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縣的善後工作做完後,沈玨陪著方琳薇給王寶琴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安葬。


    這半年來她們也算是同甘共苦過的人,這些尋找沈玨終日不得出路的崩潰日子,也多是她陪在她左右。


    這輩子她沒有幾個說得上話的朋友,自己也想不到,在這樣艱難的日子,卻是能與王寶琴推心置腹。


    王寶琴的犧牲,她沒有太多的傷心,因為她明白這是她的選擇。她以這樣沉重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曾經輕賤過她的人,又怎敢詆毀她半句。


    她說,她怕滿身是汙點的自己成為軒哥兒的累贅,可如今,她卻是成為了軒哥兒的驕傲。


    “琴姐姐,陳平縣我們守住了,我把你留在這片淨土之下,在沒有人來打擾你了。”


    她知道,她覺得自己不堪,所有她特意為她選了一個安靜的好地方。


    自山上下來,方琳薇才有機會開口問沈玨,這大半年裏,他到底去了哪裏,又為何會一直音信全無?


    原來,當初沈玨為了掩護李相良和阿吉逃出梁州去送信,他大張旗鼓的策馬去了白鶴縣。


    他到達距離白鶴縣外三十裏外,便讓士兵都停下做飯休整,暗地裏,卻偷偷派了斥候關山喬裝成老百姓前去白鶴縣打探消息。


    而關上帶迴來的消息果真不出他的所料,陸琮早已經與張權勾結,張權的兵馬早早就在白鶴縣等著他了。


    於是,當天夜裏,他故意假意將接下來的行軍消息告訴告訴百夫長,然後讓百夫長逐一相告後,又注意盯著自己手下的人夜間是否有異樣。


    內奸不除,他們無論如何也逃不脫被人圍剿的命運的。


    果不其然,當夜便有人趁著夜色將假消息傳了出去,而那個內奸,在消息被傳出去後立即便被沈玨抓了個現行。


    沈玨沒有審問他,也沒有折磨他,而是當即便一劍將他封喉。


    內奸的下場,就是要公開處刑,方能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當晚,他也趁此機會將他們目前的處境與大夥兒如實說明。


    如今他們被困於梁州,就算他們能逃過張權的追殺,他們手中的糧食也等不到朝廷再派人來圍剿梁州的時候。


    所以他們如今不能隻指望著朝廷的救援,而是要自救。


    而他放出的假消息是明日一早改道,不往白鶴縣,而是直接從兔兒山上的小道上繞開白鶴縣直奔梁州府城,錦官城。


    往兔兒山走捷徑路雖難走,卻能比繞道白鶴縣快上一日的腳程。


    而內奸將消息發出去,張權得了消息之後,為了圍堵於他,必定會連夜點將,將輜重都留在白鶴縣前去兔兒山下圍堵他們。


    而沈玨在抓住內奸後,便又派關山立即返迴白鶴縣外盯梢,他們大部隊隻是安心睡覺,養足精神。


    次日清早,沈玨點兵,朝著白鶴縣就出發。


    到白鶴縣外圍之時,關山趕忙來報,張權昨夜果真連夜帶著兵馬離去,且並未帶輜重糧草。


    沈玨聞言,心中大喜,當即就下令趁如今白鶴縣守衛空虛又不設防,出其不意衝進白鶴縣內,將白鶴縣內的軍糧通通搶走。


    此行他們目的有二。


    其一是在白鶴縣露臉,讓張權和陸琮,楊從雲等人都知道他出現在白鶴縣,並沒有逃走。這樣虎牢關防守才不會那麽嚴,李相良才有機會逃出去。


    其二就是搶糧草,他們要活下去,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糧草。


    沈玨吩咐,搶了糧草之後,誰都不能戀戰,能多拿就要盡量多拿,因為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可能被困在梁州出不去。


