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本欲斬殺泄憤,卻最終聽從了顏從文正當用人,且此際不宜與文丘結怨的建議,將林廷琛與五百門徒暫時羈押。
隨後,更是以此事發問顏夫子,老夫子慨歎之餘,命一千門徒進入秣陵協助城防。
得到文丘幫襯,晉王微微鬆了半口氣,同時也對顏從文更加信服。
殊不知,根據江凡指示,顏從文和林廷琛早有密謀,準備當大軍抵達之際裏應外合。所以,晉王此舉無異於在秣陵內部給自己埋了顆釘子。
時間進入十二月,六大布點完全搞定,晉國北境相當於被釘入六顆釘子,那是相當難受。
不過,晉王雖然難受,秦軍也不是很容易,最大的問題在於補給。幸好孫路很有辦法,通過三千熱氣球加上水師和海軍運送,解決了其中兩路糧草問題。而另外三路是不需要操心的,畢竟他們都背後有根據有依仗,不是盲目插入敵方。就像王奔和李越身後是龍門,還有妖修那邊背後就是燕京。
六點形成,下一步就是向中央擠壓,最後在合適的時機會師,成為一支龐大的軍隊,到那時候,黃沙以北,就被分成了橘子瓣,很快會被分別蠶食。
楊玄超也看穿了秦軍的意圖,兵分六路,對秦軍展開瘋狂攻擊,試圖擊破布局。一度曾經破壞過幾處,但嚴重缺乏後援,力量又過度分散,反複拉鋸中,到底還是被秦軍站穩腳跟。
無奈之下,晉王立即抽調已經和老帥會師的楊玄衣率領驍字營馳援。
但此舉又削弱了龍江力量。
在江凡六路大軍攻晉的過程中,項臣也在不停的和楊老帥對磕。
項臣勇武無雙,楚軍勇猛善戰,楊老帥抵擋的很困難。
然而這位老帥不愧有無敵稱號,憑著超強的防禦才能,加上背後水師作為後盾,還有鳳辰大軍的配合,硬生生讓項臣沒能前進半步。
連續兩個月進攻無果,項臣怒了,直接放棄其他城池,集結大軍,要發起最強衝鋒。而這次,他把指揮權交給了項燕,自己充當先鋒官。
而與此同時,秦國大軍也已經抵達了晉國邊境,最終的戰鬥即將打響。
不想,本就焦灼難耐的晉王在此時得到一個令他吐血三升的消息。
鳳辰居然調轉矛頭,以老窩告急為名,撤了。而他還不光是撤,竟然迴師直奔東南方向,趁著晉國根本無法騰出手,占領了晉國東部最後三州,至此,加上借來的,鳳辰已經有了十八州之地。
而到這時候晉王才看明白,鳳辰根本不是在琢磨什麽唇亡齒寒,也不是想要吞了晉國。從開始,他就是在借自己的力量消耗楚軍,然後在虛假的幫襯中,徹底穩固了借來的州城,並在和楚軍的交鋒中,不知不覺控製了最後沿海三州。
沒有了鳳辰的數十萬大軍,司馬棘頓時通體冰寒。
雙目呆滯無神,腦中一片空白的他忽然被一聲輕唿喚醒,目光朦朧中,他愣了下,發現來者竟然是白石公。
刹那間,司馬棘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骨碌爬起來,衝到白石公麵前:“國師,國師,你到哪裏去了,快來救孤啊——”
白石公目光複雜,長長歎口氣。
“大王啊,降了吧……”
司馬棘一呆,蹬蹬後退三步,不可思議的看著對方,半晌,忽然好像醒悟過來。
“原來,原來……國師也背叛了孤……哈哈哈,是啊……”
他狂笑著:“否則你失蹤這麽久,去做什麽了?投敵求榮了吧,就像你那師兄司馬如?沒錯,你們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一丘之貉啊——”
白石公歎息著搖搖頭:“王上,老臣從來沒有背叛晉國,也沒有背叛您,但打不動了,晉國山窮水盡,這個時代已經變了,天下終將歸一,在這天地大勢之中,該消失的都要消失,夏國亡了,魏國降了,晉國又能撐到什麽時候呢?撐到山河破碎,百姓流離?撐到……王上性命難保?”
