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外,秦剛卻是指揮著抬輦與的兩個宮女不斷加快腳步,雖然裏麵隻是一個小孩,但一口氣走了這麽多的路,兩個即使是特意選出的抬輦宮女也是氣喘籲籲,累得不行。
秦剛帶著她們轉入一條小巷,說是神醫就在此處,進了巷子後,兩個宮女卻有點發暈,這裏麵怎麽是一條死胡同?
正愣在那裏時,卻是兩眼一黑,兩人均被秦剛用手法擊暈。
不想此時,輦輿中的趙茂一路顛簸著卻是醒來了,他一掀輿簾,正好看到兩名宮女歪歪地倒下,不禁睜著兩隻溜圓的大眼睛好奇看著站在那裏的秦剛。
秦剛不慌不忙地對趙茂說:“她們累了,先不管她們!大哥兒,認識我吧?”
“認得,你是茂兒的老師!”
“那麽,平時玩過什麽遊戲沒有……”借助於趙茂對他天然的信任,以及宮中實在無聊的生活對比,秦剛沒費多大多大勁就讓這位小王爺相信並認同了:
他們將要開始進行一項極其有趣的遊戲。
首先,他看到的那兩個宮女玩的是“原地睡覺”!
接下來玩的將會是“變裝”,秦剛先將他身上所有過於顯眼的各種衣飾以及錦緞外衣都除下來打了一個包帶著,然後又在輦輿裏尋了一塊襯裏的素布,在趙茂身上前後設法圍成了一件臨時的外衣,反正是小孩,好歹也算是能看了。
不過,趙茂卻對這一切感覺十分地有趣。
“最後一點,玩這個遊戲,我們必須要記得改名字與稱唿。從現在起,我就叫你為金哥,而你則要叫我三舅。”
“三舅好,我是金哥!”小皇子深感自己的老師太有趣,如此的遊戲簡直妙不可言。
“好的,金哥、三舅、去哪啊?”
“去上街!”
“好的!金哥、三舅、到家呐?”
“沒有呢!”
……
秦剛將趙茂扛在肩頭,就像一對尋常的父子或叔侄一般,一邊走路一邊逗弄著趙茂唱這種現編的兒歌。實際上,他卻是在通過兒歌裏不斷重複的內容,反複加深著他對新的名字與新的身份的認同熟悉。
當然,秦剛的心底,也在計算著他們離開的時間,皇後前往寢宮的時間,以及他對端王等人反應時間的估計。
借助於內城西北區這裏的相對偏僻,卻是有驚無險地出了離此並不遠的內城天波門。隻是出去走了沒多遠,就聽見身後傳來的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便是遠遠傳來若有若無的官兵唿叫聲。秦剛耳力不錯,稍加辨認便聽得出是:
“皇城司有令,所有城門嚴加盤查!核對影像,捉拿欽犯秦剛,不得有誤!”
嗯,不錯嘛!這個反應算是夠快。
秦剛立即拍拍肩頭的趙茂說道:“金哥,三舅帶你去吃好吃的!你絕對沒吃過的!”
