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搖搖欲墜,爭論不休!
鐵血九皇子,殺敵就變強! 作者:犀利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分派完背嵬軍後,蘇言轉身望向灰蒙蒙的天空。
如今召喚的武將、軍隊已經全部匯合,已可以按照原定的計劃,繼續朝著喀山區域進發。
隨之一聲令下,大軍拔營,繼續前進。
十餘萬大軍鋪陳開來,仿佛無可抵擋的洪水,隨時可能淹沒前方的一切生靈。
這樣大規模的行動,自然沒有躲得過羅刹人的探馬。
一道道情報送到了羅刹各城的將領手中,誰都不敢相信,大乾的軍隊居然來得這麽快,而且兵力增長得這麽快!
“快,立刻稟報陛下!”
“大乾軍隊將至,如若沒有援軍,恐堅持不了三日!”
羅刹各城的將領們嚇得心肝顫抖,幾乎失去了抗衡大乾的信念,隻是不住地派出一名名信使,向阿奇夫八世求援。
然而,還沒等到信使抵達京師,蘇言的大軍便已經兵臨城下!
咚!咚!咚!
震天的戰鼓聲裏,陷陣營將士緩緩出現在城池前。
凜冽的殺意刺激著守城將領的心神,這些羅刹人早就被嚇破了膽,在看到武裝到牙齒的陷陣營後,忙不迭的打起白旗!
“不要殺我!”
“我投降,投降!”
一陣陣雜亂的唿喊聲裏,城門洞開。
在征服了這座城池後,蘇言並未紮營,而是繼續朝著喀山區域進發。
或許是得知了開城投效可以保全性命,沿途的羅刹各城,居然達成了詭異的默契,還沒等大乾軍隊展露出威勢,城頭早就掛上了白旗!
當然,之所以投降的這麽快,也和羅刹缺少兵馬有密切關係,左右等不到援軍,與其城破被殺,還不如開城納降。
於是,當阿奇夫八世正為十萬火急的求援信而頭疼時,一封封嶄新的情報又送到了他的麵前。
“什麽?”
“大乾途徑的各城,全都投降了?!”
龍椅上的阿奇夫八世險些跌下來,滿臉的難以置信。
他怎麽想,這些城池也能堅守個七八日,乃至半個月,結果一箭不發就開城投降?
這還是往日威風凜凜、驍勇善戰的羅刹勇士?
說是一隻隻病貓也不為過!
然而,還沒等他從震驚中緩過神來,又有新的戰報送來。
“啟稟陛下,匈蠻殘黨吉台皇等人,接連攻破了數座城池,兵鋒正盛,請陛下速速派兵馳援!”
看著歪歪扭扭的筆墨,阿奇夫八世幾乎能想象得到求援者心中的惶懼。
一個被大乾打成落水狗的吉台皇,麵對著羅刹人居然能連戰連捷,說出來鬼都不信,阿奇夫八世也不太信,但他很快反應過來。
“該死,必定是因為這些將領被大乾嚇破膽了!”
被大乾嚇得失去戰意,看見敵軍攻來,第一反應就是投降,以至於吉台皇連戰連捷聲勢大振。
倘若放任這廝……
阿奇夫八世不敢再想下去,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在大乾兵鋒的卷動下,原本號稱北地強國的羅刹,竟然搖搖欲墜,隱隱有了亡國的傾向!
“不行,絕對不能放任這種傾向坐大!”
“一旦給那吉台皇發展的機會,恐怕也會形成不小的威脅!”
阿奇夫八世徹底坐不住了,陰沉著臉看向下方的朝臣,“速速擬旨,交由安德烈……”
為了防止中途有人耽擱,他一連點了五六個朝臣的名字,委派他們為使者,攜帶著羅刹皇帝的旨意,火速麵見蘇言,試圖求和。
“唉!”
目送眾使者離開,阿奇夫八世的臉上湧起無盡的疲憊。
就在剛才派遣使臣的時候,他甚至叮囑前者,隻要大乾肯退兵,自己願意向大乾俯首稱臣,歲歲納貢。
這樣的恥辱行徑,在羅刹國史上都是頭一遭!
……
蘇言軍大營。
就在阿奇夫八世依舊為前途而憂心忡忡時,他派遣的使臣們,其實已經找到了蘇言的營地,卻被蘇言以軍務繁重的借口拒之不見。
“米利亞大人,大乾統帥一直不肯見麵,這可如何是好?”
