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民國最強文豪(七)
逆襲大BOSS:萬界打臉手冊 作者:江山入夢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日後。
夜幕低垂,趙曉鬆坐在椅子上,想起報社這幾日連日上漲的報紙銷量,嘿嘿直樂。他們報紙平日裏不過印刷一萬份罷了,可自從這《奉天密室殺人事件》連載以來,銷量就連連攀升,今天連載的第四期更是賣出了兩萬份!那守夜人生生憑一己之力讓他們報社的銷量翻上一番,如此怎麽能讓他不開心?
編輯問:“主編,明天咱報紙印刷多少份?我好告訴印刷廠的人。”
趙曉鬆咬了咬牙:“讓他們印四萬份!”
編輯驚道:“這……會不會太多了?”要是賣不出去,可都砸在手上了。對於他們這種小報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放心吧,我心裏有數,明天就是《奉天密室殺人事件》的大結局了,買的人肯定更多。”趙曉鬆一邊說著,一邊在心裏飛速盤算著他是不是該找機會去李府拜見一下。
那守夜人自從接了他迴信後就沒了動靜,實在讓他坐立不安。如果能把這顆搖錢樹變成他們報社的固定作者,那麽何愁他們報社不興?
他打定主意,明天就登門拜訪一下李公,一定要把那守夜人請出來!
……
早晨,街上彌漫著乳白色的霧氣,街上響起報童清脆的賣報聲;“賣報啦,賣報啦,《奉天雜聞》隻要兩個銅板!”
“報童,勞駕給我一份報紙。”王廷筠從茶館窗戶裏探出頭來,從錢袋裏摸出兩個銅板遞給報童,然後便迫不及待地找到四版開始如饑似渴的看起來。
放在之前,他是不屑看這種小報的。還是前幾日從好友那裏聽說李歆在《奉天雜聞》上麵登了文章,他出於好奇才買了一份,然後就徹底入了迷。
這個故事太精妙了!他想破了腦袋了也想不出兇手到底是怎麽樣進入庫房殺死王老爺的。這幾日他為這個故事入了魔,天天茶不思飯不想,一門心思都在想兇手是誰。他跑去好友那裏問過那李歆,可那小子竟然已經出發遊學了!問他去了哪裏,李正升那老朽也不說,可把他氣死了!
李歆那小子該不會為了結局,胡亂指了個兇手吧?如果真是這樣,他都要嘔死了。王廷筠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每個文字,眉頭慢慢鬆開,待看到鄭源作出的最後推理時,他恍然大悟間忍不住叫出了聲:“原來如此!竟是這樣!這管家好巧的心思!”
聲音過大,引來周圍不少視線,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兄台也是在看《奉天密室殺人事件》?”
王廷筠瞄了一眼那人手上的報紙,恍然:“仁兄也是?”
那人一聽立刻興奮迴答:“正是正是。實不相瞞,我這幾日絞盡腦汁都在想真兇和其犯罪手法……”他搖頭苦笑道:“卻不料這手法如此簡單和……出乎意外。不知作者究竟是何人,如此奇思妙想真是絕了!”
誰能想象那兇手竟然是大庭廣眾之下殺了王老爺呢?讀完這個故事,他不禁為作者的奇思妙想深深歎服。
王廷筠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他是知道李歆真實身份的,隻不過他不會告訴那人罷了。
他忽然想起前天他在《大江晚報》上看到的李歆所寫的《別父書》,那日少年長身而立,朗朗而談的模樣又浮現在他的眼前。
‘如今民族危急,烽煙四起,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此為李某人畢生之誌向。此去不求青史留名,光宗耀祖,隻盼為國所用,不愧此生……
《別父書》上少年的所著的文字一字一句浮現在他的腦海裏,讓他心潮澎湃不已。
他那好友,還真是押對寶了。
那李廷業被如此將了一軍,不知現在心情如何,他都想去李宅看看李廷業現在的臉色了。
這幾日,有兩件事在奉天鬧的最為火熱。一件是那在《奉天雜聞》進行連載的《奉天密室殺人事件》,這篇文章不過寥寥一萬多字,卻講述了一個聞所未聞的犯罪詭計,讓人讀罷在拍案叫絕的同時,也忍不住欽佩起那複仇的管家來。
“要我說,那富商為富不仁,害了人家一家,以命相償也是應該,管家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十幾年方才報了仇,真可謂一條好漢!我認為管家不但不應該被抓起來,還應該受褒獎才對!”街頭茶館裏就有人這樣對友人說道。
友人卻搖頭道:“此言差矣,有道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如果人人都像那管家這般行事,要這法律還有什麽用呢?”
