在思考。


    “剛才前麵就說了,患者之前就接受過治療,可我也沒想到問一下或者看一下患者之前的治療情況。”


    羅亞輝和龐誌波輕聲交流著。


    “我也忽視了,不過我知道雲珩拿出這個病案,肯定不會那麽簡單,就是想來想去,都沒想明白究竟是哪兒不對,原來是之前的治療。”


    “是呀,熱入血室,錯用調補氣血的藥物,這是比較常犯的錯誤,可我們竟然沒想到問一下。”


    羅亞輝點著頭。


    “這個病案很不錯呀。


    朱森強等幾位專家也在交流著。


    之前雲珩講的那個病案就很不錯,現在這個病案更是不錯,都能從實際上說明問題。


    “患者從各方麵來看都符合熱入血室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不少醫生可能都已經果斷的下了結論了,就是熱入血室。”


    嶽少江低下了頭。


    “可我們繼續看,患者在之前有過治療用過調補氣血的藥物,這個點是很關鍵的。”


    雲珩繼續講著:“望、聞、問、切,每一診都很關鍵,有時候我們覺的微不足道的一個細節,或許就能發現一些比較關鍵的問題,問一下患者的既往病史,查看一下患者之前的診療記錄,結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李中梓的《內經知要》裏麵有說,脈者,血之征兆也,病態萬殊,盡欲以三指測其變化,非天下之至巧者,孰能與於斯?”


    雲珩緩緩道:“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脈診雖然能夠探查氣血的征兆歸經、病態,然而病態萬千,變化多端,僅僅以三根手指診脈判斷其變化,又豈是那麽容易的,放眼全國,能有這個水平的又有幾個人?”


    “所以說,想要脈診無誤,必須以四診合參,相互佐證,互相印證,望色為先,耳占鼻嗅,口給以身,然後指切其脈.......”


    “自古就有以脈困醫之說,其實何止以脈困醫,四診單獨辯證,本就是不符合中醫綱常要領的,獲取到不準確不全麵的信息,那麽辯證必然出錯,辯證出錯,用藥則不是救人,而是害人了。”


    說著,大屏幕上的畫麵再次變化,又出現了新的病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社區醫院開始成為國醫聖手雲珩米詩琳任學東寧歡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子如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如珩並收藏從社區醫院開始成為國醫聖手雲珩米詩琳任學東寧歡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