“好哎!”趙茂開心地拍起了巴掌。
一時間,皇城司迅速發布了“秦剛宮中作亂”與“劫持越王潛逃”的消息。
這一消息雖然隻是最先發布在早朝上,卻是立即通過這些朝官的元隨、跟班,還有宮城內外的多嘴吏員們迅速傳遍了全京城,並如一陣巨大的風暴,迅速席卷各處。有震驚的、質疑的、憤怒的、八卦的、還有早有預感的、憂心忡忡的、幸災樂禍的、甚至落井下石的。
在某些特定的人群中,它所引發的爭議與關注,甚至都會超過了對皇帝健康的擔憂。
而在左掖門門口等待著的虎哥、麥秸巷秦宅裏的下人,卻都是在第一時間就被迅速行動的禁軍控製。不過之前秦剛就有過交待,無論他在宮中發生任何事情,他們身為隨從下人,隻要不在現場反抗、事後又沒有確鑿的同謀證據,很快就會釋放的。
秦湛在四海商行那邊,也被開封府的人帶去喝茶審訊。而且還累及了全城各家四海商行的店麵都紛紛打烊停業,這便鬧得所有人不想知道也都知道了。
已經迴到家中的李清照,表麵鎮定地安慰了震驚不已的父親之後,迴到自己房中後,卻是默默地流下了不可抑製的淚水。
其實大宋一朝,鮮有連坐的慣例,除非有確鑿證據顯示為同謀,哪怕是像李格非這樣與秦剛有著姻親之約的官員,隻要秦剛最終被定的不是那種可誅九族的重罪,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影響到李家的。
當然,出於政見政黨爭鬥因素的各種打擊報複方麵的調整,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皇城司的緝拿通告、開封府的海捕公文先後發布,一撥又一撥的禁軍衛隊,還有衙役捕快們,來迴疾馳於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時地執行著來自皇城司以及開封府隨後下發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京城各處的城門,關鍵的交通要道,還有幾乎所有的客棧旅店,在半天之內,都被發到了繪有秦剛畫像的海捕公文,一些重要的軍官與捕頭的懷中,還藏有趙茂的畫像,當然,後者是相對保密且較高級別的人才掌有的信息。
一場風暴已經席卷京城,對準秦剛等人的天羅地網似乎已經完全布置完畢。
此時已經到達外城的秦剛與趙茂,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距離最近的新酸棗門隻有一刻鍾的距離而不敢接近。畢竟,此時的他與趙茂,即使作了一些偽裝,但是當前的外部特征也實在是太明顯了,沒有外人的幫助,他們極難離開京城。
而且,還有一個麻煩的事情是,一早便被秦剛從皇宮裏帶出來的趙茂,今天卻是沒有吃多少東西,經曆了這麽半天的奔波,已經抱怨了好幾次“肚子餓了”,以及“想吃好東西”了。
秦剛隻得祭起“望梅止渴”大法,繪聲繪色地向“金哥”描述了將會給他帶來的一些京城地方美食果子,比如說“水晶皂兒、生醃水木瓜、藥木瓜、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這些美食,光是聽著這些名字就會覺得一定是口感極佳、迴味無窮。
此計果然奏效,趙茂自此變得極乖極聽話。
無論是接下來,秦剛背著趙茂,在外城盡可能地避開大街與要道,半憑記憶半靠試探地穿過各種胡同小巷,實在不行時,不惜也做一次梁上君子,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帶著趙茂翻牆越屋,前往他所知道的一處情報聯絡點。
趙茂卻對目前所進行的這個“遊戲”深信不疑,隻會偶爾開口向秦剛確認一下今天晚上能夠吃到他所說的那些美食小吃後,便就心滿意足地閉上了嘴。
在這過程中,終於也被秦剛順到了一套可以讓趙茂換上的普通人家小孩的衣服,還算洗得幹淨,趙茂換上了也沒什麽意見。
距離目的地不遠的時候,秦剛意外看到了一處不大不小的寺廟。
考慮了一下,秦剛還是決定進廟商量借宿。好在這間寺廟香火不旺,在收到了一些香火錢之後,爽快地借給了他們一間客房住下。
安排好了趙茂之後,秦剛便出去了一趟,他先是到了那間情報聯絡點——姚記米糕店的附近轉了轉,並沒有發現什麽異樣。然後又找了幾家店鋪,終於買到了想買的“賽八鮮果子”便返迴廟裏。
買來的“賽八仙”一經打開,香味撲鼻,其實一直生在皇宮裏的趙茂,由於最早體弱多病,在各個太醫的叮囑之下,飲食非常苛刻,任是誰也不敢讓他去吃任何亂七八糟的食物。所以他在見過這些五花八門的街頭小吃時,眼睛都直了,再一品嚐,瞬間對於秦剛之前的描述深信不疑:“三舅,你真沒騙我,太好吃了!”
