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府,王彥在蕪湖稍作休整後,大軍便開始向大勝關方向運動,但是行軍過程卻非常謹慎。


    畢竟皇帝一行已經離開蕪湖八九天時間,如果是在城中,個把月都不是什麽大問題,但在曠野上,加上洪賊有意算計,那會發生什麽,就不敢想象了。


    此時哨騎已經被王彥散布出去,前出二三十裏,為大軍張目。


    這時,大軍已經出了蕪湖,到達當塗境內。


    此時,正好一支騎兵,逆著大軍前行的方向,疾馳過來。


    一名馬軍百戶在王彥身前不遠處停下,利索的翻身下馬,然後疾步跑老,單膝行禮,“大王,斥候帶迴了大勝關的消息。”


    王彥封王以後,身邊的文臣和大將多稱唿他為殿下,但底層的士卒,卻多稱唿他為大王。


    這“大王”原是對諸侯的稱謂,但是之後一些占山為王的草寇也以此自稱,就把這個詞兒弄得有些匪氣,不如“殿下”有雅勁兒,不過王彥道是很喜歡這個稱唿,覺得對於普通士卒而言,大王無疑能比殿下更能凝聚人心。


    王彥聽了奏報,目光閃動,一邊抬手,一邊說道:“帶過來!”


    百戶領命,不多時,一插著盔旗的總旗過來,正是那探查到大勝關附近的斥候頭領。


    一路奔馳,他頗為勞累,喘息未定,便先行禮稟報道:“大王,卑職深入應天府八十餘裏,冒險探查至大勝關外,隻見中軍大營已被焚毀,一小部分清軍,正在清理戰場,搬運屍體。”


    大營被破,王彥一顆心陡然提了起來,這麽看來,中路軍是敗了。


    “具體情況如何?可有陛下消息?”一旁的高一功等人也臉色一變,急問道。


    那總旗從懷中拿出幾塊軍牌,雙手呈上,歎道:“大勝關外的曠野上,方圓數十裏俱是人屍馬屍,從戰場上的情況可以看出來,戰況必然十分慘烈。卑職隻是稍微搜索,就發現了這麽多,不過好在卑職並未發現陛下和金都鎮的大纛。”


    王彥聽他說著,隨手從他手上拿起一塊軍牌,上麵寫著“武衛左軍磐石營指揮使”,翻過來一看,則刻著“徐啟仁”三個棣體字。


    王彥心頭一震,其他幾名拿起軍牌來看的將領也是臉色一沉。


    這徐啟仁是金聲桓的心腹之將,當年贛南大戰時,王彥還是通過他的幫助才策反了金聲桓。


    王彥沒想到他都戰死了,斥候雖然沒發現皇帝和金聲桓的旗幟,但情況恐怕也不樂觀了。


    這次江南之役,明軍一方準備本來就比較倉促,王彥硬是拖了三個多月,準備差不多了才順江東下。


    他知道皇帝甩開左右兩翼,前突至大勝關後,就有些擔心,這孤軍深入,若是攻關不下,士卒疲憊的時候,清兵忽然突襲,皇帝恐怕要吃大虧,現在他的擔心真的發生了。


    王彥的目光變的陰沉起來,中路軍可以說是江西明軍的精華,都是打出來的精兵,現在皇帝一敗,明軍必然元氣大傷。


    這次江南之戰,明清兵力本就相當,如果一下損失四萬多精銳戰士,西線的兵力對比,就會發生轉變,江南之戰恐怕將非常難打。


    而與江西明軍的損失相比,王彥更擔心的是皇帝個人的安危,如果皇帝被俘虜被殺,整個明朝這兩年打出來的氣勢,都會一瀉千裏。


    遠的不說,光說本朝,土木堡之變後蒙古兵馬便直接殺到北京城下,朝廷便險些準備放棄北京,而弘光帝被俘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明朝內部都處於分裂之態,對於滿清的進攻毫無招架之力。


    若是皇帝被俘,恐怕明朝內部又少不了一場統繼之爭。


    “殿下,咱們現在怎麽辦?”一旁的高一功等人問道。


    王彥聞語冷靜下來,現在他更應該考慮該怎麽辦,他這一路大軍到底何去何從。


    他現在要麽撤退,守住安慶,準備另立天子,但他立的天子,江西、福建,還有魯王未必買賬,明朝可能出現三家爭立的局麵,那大好局勢就血崩了。


    繼續前進,又沒摸清中路軍的情況,萬一他撞進去,金聲桓四萬多人,加上皇帝已經全部完蛋,明軍氣勢必然跌破穀底,而清軍氣勢鼎盛,在此種情況下決戰,那他純粹就是找死了。


    王彥左思右想,江南之役是國運之戰,打到現在,沒有局勢還不明朗就自己先慫的道理,況且大軍好退,輜重卻不好退,他和其它幾路明軍,為了這一戰已經耗費無算,除非有確切的消息,否則不可能後退。


    “斥候再探,把橫衝馬軍全都派出去,務必將事情摸清楚,中路軍到底打成了什麽樣子,皇帝是存是亡,還是以被清軍俘虜,必須給本藩一個準信。”


    旁邊的王士琇當即領命而去,可王彥還不放心,他現在的位置,已經很前突,極有可能陷入包圍中。


    等橫衝馬軍出發後,他又吩咐人手,去查看孫守法,以及江北李過和戴之藩的情況如何,下死命讓他們擋住外圍清兵。


    要是這兩支人馬,沒有擋住清兵,讓多鐸或者蕭起會抄了他的後路,那真就危險了。


    王彥忙完這些,吩咐妥當,這時忽然又有斥候迴來稟報,卻正是前突至馬鞍山下的那一支,言在馬鞍山下清軍連營,正在急攻山頭上的明軍。


    一眾將領和幕僚聽了,當即便確定了必是中路軍的敗軍,被困在了馬鞍山上。


    中路軍在大勝關下被清兵突襲,東麵被大勝關擋住,清軍從東南包抄過來,往迴跑又跑不過騎兵,很有可能沿著長江邊上逃,借機尋找船隻逃脫,但是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被困在了馬鞍山上。


    王彥既然得知中路軍還在戰鬥,那他就必須去救。


    如果四萬精兵損失殆盡,明軍必然元氣大傷,不得不再次轉入防守,而且四五年之內,不要再想光複江南。


    如果皇帝被俘,這兩年好不容易形成的一個名義上統一的中央政府,將立刻瓦解。


    能夠承繼大統的有桂王,但唐藩一脈這些年為大明的貢獻也有目共睹,擁唐之人大有人在,魯王也不是省油的燈,誰被擁為天子,都有人不會服氣,抗清勢力極有可能徹底分裂。


    而皇帝被俘給軍民帶來的打擊,必然又會使得明朝人心動蕩,士氣低迷,能不能保證在攻守易勢的情況下,還能守住現有版圖,還是個大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七年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