“咱們要是再耽擱下去,不知還有多少城池要投降!”
一想到遠方還有個吉台皇,這些使臣們急得團團轉,然而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在這種關頭,他們本來就膽戰心驚的過來,哪敢去催促半句?
而與此同時,在中軍大帳內,蘇言也在和郭嘉、魏征商議著此事。
“兩位先生,你們覺得要不要趁機滅了羅刹國?”蘇言看著掛在大帳裏的地圖,臉上浮現一抹思索之色。
聞言,郭嘉沉吟片刻,抬頭道:“一定要滅!”
“正所謂趁他病要他命,羅刹國都已經搖搖欲墜了,此時殿下不吞並了羅刹,更待何時?”
“不妥!”
聽到這話,旁邊的魏征站起身來,搖了搖頭。
“如何不妥?”
郭嘉看著魏征,皺起了眉頭。
“殿下現在還是朝廷的親王,並不具備吞並羅刹的政治條件。”魏征立馬為蘇言解釋,“倒不如暫且罷兵,留著羅刹人,養寇自重。”
“親王又如何?”
“隻要吞並了羅刹,實際控製的疆域大大提升……”
郭嘉出言反駁,仍舊主張吞並羅刹國,打下建立霸業的基礎。
“這樣做的話,疆域確實會擴大,但試想羅刹滅國後,大乾朝廷該如何封賞殿下,殿下已經是親王,難道要那隆乾帝禪讓?”
魏征當仁不讓,繼續說道:“彼時,朝廷必然會集中所有力量對付殿下,形勢隻會比現在複雜,所造成的損失也要多於羅刹土地帶來的利益!”
兩人一時間誰也說服不了誰,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蘇言一直凝視著羅刹地圖,傾聽著兩人的爭執,臉上的思索之色更濃。
片刻。
蘇言轉身看向兩人,輕輕擺手,“兩位不必爭執,孤決意采納魏征的建議。”
這是他經過仔細思量後得出的結果。
郭嘉的提議固然好,但更多的是站在謀士的角度去考慮。
而在對待羅刹國的問題上,單單考慮軍事問題還不夠,畢竟關乎到大乾朝廷,必須還考慮到政治影響。
若是從政治方麵考慮,顯然魏征的這手養寇自重,更加符合蘇言的利益。
如今召喚的武將、軍隊已經全部匯合,已可以按照原定的計劃,繼續朝著喀山區域進發。
隨之一聲令下,大軍拔營,繼續前進。
十餘萬大軍鋪陳開來,仿佛無可抵擋的洪水,隨時可能淹沒前方的一切生靈。
這樣大規模的行動,自然沒有躲得過羅刹人的探馬。
一道道情報送到了羅刹各城的將領手中,誰都不敢相信,大乾的軍隊居然來得這麽快,而且兵力增長得這麽快!
“快,立刻稟報陛下!”
“大乾軍隊將至,如若沒有援軍,恐堅持不了三日!”
羅刹各城的將領們嚇得心肝顫抖,幾乎失去了抗衡大乾的信念,隻是不住地派出一名名信使,向阿奇夫八世求援。
然而,還沒等到信使抵達京師,蘇言的大軍便已經兵臨城下!
咚!咚!咚!
震天的戰鼓聲裏,陷陣營將士緩緩出現在城池前。
凜冽的殺意刺激著守城將領的心神,這些羅刹人早就被嚇破了膽,在看到武裝到牙齒的陷陣營後,忙不迭的打起白旗!
“不要殺我!”
“我投降,投降!”
一陣陣雜亂的唿喊聲裏,城門洞開。
在征服了這座城池後,蘇言並未紮營,而是繼續朝著喀山區域進發。
或許是得知了開城投效可以保全性命,沿途的羅刹各城,居然達成了詭異的默契,還沒等大乾軍隊展露出威勢,城頭早就掛上了白旗!
當然,之所以投降的這麽快,也和羅刹缺少兵馬有密切關係,左右等不到援軍,與其城破被殺,還不如開城納降。
於是,當阿奇夫八世正為十萬火急的求援信而頭疼時,一封封嶄新的情報又送到了他的麵前。
“什麽?”
“大乾途徑的各城,全都投降了?!”
龍椅上的阿奇夫八世險些跌下來,滿臉的難以置信。
他怎麽想,這些城池也能堅守個七八日,乃至半個月,結果一箭不發就開城投降?
