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十三的計數中,最後一枚轟天雷也成功地引爆,混亂已經蔓延至了交趾騎兵的一大半。此時,兩邊樹林的上空,連續不斷地響起了對空射出的響箭,發出了令人恐慌的尖厲嘯叫之聲,似乎在那裏的後方埋伏著千百人的兵馬,正在這些統一的響箭提示之下,即將發動對於驛道交趾騎兵的包抄與總攻。
交趾兵終於掤不住了,原本在盡力收攏人馬並控製隊形的最後幾排騎兵以及那裏的軍官,率先開始了調頭逃竄,迅速引發了更大範圍的潰逃。
方十三終於鬆了一口氣,等到眼前的這批騎兵中還能夠行動的,都基本上跑沒影了後,樹林裏麵那些同伴才真正地現身出來。
“快!拉一些沒啥問題的馬迴去!注意現場別留活口!”
很顯然,不能讓交趾兵知道他們現在的虛實。
打掃完戰場,他們十四人便帶著一批未能跑遠而且沒什麽大問題的戰馬迅速撤迴了驛關。
這次伏擊戰的結果非常完美,不僅成功擊退了首批到來的五百名先鋒騎兵,更關鍵的是,並沒有暴露出自己的虛實。因此大家在迴到驛關之後,對於將對方擋在這裏足夠長時間的目標,又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而在另一邊,後方隨步兵而行的阮天突然接報,前方騎兵遭遇宋軍伏擊,大敗而歸,逃迴來的騎兵頭目賭咒發誓:他們遭遇了宋軍的主力伏擊,對方不僅有龐大的伏擊兵力,更有恐怖的不知名殺器。
對此,阮天並不完全相信,他覺得騎兵頭目報來的數目都超過了他所判斷的宋兵全部兵力了,他於是先下令讓手下的部隊在山腳的位置便開始紮營,然後親自帶了親兵前往騎兵被伏擊的地方查探。
在小心地到達現場之後,首先的確是發現了騎兵頭目所稱的恐怖殺器留下的痕跡,阮天之前也接觸過宋軍的火藥武器,現場那些被炸死了的馬匹與士兵身上留下來的傷害痕跡的確如此,但是其表現出來的威力卻比他之前見過的厲害了數十倍,的確很驚人。
但是,騎兵號稱的大規模宋軍圍攻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經驗豐富的阮天甚至還進入兩邊的樹叢中找到了宋軍伏擊的位置,他甚至準確地得出了“伏擊人數並不多”的最終判斷,而且這些人對現場仔細打掃的痕跡,也從另一個側麵證實了這一點。
阮天對這一帶的地形很熟悉,自然也知道就在正前方驛關的實際情況:那裏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宋軍既然已經拿下了那處驛關,卻為何還要冒險到這裏伏擊?
顯然隻有一個原因:他們兵力不足!
想到這裏,阮天扭頭看了看周圍的山勢,心裏頓時有了主意。
第二天,阮天帶領的先鋒軍主力還是來到了驛關麵前,麵對大門緊閉的關牆,他嚐試派出了幾十名士兵接近,立刻便被牆頭強勁的弓箭射殺打退。
於是,這些士兵便開始在周圍砍樹伐木、建造雲梯。
一直折騰到了下午,終於有新造好的雲梯了,又是一批士兵帶著它們衝到了關牆下麵,但是搞笑的事情發生了,這些雲梯搭上牆之後,結果發現它們的高度不夠,造得短了,於是在牆上的宋兵又是一陣密集的箭雨反擊,死傷了一批人又退了迴去。
此時天色已晚,交趾軍這裏便鳴金收兵。
第一天的守關並不覺得太吃力,都是一邊倒地從關牆上對下麵的交趾挺不錯進行射擊。相當於連勝了兩仗,大家都很興奮,也在吐槽像這樣的先鋒隊,隻要確保箭隻不被耗光,都可以考慮死守在此,讓對方無法再進一步了。
“對方今天沒盡全力!”朱言倒是看出了一點問題,“明天他們要是下決心輪番上陣,全力進攻的話,別忘了我們就二十幾個人,一直拉弓放箭的話,沒幾個人的胳膊會受得了的!”
