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村裏情況(一)
穿越暴富,想躺平,卻被逼上進 作者:夢想翻身的閑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臨時調換知青,又花了一些時間,等他們出發迴村時,已經九點半了。
被換過來的女知青叫馮春燕,初看上去是個老實的,但內裏怎麽樣,得接觸後才知道。
想來知青辦的人也是怕再換個不省事的過來,張大隊長不同意,又去磨他們,所以就幹脆找個老實的。
跟在牛車旁往村裏走,張映春湊到劉婧雪跟前,悄聲問,“劉知青,你說那吳如花會被換到哪裏去。”
劉婧雪搖搖頭,“這我哪知道。
不過有她鬧出來的這事,知青辦的人對她可沒什麽好印象,估計去不了什麽好地方。”
張映春看向陳國慶、張平安二人,揶揄他們道,“陳知青,張知青,你們兩個可得好生感謝劉知青,幫你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劉婧雪也笑著看向他們,“倒不用謝我,最應該感謝的是大隊長。
若不是他有能耐,也不能這麽輕易就將她給換走。”
張大彪聽了這話,好奇看向他們,“那吳知青跟你們兩個還有關係。”
兩人瘋狂搖頭,“沒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之前都不認識她。”
張映春笑道,“大隊長,您不知道,那吳知青眼光可好了。
一上火車就看中了這二人,特意坐在他們旁邊,跟他們拉關係,訴衷腸呢。”
張大彪想想那吳知青穿著的補丁衣裳,又看看眼前兩名男知青的裝扮,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她這是想給自己找個長期飯票呢。
不過她這胃口也太大了點,一下子調兩個,也不怕自己牙口不好。
她對自己的長相就這麽自信。”
張映春哈哈大笑,“大隊長,她那人可是自戀得很。
您是沒看見她跟他們說話時的那表現,那個嬌滴滴的樣子,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大隊長這人,又不是三姑六婆,應該不樂意聽這種事情,劉婧雪連忙轉移話題,“咱們不說她了。
大隊長,咱們後天就要下地幹活了。
您跟我們說說村裏的一些情況吧,也讓我們有個準備。”
張大彪也不推辭,他本就打算跟新來的這些知青說這些的。
“行,那我就跟你們詳細說下。”
“我們生產隊建了知青點,所有知青都住在知青點,你們過去也是住那裏。
不過如果嫁人了,那就搬出去了。”
聽到嫁人二字,敏感的張映春連忙問,“大隊長,咱們大隊也有知青嫁給村裏人嗎?”
“有啊,怎麽沒有,有女知青嫁給村裏小夥的,也有男知青娶村裏姑娘的。”
張映春那句“他們是自願的嗎”差點就問出口了,被眼明手快的劉婧雪一把捂住了嘴。
好在大隊長趕著牛車走在她們前麵,沒有看到這一幕。
大隊長繼續介紹,“咱們村對知青算是比較寬容的,除了秋收時,所有人都強製必須下地幹活外,其它時間,知青想幹活就幹活,不幹活就可以不幹。
如果不想下地,提前跟小隊長說一聲就行。”
張平安問道,“那糧食怎麽辦,不幹活沒有糧食,村裏不可能養著知青吧,村民們肯定會有意見。”
“那是自然,幹活才能分糧食,不幹活怎麽可能白分糧食。”,張大彪道。
張大彪介紹道,“咱們這跟其它地方一樣,實行的是人七勞三。也就是說大隊的收成除了交公糧外,餘下的部分,70%的糧食、錢都是按照人頭分配,滿足每個成員的基本口糧。
30%的部分則根據工分分配。
當然為了避免有人偷懶不上工,隻想白拿那70%的人頭糧,咱們大隊規定了一年必須要有多少工分,才能發放那70%的人頭糧。
若是沒有達到發放人頭糧的標準,可以拿錢補足那些工分。”
如果你分到的糧食不夠一年的嚼用,可以跟村民或是大隊換糧。
不過大隊或是村民家裏,也沒有多少餘糧,換不到你們就隻能另想辦法。”
“你們這些知青,隻要你幹夠了那70%人頭糧的工分標準,或是用錢補足了,那人頭糧還是會滿足你們的。”
劉婧雪很明白,這並不是對知青寬容,隻是土地有限,村裏收的糧食有限,如果逼著知青下地掙工分,工分多了,到時候不是分走了本應該分給村民的糧食。
人都是有個親疏遠近的,跟毫無關係的知青們相比,自然是自己村的村民比較重要。
說不定他們大隊那70%的人頭糧分糧標準也是知青下鄉後才有的。就算村裏也有懶漢,但有家人替他們分擔,掙足工分。
