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機部決定緊急增加三台紅旗軋鋼機,需立即撥付。


    同意


    楊偉東快速審閱並簽署一份份文件,這些文件在他麵前迅速變少。


    上午十點,楊偉東終於可以暫時放下瑣事,詢問研發部門的工作進展。


    “聽說,研發那邊遇到了一些問題。” 劉曉梅在一旁低聲說道。作為楊偉東的秘書,她早已對這些情況有所了解,以更好地協助楊偉東的工作。


    多年以來,許多事務都由劉曉梅代為處理,包括呈遞給楊偉東的重要文件也要先經過她的手。這種特殊的地位得益於她的能力和專業素質,使她在廠內廣受尊重,無人有異詞。


    相較之下,其他領導人的秘書更多從事雜務,很少參與到核心工作之中。例如王懷民的秘書甚至連審查文件的權限都沒有。相比之下,劉曉梅的作用不言而喻。


    盡管如此,這也是因為劉曉梅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這份認可。


    若是沒有她幫忙整理文件,光是應付這些事情就會耗費大量時間,根本無法進行更深入的工作如查看圖紙等。


    “有問題很正常!”楊偉東平靜地迴答,“關鍵是解決方法。”


    他深知這一發動機設計難度之大,不僅是設計上的挑戰,在資源材料、人才和技術上也都需要加倍努力。國內基礎建設和條件與國外尚有差距,因此困難顯得更大。但是遇到挑戰,正是考驗實力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製造,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隨意改動設計,哪怕速度慢下來也得保質保量完成。


    “我聽說他們派人去了煉鋼廠尋找合適的材料。”楊偉東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隨後他轉而問道:“陳廠長現在怎麽樣了?”


    三天過去了,他還未去探訪因意外受傷住院的陳廠長。


    “陳廠長已經出院了,不過腳部燒傷還需恢複,其他部位恢複良好,醫生說陳廠長的身體素質非常好,估計不久就能恢複到原來的水平。”


    想起當時的情形,他知道能夠如此快康複,多半歸功於小薇的幫助。她曾多次在關鍵時刻給予援助,可以說她是半路出家的醫學奇才了。


    “你幫我準備些水果和禮物,我們下午去看看他吧。” 楊偉東起身離開辦公室,“順便,我想先去趟煉鋼廠。”


    他認為應該親自去看望,這既是對項目的關心,也是一種鼓勵和支持。


    劉曉梅似乎有些不滿:“可是現在都快吃午飯時間了。”


    楊偉東笑著說:“去煉鋼廠吃飯也一樣嘛!”


    劉曉梅微微嘟起嘴唇,並非真生氣而是想說件事。“小張想讓你中午時候教她唱那首《陽光總在風雨後》……”她說出一個名字和請求。


    這是一首特別受歡迎且意義深遠的歌曲,在某地區廣受人們喜愛,甚至成了官方宣傳歌曲之一。


    雖然楊偉東並不是專業的歌手,但他卻是該歌曲的創作者之一。於是乎很多人自然希望能向他學習這首歌如何演唱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對於這個要求,楊偉東笑了笑說:“我可不是唱歌的人!你們讓她跟收音機裏學就是了,不用找我。”


    盡管這樣說,但從他的笑容來看,並不是完全排斥的意思。實際上,在很多人心中他已經是個名副其實的“歌手”。


    當楊偉東駕車離開工廠大門時,廣播裏正播放著那首經典的旋律。楊偉東加快車速駛離現場,身後傳來的歌聲漸漸模糊不清。


    他來到鋼鐵研究所,聽到了激烈的討論聲。


    在門廊處稍做停頓,便聽到有人發言:“我的意見是我們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硬度實驗,同時確保重量的要求。”說話者應是徐工。


    現在已經是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平時不少任務都交由他來主持。


    另一位工程師李明建議道:“我認為還可以通過工藝調整來進行改進,就像鍍錫鐵那樣借助化學反應,改變金屬狀態,這都可以嚐試。”


    老李則是安工器重的一員。雖然他在研究所工作,卻展現了非常突出的研發才華,尤其善於配比金屬,很多時候能發現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然而,單純增加硬度可能會導致尺寸和質量的問題,所以還是加強整體性能更為妥當。”


    “要是一切都無法解決就試試開發新的合金材料,用新研究得到的數據一個個驗證,總會有所成果。”


    這應該是李剛的話,顯示出團隊中各具特色的思維風格。聽完這些話後,楊偉東心情愉悅地進入辦公室。


    一進門眾人都熱情迎接。“剛才在外麵我已經聽了一會兒。”他說著,然後讓大家具體說明想法。年輕人們互相看了看,然後開始了匯報:


    “當前


    李明傑沒有理會老劉的嘮叨,他這人隻要不幹算命看相那套,日常工作還是很可靠的。


    眾人見狀連忙收起臉上的笑容,認真傾聽。


    “既然有三個方向可選,不如我們每個都推進吧!”


    “還有,機械廠那邊也在查找資料,看看國外是否有現成技術。如果有的話,咱們也可以借鑒。”


    “但是,我覺得即便有現成技術,咱們也應該獨立研究。畢竟是別人的終歸還是別人的,自己擁有的才真正屬於自己。”


    眾人點頭同意,而項目的成果越來越多,大大提升了民族自信心,讓他們充滿決心地迎接挑戰。


    尤其是原子彈成功之後,大家感到中國人同樣能做到並且會做得更好。


    鐵一般的意誌鞭策著大家,隻要有條件就必須上,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完成任務。因此,在這個目標上,幾乎不需要特別動員。


    一聽要超越外國人,個個精神百倍,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孫主任,您覺得呢?”


    孫文凱點頭表示讚同,早就洞悉了李明傑的心意,一被提問,便立馬響應:


    “沒問題。恰好研究所正在改進幾種合金材料,並無其他任務。”


    “可以三個方向同時進行,確實有點吃力,但並非不可行。”


    “好,那就這麽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反腐先鋒,痛擊惡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啵啵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啵啵6並收藏四合院:反腐先鋒,痛擊惡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