吃飽之後,累了一天的趙茂,倒頭便睡。
安頓好了他的秦剛,卻並無太多的睡意。
的確,世間萬般煩惱,皆出於莫名的執念。
或許穿越過來的時間太久,周圍的環境還是在不斷地影響著他,讓他在這幾年來活得越來越像一個宋人,越來越像一個所謂的“士人忠臣”。
以至於他在這次入京之後,居然花了更多的心思與精力在考慮如何幫助趙煦“立儲立嫡”。秦剛覺得,自己似乎患上了一種“穿越者焦慮症”,具體表現為:
雖然始終是以改變曆史關鍵結局為目的,但在一些重要關節點被改變之後,卻又因具體進程被改變,穿越者的優勢不斷縮減而感到各種焦慮,同時對任何有可能會返迴曆史軌跡的趨勢與力量更加擔憂緊張。
秦剛之前就十分清楚,一旦趙煦正常去世,而且那時膝下又無子嗣的話,皇位便不可避免地會落入到趙佶的手中。
而這位不學無術、隻懂吃喝玩樂的荒唐皇帝即位之後,大宋江山必將在一幫宵小群醜的揮霍之下破碎衰亡。因此,他不惜提前傳授太極拳讓趙煦強身健體,也更是積累多年研製出青黴素在關鍵時候救得了趙茂一命,之前更是西平西夏青唐,南寧浡泥交趾,推以海貿布局,緩解大宋經濟財政之困,進而也成功地改變了蘇軾、秦觀等人的命運,爭取到了大宋朝堂中的一種微妙的政治平衡現實。
隻是,任何的政治結果都不會隻是一兩個獨立的現象存在,大宋立朝到了今天,無論是眾所周知的尊文抑武、還是有目共睹的武備鬆馳,直到朝堂中的百官的貪腐奢侈、好大喜功,再到官員之間的黨爭對立、抱團傾軋,還有充斥一時的投機鑽營、顛倒黑白等等現象,就從來沒有減少過。
所以,秦剛在一件件順利的局部成功麵前,變得越來越“貪心”:
他既想成為未來扭轉乾坤、拯救萬民的民族英雄,又想成為當下眾人景仰、有口皆碑的賢官名士;
他既想成為昔日偶像、今日親人身邊永遠的守護神,又想成為以他們為圓心輻射關聯到的所有人的堅實倚靠;
秦剛也曾反問過自己,是否漸漸地也暗暗滋長出了要命的“聖母心”,可是反思之下,他更慚愧地認識到,自己還不如那種迂腐可笑的“聖母”,畢竟,所謂的“聖母”隻會追求自己內心的感動,卻遠遠勝過自己在此之前所形成的“既要、也要、還要……”
身為一個穿越者,他所要麵對的曆史本來麵目就隻有一個:
那就是端王趙佶、奸相蔡京、巨宦童貫等等一眾昏君宵小所共同織就的“豐亨豫大”金迷幻像。
因此,無論他想讓尚有勵精圖治之心的趙煦繼續延長他的政治生命、還是布局擁立垂髫之齡的趙茂為傀儡之帝,這些在原本曆史時空線中就不存在的事實,根本就不是他該去保衛的目標,也不是他糾結放不下的關鍵點。
所以,一切皆隻是手段,還不是目的!
定位出了錯,秦剛勢必被卷入進錯綜複雜的朝堂角力之中,被迫與朝令夕改的各方政客博弈相鬥、甚至時不時還要顧忌著那位不到生命最後一刻都不願放棄手中權力的趙煦的想法,進而一步一步地陷入到了今天這隻政治泥潭之中。
其實,真正感到委屈與焦慮的,本應該是端王趙佶以及圍在他身邊的那群投機者。在無法看清的未來麵前,他們至今還在為了各自夢寐以求的帝位、相位以及權位,而挖空心思、處心積慮、更兼是陰謀詭計、外加竭盡全力,包括如今的窮兇極惡、晝夜難寢!
