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丟人現眼了?
這國公府內,就沒有一個人能講道理的嗎?他們扭曲、自私,從根本上爛透了。
“父親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蘇尋冷冷的看著在場眾人,不再試圖著去和他們講公平談感情。
“如今,事已成定局,方家的錢財,往後你們就別想了。與其在這裏追究責任,倒不如好好動一動腦子好好想想,年底兩樁婚事,外加二十萬兩的國債要怎麽還?
是要掏空你們各自裝的鼓鼓的腰包?還是要變賣國公府的公中產業?
而我一個不孝子孫,到是很不必在這裏參與,左右這國公府也輪不到我來繼承。”
他說完,轉身就要離開這個令他窒息的地方。
可是,這些人卻是不打算就那麽輕易放過他。既然說到了繼承問題,那這事就避不開蘇澤。
他起身,麵上幾乎沒有表情,語氣有些生硬的對著蘇尋的背影說道:“二弟,你這是打算撒手不管了?
你還當自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嗎?如果是,那如今這個家遇到了實際困難,你豈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蘇尋聞言,他頓了身子,轉頭死死的盯上了蘇澤,這麽不要臉的話,他是怎麽說出口的?
他忍住了衝上去揍他一頓的衝動,冷著臉道:“這個時候,我怎麽又是這個家的一份子了?大哥可真有臉,這一切的困難是誰造成的?誰惹的爛攤子誰來收拾,難不成自己惹事,還要累得規矩做人的人不得安寧不成?”
但是,國公府如今的局麵是誰造成,那還用說?不是國公爺前些年爛賭成性,偌大的國公府又何至於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蘇尋,他這時當麵撕下了國公爺最後的一張麵皮,血淋淋的,也是肮髒不堪的。
“你這個逆子,你這麽能耐,有本事,你就別享受這國公府給你帶來的榮華富貴。”
國公爺大聲嗬斥,上前來一個結實的耳光便打在了蘇蘇臉上。
他沒有躲,就那樣生生的受了下來,紅腫的臉上,指印清晰可見。
他抬頭,眸光冰冷的看著國公爺冷聲道:“這國公府也不是你掙來的,反而是被你給敗落的。都是蘇家子孫,怎麽你享受得了,我就享受不了?沒有這樣的道理。”
他說著,用手抹了一下嘴角上滲出的血,嘲諷的笑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蘇尋一番嘲諷,卻是頭也不迴的自個兒出了正院而去。徒留國公爺氣得在原地跳了腳。
他指著蘇尋的背影大罵道:“當初天台山的大師就說過,此子命帶反骨,乃不賢不孝的狂悖之徒。當初生下他就該把他掐死的,留此禍害至今,竟是要害得我蘇家家宅不寧!”
蘇尋一路直迴了自己的院子,他想不通,都是父母的孩子,怎的父母就偏心成了這個樣子?
難道他的出生就是個錯誤嗎?可是出生這事,本來就由不得他。
“阿忠,去,給我拿一壺酒來。”
蘇尋心煩意亂,坐在書房裏隻覺得自己可笑。
他不願意麵對他就是不被偏愛的事實,可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又讓他不得不承認,他就像是蘇家的一根刺,他們隨時都想著要怎麽拔幹淨的刺。
讀這麽多書有什麽用啊?努力出頭有什麽用啊?
他看著書架上擺著的各種經典古籍,第一次覺得他這麽努力就是個笑話。
一把將書桌上高磊著的書掀翻在地,最底下,露出方琳薇兩次來他書房裏寫的兩個“演”字。
她筆力不夠,寫出來的字偏向娟秀,沒有那種氣勢磅礴的筆力是不適合寫大字的。
“你贏了啊!”
他嘲諷的笑起來,將兩張紙揉成團要扔進籮筐中,卻又在抬手的瞬間鬼使神差的收了迴來。
而後鋪開,仔細的將揉成一團的紙細細壓平,最後夾在了尋常不看的詩集中。
他歎了歎氣,斂去燥怒,唯餘一股淒涼之感。
“誰教你這樣看透人心的?我以為你會永遠是個跟屁蟲。誰教你這樣挑撥的,如今我已無退路,你是不是很得意?”
他說著,想起方琳薇的話,心中又是一陣窒息。
不被偏愛的人,做什麽都沒用!
貼身小廝阿忠進來的時候,便見蘇尋拿著一本詩集在發呆。
“二爺,酒來了。”
阿忠把酒放在桌子上,看著他臉上不對勁,想要開口寬慰他幾句,卻是被他抬了抬手趕了出去。
待他一個人喝得微醺,書房的門突然再次被推開。
他無力的抬頭看了一眼,便見林婉瑜一身清冷的走了進來。
“婉兒,你來了啊。”
他微醺的擺著手,口齒有些含糊。
林婉瑜走近,他一身的酒味熏得她微微皺起了眉。
“你說,同樣都是蘇家的子嗣,他們怎麽就那麽不待見我?是我做錯了什麽了,他就是要那樣作賤我?”
