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都跑起來!”長江東岸,江堤上人頭攢動,士卒的衣甲在奔跑中嘩啦直響,軍士們一個個汗流浹背,但軍官依然並不滿意,站在高處給士卒打氣,催促大軍快行。
王彥在縱陽得知皇帝撲向大勝關後,隨將兵馬分為兩部,讓李過去救戴之藩,他則領七萬人馬繼續東下,並在源子港渡過長江,從北岸跳到了東岸。
江邊,士卒們扛著旌旗,拿著長矛,推著炮車急行,綿延數十裏。
這時王彥與一眾戰將,誇馬立於江堤上,俯視下麵宛如巨蟒前行的大軍。
“殿下,前麵再走三十裏,便接近蕪湖了。我軍隻要沿江而下,不用五日,就能趕至大勝關。”高一功騎在馬上,手中馬鞭指著東方說道。
王彥目光注視著東麵,見大軍綿延已經看不到盡頭,他微微皺眉,江南江北近二十五六萬清兵,不可能打的這麽被動,以洪賊的水準,必然能探知他發兵東下,不可能沒有防備。
王彥心頭一動,喚來橫衝馬軍統製官王士琇,吩咐道:“馬軍前出二十裏,仔細查看,莫要中了老賊的埋伏。”
王士琇聞令,當即抱拳領命而去,片刻後隻見的一隊隊盔甲鮮明的騎兵脫離了行軍大隊,飛馳而出,往東麵疾馳而去。
一旁的陳邦彥隨口說道:“皇帝四萬人馬都是精兵,金聲桓、王得仁都是久戰之將,就算中了清兵的奸計,料想也能支持,應該不至於快速崩潰。”
王彥搖搖頭,“不一定,從大勝到大敗,其中心境的轉變,足以催誇意誌如鐵的人。如果這次真是清兵故意設下的套子,皇帝將有一場惡戰要打了。”
王彥這還是保守估計,設想皇帝本以為勝利在望,結果卻中了清軍的陰謀,其心裏上將承受多大的打擊,大軍必然會陷入恐慌,加上清兵早有預謀,恐怕情況隻有更壞,沒有最壞了。
此時王彥也不能再管內心的一些小九九,要是天子戰死或者被俘,明軍這幾年打出來的氣勢,恐怕又會跌入穀底了。
這種情況,必然使得民心軍心俱頹,甚至可能重演清軍入關之初摧枯拉朽的局麵。
王彥拉動韁繩,夾了下馬腹,催馬慢行,“走,咱們的速度還是要再快一些,不趕上皇帝,本藩心中不安。”
王彥剛催馬欲走,河堤下,一騎逆著大軍前行的方向,飛馳而來,馬蹄踩過,泥土飛濺。
“報~”騎兵離得很遠便扯著嗓子,邊抽打戰馬,邊大喊道,聲音托的老長。
王彥戰馬沒走幾步,又被他把馬拉到一旁,勒住了韁繩,不一會兒,那騎兵奔到近前,急忙下馬稟報道:“殿下,前方十五裏,青戈江沿線,發現大批清軍沿江布好了陣勢,阻攔了我軍去路。”
騎兵一語說完,眾人勃然色變!這代表著衡陽王的擔心應驗了,一支清兵迂迴到了隆武後麵,來阻攔他們,這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王彥心道,果然戰事不會這麽簡單,洪賊怎麽可能那麽好對付。
“探查清楚沒有,有多少人馬?”王彥眯眼問道。
騎兵抱拳,“迴稟殿下,卑職所在總旗與敵遊騎遭遇,殺了一場,敵騎退走,但卑職等人也不敢追擊,隻是遠方眺望,可見敵軍中旌旗獵獵,隊伍整肅,怕是有兩萬眾。”
王彥聽了,微微沉默,然後又問道:“可看清旗號?”
騎兵立刻答道:“有藍底龍旗二十多麵,剩下都是綠旗。”
一旁的陳邦彥聽後,對王彥說道:“殿下,估計是佟圖賴領著正藍旗來阻擊了。”
佟圖賴去歲追隨多鐸攻打武昌,因為多鐸主動撤出楚地,所以佟圖賴所領的正藍旗損失比較小,還保存著相當的實力。
王彥一時不語,部將們都圍了過來,片刻之後,他對騎士說道:“你等繼續偵查,將敵軍的情況摸清楚。”語畢,又對親衛道:“去,把地圖拿來!”