確實該感謝小吃貨李迒,他的一句話驚醒了秦剛:既然曆史的本來走向就是要向著端王趙佶得位的大方向而走去,也就是說,桌上的那盤美食原本就不是他的,那麽為何還要如此糾結於它們的歸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重新再去叫一桌而已。
其實,相對於已經改變的曆史現狀,哪怕秦剛隻是如之後福寧殿中所議的那般,做一個簡簡單單的資善堂翊善,那也足以成為端王走向帝位之路上的一根眼中釘、肉中刺,更是會令其寢食難安,一樣子會成為他無法忽視且難以撼動的前進阻礙。
隻是,秦剛這一步醒悟得過晚,他所沒有料到的是,此時端王在宮中勢力的雄厚,遠出於他的預料。相對於按理說的無心插柳,這一世中端王的有意蓄謀,卻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除了有向太後毫無遮掩的偏袒幫助,同時也有趙煦自己的失誤——老而無用的梁從政,一個迴合就被向太後拿下,從而被暗中投誠的童貫黨羽借機紛紛上位。
大宋皇宮裏的力量相對單一薄弱,所以才會有慶曆八年那次荒唐無比的坤寧宮事變,戒備森嚴的皇宮突然在半夜裏遇到叛軍攻擊,仁宗皇帝初時慌亂不已,全靠現場的曹皇後臨危指揮,最終侍衛長王中正攜援軍趕到,擊斃挫敗作亂之賊,而所有的叛軍居然隻是四名崇政殿侍衛而已!皇宮防衛之力的軟弱與混亂,由此可見一斑。
有鑒於此,秦剛深知劉皇後與越王繼續待在宮中的巨大風險,再加上大宋皇子多是體弱多病,幾年之中,隨便什麽時候搞一出因病夭折,都是外界難以質疑的事情。於情於理,他也隻有選擇帶趙茂逃出皇宮一策。
當然,這與入宮前一天晚上秦湛等人建議的逃離京城完全不同。
其一,之前的逃離是完全認輸式的逃跑,盡管可以說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是一旦逃跑,隨時會被對手冠以“做賊心虛”、“陰謀敗露”等等的汙名栽贓,並且對端王接下去的篡位舉動毫無製約之力。更不要說,趙佶、蔡京一黨,便可以此為由,隨時對於與秦剛相關之人以同黨之名,牽連打擊。
其二,趙茂與劉皇後的分開,無形中大大提升了兩人的存活機率。一位是皇後,一位是皇子,作為陰謀篡位者的趙佶在沒有把握將他們一並解決的前提下,必然隻能對其中的任何一位有所忌憚而收手;
其三,畢竟越王趙茂是當前皇帝的唯一子嗣,更是當之無愧的最正統帝位繼承者。把他帶在了身邊,一旦可以逃到安全區域,這張威力巨大的王牌也足以震懾任何朝堂內外的政治對手。
最後,秦剛是在章惇、蘇軾以及向太後等人的麵前正常地離開,其後的事情無人知曉,因此在無法抓住他們二人的情況下,絕對無法強行給他定罪。
這便是秦剛當前處境中的萬幸。
入夜三更,廟外傳來了宵禁的梆子聲與巡邏禁軍的吆喝聲。
一夜無事。
第二天一早,秦剛囑咐還在賴床的趙茂,可以繼續睡覺,萬一醒了後也別出房門,安心在這裏等他帶好吃的迴來,趙茂自然答應。
秦剛又拜托了寺裏的小和尚後,便就出門去找昨天已經觀察過的姚家米糕店。
剛走入米糕店,便有一個機靈的夥計過來問他想買什麽。他說想家裏想辦宴席,想跟店裏的掌櫃談一談。於是,裏間立刻走出來一位中年商人模樣的人,說自己就是掌櫃。
秦剛對著他揚了揚右手,露出了手上戴著的一枚玉麵戒指。
掌櫃臉色一緊,立即恭敬地說道:“原來是貴客光臨,請至後院說話!”
兩人到了後院內室,掌櫃卻沒有先說話,而是拿出了印泥請秦剛打開了戒指玉麵上的蓋子,用露出來的印章麵在紙上蓋出了印鑒,然後再拿著一本冊子仔細地核驗後,這才帶著歉意解釋道:“貴客此鑒是甲等鑒,在下是澤部十四號,也是因為是首迴見到甲等鑒,依例必須要小心核驗。如今核驗無誤,貴客有何要求,可隨時囑咐!”
秦剛也不客氣,問道:“店裏現在可還能正常出得了外城城門送貨?”
掌櫃的不帶猶豫地迴道:“ 我這裏每日都得出一趟外城去拉迴那些農村莊院磨出來的米粉,所以看守這新酸棗門的禁軍都是平日裏熟識的兄弟,一直孝敬不斷,到時候準備一輛拉貨的車子出城,應該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吧。”
“好,那你就先準備一輛出城拉貨的車子,過一會兒之後我會再來,到時候你可有辦法安排我們出城?”
