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營猛然撞入許軍陣中,戰馬越過簡易的據馬樁,瞬間就撞飛數名許軍刀盾手,一千名騎兵殺入陣中。


    血肉飛濺,許軍本就疲憊,又被亂了陣型,哪裏還能經受得起騎兵的充擊,一萬餘人的大陣,片刻間就被忠義營殺了個對穿!


    “結陣!大軍速度恢複陣型!”


    在騎兵殺穿大陣的瞬間,許軍將校頓時大聲疾唿,指揮著士卒恢複陣型,可他們還沒來的急將被衝開的缺口補上,另兩隊高傑部騎兵,又先後殺進陣來。


    步兵不結成大陣,根本不可能抵擋住騎兵的衝擊,同樣的鮮血淋漓,同樣的殘肢斷臂,許軍大陣再次被騎兵洞穿。


    在另兩隊衝擊大陣的同時,王彥的忠義營再外線又重新整好了隊形,而後猛烈的再次向陣中衝來。


    “不要慌亂,結陣!結陣!”


    許定國看著混亂的大軍,臉上已經急出豆大的冷汗,可王彥和另兩個千戶輪翻衝擊,根本不給他再次結陣的機會。


    敢於阻擋騎兵的士卒,不是被砍翻在地,就是被戰馬踩成肉泥,鮮血和屍體將許軍帶到了崩潰的邊緣。


    王彥跟隨大軍縱馬再次躍入陣中,一名剛剛還在竭力指揮許軍恢複陣型的千戶,瞬間就被他削去腦袋,鮮血噴射,使得周圍的許軍士卒一陣膽寒。


    不知是哪一名士卒先丟掉了手中長槍,轉身北逃,瞬間就引發了周圍許軍的連鎖反應。


    “嘩啦”一陣嘈雜的聲響後,麵對再次衝來的騎兵,許軍士兵再也承受不住,前麵的士卒突然大嘩,一哄而散,無數士兵轉身就逃。


    本就混亂的許軍大陣,頓時便被潰兵衝得七零八落,許定國騎在馬上,不停的砍殺潰兵,揭斯底裏的嘶吼道。“眾軍不許慌亂!臨陣脫逃者!立斬不赦!”


    雖然許定國和他的親衛竭力阻止士卒北逃,可有道是兵敗如山倒,潰逃的許軍士兵,從起初的幾百人,瞬間就席卷整個大陣。


    恐慌蔓延,大軍頓時便同雪崩一般,許定國和親衛不斷的砍殺,也阻止不了許軍的潰敗。


    看著敗兵,漫山遍野的向北方逃去,許定國不由得一聲長歎,近萬大軍毀於一旦,他不由得心灰意冷起來。


    “許賊!”正在許定國,黯然神傷之間,遠處突然傳來一聲暴喝,將他驚醒過來。他尋聲望去,卻見百步開外,一名年輕將領在眾多騎士的簇擁下,向他衝來。


    一時間,許定國被嚇得魂飛魄散,哪裏還敢停留,他一拉韁繩,調轉馬頭便向北方逃去。


    “休走了許定國!”


    “取許賊人頭者,賞十金,官升一級!”


    斬殺許定國,王彥便是整個高傑部的恩人,他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因此他鎖定了許定國,緊隨其後,縱馬直追。


    許定國聽著身後唿喊,心裏一陣苦澀,他好好的河南副將不當,去投哪門子的清庭啊!


    世界上沒有後悔之藥,許定國隻得帶著一腔悔恨打馬狂奔,他已經不在奢求今後能在清庭獲得高位,隻求能保住自身一條老命,便心滿意足。


    王彥領著忠義營,一路猛追許定國,很快就超過了潰敗的許軍步卒,可他卻沒有打算停下腳步。


    潰卒自有隨後趕來的李成棟大軍收拾,而他隻有斬殺許定國,才算大功一件,將來才能在高傑餘部中擁有一定地位。


    許定國一路狂奔,身邊隻剩下十幾名親衛,可卻無法甩掉身後追擊的忠義營騎兵,不過他心裏並沒有絕望,隻要堅持到天黑,他就還有逃脫的機會。


    然而人生之事,十之八九皆不如意。


    許定國投清之前,可能沒看過黃曆,也沒找大仙算過吉兇,這十之八九似乎商量好了一般,在今日接踵而來。


    在許定國奔逃的必經之路上,之前繞道前行的一千騎兵,早已等候多時矣。


    看著前方擋住去路的騎兵,許定國肝膽俱裂,驚恐之間,他一個不慎,盡從奔馳的戰馬上跌落下來。


    他的親衛見此,紛紛拉住韁繩,使得戰馬停了下來。


    這一會兒功夫,王彥的騎兵已經追了上來,將他們團團包圍。


    許定國的親衛道也忠心,一個個連忙翻身下馬,扶起被摔得吐血的許定國,將他圍在中間,抽出戰刀將他保護起來。


    “許賊!還不束手就擒!”王彥騎著戰馬,手中戰刀指著許定國,厲聲喝道。“是要我,親自動手麽?”