不多時,親兵取出地圖,王彥招唿眾將都翻身下馬,蹲在地上,鋪開地圖仔細查看。
這幅地圖是暗通明朝的江南士紳秘密繪製,江南的山川地理,都畫的無比詳盡,還標住了不少清軍在江南的駐地,每個城池的兵力,都進行了注示。
眾人看了看,王彥指著地圖道:“孫守法被擋在了寧國府的宣城,現在咱們麵前又被佟圖賴擋住,清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吃掉前突的金聲桓,皇帝的處境危險了。”
“殿下,現在我們怎麽辦?”劉順摸著腦袋問道。
王彥的手在地圖上一指,在大勝關一線畫了一個圈,“佟圖賴能繞過金聲桓,插到青戈江,說明清兵的主力一直藏在側麵。”
王彥看著地圖沉思一陣,手指滑到了大勝關東麵,南京南麵的溧水縣。
“如果清軍主力藏在這裏,由大勝關的清軍不斷吸引消耗中軍,清兵再從側麵攻擊,將金聲桓圍在大勝關下,那情況就危險了。”王彥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清兵選擇將本藩拒在包圍圈之外,便也說明一個問題,清兵的兵力並不充足,否責他會等本藩一頭紮進去後,再一起包圍起來。”
一般來說,對於孤軍深入,那都是設好埋伏,然後圍而殲之,這就像家裏進了賊,自然要關門痛打,可現在清軍卻不讓王彥進門,而是擋在家門口。
不讓進,這隻能是賊來的太多,主人體虛,不敢全都放進來,以免反被爆捶,所以想一個個的解決。
這時王彥站起身來,諸將也都站起來,他環視將校一眼,“清軍既然不想讓本藩進去,那本藩就偏要進,將這張包圍網給他撕開,給他撐破。”
王彥這等於估算清兵的兵力不太充足,無法一口氣吃掉隆武的中軍,以及他的七萬大軍後,決定要一頭往清軍的伏擊圈裏鑽,將皇帝就出來,將清軍的包圍網給撐開。
陳邦彥聽了,明白王彥的意思,他忙問道:“那外線幾路人馬,需要聯絡嗎?”
王彥思考了一下,點點頭,“現在南京、蕪湖一線,咱們的兵力比清兵要多,可以聯絡外線幾路,讓他們務必牽製住其它清軍向大勝關運動。”
王彥在縱陽得知皇帝撲向大勝關後,隨將兵馬分為兩部,讓李過去救戴之藩,他則領七萬人馬繼續東下,並在源子港渡過長江,從北岸跳到了東岸。
江邊,士卒們扛著旌旗,拿著長矛,推著炮車急行,綿延數十裏。
這時王彥與一眾戰將,誇馬立於江堤上,俯視下麵宛如巨蟒前行的大軍。
“殿下,前麵再走三十裏,便接近蕪湖了。我軍隻要沿江而下,不用五日,就能趕至大勝關。”高一功騎在馬上,手中馬鞭指著東方說道。
王彥目光注視著東麵,見大軍綿延已經看不到盡頭,他微微皺眉,江南江北近二十五六萬清兵,不可能打的這麽被動,以洪賊的水準,必然能探知他發兵東下,不可能沒有防備。
王彥心頭一動,喚來橫衝馬軍統製官王士琇,吩咐道:“馬軍前出二十裏,仔細查看,莫要中了老賊的埋伏。”
王士琇聞令,當即抱拳領命而去,片刻後隻見的一隊隊盔甲鮮明的騎兵脫離了行軍大隊,飛馳而出,往東麵疾馳而去。
一旁的陳邦彥隨口說道:“皇帝四萬人馬都是精兵,金聲桓、王得仁都是久戰之將,就算中了清兵的奸計,料想也能支持,應該不至於快速崩潰。”
王彥搖搖頭,“不一定,從大勝到大敗,其中心境的轉變,足以催誇意誌如鐵的人。如果這次真是清兵故意設下的套子,皇帝將有一場惡戰要打了。”
王彥這還是保守估計,設想皇帝本以為勝利在望,結果卻中了清軍的陰謀,其心裏上將承受多大的打擊,大軍必然會陷入恐慌,加上清兵早有預謀,恐怕情況隻有更壞,沒有最壞了。
此時王彥也不能再管內心的一些小九九,要是天子戰死或者被俘,明軍這幾年打出來的氣勢,恐怕又會跌入穀底了。
這種情況,必然使得民心軍心俱頹,甚至可能重演清軍入關之初摧枯拉朽的局麵。