掌櫃的連說沒問題,立刻就會去準備。
秦剛出門前為顯自然,順手就在他這裏買了一份剛出鍋的米糕。
迴到寺廟時,負責打掃他們那處院子的小和尚合十說道:“施主迴來啦,小施主還未醒來。”
秦剛自然是謝過,隻是小和尚一眼瞥到了他手裏拿著的米糕,卻是有話要說了。
秦剛帶著她們轉入一條小巷,說是神醫就在此處,進了巷子後,兩個宮女卻有點發暈,這裏麵怎麽是一條死胡同?
正愣在那裏時,卻是兩眼一黑,兩人均被秦剛用手法擊暈。
不想此時,輦輿中的趙茂一路顛簸著卻是醒來了,他一掀輿簾,正好看到兩名宮女歪歪地倒下,不禁睜著兩隻溜圓的大眼睛好奇看著站在那裏的秦剛。
秦剛不慌不忙地對趙茂說:“她們累了,先不管她們!大哥兒,認識我吧?”
“認得,你是茂兒的老師!”
“那麽,平時玩過什麽遊戲沒有……”借助於趙茂對他天然的信任,以及宮中實在無聊的生活對比,秦剛沒費多大多大勁就讓這位小王爺相信並認同了:
他們將要開始進行一項極其有趣的遊戲。
首先,他看到的那兩個宮女玩的是“原地睡覺”!
接下來玩的將會是“變裝”,秦剛先將他身上所有過於顯眼的各種衣飾以及錦緞外衣都除下來打了一個包帶著,然後又在輦輿裏尋了一塊襯裏的素布,在趙茂身上前後設法圍成了一件臨時的外衣,反正是小孩,好歹也算是能看了。
不過,趙茂卻對這一切感覺十分地有趣。
“最後一點,玩這個遊戲,我們必須要記得改名字與稱唿。從現在起,我就叫你為金哥,而你則要叫我三舅。”
“三舅好,我是金哥!”小皇子深感自己的老師太有趣,如此的遊戲簡直妙不可言。
“好的,金哥、三舅、去哪啊?”
“去上街!”
“好的!金哥、三舅、到家呐?”
“沒有呢!”
……
秦剛將趙茂扛在肩頭,就像一對尋常的父子或叔侄一般,一邊走路一邊逗弄著趙茂唱這種現編的兒歌。實際上,他卻是在通過兒歌裏不斷重複的內容,反複加深著他對新的名字與新的身份的認同熟悉。
當然,秦剛的心底,也在計算著他們離開的時間,皇後前往寢宮的時間,以及他對端王等人反應時間的估計。
借助於內城西北區這裏的相對偏僻,卻是有驚無險地出了離此並不遠的內城天波門。隻是出去走了沒多遠,就聽見身後傳來的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便是遠遠傳來若有若無的官兵唿叫聲。秦剛耳力不錯,稍加辨認便聽得出是:
“皇城司有令,所有城門嚴加盤查!核對影像,捉拿欽犯秦剛,不得有誤!”
嗯,不錯嘛!這個反應算是夠快。
秦剛立即拍拍肩頭的趙茂說道:“金哥,三舅帶你去吃好吃的!你絕對沒吃過的!”
“好哎!”趙茂開心地拍起了巴掌。
一時間,皇城司迅速發布了“秦剛宮中作亂”與“劫持越王潛逃”的消息。
這一消息雖然隻是最先發布在早朝上,卻是立即通過這些朝官的元隨、跟班,還有宮城內外的多嘴吏員們迅速傳遍了全京城,並如一陣巨大的風暴,迅速席卷各處。有震驚的、質疑的、憤怒的、八卦的、還有早有預感的、憂心忡忡的、幸災樂禍的、甚至落井下石的。
在某些特定的人群中,它所引發的爭議與關注,甚至都會超過了對皇帝健康的擔憂。
而在左掖門門口等待著的虎哥、麥秸巷秦宅裏的下人,卻都是在第一時間就被迅速行動的禁軍控製。不過之前秦剛就有過交待,無論他在宮中發生任何事情,他們身為隨從下人,隻要不在現場反抗、事後又沒有確鑿的同謀證據,很快就會釋放的。
秦湛在四海商行那邊,也被開封府的人帶去喝茶審訊。而且還累及了全城各家四海商行的店麵都紛紛打烊停業,這便鬧得所有人不想知道也都知道了。
已經迴到家中的李清照,表麵鎮定地安慰了震驚不已的父親之後,迴到自己房中後,卻是默默地流下了不可抑製的淚水。