“嗨!你這人,怎麽這麽迂腐!”
“明明是你想法太過偏激……”
如這兩人般的爭論還有很多,情理派和法理派吵的不可開交,因此《奉天密室殺人事件》也流傳的越來越廣,甚至連隔壁幾個市的市民都聽說了這場爭論,《奉天雜聞》銷量大增的同時,安歆的處女作《奉天密室殺人事件》也由此在附近幾個市打響了名氣,這倒是意外之喜,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至於另一件事嘛,就是李歆刊登在《大江晚報》上的《別父書》了。這篇文章雖然隻有短短兩千餘字,但是情真意切,讀之一派赤子報國之心躍然紙上,讓人歎服。當然如果隻是一篇無名小輩的文章,還不會在奉天引起很大反響,巧就巧在這篇文章正好被當地一位大儒孫祺芳孫老先生給看到了,不僅看到了,他還撰文表示支持了。
要說這孫老先生,在東北地區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他是前清的探花郎,後來民國時又留洋諸國,潛心研究外國多位先賢的理論主張,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儒,在東三省那是有口皆碑的英雄人物。
可是這樣的人物怎麽會和李歆這種無名小輩摻和在了一起呢?原來事情還要從《別父書》中提及的另一名主人公——李歆的妹妹李淑然說起了。那李淑然雖然是女子,但也有一腔報國誌,別父離母而去遊學,甚至連女兒家最重要的閨譽都不要了,如此行徑自然入了一向鼓吹婦女解放的孫祺芳法眼,是以他撰文把那李淑然誇上又誇,至於那李歆不過是順帶罷了。
有這樣的大人物撰文讚揚,一時間無數人把目光投向了《別父書》作者李歆李淑然兄妹,不少人都在嫉妒李廷業有個這麽好的女兒。
而被眾人爭相豔羨的李廷業現在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好過。
“啪!”茶杯被狠狠摔倒了地上,碎片撒了一地,李廷業還嫌不解氣,又把一旁的花瓶給摔了。
他目光驚疑不定地看著桌子上的那份報紙,上麵刊登的就是孫祺芳點名表揚《別父書》的文章,咬牙切齒道:“一個兩個的,怎麽都要和我作對!”
那李歆究竟灌了什麽迷魂湯,有個李正升還不夠,這下連孫祺芳那老匹夫也摻和進來了!
“孽子!孽子!”他氣得須發皆張,目眥欲裂:“我當初就該掐死他們!”
想起那日的場景,他至今心火難平。
也不知道那孽子給李正升那老雜種灌了什麽迷魂湯,讓李正升事事為他打算。
想起那日李歆離去他還搭上了兩百塊大洋作為盤纏,他的心就在滴血!可是他偏偏還不能反對!現在外麵人人都在稱讚他教子有方,稱他為愛國商人,要是他敢反對,他的名聲立刻會變得臭不可聞。如果隻有一個李歆,他也不會那麽生氣,他又不是隻有一個兒子,偏偏他走時還捎帶上了李淑然!
他之前就和吳老爺商量好了,會在下月月中把女兒嫁過去,現在那孽子倒一走了之,他該如何向吳老爺交代?!眼下他生意正處於上升期,正是需要吳老爺幫助的時候。
他自問從未缺過那對兄妹的衣食,養了他們十幾年,如今正是他們需要為家族做貢獻的時候,他們竟然一走了之!?