    所以,他們這些年輕人也是心厚,進了白鶴縣後,便將白鶴縣內所有的糧草搬空就走。


    出了白鶴縣,沈玨又讓人在拉糧食的車後綁上了樹枝,就算他們逃跑了,也沒有人能通過馬蹄和車軸發現他們的去向。


    而等在兔兒山腳下準備守株待兔,圍堵沈玨的張權在聽到沈玨突襲白鶴縣,將白鶴縣內所有的糧草盡數搬空後,氣得當即帶著人馬在返迴白鶴縣,卻已經為時過晚。


    他再趕迴白鶴縣,留給他的不過隻是一片狼藉的縣衙糧庫。


    這時,他才迴過神來,自己被沈玨戲耍了。


    如今沈玨輕鬆攻破了白鶴縣,卻是不趁機占據此城,隻是搶了軍糧便跑,必定是知道了陸琮和自己的計劃。


    那麽,按常理推斷,此時他們應該在搶了糧草之後便朝著虎牢關而去。


    若是楊叢雲放他們自虎牢關出去,那麽他們便能逃出梁州,若是楊從雲不開關,他們手中還有搶來的糧草,也能夠維持他們等到朝廷援軍的到來。


    當即,張權先是讓人快馬加鞭去虎牢關報信,自己則帶著大軍緊隨其後,一麵,他又才讓他的小兒子張定行返迴錦官城去調糧草。


    而他們千算萬算,卻是算不到現在的沈玨卻是帶著三千兵馬在這裏與他們玩燈下黑。


    他帶著兵馬搶了糧食之後,便帶著人自己就近上了兔兒山。


    他們都以為沈玨會急於逃出梁洲而逃向虎牢關,可沈玨也是算到了他們會想到此,屆時張權便會帶著大軍前去圍堵。


    若是楊從雲沒有叛變還好,要是楊從雲叛變了,他配合著張權前後夾擊他們,那他們這小小的三千兵馬,又怎麽可能還有活路?


    所以,上兔兒上龜縮不出,養精蓄銳才是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


    況且,兔兒山上有天險,易守難攻,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就算最後張權找上了兔兒山,他想要攻上兔兒山,就算付出三萬兵馬也未必能攻得下來。


    除非,他們圍困他們一年半載,讓他們把手中糧食耗盡,否則張權手中隻有十萬兵馬,又怎麽可能將三分之一的兵力和時間都耗在他身上。


    他反了朝廷,一來要在梁州站穩腳跟,再者還要防止陸琮和朝廷再派軍隊前來討伐。


    所以,沈玨猜想張權不會把太多精力放在圍剿他的身上。


    他本就隻是一個小小的監軍,在朝堂之上也非什麽舉足輕重的人物,花太多精力圍剿他不劃算。


    頂多就這麽一小段時間,若是找不到他的蹤跡,他必然會放棄。


    與其滿梁州的追著他跑,不如讓他主動出手,否則,他沈玨區區三千人馬,與山匪流寇又有多大的區別?


    沈玨不見蹤影,睡不著的,隻會是陸琮!


    而後的日子,沈玨一直讓三千兵馬龜縮於兔兒山不出。


    而他自己則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帶著關山偷偷下了兔兒,褪去盔甲,又在臉上稍稍做了喬裝,混跡在尋常百姓當中,也是沒有人能識破他的身份。


    誰能想得到,沈玨堂堂一軍的監軍,如今又統領著三千兵馬,又豈會混跡於市井之中?


    張權要在偌大的梁州內翻找一個人又談何容易?在他帶著大軍,費時費力的翻找一番後仍然不見沈玨的蹤跡後,朝廷又傳來禮王叛變的消息。


    至此,張權便再也沒有心思去追查沈玨的下落了。


    而在禮王到達潼關向張權發出結盟意向之後,沈玨也在白鶴縣遇見了阿結和方琳薇派來的宋明和劉傑等人。


    禮王和張權達成結盟後,潼關終於打開,張權的兵馬也陸續朝著潼關進發,配合著禮王迅速占領雍州,又朝著青州挺進。


    而沈玨也在這期間,讓宋明等人帶著從兔兒山上下來的兵馬喬裝成梁州軍從潼關轉向了雍州。


    進入雍州之後,沈玨帶著手下的兵馬再次龜縮起來,打算著隻等著朝廷派軍過來時,在關鍵時刻裏外夾擊叛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別當我是軟柿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賞繁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賞繁華並收藏別當我是軟柿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