其實大宋一朝,鮮有連坐的慣例,除非有確鑿證據顯示為同謀,哪怕是像李格非這樣與秦剛有著姻親之約的官員,隻要秦剛最終被定的不是那種可誅九族的重罪,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影響到李家的。
當然,出於政見政黨爭鬥因素的各種打擊報複方麵的調整,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皇城司的緝拿通告、開封府的海捕公文先後發布,一撥又一撥的禁軍衛隊,還有衙役捕快們,來迴疾馳於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時地執行著來自皇城司以及開封府隨後下發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京城各處的城門,關鍵的交通要道,還有幾乎所有的客棧旅店,在半天之內,都被發到了繪有秦剛畫像的海捕公文,一些重要的軍官與捕頭的懷中,還藏有趙茂的畫像,當然,後者是相對保密且較高級別的人才掌有的信息。
一場風暴已經席卷京城,對準秦剛等人的天羅地網似乎已經完全布置完畢。
此時已經到達外城的秦剛與趙茂,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距離最近的新酸棗門隻有一刻鍾的距離而不敢接近。畢竟,此時的他與趙茂,即使作了一些偽裝,但是當前的外部特征也實在是太明顯了,沒有外人的幫助,他們極難離開京城。
而且,還有一個麻煩的事情是,一早便被秦剛從皇宮裏帶出來的趙茂,今天卻是沒有吃多少東西,經曆了這麽半天的奔波,已經抱怨了好幾次“肚子餓了”,以及“想吃好東西”了。
秦剛隻得祭起“望梅止渴”大法,繪聲繪色地向“金哥”描述了將會給他帶來的一些京城地方美食果子,比如說“水晶皂兒、生醃水木瓜、藥木瓜、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這些美食,光是聽著這些名字就會覺得一定是口感極佳、迴味無窮。
此計果然奏效,趙茂自此變得極乖極聽話。
無論是接下來,秦剛背著趙茂,在外城盡可能地避開大街與要道,半憑記憶半靠試探地穿過各種胡同小巷,實在不行時,不惜也做一次梁上君子,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帶著趙茂翻牆越屋,前往他所知道的一處情報聯絡點。
趙茂卻對目前所進行的這個“遊戲”深信不疑,隻會偶爾開口向秦剛確認一下今天晚上能夠吃到他所說的那些美食小吃後,便就心滿意足地閉上了嘴。
在這過程中,終於也被秦剛順到了一套可以讓趙茂換上的普通人家小孩的衣服,還算洗得幹淨,趙茂換上了也沒什麽意見。
距離目的地不遠的時候,秦剛意外看到了一處不大不小的寺廟。
考慮了一下,秦剛還是決定進廟商量借宿。好在這間寺廟香火不旺,在收到了一些香火錢之後,爽快地借給了他們一間客房住下。
安排好了趙茂之後,秦剛便出去了一趟,他先是到了那間情報聯絡點——姚記米糕店的附近轉了轉,並沒有發現什麽異樣。然後又找了幾家店鋪,終於買到了想買的“賽八鮮果子”便返迴廟裏。
買來的“賽八仙”一經打開,香味撲鼻,其實一直生在皇宮裏的趙茂,由於最早體弱多病,在各個太醫的叮囑之下,飲食非常苛刻,任是誰也不敢讓他去吃任何亂七八糟的食物。所以他在見過這些五花八門的街頭小吃時,眼睛都直了,再一品嚐,瞬間對於秦剛之前的描述深信不疑:“三舅,你真沒騙我,太好吃了!”
