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不停直奔鬆鶴胡同,到了午後,一行人終於到了家。


    馬車入了儀門,方興早早就等在了儀門處。方老太太下了馬車,卻仍不見兒媳婦出來迎接,心下便又冷了幾分。


    方琳薇緊隨其後下了車,待人都朝著內院去了,她才叫住方興喊了幾個口風緊的家生子將沈玨移去了方予安的院子裏,而後又吩咐方興請大夫替沈玨看傷。


    安排好事宜,她便直接去了方老太太的常青院。


    “都安排好了?你也不等著大夫來瞧過了在過來。”


    方老太太見方琳薇來,拉著方予安的手始終放不下來,卻是笑著將目光移到了她身上。


    方琳薇聞言,笑道:“有什麽好等的,左右我盡了力救他,也算對得起我的良心了。我又不是大夫,守在那裏也沒用,反倒礙手礙腳的了,方大哥是個周全的人,哪裏用得著我在那裏指手畫腳了。


    這不,我就往祖母院裏來了,說不定這裏有我施展手腳的地兒呢。”


    見方琳薇如此,方老太太一路上懸著的心也算是落了下來。她第一眼見到沈玨躲在方琳薇的馬車中時,就擔心著兩是否有私情。


    如今見方琳薇是真的不大關心沈玨,隻是機械的出於報恩,她才真的信了她。


    他方家的子女,名聲被詆毀也就罷了嘴長在別人身上人家要怎麽說他們無法左右,但自身卻是一定要潔身自好的。


    她笑著拉過方琳薇,將她攬進懷裏道:“這麽大了還是個皮猴子,管天管地,你倒是管到我這老婆子的院裏來了。”


    方琳薇笑道:“誰叫我身強力壯,一身的幹勁呢。這會子見祖母迴來,還不得好好表現表現,讓祖母也多誇獎誇獎我啊。”


    祖孫三人說說笑笑,簡單吃了些午飯後,方老太太便將方予安打發去了前院。


    而後,常媽媽便把內院的賬目帶到方老太太的院內讓方老太太過目。


    “身為女子,管家理事是後宅生存的必備技能,你也跟著學一學。”


    方老太太對著方琳薇說著,便將其中一本賬冊遞到了方琳薇手中。


    管家理事,她哪裏又不會了?前世她為蘇尋為整個國公府當了幾年的家,嫁妝幾乎都填了進去,她又怎麽會不懂。


    但是即使會,她依舊笑眯眯的聽著方老太太教誨,這世上能對自己掏心掏肺,毫不保留的人沒有幾個,她很是珍惜這種承歡膝下的日子。


    賬目祖孫倆看了大半天,蘇老太太也不住的朝門外看了好幾次,眼看著要到晚飯時間,她終究是忍不住把賬冊一丟,對著內院管事常媽媽道:


    “常媽媽,太太是怎麽迴事?老婆子我進門這麽長時間,怎不見她來拜見?是生病了嗎?”


    常媽媽是內院管事,向來隻是管著一應開支和丫鬟婆子的調動,對於主子的事,她向來是不過問的。


    如今來老太太這麽一問,她倒是有懵圈,一時到不知怎麽迴答才好。


    方琳薇也知道,質問常媽媽隻是噱頭,她這是久不見兒媳來心生不滿,卻又不好得主動開口說,便隨便找個人提。


    這事,是她疏忽了,該在迴來的第一時間遣人去提醒她過來才是。


    蘇檸這人,對方老太太本就有怨,沒人刻意提醒她,隻怕她便要順勢假裝不知道了。真是糊塗至極!


    方琳薇放下了賬冊,笑著打了個圓場道:“祖母有所不知,當初出了安哥兒那事的時候,我怕母親上國公府求國公爺出麵亂來,便對外宣稱她收了徐州的信匆匆南下去了,讓她在家閉門不出。


    如今,隻怕還在與我置氣不肯見我呢。”


    她說著,轉頭又對著碧桃道:“快去,請了太太過來,可別讓祖母好等。”


    碧桃得了令,福了一禮匆匆去蘅青院請人。


    這些事,包括她軟禁蘇檸的事在迴來的路上她也是與方老太太細說過的。如今再提這事,不過是為了方老太太和蘇檸都有個體麵的借口罷了。


    對於方琳薇軟禁生母這事,方老太太當時聽了以後沒有說什麽,這會子又提了起來,她便意味深長的說道:


    “薇姐兒,也真是難為你一個小孩子家家了,你母親若是有你這一半的明白,這方家偌大的家產我也是要交給她打理的,可惜這麽多年了,我卻都想不明白她為何就非要一心向著國公府。”


    說到這個,方琳薇心裏到是有些明白的,當時與她大吵一架,她揚言若與國公府離了心,那她若在方家受了委屈就沒有人能為她撐腰了。


    她能說出這種話,到底還是對方家多有不信任。她怕方家不是自己最後的歸宿,又怕國公府不是她的退路,所以她大把銀子送到王夫人的手中,即使已有子女卻還是不遺餘力的討好蘇老太太。


    說白了,她就是自恃高門貴女看不起方家,又對方家沒安全感和信任感。


    她待人除了討好就是奉承,又或是像對方家這樣的,就隻是一味看不起,她會不投入感情,自己也沒多少感情,像個失了人味的人。


    方琳薇命人收了賬冊,對著方老太太道:“我母親,說白還是沒有什麽安全感吧。她自小被嫡母養大,嫡母又有自己的親生女兒,待她又能有多好?許多為人的道理,怕是從來沒有教過她。”


    她可以想象蘇老太太隨時拉長著一張臉,對著她動輒貶低辱罵,時間一長,她要能有人味有感情才怪,更別提什麽安全感了。


    隻可惜,她嫁入方家了卻依舊不開竅。


    明明已經逃離了那個令人窒息的家庭,卻不會自己立起來,像是慌不擇路的小孩一般,才走出去,又因著害怕和迷茫縮了迴去。


    可她這一縮,便再也得不到成長。


    方老太太聽了她的話,沉默了片刻卻沒有繼續與她討論蘇檸,而是感歎道:“薇姐兒,你是個好的。自古人皆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不論做什麽做子女的都不該置喙什麽。


    這話說得多可笑。做錯了就是做錯了,哪能因著她的身份就能將做錯的事粉飾過去。自古人們崇尚孝道,卻並非要後人一味的愚孝。我們做為至親,眼看親人做錯事,更應該及時規勸才是孝,萬不可眼看著親人步入窮巷無法迴頭而不勸,那才是最大的不孝。


    對於你軟禁生母這事,祖母是支持你的。你並無惡念,也是一心為著大局,不拘泥於形式的孝道,往後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否則,一味愚孝,將來誰都能拿一句孝道來壓著你,一壓一個準,那你還能成什麽事?”


    社會提倡孝道,有人就一味愚孝而不去辨別是非對錯,隻為著博得一個大孝子的好名聲。


    然則,真是關心你孝不孝的人又有幾個?孝不孝的說來好聽,不過哪家不是關起門來過日子,你孝不孝與別人又有什麽關係?


    反倒是一個知對錯辯是非的人,才能讓旁人敬重。


    對於軟禁生母,對於方琳薇而言,那也是迫不得已的,即便她有勇氣說出口,但到底還是有些心虛。


    如今聽方老太太這麽一說,她倒覺得一下子豁然開朗。人與人之間,到底還是要是非分明,才能長長久久的相處下去,就是天大的孝道,那也離不開一個理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別當我是軟柿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賞繁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賞繁華並收藏別當我是軟柿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