王彥拉動韁繩,夾了下馬腹,催馬慢行,“走,咱們的速度還是要再快一些,不趕上皇帝,本藩心中不安。”
王彥剛催馬欲走,河堤下,一騎逆著大軍前行的方向,飛馳而來,馬蹄踩過,泥土飛濺。
“報~”騎兵離得很遠便扯著嗓子,邊抽打戰馬,邊大喊道,聲音托的老長。
王彥戰馬沒走幾步,又被他把馬拉到一旁,勒住了韁繩,不一會兒,那騎兵奔到近前,急忙下馬稟報道:“殿下,前方十五裏,青戈江沿線,發現大批清軍沿江布好了陣勢,阻攔了我軍去路。”
騎兵一語說完,眾人勃然色變!這代表著衡陽王的擔心應驗了,一支清兵迂迴到了隆武後麵,來阻攔他們,這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王彥心道,果然戰事不會這麽簡單,洪賊怎麽可能那麽好對付。
“探查清楚沒有,有多少人馬?”王彥眯眼問道。
騎兵抱拳,“迴稟殿下,卑職所在總旗與敵遊騎遭遇,殺了一場,敵騎退走,但卑職等人也不敢追擊,隻是遠方眺望,可見敵軍中旌旗獵獵,隊伍整肅,怕是有兩萬眾。”
王彥聽了,微微沉默,然後又問道:“可看清旗號?”
騎兵立刻答道:“有藍底龍旗二十多麵,剩下都是綠旗。”
一旁的陳邦彥聽後,對王彥說道:“殿下,估計是佟圖賴領著正藍旗來阻擊了。”
佟圖賴去歲追隨多鐸攻打武昌,因為多鐸主動撤出楚地,所以佟圖賴所領的正藍旗損失比較小,還保存著相當的實力。
王彥一時不語,部將們都圍了過來,片刻之後,他對騎士說道:“你等繼續偵查,將敵軍的情況摸清楚。”語畢,又對親衛道:“去,把地圖拿來!”
不多時,親兵取出地圖,王彥招唿眾將都翻身下馬,蹲在地上,鋪開地圖仔細查看。
這幅地圖是暗通明朝的江南士紳秘密繪製,江南的山川地理,都畫的無比詳盡,還標住了不少清軍在江南的駐地,每個城池的兵力,都進行了注示。
眾人看了看,王彥指著地圖道:“孫守法被擋在了寧國府的宣城,現在咱們麵前又被佟圖賴擋住,清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吃掉前突的金聲桓,皇帝的處境危險了。”
“殿下,現在我們怎麽辦?”劉順摸著腦袋問道。
王彥的手在地圖上一指,在大勝關一線畫了一個圈,“佟圖賴能繞過金聲桓,插到青戈江,說明清兵的主力一直藏在側麵。”
王彥看著地圖沉思一陣,手指滑到了大勝關東麵,南京南麵的溧水縣。
“如果清軍主力藏在這裏,由大勝關的清軍不斷吸引消耗中軍,清兵再從側麵攻擊,將金聲桓圍在大勝關下,那情況就危險了。”王彥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清兵選擇將本藩拒在包圍圈之外,便也說明一個問題,清兵的兵力並不充足,否責他會等本藩一頭紮進去後,再一起包圍起來。”
一般來說,對於孤軍深入,那都是設好埋伏,然後圍而殲之,這就像家裏進了賊,自然要關門痛打,可現在清軍卻不讓王彥進門,而是擋在家門口。
不讓進,這隻能是賊來的太多,主人體虛,不敢全都放進來,以免反被爆捶,所以想一個個的解決。
這時王彥站起身來,諸將也都站起來,他環視將校一眼,“清軍既然不想讓本藩進去,那本藩就偏要進,將這張包圍網給他撕開,給他撐破。”
王彥這等於估算清兵的兵力不太充足,無法一口氣吃掉隆武的中軍,以及他的七萬大軍後,決定要一頭往清軍的伏擊圈裏鑽,將皇帝就出來,將清軍的包圍網給撐開。
陳邦彥聽了,明白王彥的意思,他忙問道:“那外線幾路人馬,需要聯絡嗎?”
王彥思考了一下,點點頭,“現在南京、蕪湖一線,咱們的兵力比清兵要多,可以聯絡外線幾路,讓他們務必牽製住其它清軍向大勝關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