司馬棘雙目赤紅:“孤,就算死,也要與賊子們廝殺到底,玉石俱焚!”
白石公搖頭:“玉石俱焚,根本做不到,你若是看得明白,就會發現,最終將是秦楚爭霸,晉國大勢已去了。王上啊,我從小看著你長大,情同父子,不忍心看著你敗亡啊,至少老臣想救你一條性命……”
司馬棘仰天長笑,聲音泣血:“四百五十年晉國江山,八代先祖故王,你就這麽讓我拱手送人?那我司馬棘這些年的苦心經營,忍辱負重,算個什麽?為他人作嫁嗎?”
白石公滿眼無奈:“大王,四十萬大秦正規軍已經正麵進入戰場,黃沙以北被六大勢力三十七萬大軍插入分割,龍江以南鳳辰背信棄義,項臣三十萬大軍即將總攻,他們會同時發動啊,我們拿什麽打?何況舉國之兵隻剩下不到四十萬呐。王上,勢已至此,成敗皆英雄,您就風光落幕可好?你難道不想活著看看,這千秋大業最終會花落誰家,這浩浩大勢將來終會走向何方?”
司馬棘呆呆聽著,他何嚐不知道,根本沒有任何希望了。但他滿心悲憤,隻想殊死一戰,狠狠咬對方一塊血肉,以報這滿腔仇恨。
可白石公最後一句,讓他心中產生了些波瀾。
奈何,很快他就放棄了。頹喪的踉蹌幾步,司馬棘居然慢慢恢複了平靜。
“是啊,大勢已去,晉國終將如夏魏,消融在大一統之中……但是……”
他眼神死氣沉沉:“既然不是我,我看他作甚……女皇帝嬴無雙也罷,大楚項霸王也好,與我何幹啊。我司馬棘庶出次子,經營三十年方坐上這王位,隻想著施展抱負,讓晉國繁榮昌盛,給先祖們看看,不是隻有嫡長子才能治國,我有才華,有能力……”
他語氣越來越低沉:“當上國君之後,我沒有絲毫狂躁,從不驕奢淫逸,依然在隱忍,在殫精竭慮,隻想著走的更遠,可結果呢,晉國啊,亡在我的手中。我司馬棘,成了亡國之君啊——”
隨後,更是以此事發問顏夫子,老夫子慨歎之餘,命一千門徒進入秣陵協助城防。
得到文丘幫襯,晉王微微鬆了半口氣,同時也對顏從文更加信服。
殊不知,根據江凡指示,顏從文和林廷琛早有密謀,準備當大軍抵達之際裏應外合。所以,晉王此舉無異於在秣陵內部給自己埋了顆釘子。
時間進入十二月,六大布點完全搞定,晉國北境相當於被釘入六顆釘子,那是相當難受。
不過,晉王雖然難受,秦軍也不是很容易,最大的問題在於補給。幸好孫路很有辦法,通過三千熱氣球加上水師和海軍運送,解決了其中兩路糧草問題。而另外三路是不需要操心的,畢竟他們都背後有根據有依仗,不是盲目插入敵方。就像王奔和李越身後是龍門,還有妖修那邊背後就是燕京。
六點形成,下一步就是向中央擠壓,最後在合適的時機會師,成為一支龐大的軍隊,到那時候,黃沙以北,就被分成了橘子瓣,很快會被分別蠶食。
楊玄超也看穿了秦軍的意圖,兵分六路,對秦軍展開瘋狂攻擊,試圖擊破布局。一度曾經破壞過幾處,但嚴重缺乏後援,力量又過度分散,反複拉鋸中,到底還是被秦軍站穩腳跟。
無奈之下,晉王立即抽調已經和老帥會師的楊玄衣率領驍字營馳援。
但此舉又削弱了龍江力量。
在江凡六路大軍攻晉的過程中,項臣也在不停的和楊老帥對磕。
項臣勇武無雙,楚軍勇猛善戰,楊老帥抵擋的很困難。
然而這位老帥不愧有無敵稱號,憑著超強的防禦才能,加上背後水師作為後盾,還有鳳辰大軍的配合,硬生生讓項臣沒能前進半步。
連續兩個月進攻無果,項臣怒了,直接放棄其他城池,集結大軍,要發起最強衝鋒。而這次,他把指揮權交給了項燕,自己充當先鋒官。
而與此同時,秦國大軍也已經抵達了晉國邊境,最終的戰鬥即將打響。
不想,本就焦灼難耐的晉王在此時得到一個令他吐血三升的消息。
