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科甲同鄭之豹秉燭夜談,直至將近寅時,才迴去歇息,這一夜的成果,居然被王彥輕輕鬆鬆的一句“沒有交情”,便化解過去,他整個人頓時驚呆在那裏。
“本侯原本是要鄭之豹親自入營致歉,但粵地危機,本侯急於前往,明日一早便要拔營而去,加之鄭之豹態度還算誠懇,本侯便不與他計較矣!”王彥看孫科甲如此,心裏不禁輕蔑一笑,而後故作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好了!既然東西已經送到,爾便迴去吧!”
孫科甲還沒迴過神來,一名甲士已經走上前來,伸手示意道:“夫子,請吧!”
聞語,孫科甲才收迴神來,還想再說,但王彥卻不給他機會,轉身迴到桌案之後,端坐著處理營務去矣。
一時間,孫科甲隻得無奈的隨著甲士退出大帳,而後往營外而去,但他卻沒有察覺,甲士帶著他於營中走了許多彎路,幾乎使他觀遍了營中場景。
對於王彥拒絕宴請之事,孫科甲心中極其失望,他一路神情恍惚的迴到泉州城,而鄭之豹知他迴城後,立馬讓人招他到城中最大的酒樓望海閣相見。
孫科甲心懷忐忑的來到酒樓,被帶到一個巨大的隔間,鄭之豹坐於酒桌之前,見他進來立馬喜道:“凱德看此處如何?本侯已經於兩邊隔間裏埋伏了精銳甲士,隻等王彥一至,酒過三巡之際,且看本侯摔杯為號,便將他~~”
鄭之豹說的高興,仿佛王彥已經是他砧板上的魚肉一般,但他說著說著,卻發現孫科甲臉上十分不自然,心中不禁一緊,皺眉問道:“怎麽迴事?凱德為何這副模樣?”
孫科甲知道隱瞞無用,當即便苦著臉請罪道:“侯爺,屬下無能,王彥那廝不願入城赴宴!”
“什麽?難道王彥發現了本侯的動機?”鄭之豹聞言,頓時有些緊張,不禁一聲驚唿。
“非也!”孫科甲扭咧道:“那廝言,與侯爺毫無交情,不願赴宴!”
“毫無交情?”鄭之豹原本以為王彥洞察到危險,卻沒想到完全是因為不給他麵子,他不禁大怒道:“本侯送還他銀錢,還以美酒肉食為他犒勞大軍,而他居然如此輕視本侯,簡直豈有此理。”
鄭之豹這時已經忘記了他欲抓捕王彥之事,隻覺得尊嚴再一次被王彥踐踏,心中怒火如烈火烹油般,隨時都會爆炸出來。
一旁的孫科甲見此,神情卻忽然一動,陰狠地說道:“侯爺!王彥此人如此猖狂,屬下覺得侯爺要一雪前恥,眼前卻有一個機會。”
鄭之豹惱怒道:“什麽機會?他既然不願入城,難道要本侯出城,進入他的營塞不成。”
孫科甲聞語,不禁整理了一下思緒,才道:“屬下正是要侯爺出城,但不是此時,而是夜半三更,人都沉睡之時,侯爺帶領兵馬,直接踏平王彥的營塞!”
鄭之豹聞言,卻不由一驚,“凱德讓本侯劫營?”
孫科甲見鄭之豹麵有猶豫,問道,“侯爺可是擔心朝廷?”
“非也!本侯既然欲擒拿王彥,又豈會在意朝廷!”鄭之豹揮了揮手,“本侯所慮者,王彥畢竟威名再外,那戴之藩隻是他麾下一千戶,便如此難纏,本侯若偷營不成,那豈不給了他攻擊泉州的借口。”
“侯爺,屬下觀來,王彥不過徒有虛名之輩也!”
孫科甲摸了摸頭上繃帶,鼓動道:“想必侯爺今日也曾看見,王彥兵馬所紮之營塞,卻哪裏有半分名將的樣子。屬下今日於他營中,所見也竟是混亂不堪的一番場景,士卒們都極其懈怠,宛如流寇一般。”
“常言道,盛名之下無虛士,王彥的戰績擺在那裏,此番會不會是他在使詐呢?”鄭之豹已經有些被說動,但還是謹慎道。
孫科甲聞言,心裏不禁一顫,但他又覺得不太可能,而且削耳之仇,卻不能不報,於是慫恿道:“侯爺切莫擔心,王彥之兵,自數千裏之外的揚州,如喪家之犬一般,流落到此處,且不說水土不服,就說其鎧甲糧餉都無法補全,無論多麽精銳的軍隊,淪落到這般地步,士氣也必然早已懈怠,已經不能和曾經相比矣!”
