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我們在順德地區又一次經曆了一次強震,距離上個月地震的震中不遠。”


    噗通心跳聲中傳來焦急的迴答:“不過由於事先有了預防措施並進行了廣泛宣傳,雖然有些倉促,但是效果很好。相比首次震災這次損失和傷亡都大為減少。”


    陳老頭疼腦熱地說道。“目前我們的重點是派遣更多人員協助附近地區的恢複重建工作。”


    得知人沒事的消息使老人心中稍稍舒緩。他對同事的關切之情溢於言表:“老陳,請你也要保重身體啊。”


    他知道陳年累月在艱苦條件下工作,體力消耗巨大。


    掛掉電話後不久,另一台桌上的電話再次響起,連水杯還沒來的及放進口,就匆匆接起。“什麽?好……我明白。”


    整個下午,他的忙碌沒有一刻停歇。旁邊站著擔心不已的童小龍幾次想要插話勸阻都沒能說出口,隻能在一旁焦急不安。


    恍惚間,“要是唐秘書此時在這就好了”。


    不遠處的城市。


    懷孕待產的唐明悅慢步行走著。她走到房間門口輕敲了幾下無人


    “那邊的情況這麽嚴峻嗎?”


    顧晴川忽然想到什麽,開口詢問。


    王大叔點了點頭,“是的,李明親自匯報的,不會錯。”


    聽到這個名字,心中剛剛還有的憂慮瞬間釋然,隨即卻又浮現出新的擔憂。


    如今憑借濱海醫院這個聚寶盆,收入日進鬥金。去年全國各行業的外匯總計不過120億人民幣,然而濱海醫院從年初到現在不到三個月,已經向國內輸入了8億美元,按現有匯率約等於20億人民幣。


    就這短短時間的成績,已經抵得上年總外匯的數額。而且這還是起步階段,要是藥品生產和物流都能跟上步伐,那數據肯定會更加驚人。


    而今突然遇到這樣的阻礙,心裏真是不甘心。


    “晴川!”


    此時王大叔突然放下煙,目光睿智地看著她。顧晴川迅速抬起頭來。


    “立刻準備一份公告,大意是我國正遭受重大自然災害。”


    “因此,我們將用藥品換取物資,優先保證物資供應。”


    顧晴川仿佛領悟到了什麽,“大叔,你的意思是讓他們自行運送來?”


    “不錯,我們有錢也未必能買到東西,但讓他們自己把貨送到這兒,就容易多了。”


    “無論是糧食、布匹、衣物、帳篷等等,隻要是所需物資都可以兌換。”


    顧晴川立即領會,“好,我現在就著手準備。”


    她離開後,王大叔又陷入沉思,之後拿起電話,與遠在海上船舶廠的人聯係上了。


    水軍指揮部,位於海都。


    一位失去右臂的老者正坐著審閱文件。一個年輕人推門進來,手上提著熱水瓶走到老者身後,為其加滿了水。


    “爺爺,準備吃午飯吧。”


    老人看了眼眼前的孫兒,露出慈愛的笑容,“子陽,你迴來啦?”


    “嗨,海軍放假我就來看您了。”趙陽拉過一張椅子坐下,看著桌上的文件好奇地問:“爺爺,我們在建巨輪是不是?聽別人說要裝更多、更遠的大炮啊。”


    老人哈哈大笑然後搖頭。


    “我們的大船,並不是為了裝備更大的大炮。”


    “那是做什麽用呢?”趙陽不解地問,在他眼裏大型戰艦配著巨大的炮口才真正能夠守衛國家海域。


    老人輕撫孫兒腦袋,語重心長地說:


    想起那位陳先生,現在取得的成就,確實令人佩服。如果沒有他在遙遠地方的努力研發出的模型和技術,也就不可能有如今他們等比例製造成功的大船。


    這一切不僅給了團隊新的靈感,也為未來的航程鋪墊了堅實的道路。如果這條大船及後續所有建造成功的話,都會離不開這位幕後功臣的努力。


    “陽子,這個時代大炮不再是主宰。”


    趙陽皺著眉頭追問,“那我們大船上裝什麽呢?”


    老人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裝飛機,這些飛行器才是關鍵。”


    晚上鈴聲驟起,老人抓起電話,神情一刹那變得嚴肅。“首長,請放心。馬上安排船隊行動。”


    之後他轉頭對趙陽說,“吃完飯你就先迴去吧。”年輕小夥點點頭沒多問。


    夜幕下。


    海邊一艘驅逐艦悄悄出發駛往南方向行駛。船身上掛著新刷的名字和修葺一新的甲板顯示出它曾經的經曆,而旗杆頂飄揚著紅色旗幟在黑夜中發出颯颯聲響。


    後麵還有六艘快艇相繼出港,緊隨其後消失於深海之中……


    海濱醫療中心內


    當秦峰接收到顧晴川傳遞來的文件時,略微沉默片刻後即與葡城葡萄牙代表協商港口進行藥品交易事宜。


    統籌處


    在機械廠前排滿了各種重型卡車,它們來自青州市機械總廠和分支工廠以及合作的紡織廠。


    由於之前保衛部門車輛被抽調,使得裝甲車數量嚴重不足,隻能派出了現有的擎天柱牌卡車支援災區。


    駛向南方運輸過程中楊明擔心的是再次麵臨類似突發情況時是否還能維持足夠的運輸能力,但他明白這是暫時辦法,同時也堅信工廠的研發潛力,未來肯定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出現。


    楊佑寧陪同紡織廠領導送別支援隊伍時感慨頗深。紡織廠此次送去的是緊急趕製好的一批物資。


    最後,在一片忙碌而莊重的送行場麵中,所有的車輛整理完畢,楊小濤囑咐道:“一路小心


    陳宇寧表麵上顯得很輕鬆,但心裏很清楚,救援災區的工作遠比想象中的要複雜得多。


    “張廠長!”


    李小濤再次向張靜打了個招唿。通過李主任的關係,兩人關係較為親密,在私下裏,他通常會稱她為張姨。但此刻在機械廠內,還是正式稱唿更為合適。


    “聽說你收養了一個女孩?”


    “是的,她叫小米,正式名字叫李建明,今年六歲。”


    張靜歎了口氣,並沒有多問孩子的事情,而是轉而討論起工廠的情況。


    簡短交談後,劉惠民等人也圍了過來,大家彼此寒暄一番,然後和陳宇寧告別。


    平日裏,陳宇寧有些矯情,但現在情況緊急,他也毫不囉嗦,車隊一準備妥當就出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反腐先鋒,痛擊惡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啵啵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啵啵6並收藏四合院:反腐先鋒,痛擊惡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