他一邊說一邊笑,混合著眼淚,沾滿淚水的臉龐,將他的無奈一點點映了出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蘇尋笑著吟唱,又是一口烈酒灌入喉,他隨意癱坐在地上,又道: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膳袖留不止。”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婉兒,你說,那書本上的父母怎麽就那麽慈祥和藹呢?小時候,我最是喜歡讀這樣的詩,然後學會了,就高高興興的跑去念給母親聽。
現在想來,她曾經總是皺著眉頭,不走心的誇獎我幾句便把我打發走了,我以為是我不夠努力,做的不夠好,不曾想,她是壓根就不喜歡聽的。”
她不喜歡他,所以他再怎麽討好,在她眼裏也隻不過是徒勞罷了。
“婉兒,你說,這都是為什麽啊?”
他說著,抓著林婉瑜的手,滿懷期待的看著她,希望能從她的口中得到一個答案。
林婉瑜皺著眉頭,有些心疼他,卻也嫌棄他如今毫無形象的墮落模樣。
“尋哥哥,你喝多了。”
她皺著眉頭說。自古豪門貴族中,哪家沒有點齟齬齷齪,可也沒有見得誰都如他這般憤憤不平。
在她看來,就是做父母的有時候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了,做子女的也應該體諒,忍忍就過去了。
自古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連掌管天下的皇帝都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又何況他們這些做臣子的?
“喝多了嗎?沒有吧。”蘇尋說著又笑了起來道:“人說一醉解千愁,可我如今這愁是半點不解,可見我是沒醉的了。”
他說著,艱難的站起身來,走到書桌前,提起筆來,在白色的宣紙上寫了“偏愛”兩個字。
“尋哥哥,你別這樣。”
林婉瑜將他扶到軟榻上坐下,才語重心長的對他說道:“舅舅舅母如此行事,到底還是為了大局著想,咱們做子女的,該想著去體諒包容才是,而不是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與父母對著幹。
尋哥哥,這樣是大不孝的你知道嗎?若是傳出去了,別人會看你笑話的。”
這國公府內,就沒有一個人能講道理的嗎?他們扭曲、自私,從根本上爛透了。
“父親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蘇尋冷冷的看著在場眾人,不再試圖著去和他們講公平談感情。
“如今,事已成定局,方家的錢財,往後你們就別想了。與其在這裏追究責任,倒不如好好動一動腦子好好想想,年底兩樁婚事,外加二十萬兩的國債要怎麽還?
是要掏空你們各自裝的鼓鼓的腰包?還是要變賣國公府的公中產業?
而我一個不孝子孫,到是很不必在這裏參與,左右這國公府也輪不到我來繼承。”
他說完,轉身就要離開這個令他窒息的地方。
可是,這些人卻是不打算就那麽輕易放過他。既然說到了繼承問題,那這事就避不開蘇澤。
他起身,麵上幾乎沒有表情,語氣有些生硬的對著蘇尋的背影說道:“二弟,你這是打算撒手不管了?
你還當自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嗎?如果是,那如今這個家遇到了實際困難,你豈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蘇尋聞言,他頓了身子,轉頭死死的盯上了蘇澤,這麽不要臉的話,他是怎麽說出口的?
他忍住了衝上去揍他一頓的衝動,冷著臉道:“這個時候,我怎麽又是這個家的一份子了?大哥可真有臉,這一切的困難是誰造成的?誰惹的爛攤子誰來收拾,難不成自己惹事,還要累得規矩做人的人不得安寧不成?”
但是,國公府如今的局麵是誰造成,那還用說?不是國公爺前些年爛賭成性,偌大的國公府又何至於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蘇尋,他這時當麵撕下了國公爺最後的一張麵皮,血淋淋的,也是肮髒不堪的。
“你這個逆子,你這麽能耐,有本事,你就別享受這國公府給你帶來的榮華富貴。”
國公爺大聲嗬斥,上前來一個結實的耳光便打在了蘇蘇臉上。
他沒有躲,就那樣生生的受了下來,紅腫的臉上,指印清晰可見。
他抬頭,眸光冰冷的看著國公爺冷聲道:“這國公府也不是你掙來的,反而是被你給敗落的。都是蘇家子孫,怎麽你享受得了,我就享受不了?沒有這樣的道理。”
他說著,用手抹了一下嘴角上滲出的血,嘲諷的笑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蘇尋一番嘲諷,卻是頭也不迴的自個兒出了正院而去。徒留國公爺氣得在原地跳了腳。
他指著蘇尋的背影大罵道:“當初天台山的大師就說過,此子命帶反骨,乃不賢不孝的狂悖之徒。當初生下他就該把他掐死的,留此禍害至今,竟是要害得我蘇家家宅不寧!”