他怎麽會生出這樣一對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夜幕低垂,趙曉鬆坐在椅子上,想起報社這幾日連日上漲的報紙銷量,嘿嘿直樂。他們報紙平日裏不過印刷一萬份罷了,可自從這《奉天密室殺人事件》連載以來,銷量就連連攀升,今天連載的第四期更是賣出了兩萬份!那守夜人生生憑一己之力讓他們報社的銷量翻上一番,如此怎麽能讓他不開心?
編輯問:“主編,明天咱報紙印刷多少份?我好告訴印刷廠的人。”
趙曉鬆咬了咬牙:“讓他們印四萬份!”
編輯驚道:“這……會不會太多了?”要是賣不出去,可都砸在手上了。對於他們這種小報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放心吧,我心裏有數,明天就是《奉天密室殺人事件》的大結局了,買的人肯定更多。”趙曉鬆一邊說著,一邊在心裏飛速盤算著他是不是該找機會去李府拜見一下。
那守夜人自從接了他迴信後就沒了動靜,實在讓他坐立不安。如果能把這顆搖錢樹變成他們報社的固定作者,那麽何愁他們報社不興?
他打定主意,明天就登門拜訪一下李公,一定要把那守夜人請出來!
……
早晨,街上彌漫著乳白色的霧氣,街上響起報童清脆的賣報聲;“賣報啦,賣報啦,《奉天雜聞》隻要兩個銅板!”
“報童,勞駕給我一份報紙。”王廷筠從茶館窗戶裏探出頭來,從錢袋裏摸出兩個銅板遞給報童,然後便迫不及待地找到四版開始如饑似渴的看起來。
放在之前,他是不屑看這種小報的。還是前幾日從好友那裏聽說李歆在《奉天雜聞》上麵登了文章,他出於好奇才買了一份,然後就徹底入了迷。
這個故事太精妙了!他想破了腦袋了也想不出兇手到底是怎麽樣進入庫房殺死王老爺的。這幾日他為這個故事入了魔,天天茶不思飯不想,一門心思都在想兇手是誰。他跑去好友那裏問過那李歆,可那小子竟然已經出發遊學了!問他去了哪裏,李正升那老朽也不說,可把他氣死了!
李歆那小子該不會為了結局,胡亂指了個兇手吧?如果真是這樣,他都要嘔死了。王廷筠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每個文字,眉頭慢慢鬆開,待看到鄭源作出的最後推理時,他恍然大悟間忍不住叫出了聲:“原來如此!竟是這樣!這管家好巧的心思!”
聲音過大,引來周圍不少視線,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兄台也是在看《奉天密室殺人事件》?”
王廷筠瞄了一眼那人手上的報紙,恍然:“仁兄也是?”
那人一聽立刻興奮迴答:“正是正是。實不相瞞,我這幾日絞盡腦汁都在想真兇和其犯罪手法……”他搖頭苦笑道:“卻不料這手法如此簡單和……出乎意外。不知作者究竟是何人,如此奇思妙想真是絕了!”
誰能想象那兇手竟然是大庭廣眾之下殺了王老爺呢?讀完這個故事,他不禁為作者的奇思妙想深深歎服。
王廷筠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他是知道李歆真實身份的,隻不過他不會告訴那人罷了。
他忽然想起前天他在《大江晚報》上看到的李歆所寫的《別父書》,那日少年長身而立,朗朗而談的模樣又浮現在他的眼前。
‘如今民族危急,烽煙四起,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此為李某人畢生之誌向。此去不求青史留名,光宗耀祖,隻盼為國所用,不愧此生……
《別父書》上少年的所著的文字一字一句浮現在他的腦海裏,讓他心潮澎湃不已。
他那好友,還真是押對寶了。
那李廷業被如此將了一軍,不知現在心情如何,他都想去李宅看看李廷業現在的臉色了。
這幾日,有兩件事在奉天鬧的最為火熱。一件是那在《奉天雜聞》進行連載的《奉天密室殺人事件》,這篇文章不過寥寥一萬多字,卻講述了一個聞所未聞的犯罪詭計,讓人讀罷在拍案叫絕的同時,也忍不住欽佩起那複仇的管家來。
“要我說,那富商為富不仁,害了人家一家,以命相償也是應該,管家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十幾年方才報了仇,真可謂一條好漢!我認為管家不但不應該被抓起來,還應該受褒獎才對!”街頭茶館裏就有人這樣對友人說道。
友人卻搖頭道:“此言差矣,有道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如果人人都像那管家這般行事,要這法律還有什麽用呢?”