吃飽之後,累了一天的趙茂,倒頭便睡。
安頓好了他的秦剛,卻並無太多的睡意。
的確,世間萬般煩惱,皆出於莫名的執念。
或許穿越過來的時間太久,周圍的環境還是在不斷地影響著他,讓他在這幾年來活得越來越像一個宋人,越來越像一個所謂的“士人忠臣”。
以至於他在這次入京之後,居然花了更多的心思與精力在考慮如何幫助趙煦“立儲立嫡”。秦剛覺得,自己似乎患上了一種“穿越者焦慮症”,具體表現為:
雖然始終是以改變曆史關鍵結局為目的,但在一些重要關節點被改變之後,卻又因具體進程被改變,穿越者的優勢不斷縮減而感到各種焦慮,同時對任何有可能會返迴曆史軌跡的趨勢與力量更加擔憂緊張。
秦剛之前就十分清楚,一旦趙煦正常去世,而且那時膝下又無子嗣的話,皇位便不可避免地會落入到趙佶的手中。
而這位不學無術、隻懂吃喝玩樂的荒唐皇帝即位之後,大宋江山必將在一幫宵小群醜的揮霍之下破碎衰亡。因此,他不惜提前傳授太極拳讓趙煦強身健體,也更是積累多年研製出青黴素在關鍵時候救得了趙茂一命,之前更是西平西夏青唐,南寧浡泥交趾,推以海貿布局,緩解大宋經濟財政之困,進而也成功地改變了蘇軾、秦觀等人的命運,爭取到了大宋朝堂中的一種微妙的政治平衡現實。
隻是,任何的政治結果都不會隻是一兩個獨立的現象存在,大宋立朝到了今天,無論是眾所周知的尊文抑武、還是有目共睹的武備鬆馳,直到朝堂中的百官的貪腐奢侈、好大喜功,再到官員之間的黨爭對立、抱團傾軋,還有充斥一時的投機鑽營、顛倒黑白等等現象,就從來沒有減少過。
所以,秦剛在一件件順利的局部成功麵前,變得越來越“貪心”:
他既想成為未來扭轉乾坤、拯救萬民的民族英雄,又想成為當下眾人景仰、有口皆碑的賢官名士;
他既想成為昔日偶像、今日親人身邊永遠的守護神,又想成為以他們為圓心輻射關聯到的所有人的堅實倚靠;
秦剛也曾反問過自己,是否漸漸地也暗暗滋長出了要命的“聖母心”,可是反思之下,他更慚愧地認識到,自己還不如那種迂腐可笑的“聖母”,畢竟,所謂的“聖母”隻會追求自己內心的感動,卻遠遠勝過自己在此之前所形成的“既要、也要、還要……”
身為一個穿越者,他所要麵對的曆史本來麵目就隻有一個:
那就是端王趙佶、奸相蔡京、巨宦童貫等等一眾昏君宵小所共同織就的“豐亨豫大”金迷幻像。
因此,無論他想讓尚有勵精圖治之心的趙煦繼續延長他的政治生命、還是布局擁立垂髫之齡的趙茂為傀儡之帝,這些在原本曆史時空線中就不存在的事實,根本就不是他該去保衛的目標,也不是他糾結放不下的關鍵點。
所以,一切皆隻是手段,還不是目的!
定位出了錯,秦剛勢必被卷入進錯綜複雜的朝堂角力之中,被迫與朝令夕改的各方政客博弈相鬥、甚至時不時還要顧忌著那位不到生命最後一刻都不願放棄手中權力的趙煦的想法,進而一步一步地陷入到了今天這隻政治泥潭之中。
其實,真正感到委屈與焦慮的,本應該是端王趙佶以及圍在他身邊的那群投機者。在無法看清的未來麵前,他們至今還在為了各自夢寐以求的帝位、相位以及權位,而挖空心思、處心積慮、更兼是陰謀詭計、外加竭盡全力,包括如今的窮兇極惡、晝夜難寢!