蘇尋一路直迴了自己的院子,他想不通,都是父母的孩子,怎的父母就偏心成了這個樣子?
難道他的出生就是個錯誤嗎?可是出生這事,本來就由不得他。
“阿忠,去,給我拿一壺酒來。”
蘇尋心煩意亂,坐在書房裏隻覺得自己可笑。
他不願意麵對他就是不被偏愛的事實,可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又讓他不得不承認,他就像是蘇家的一根刺,他們隨時都想著要怎麽拔幹淨的刺。
讀這麽多書有什麽用啊?努力出頭有什麽用啊?
他看著書架上擺著的各種經典古籍,第一次覺得他這麽努力就是個笑話。
一把將書桌上高磊著的書掀翻在地,最底下,露出方琳薇兩次來他書房裏寫的兩個“演”字。
她筆力不夠,寫出來的字偏向娟秀,沒有那種氣勢磅礴的筆力是不適合寫大字的。
“你贏了啊!”
他嘲諷的笑起來,將兩張紙揉成團要扔進籮筐中,卻又在抬手的瞬間鬼使神差的收了迴來。
而後鋪開,仔細的將揉成一團的紙細細壓平,最後夾在了尋常不看的詩集中。
他歎了歎氣,斂去燥怒,唯餘一股淒涼之感。
“誰教你這樣看透人心的?我以為你會永遠是個跟屁蟲。誰教你這樣挑撥的,如今我已無退路,你是不是很得意?”
他說著,想起方琳薇的話,心中又是一陣窒息。
不被偏愛的人,做什麽都沒用!
貼身小廝阿忠進來的時候,便見蘇尋拿著一本詩集在發呆。
“二爺,酒來了。”
阿忠把酒放在桌子上,看著他臉上不對勁,想要開口寬慰他幾句,卻是被他抬了抬手趕了出去。
待他一個人喝得微醺,書房的門突然再次被推開。
他無力的抬頭看了一眼,便見林婉瑜一身清冷的走了進來。
“婉兒,你來了啊。”
他微醺的擺著手,口齒有些含糊。
林婉瑜走近,他一身的酒味熏得她微微皺起了眉。
“你說,同樣都是蘇家的子嗣,他們怎麽就那麽不待見我?是我做錯了什麽了,他就是要那樣作賤我?”
他一邊說一邊笑,混合著眼淚,沾滿淚水的臉龐,將他的無奈一點點映了出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蘇尋笑著吟唱,又是一口烈酒灌入喉,他隨意癱坐在地上,又道: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膳袖留不止。”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婉兒,你說,那書本上的父母怎麽就那麽慈祥和藹呢?小時候,我最是喜歡讀這樣的詩,然後學會了,就高高興興的跑去念給母親聽。
現在想來,她曾經總是皺著眉頭,不走心的誇獎我幾句便把我打發走了,我以為是我不夠努力,做的不夠好,不曾想,她是壓根就不喜歡聽的。”
她不喜歡他,所以他再怎麽討好,在她眼裏也隻不過是徒勞罷了。
“婉兒,你說,這都是為什麽啊?”
他說著,抓著林婉瑜的手,滿懷期待的看著她,希望能從她的口中得到一個答案。
林婉瑜皺著眉頭,有些心疼他,卻也嫌棄他如今毫無形象的墮落模樣。
“尋哥哥,你喝多了。”
她皺著眉頭說。自古豪門貴族中,哪家沒有點齟齬齷齪,可也沒有見得誰都如他這般憤憤不平。
在她看來,就是做父母的有時候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了,做子女的也應該體諒,忍忍就過去了。
自古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連掌管天下的皇帝都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又何況他們這些做臣子的?
“喝多了嗎?沒有吧。”蘇尋說著又笑了起來道:“人說一醉解千愁,可我如今這愁是半點不解,可見我是沒醉的了。”
他說著,艱難的站起身來,走到書桌前,提起筆來,在白色的宣紙上寫了“偏愛”兩個字。
“尋哥哥,你別這樣。”
林婉瑜將他扶到軟榻上坐下,才語重心長的對他說道:“舅舅舅母如此行事,到底還是為了大局著想,咱們做子女的,該想著去體諒包容才是,而不是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與父母對著幹。
尋哥哥,這樣是大不孝的你知道嗎?若是傳出去了,別人會看你笑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