而知青們孤家寡人下鄉,若是都隻想偷懶,隻拿那部分人頭糧,難不成真讓村民們養著他們了。
想來那70%的人頭糧分糧標準的工分,若是換成錢,也堪堪夠買那些糧食。
陳國慶道,“咱們大隊不強製知青下地的規定,還是很人性化的。”
“這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你們那些城裏人哪懂得種地,不添亂就行了。
之前下鄉的那些知青,讓他們拔草,草沒拔掉,反而把秧苗給拔了。
讓他們鋤地,地沒鋤,反而把自己腳差點給剁了,還得大隊出錢給他治傷。
你們這不是下地來建設農村的,是盡給農村來添亂的。
後來逼得沒辦法,才想了這個方法。
隻要你賺足了工分,或是用錢補足了,人頭糧會分給你,保證你不會餓死,但要想吃飽,吃好,那你就得自己掙,或是靠家裏補貼了。”
劉婧雪最好奇的便是隊裏的工分製,便問,“大隊長,咱們隊裏的工分是怎麽定的。”
“成年男子一天的滿工分是十工分,成年女子一天的滿工分是八工分。
當然並沒有定死,若是這個女的跟男的一樣能幹,那她也是滿工分十工分。”
“一定是幹滿一天才算是滿工分嗎,按時長來算,或是按幹的活來算的。”,劉婧雪確認。
“肯定得按幹的活來算,不然一直在那磨洋工怎麽辦。
每天早上出工,小隊長會劃一塊地給你,規定你今天幹完這塊地是多少工分。
如果你一天幹完了,那就是你一天的工分,如果你半天就把那塊地幹完,另外半天你也可以再找小隊長要塊地繼續幹。
但你也不能無止盡的幹,畢竟地有限,糧有限,如果你幹得太多,別人的活就少了,他們還怎麽分糧,怎麽養活家人。
因此在平常的時候,一天最多也就十工分,就算你超過了十工分,那也隻按十工分算。
如果你們一大家子,你可以幹完十工分的活後,給家裏人幫忙,那工分也就算在你家人身上了。”
“剛才說過,那隻是在平時。
秋收的時候,為了鼓勵人多幹活,好早點將糧食收迴來,那就是特例了,就不定死一天隻有十工分了,幹多少算多少。”
劉婧雪聽後,心中有了主意。自己平時可以上半天工,休息半天,那半天的休息時間可以用來做自己的事情。
在秋收工分不封頂的時候,倒可以多幹點,多掙點工分,畢竟那時候是規定了必須要上工的。
被換過來的女知青叫馮春燕,初看上去是個老實的,但內裏怎麽樣,得接觸後才知道。
想來知青辦的人也是怕再換個不省事的過來,張大隊長不同意,又去磨他們,所以就幹脆找個老實的。
跟在牛車旁往村裏走,張映春湊到劉婧雪跟前,悄聲問,“劉知青,你說那吳如花會被換到哪裏去。”
劉婧雪搖搖頭,“這我哪知道。
不過有她鬧出來的這事,知青辦的人對她可沒什麽好印象,估計去不了什麽好地方。”
張映春看向陳國慶、張平安二人,揶揄他們道,“陳知青,張知青,你們兩個可得好生感謝劉知青,幫你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劉婧雪也笑著看向他們,“倒不用謝我,最應該感謝的是大隊長。
若不是他有能耐,也不能這麽輕易就將她給換走。”
張大彪聽了這話,好奇看向他們,“那吳知青跟你們兩個還有關係。”
兩人瘋狂搖頭,“沒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之前都不認識她。”
張映春笑道,“大隊長,您不知道,那吳知青眼光可好了。
一上火車就看中了這二人,特意坐在他們旁邊,跟他們拉關係,訴衷腸呢。”
張大彪想想那吳知青穿著的補丁衣裳,又看看眼前兩名男知青的裝扮,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她這是想給自己找個長期飯票呢。
不過她這胃口也太大了點,一下子調兩個,也不怕自己牙口不好。
她對自己的長相就這麽自信。”
張映春哈哈大笑,“大隊長,她那人可是自戀得很。
您是沒看見她跟他們說話時的那表現,那個嬌滴滴的樣子,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大隊長這人,又不是三姑六婆,應該不樂意聽這種事情,劉婧雪連忙轉移話題,“咱們不說她了。
大隊長,咱們後天就要下地幹活了。
您跟我們說說村裏的一些情況吧,也讓我們有個準備。”
張大彪也不推辭,他本就打算跟新來的這些知青說這些的。
“行,那我就跟你們詳細說下。”
“我們生產隊建了知青點,所有知青都住在知青點,你們過去也是住那裏。
不過如果嫁人了,那就搬出去了。”
聽到嫁人二字,敏感的張映春連忙問,“大隊長,咱們大隊也有知青嫁給村裏人嗎?”