確實該感謝小吃貨李迒,他的一句話驚醒了秦剛:既然曆史的本來走向就是要向著端王趙佶得位的大方向而走去,也就是說,桌上的那盤美食原本就不是他的,那麽為何還要如此糾結於它們的歸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重新再去叫一桌而已。
其實,相對於已經改變的曆史現狀,哪怕秦剛隻是如之後福寧殿中所議的那般,做一個簡簡單單的資善堂翊善,那也足以成為端王走向帝位之路上的一根眼中釘、肉中刺,更是會令其寢食難安,一樣子會成為他無法忽視且難以撼動的前進阻礙。
隻是,秦剛這一步醒悟得過晚,他所沒有料到的是,此時端王在宮中勢力的雄厚,遠出於他的預料。相對於按理說的無心插柳,這一世中端王的有意蓄謀,卻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除了有向太後毫無遮掩的偏袒幫助,同時也有趙煦自己的失誤——老而無用的梁從政,一個迴合就被向太後拿下,從而被暗中投誠的童貫黨羽借機紛紛上位。
大宋皇宮裏的力量相對單一薄弱,所以才會有慶曆八年那次荒唐無比的坤寧宮事變,戒備森嚴的皇宮突然在半夜裏遇到叛軍攻擊,仁宗皇帝初時慌亂不已,全靠現場的曹皇後臨危指揮,最終侍衛長王中正攜援軍趕到,擊斃挫敗作亂之賊,而所有的叛軍居然隻是四名崇政殿侍衛而已!皇宮防衛之力的軟弱與混亂,由此可見一斑。
有鑒於此,秦剛深知劉皇後與越王繼續待在宮中的巨大風險,再加上大宋皇子多是體弱多病,幾年之中,隨便什麽時候搞一出因病夭折,都是外界難以質疑的事情。於情於理,他也隻有選擇帶趙茂逃出皇宮一策。
當然,這與入宮前一天晚上秦湛等人建議的逃離京城完全不同。
其一,之前的逃離是完全認輸式的逃跑,盡管可以說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是一旦逃跑,隨時會被對手冠以“做賊心虛”、“陰謀敗露”等等的汙名栽贓,並且對端王接下去的篡位舉動毫無製約之力。更不要說,趙佶、蔡京一黨,便可以此為由,隨時對於與秦剛相關之人以同黨之名,牽連打擊。
其二,趙茂與劉皇後的分開,無形中大大提升了兩人的存活機率。一位是皇後,一位是皇子,作為陰謀篡位者的趙佶在沒有把握將他們一並解決的前提下,必然隻能對其中的任何一位有所忌憚而收手;
其三,畢竟越王趙茂是當前皇帝的唯一子嗣,更是當之無愧的最正統帝位繼承者。把他帶在了身邊,一旦可以逃到安全區域,這張威力巨大的王牌也足以震懾任何朝堂內外的政治對手。
最後,秦剛是在章惇、蘇軾以及向太後等人的麵前正常地離開,其後的事情無人知曉,因此在無法抓住他們二人的情況下,絕對無法強行給他定罪。
這便是秦剛當前處境中的萬幸。
入夜三更,廟外傳來了宵禁的梆子聲與巡邏禁軍的吆喝聲。
一夜無事。
第二天一早,秦剛囑咐還在賴床的趙茂,可以繼續睡覺,萬一醒了後也別出房門,安心在這裏等他帶好吃的迴來,趙茂自然答應。
秦剛又拜托了寺裏的小和尚後,便就出門去找昨天已經觀察過的姚家米糕店。
剛走入米糕店,便有一個機靈的夥計過來問他想買什麽。他說想家裏想辦宴席,想跟店裏的掌櫃談一談。於是,裏間立刻走出來一位中年商人模樣的人,說自己就是掌櫃。
秦剛對著他揚了揚右手,露出了手上戴著的一枚玉麵戒指。
掌櫃臉色一緊,立即恭敬地說道:“原來是貴客光臨,請至後院說話!”
兩人到了後院內室,掌櫃卻沒有先說話,而是拿出了印泥請秦剛打開了戒指玉麵上的蓋子,用露出來的印章麵在紙上蓋出了印鑒,然後再拿著一本冊子仔細地核驗後,這才帶著歉意解釋道:“貴客此鑒是甲等鑒,在下是澤部十四號,也是因為是首迴見到甲等鑒,依例必須要小心核驗。如今核驗無誤,貴客有何要求,可隨時囑咐!”
秦剛也不客氣,問道:“店裏現在可還能正常出得了外城城門送貨?”
掌櫃的不帶猶豫地迴道:“ 我這裏每日都得出一趟外城去拉迴那些農村莊院磨出來的米粉,所以看守這新酸棗門的禁軍都是平日裏熟識的兄弟,一直孝敬不斷,到時候準備一輛拉貨的車子出城,應該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吧。”
“好,那你就先準備一輛出城拉貨的車子,過一會兒之後我會再來,到時候你可有辦法安排我們出城?”
掌櫃的連說沒問題,立刻就會去準備。
秦剛出門前為顯自然,順手就在他這裏買了一份剛出鍋的米糕。
迴到寺廟時,負責打掃他們那處院子的小和尚合十說道:“施主迴來啦,小施主還未醒來。”
秦剛自然是謝過,隻是小和尚一眼瞥到了他手裏拿著的米糕,卻是有話要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