這還是往日威風凜凜、驍勇善戰的羅刹勇士?
說是一隻隻病貓也不為過!
然而,還沒等他從震驚中緩過神來,又有新的戰報送來。
“啟稟陛下,匈蠻殘黨吉台皇等人,接連攻破了數座城池,兵鋒正盛,請陛下速速派兵馳援!”
看著歪歪扭扭的筆墨,阿奇夫八世幾乎能想象得到求援者心中的惶懼。
一個被大乾打成落水狗的吉台皇,麵對著羅刹人居然能連戰連捷,說出來鬼都不信,阿奇夫八世也不太信,但他很快反應過來。
“該死,必定是因為這些將領被大乾嚇破膽了!”
被大乾嚇得失去戰意,看見敵軍攻來,第一反應就是投降,以至於吉台皇連戰連捷聲勢大振。
倘若放任這廝……
阿奇夫八世不敢再想下去,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在大乾兵鋒的卷動下,原本號稱北地強國的羅刹,竟然搖搖欲墜,隱隱有了亡國的傾向!
“不行,絕對不能放任這種傾向坐大!”
“一旦給那吉台皇發展的機會,恐怕也會形成不小的威脅!”
阿奇夫八世徹底坐不住了,陰沉著臉看向下方的朝臣,“速速擬旨,交由安德烈……”
為了防止中途有人耽擱,他一連點了五六個朝臣的名字,委派他們為使者,攜帶著羅刹皇帝的旨意,火速麵見蘇言,試圖求和。
“唉!”
目送眾使者離開,阿奇夫八世的臉上湧起無盡的疲憊。
就在剛才派遣使臣的時候,他甚至叮囑前者,隻要大乾肯退兵,自己願意向大乾俯首稱臣,歲歲納貢。
這樣的恥辱行徑,在羅刹國史上都是頭一遭!
……
蘇言軍大營。
就在阿奇夫八世依舊為前途而憂心忡忡時,他派遣的使臣們,其實已經找到了蘇言的營地,卻被蘇言以軍務繁重的借口拒之不見。
“米利亞大人,大乾統帥一直不肯見麵,這可如何是好?”
“咱們要是再耽擱下去,不知還有多少城池要投降!”
一想到遠方還有個吉台皇,這些使臣們急得團團轉,然而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在這種關頭,他們本來就膽戰心驚的過來,哪敢去催促半句?
而與此同時,在中軍大帳內,蘇言也在和郭嘉、魏征商議著此事。
“兩位先生,你們覺得要不要趁機滅了羅刹國?”蘇言看著掛在大帳裏的地圖,臉上浮現一抹思索之色。
聞言,郭嘉沉吟片刻,抬頭道:“一定要滅!”
“正所謂趁他病要他命,羅刹國都已經搖搖欲墜了,此時殿下不吞並了羅刹,更待何時?”
“不妥!”
聽到這話,旁邊的魏征站起身來,搖了搖頭。
“如何不妥?”
郭嘉看著魏征,皺起了眉頭。
“殿下現在還是朝廷的親王,並不具備吞並羅刹的政治條件。”魏征立馬為蘇言解釋,“倒不如暫且罷兵,留著羅刹人,養寇自重。”
“親王又如何?”
“隻要吞並了羅刹,實際控製的疆域大大提升……”
郭嘉出言反駁,仍舊主張吞並羅刹國,打下建立霸業的基礎。
“這樣做的話,疆域確實會擴大,但試想羅刹滅國後,大乾朝廷該如何封賞殿下,殿下已經是親王,難道要那隆乾帝禪讓?”
魏征當仁不讓,繼續說道:“彼時,朝廷必然會集中所有力量對付殿下,形勢隻會比現在複雜,所造成的損失也要多於羅刹土地帶來的利益!”
兩人一時間誰也說服不了誰,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蘇言一直凝視著羅刹地圖,傾聽著兩人的爭執,臉上的思索之色更濃。
片刻。
蘇言轉身看向兩人,輕輕擺手,“兩位不必爭執,孤決意采納魏征的建議。”
這是他經過仔細思量後得出的結果。
郭嘉的提議固然好,但更多的是站在謀士的角度去考慮。
而在對待羅刹國的問題上,單單考慮軍事問題還不夠,畢竟關乎到大乾朝廷,必須還考慮到政治影響。
若是從政治方麵考慮,顯然魏征的這手養寇自重,更加符合蘇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