“有啊,怎麽沒有,有女知青嫁給村裏小夥的,也有男知青娶村裏姑娘的。”
張映春那句“他們是自願的嗎”差點就問出口了,被眼明手快的劉婧雪一把捂住了嘴。
好在大隊長趕著牛車走在她們前麵,沒有看到這一幕。
大隊長繼續介紹,“咱們村對知青算是比較寬容的,除了秋收時,所有人都強製必須下地幹活外,其它時間,知青想幹活就幹活,不幹活就可以不幹。
如果不想下地,提前跟小隊長說一聲就行。”
張平安問道,“那糧食怎麽辦,不幹活沒有糧食,村裏不可能養著知青吧,村民們肯定會有意見。”
“那是自然,幹活才能分糧食,不幹活怎麽可能白分糧食。”,張大彪道。
張大彪介紹道,“咱們這跟其它地方一樣,實行的是人七勞三。也就是說大隊的收成除了交公糧外,餘下的部分,70%的糧食、錢都是按照人頭分配,滿足每個成員的基本口糧。
30%的部分則根據工分分配。
當然為了避免有人偷懶不上工,隻想白拿那70%的人頭糧,咱們大隊規定了一年必須要有多少工分,才能發放那70%的人頭糧。
若是沒有達到發放人頭糧的標準,可以拿錢補足那些工分。”
如果你分到的糧食不夠一年的嚼用,可以跟村民或是大隊換糧。
不過大隊或是村民家裏,也沒有多少餘糧,換不到你們就隻能另想辦法。”
“你們這些知青,隻要你幹夠了那70%人頭糧的工分標準,或是用錢補足了,那人頭糧還是會滿足你們的。”
劉婧雪很明白,這並不是對知青寬容,隻是土地有限,村裏收的糧食有限,如果逼著知青下地掙工分,工分多了,到時候不是分走了本應該分給村民的糧食。
人都是有個親疏遠近的,跟毫無關係的知青們相比,自然是自己村的村民比較重要。
說不定他們大隊那70%的人頭糧分糧標準也是知青下鄉後才有的。就算村裏也有懶漢,但有家人替他們分擔,掙足工分。
而知青們孤家寡人下鄉,若是都隻想偷懶,隻拿那部分人頭糧,難不成真讓村民們養著他們了。
想來那70%的人頭糧分糧標準的工分,若是換成錢,也堪堪夠買那些糧食。
陳國慶道,“咱們大隊不強製知青下地的規定,還是很人性化的。”
“這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你們那些城裏人哪懂得種地,不添亂就行了。
之前下鄉的那些知青,讓他們拔草,草沒拔掉,反而把秧苗給拔了。
讓他們鋤地,地沒鋤,反而把自己腳差點給剁了,還得大隊出錢給他治傷。
你們這不是下地來建設農村的,是盡給農村來添亂的。
後來逼得沒辦法,才想了這個方法。
隻要你賺足了工分,或是用錢補足了,人頭糧會分給你,保證你不會餓死,但要想吃飽,吃好,那你就得自己掙,或是靠家裏補貼了。”
劉婧雪最好奇的便是隊裏的工分製,便問,“大隊長,咱們隊裏的工分是怎麽定的。”
“成年男子一天的滿工分是十工分,成年女子一天的滿工分是八工分。
當然並沒有定死,若是這個女的跟男的一樣能幹,那她也是滿工分十工分。”
“一定是幹滿一天才算是滿工分嗎,按時長來算,或是按幹的活來算的。”,劉婧雪確認。
“肯定得按幹的活來算,不然一直在那磨洋工怎麽辦。
每天早上出工,小隊長會劃一塊地給你,規定你今天幹完這塊地是多少工分。
如果你一天幹完了,那就是你一天的工分,如果你半天就把那塊地幹完,另外半天你也可以再找小隊長要塊地繼續幹。
但你也不能無止盡的幹,畢竟地有限,糧有限,如果你幹得太多,別人的活就少了,他們還怎麽分糧,怎麽養活家人。
因此在平常的時候,一天最多也就十工分,就算你超過了十工分,那也隻按十工分算。
如果你們一大家子,你可以幹完十工分的活後,給家裏人幫忙,那工分也就算在你家人身上了。”
“剛才說過,那隻是在平時。
秋收的時候,為了鼓勵人多幹活,好早點將糧食收迴來,那就是特例了,就不定死一天隻有十工分了,幹多少算多少。”
劉婧雪聽後,心中有了主意。自己平時可以上半天工,休息半天,那半天的休息時間可以用來做自己的事情。
在秋收工分不封頂的時候,倒可以多幹點,多掙點工分,畢竟那時候是規定了必須要上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