“嗨!你這人,怎麽這麽迂腐!”
“明明是你想法太過偏激……”
如這兩人般的爭論還有很多,情理派和法理派吵的不可開交,因此《奉天密室殺人事件》也流傳的越來越廣,甚至連隔壁幾個市的市民都聽說了這場爭論,《奉天雜聞》銷量大增的同時,安歆的處女作《奉天密室殺人事件》也由此在附近幾個市打響了名氣,這倒是意外之喜,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至於另一件事嘛,就是李歆刊登在《大江晚報》上的《別父書》了。這篇文章雖然隻有短短兩千餘字,但是情真意切,讀之一派赤子報國之心躍然紙上,讓人歎服。當然如果隻是一篇無名小輩的文章,還不會在奉天引起很大反響,巧就巧在這篇文章正好被當地一位大儒孫祺芳孫老先生給看到了,不僅看到了,他還撰文表示支持了。
要說這孫老先生,在東北地區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他是前清的探花郎,後來民國時又留洋諸國,潛心研究外國多位先賢的理論主張,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儒,在東三省那是有口皆碑的英雄人物。
可是這樣的人物怎麽會和李歆這種無名小輩摻和在了一起呢?原來事情還要從《別父書》中提及的另一名主人公——李歆的妹妹李淑然說起了。那李淑然雖然是女子,但也有一腔報國誌,別父離母而去遊學,甚至連女兒家最重要的閨譽都不要了,如此行徑自然入了一向鼓吹婦女解放的孫祺芳法眼,是以他撰文把那李淑然誇上又誇,至於那李歆不過是順帶罷了。
有這樣的大人物撰文讚揚,一時間無數人把目光投向了《別父書》作者李歆李淑然兄妹,不少人都在嫉妒李廷業有個這麽好的女兒。
而被眾人爭相豔羨的李廷業現在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好過。
“啪!”茶杯被狠狠摔倒了地上,碎片撒了一地,李廷業還嫌不解氣,又把一旁的花瓶給摔了。
他目光驚疑不定地看著桌子上的那份報紙,上麵刊登的就是孫祺芳點名表揚《別父書》的文章,咬牙切齒道:“一個兩個的,怎麽都要和我作對!”
那李歆究竟灌了什麽迷魂湯,有個李正升還不夠,這下連孫祺芳那老匹夫也摻和進來了!
“孽子!孽子!”他氣得須發皆張,目眥欲裂:“我當初就該掐死他們!”
想起那日的場景,他至今心火難平。
也不知道那孽子給李正升那老雜種灌了什麽迷魂湯,讓李正升事事為他打算。
想起那日李歆離去他還搭上了兩百塊大洋作為盤纏,他的心就在滴血!可是他偏偏還不能反對!現在外麵人人都在稱讚他教子有方,稱他為愛國商人,要是他敢反對,他的名聲立刻會變得臭不可聞。如果隻有一個李歆,他也不會那麽生氣,他又不是隻有一個兒子,偏偏他走時還捎帶上了李淑然!
他之前就和吳老爺商量好了,會在下月月中把女兒嫁過去,現在那孽子倒一走了之,他該如何向吳老爺交代?!眼下他生意正處於上升期,正是需要吳老爺幫助的時候。
他自問從未缺過那對兄妹的衣食,養了他們十幾年,如今正是他們需要為家族做貢獻的時候,他們竟然一走了之!?
他怎麽會生出這樣一對忘恩負義的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