方十三也是覺得對方今天的攻勢潦草了一點,至少與他們的接受訓練時所了解到的東西不一樣,不過他也沒有更多的實際作戰經驗,與交趾兵也是第一次接觸,隻能點點頭道,“重要的是,我們還是要按計劃,守到第三天就撤退!”
果真,到了第二天的一早,意外便出現了,驛關的另一麵,也就是向東的後方,突然出現了交趾軍隊——他們被前後包圍了!
原來,阮天在意識到宋兵在這處驛關的兵力可能極其不足之後,便立刻派了得力的手下,分兵五百人,從他所知道的一處繞路不多的山道出發,連夜繞向驛關的另一麵。
夜裏走山路雖然危險,但卻勝在“兵貴神速”。所以,方十三他們判斷交趾軍要是繞路,至少需要兩天以的時間就不太準確了,阮天的手下,實際就花兩夜一天的時間就繞過來了。
繞過來的越軍在聽到西邊進攻的鼓聲之後,也選擇了擂鼓進攻,驛關裏的宋軍頓時兩麵受敵,形勢立刻變得吃緊了起來。
直至這一天兩邊收兵迴營,雖然進攻方又死傷了不少士兵,但是中間也能偶爾成功地爬上來幾人,並與宋兵開始有了近身搏鬥。
盡管近戰是守關的飛魚兵的強項,爬上牆的交趾士兵都沒有占到便宜,但畢竟刀劍無眼,一天下來,關內還是有兩人受傷,頂在最前麵的方十三,也掛了一點輕傷的彩。
“是方某的錯,累及兄弟們被困在了這個險境!”方十三慚愧地說道。
“無妨,都是大家自己的選擇。”朱言還是出來幫他說了兩句,“其實我們明天可以重新安排一下,東西兩邊,各派一隊人守著就行,另兩隊人先休息,然後過一段時間再去輪換。隻要我們能夠再多堅持一些時間。相信趙統領那邊很快就會有支援過來的!”
的確,這裏距離東邊的鎮越城八十裏地,趙駟雖然沒有同意從城裏派出援軍,但也是已經清楚昇龍府三千先鋒軍從這條路過來的消息,這個方向的情報偵察工作不會降低,相信兩三天之內一定會有增援過來的。
而阮天雖然派出人手包抄成功,但此時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他也曾想過不要管這驛關裏的宋軍,帶領其餘的人繼續通過山路繞過去。
可是如果驛關裏的宋軍不解決掉,他要去對前方海東水營的宋軍發起進攻時,也擔心自己後麵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前麵騎兵敗了一陣,這兩天的攻關也沒有占到便宜,先鋒軍的士氣大受影響,現在他也基本確認了驛關裏的宋兵不多,唯有拿下這處驛關,才能重振自己的士氣。
第三天,兩邊的交趾士兵繼續抓緊進攻。
在同時三四部雲梯架上牆頭之後,宋兵們已經無法阻止交趾士兵陸續攻上牆頭了,所幸這裏的牆頭狹小,非常有利於他們三人一組地結陣抵抗,絕大多數情況下,上得了牆頭的交趾兵都是送死來的。
但是畢竟這是從昇龍府禁軍中抽調出來的精銳,不乏還有一些兇悍之士,臨死之前還是能給宋兵們造成一點傷害的。
這一天結束收兵後,交趾兵死傷超過了百人,而方十三他們雖然沒有戰死的,但是受傷無法繼續作戰的人數也接近了七人。對於接下來一天的戰鬥,也隻能調整為兩隊作戰、一隊休息再機動輪換的方案了。
而進攻的阮天卻更加地煩躁。按照他之前與宋軍對戰的經驗來看,當他的五百名手下繞到驛關後麵的時候,他以為這場戰鬥就該結束了,前後被圍的宋軍就應該會開門投降。
但是,加上佯攻的第一天,現在已經攻打了三天,最早騎兵五百人中就損失了近百人,再加上攻驛關中死傷的人數,總的兵力損傷已經超過了五百,這讓他還有什麽信心靠著這支先鋒部隊繼續去攻擊登陸海東水營的宋軍?