鳳辰居然調轉矛頭,以老窩告急為名,撤了。而他還不光是撤,竟然迴師直奔東南方向,趁著晉國根本無法騰出手,占領了晉國東部最後三州,至此,加上借來的,鳳辰已經有了十八州之地。
而到這時候晉王才看明白,鳳辰根本不是在琢磨什麽唇亡齒寒,也不是想要吞了晉國。從開始,他就是在借自己的力量消耗楚軍,然後在虛假的幫襯中,徹底穩固了借來的州城,並在和楚軍的交鋒中,不知不覺控製了最後沿海三州。
沒有了鳳辰的數十萬大軍,司馬棘頓時通體冰寒。
雙目呆滯無神,腦中一片空白的他忽然被一聲輕唿喚醒,目光朦朧中,他愣了下,發現來者竟然是白石公。
刹那間,司馬棘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骨碌爬起來,衝到白石公麵前:“國師,國師,你到哪裏去了,快來救孤啊——”
白石公目光複雜,長長歎口氣。
“大王啊,降了吧……”
司馬棘一呆,蹬蹬後退三步,不可思議的看著對方,半晌,忽然好像醒悟過來。
“原來,原來……國師也背叛了孤……哈哈哈,是啊……”
他狂笑著:“否則你失蹤這麽久,去做什麽了?投敵求榮了吧,就像你那師兄司馬如?沒錯,你們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一丘之貉啊——”
白石公歎息著搖搖頭:“王上,老臣從來沒有背叛晉國,也沒有背叛您,但打不動了,晉國山窮水盡,這個時代已經變了,天下終將歸一,在這天地大勢之中,該消失的都要消失,夏國亡了,魏國降了,晉國又能撐到什麽時候呢?撐到山河破碎,百姓流離?撐到……王上性命難保?”
司馬棘雙目赤紅:“孤,就算死,也要與賊子們廝殺到底,玉石俱焚!”
白石公搖頭:“玉石俱焚,根本做不到,你若是看得明白,就會發現,最終將是秦楚爭霸,晉國大勢已去了。王上啊,我從小看著你長大,情同父子,不忍心看著你敗亡啊,至少老臣想救你一條性命……”
司馬棘仰天長笑,聲音泣血:“四百五十年晉國江山,八代先祖故王,你就這麽讓我拱手送人?那我司馬棘這些年的苦心經營,忍辱負重,算個什麽?為他人作嫁嗎?”
白石公滿眼無奈:“大王,四十萬大秦正規軍已經正麵進入戰場,黃沙以北被六大勢力三十七萬大軍插入分割,龍江以南鳳辰背信棄義,項臣三十萬大軍即將總攻,他們會同時發動啊,我們拿什麽打?何況舉國之兵隻剩下不到四十萬呐。王上,勢已至此,成敗皆英雄,您就風光落幕可好?你難道不想活著看看,這千秋大業最終會花落誰家,這浩浩大勢將來終會走向何方?”
司馬棘呆呆聽著,他何嚐不知道,根本沒有任何希望了。但他滿心悲憤,隻想殊死一戰,狠狠咬對方一塊血肉,以報這滿腔仇恨。
可白石公最後一句,讓他心中產生了些波瀾。
奈何,很快他就放棄了。頹喪的踉蹌幾步,司馬棘居然慢慢恢複了平靜。
“是啊,大勢已去,晉國終將如夏魏,消融在大一統之中……但是……”
他眼神死氣沉沉:“既然不是我,我看他作甚……女皇帝嬴無雙也罷,大楚項霸王也好,與我何幹啊。我司馬棘庶出次子,經營三十年方坐上這王位,隻想著施展抱負,讓晉國繁榮昌盛,給先祖們看看,不是隻有嫡長子才能治國,我有才華,有能力……”
他語氣越來越低沉:“當上國君之後,我沒有絲毫狂躁,從不驕奢淫逸,依然在隱忍,在殫精竭慮,隻想著走的更遠,可結果呢,晉國啊,亡在我的手中。我司馬棘,成了亡國之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