    許定國從戰馬上摔下,不知斷了幾根肋骨,疼痛讓他表情扭曲,同時也讓他頭腦變得清醒。事已至此,許定國知道掙紮已經沒有任何用處,可讓他束手就擒,顯然也不可能。


    高傑死於許定國之手,高傑部對他恨之入骨,若活著落入他們之手,必然生不如死。


    聽聞王彥的喝斥,許定國臉上漏出一陣慘笑,他環顧身邊護衛,突然抽刀架自己的脖子上。“我死!爾等可降之,莫要丟了性命。”


    “將軍!”


    在一眾親衛的驚唿中,許定國橫刀自刎。


    從二品大員,一省副將,一念之差,落得此等下場,可悲乎?


    “將軍啊~”許定國對高傑狠,對自己也更狠,他一刀割斷咽喉,血如泉湧,親衛見此頓時失聲痛哭。


    “許賊既然已經伏法,爾等可願歸降?”看著許定國屍體倒下,王彥開口說道。


    這些親衛圍著許定國的屍身痛哭,聽了王彥的問話,抬頭互相看了一眼,盡然異口同聲道:“我等不願投降,願於將軍同死!”


    聞言王彥不由得有些驚訝,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些惱怒。“許定國背明降清,數典忘祖,爾等為何要為此等漢賊殉葬!”


    “自我等投靠將軍,家中衣食皆將軍所賜。父母妻兒皆將軍所養!”聞言一名親衛開口迴道。“大義與我等相去甚遠,知恩圖報,我等卻懂。受人恩惠,豈能不報!”


    說話間,那親衛已經持刀在手,言畢便如許定國一般,割喉自刎,而其他親衛也緊隨其後,片刻間,十幾人就死了個幹幹盡盡。


    王彥目睹眼前發生的一切,臉色陰沉無比,士卒不知有國家,不知有民族大義,不知自古漢賊不兩立,恐怕不少大臣也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不然為何滿清入關以來,降者無數呢?


    就是王彥身邊的忠義營諸人,又有多少人是因為大明和他站在一起的呢?他們之中,忠於王彥的程度,恐怕要遠遠高於忠於大明吧!


    絕大多數百姓,絕大多數普通士卒皆不知何為國家,何為民族大義,認為滿清入關,不過是換個皇帝,他們糧照交,地照種,沒有影響,也沒有責任。


    這也是為什麽主將一降,就能帶動麾下近萬人馬盡數投敵的原因吧!


    看著地上躺著的十幾具屍體,王彥心情無比沉重,他在這一刻,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一場大勝後,他卻沒有了一絲勝利的喜悅。


    “割下許定國首級,餘者就地掩埋吧!”片刻後,王彥無奈的道:“走!與孫千戶會合,而後直撲黃河!”


    劉順下馬一刀斬下許定國首級,用布一包,便直接掛在腰上,而後便隨著王彥催動戰馬,去與孫承武的千餘騎兵匯合。


    那孫承武詢問了一番戰鬥的經過,在得知許定國被王彥斬殺後,頓時便是一番稱讚。


    這時王彥也從孫承武口中得知,黃河邊上有一千多清兵和二十多艘大船,正準備接應許部大軍過河。


    二人便決定假冒許軍,全奸這股清兵。


    正月的河南之地,夜晚十分寒冷,王彥和孫承武都是輕裝簡行,無法再野外過夜,便乘著天色未黑,繼續打馬前行。


    途中兩人便商量著明日的具體戰法,因為王彥已經得了斬殺許定國的大功,便決定將突襲清軍的功勞讓給孫承武,忠義營輔助他麾下一千騎兵進行突襲。


    將要天黑之時,王彥他們趕到了離黃河八十裏的蘭考縣,便欲駐紮下來,可城中官紳卻不願意讓大軍入城。


    孫承武聞之,頓時大怒,揚言要發兵攻城。


    王彥好說歹說,才熄滅他的怒火,城中官紳也做出妥協,雖然不放大軍進城,但是願意為大軍提供紮營物資,準備吃食。


    是夜,王彥安排好巡夜之人,便準備休息,可他卻久久無法入睡。


    今天發生的一幕幕不斷在他腦中浮現,風雨飄搖的大明朝啊!外有如狼似虎的滿清,內則民心盡失,該如何挽救你呢?


    一夜無話,天亮後,用過早飯,大軍便再次出發,王彥卻讓錢一楓領著手下的一百人留在了考蘭城外。


    城內的官紳見大軍已走,便上城查看,卻見城門處,昨日送出城外的物資,又被整整齊齊的放好,堆在了城門兩側。


    一眾官紳見此頓時驚訝萬分,看著還在搬運被子、帳篷等物的錢一楓等人,不由問道:“你等是哪部人馬?”


    “忠義營!”錢一楓抬頭迴道。


    “此王師也!”一老者見此,不禁雙目微紅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七年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