鄭之豹聽他訴說,不禁點了點頭,孫科甲見此隨加把勁道:“侯爺,若再不下決心,明日一早,王彥可就拔營西去了。到時候,侯爺再想雪恥,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矣。”
“明日便要拔營?”鄭之豹聞語,不禁抬頭望著孫科甲,得到其肯定後,他臉色不禁一陣變化,最後一拍身前酒桌,狠聲道:“有仇不敗,非本侯本性。人生在世,就該快意恩仇,本侯已經位居如此高位,若還要隱忍,卻對不起如今的地位。本侯就聽凱德之言,今夜踏破敵營,活捉王彥!”
是夜,天近寅時,正是人睡死沉之時,在夜空中,幾顆稀星的微弱光芒下,泉州城的東門悄然打開。
一隻接近萬人的兵馬,悄然出了城門,往城外不遠處,點著三兩火炬的大營而去。
黑夜裏,將軍身上的盔甲,士卒手中的刀槍,散發著陣陣寒光,鄭之豹在數名甲士的護衛之下,行走在大軍之前,他心中一陣緊張。
早年鄭之豹也曾亡命於海上,但如今他卻已經過了十多年的安逸生活,加之他從未統領過近萬人馬,於陸地上與人交戰,所以心中難免緊張,但除了緊張之外,他也還有另一種情緒,那便是興奮。
不多時,借著黑夜的掩護,鄭之豹已經帶著兵馬,摸到離營百步開外的地方,這時他一揮手,一名鄭軍小校立馬上前,於黑暗中彎弓搭箭。
“嘣~”鄭之豹隻聽聞弓弦震蕩,便見營門處,哨塔上,一具屍體應聲而落,頓時就讓他心中熱血沸騰。
“噌~”的一聲,原本伏於地上的鄭之豹已經站起身來,他一把拔出腰間佩劍,指著大營方向,便大聲吼道:“兒郎們,給本侯殺啊!”
“本侯原本是要鄭之豹親自入營致歉,但粵地危機,本侯急於前往,明日一早便要拔營而去,加之鄭之豹態度還算誠懇,本侯便不與他計較矣!”王彥看孫科甲如此,心裏不禁輕蔑一笑,而後故作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好了!既然東西已經送到,爾便迴去吧!”
孫科甲還沒迴過神來,一名甲士已經走上前來,伸手示意道:“夫子,請吧!”
聞語,孫科甲才收迴神來,還想再說,但王彥卻不給他機會,轉身迴到桌案之後,端坐著處理營務去矣。
一時間,孫科甲隻得無奈的隨著甲士退出大帳,而後往營外而去,但他卻沒有察覺,甲士帶著他於營中走了許多彎路,幾乎使他觀遍了營中場景。
對於王彥拒絕宴請之事,孫科甲心中極其失望,他一路神情恍惚的迴到泉州城,而鄭之豹知他迴城後,立馬讓人招他到城中最大的酒樓望海閣相見。
孫科甲心懷忐忑的來到酒樓,被帶到一個巨大的隔間,鄭之豹坐於酒桌之前,見他進來立馬喜道:“凱德看此處如何?本侯已經於兩邊隔間裏埋伏了精銳甲士,隻等王彥一至,酒過三巡之際,且看本侯摔杯為號,便將他~~”
鄭之豹說的高興,仿佛王彥已經是他砧板上的魚肉一般,但他說著說著,卻發現孫科甲臉上十分不自然,心中不禁一緊,皺眉問道:“怎麽迴事?凱德為何這副模樣?”
孫科甲知道隱瞞無用,當即便苦著臉請罪道:“侯爺,屬下無能,王彥那廝不願入城赴宴!”
“什麽?難道王彥發現了本侯的動機?”鄭之豹聞言,頓時有些緊張,不禁一聲驚唿。
“非也!”孫科甲扭咧道:“那廝言,與侯爺毫無交情,不願赴宴!”
“毫無交情?”鄭之豹原本以為王彥洞察到危險,卻沒想到完全是因為不給他麵子,他不禁大怒道:“本侯送還他銀錢,還以美酒肉食為他犒勞大軍,而他居然如此輕視本侯,簡直豈有此理。”
鄭之豹這時已經忘記了他欲抓捕王彥之事,隻覺得尊嚴再一次被王彥踐踏,心中怒火如烈火烹油般,隨時都會爆炸出來。
一旁的孫科甲見此,神情卻忽然一動,陰狠地說道:“侯爺!王彥此人如此猖狂,屬下覺得侯爺要一雪前恥,眼前卻有一個機會。”
鄭之豹惱怒道:“什麽機會?他既然不願入城,難道要本侯出城,進入他的營塞不成。”
孫科甲聞語,不禁整理了一下思緒,才道:“屬下正是要侯爺出城,但不是此時,而是夜半三更,人都沉睡之時,侯爺帶領兵馬,直接踏平王彥的營塞!”
鄭之豹聞言,卻不由一驚,“凱德讓本侯劫營?”
孫科甲見鄭之豹麵有猶豫,問道,“侯爺可是擔心朝廷?”
“非也!本侯既然欲擒拿王彥,又豈會在意朝廷!”鄭之豹揮了揮手,“本侯所慮者,王彥畢竟威名再外,那戴之藩隻是他麾下一千戶,便如此難纏,本侯若偷營不成,那豈不給了他攻擊泉州的借口。”
“侯爺,屬下觀來,王彥不過徒有虛名之輩也!”
孫科甲摸了摸頭上繃帶,鼓動道:“想必侯爺今日也曾看見,王彥兵馬所紮之營塞,卻哪裏有半分名將的樣子。屬下今日於他營中,所見也竟是混亂不堪的一番場景,士卒們都極其懈怠,宛如流寇一般。”
“常言道,盛名之下無虛士,王彥的戰績擺在那裏,此番會不會是他在使詐呢?”鄭之豹已經有些被說動,但還是謹慎道。
孫科甲聞言,心裏不禁一顫,但他又覺得不太可能,而且削耳之仇,卻不能不報,於是慫恿道:“侯爺切莫擔心,王彥之兵,自數千裏之外的揚州,如喪家之犬一般,流落到此處,且不說水土不服,就說其鎧甲糧餉都無法補全,無論多麽精銳的軍隊,淪落到這般地步,士氣也必然早已懈怠,已經不能和曾經相比矣!”
鄭之豹聽他訴說,不禁點了點頭,孫科甲見此隨加把勁道:“侯爺,若再不下決心,明日一早,王彥可就拔營西去了。到時候,侯爺再想雪恥,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矣。”
“明日便要拔營?”鄭之豹聞語,不禁抬頭望著孫科甲,得到其肯定後,他臉色不禁一陣變化,最後一拍身前酒桌,狠聲道:“有仇不敗,非本侯本性。人生在世,就該快意恩仇,本侯已經位居如此高位,若還要隱忍,卻對不起如今的地位。本侯就聽凱德之言,今夜踏破敵營,活捉王彥!”
是夜,天近寅時,正是人睡死沉之時,在夜空中,幾顆稀星的微弱光芒下,泉州城的東門悄然打開。
一隻接近萬人的兵馬,悄然出了城門,往城外不遠處,點著三兩火炬的大營而去。
黑夜裏,將軍身上的盔甲,士卒手中的刀槍,散發著陣陣寒光,鄭之豹在數名甲士的護衛之下,行走在大軍之前,他心中一陣緊張。
早年鄭之豹也曾亡命於海上,但如今他卻已經過了十多年的安逸生活,加之他從未統領過近萬人馬,於陸地上與人交戰,所以心中難免緊張,但除了緊張之外,他也還有另一種情緒,那便是興奮。
不多時,借著黑夜的掩護,鄭之豹已經帶著兵馬,摸到離營百步開外的地方,這時他一揮手,一名鄭軍小校立馬上前,於黑暗中彎弓搭箭。
“嘣~”鄭之豹隻聽聞弓弦震蕩,便見營門處,哨塔上,一具屍體應聲而落,頓時就讓他心中熱血沸騰。
“噌~”的一聲,原本伏於地上的鄭之豹已經站起身來,他一把拔出腰間佩劍,指著大營方向,便大聲吼道:“兒郎們,給本侯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