但是,他卻沒有其它的選擇,眼前的這個驛關必須要拿下,否則就算不考慮士氣的事情,他現在更是擔心眼前如此兇悍的宋兵要是跟在他的身後,造成的威脅會有多大!
再說了,目前如果攻不下這個驛關,萬一之後接近水營之後進攻不利,到時候再撤退到這裏的時候的麻煩,就會更加大了。
“驛關明天必須要拿下來!”阮天惡狠狠地說,“通知下去,明天一早,擂鼓不停,全力進攻,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拿下此地!”
天亮了之後,又一天的殘酷血戰開始了。
驛關上方,尤其是麵對交趾兵主力的西牆這裏,防守中燒毀燒壞雲梯的煙火一直未能熄滅,四處散著著刺鼻的血腥屍臭之味。
方十三大口地喘著粗氣,今天一早的開局就十分嚴峻,不僅僅是因為發現交趾兵的攻勢要比前一天更猛了許多,而且也的確是因為激戰了數日,關牆下堆積了大量的對手士兵屍體。開始時,對方還會想辦法拖迴去,之後由於死傷太多,而且對方也發現屍體堆著,再加上燒壞的雲梯器械,可以將進攻通道抬高。
所以,現在的交趾士兵隻需要衝到牆下,再搭一塊板子就足夠上來了,整個防禦線全靠他們前一晚拆了驛站內建築的磚木在牆頭又壘高的一排障礙了。
此時是進攻中難得的一個間歇時間,由於壓力持續地增長,原本休息做後備的隊員也都分到兩邊牆頭上了。也就是說,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後備兵力可用了。
方十三的眼睛死死盯著陣地前方的一個地方:由於久攻不下,交趾軍方麵要比他們焦躁得多,他看見的應該是對方的指揮官,從今天一早開始,就親臨第一線直接指揮。
方十三正在估算著此時那個軍官站的位置距離,他的心裏已經呯呯地跳動了起來,於是,他輕輕地將朱言招手叫了過來——傷員增多,他們兩隊已經並成了一隊。
“看到那個指揮的交趾兵軍官了吧?那個位置,我估算了一下,如果他再近個二十步左右,我有九成的把握用神臂弓解決掉他!”
“二十步?這個人也像是懂兵的,他肯定清楚我們神臂弓的射程,他站那個地方也是有講究的,肯定不會再向前麵來了!”朱言也看明白了。
“他不過來,我可以過去啊!”方十三堅定地說出了他的想法,“我發現了,交趾人一波進攻不成,退迴去時基本不迴頭看的,我就趁這個時代混進他們的退兵中,我隻要向前多走二十步,就可以到了能解決他的位置!”
“嘶!”朱言聽得方十三的思想很清晰,但計劃極其大膽且冒險。
“擒賊先擒王,斃了此賊,交趾軍必退!”方十三堅定地說道。
朱言迴頭看了看身邊基本個個帶傷的同伴,又看了看方十三,艱難地點頭道:“你小心,一擊不中,立即迴來,我們還有機會!”
“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終於,交趾軍再次進攻了,這次進攻的時間更長,牆頭這處的搏鬥更是慘烈,方十三與朱言的身邊都出現了兩人陣亡,這兩人在臨死之前都拚盡全力用自己身披盔甲的軀體死死地頂住了新出現的一處缺口。
交趾軍這次又丟下了十幾具屍體,消耗掉了一波進攻力量,餘下的人也撐不住開始調頭撤退。就在此時,早就有過準備的方十三,迅速甩掉了自己身上最有標誌特征的披甲,露出了裏麵事先換上的與交趾士兵一樣的衣服,就地向前方一滾,轉而就像剛從地上爬起來的一個退兵一樣,拿著一張已經上好弦的神臂弓,跟在了撤退的越軍身後,從關牆上退了下去。
朱言緊張的心都到了嗓子眼,好在一片混亂的戰場上,並沒有人關注這個細節的出現。而不遠的地方,那個指揮作戰的交趾將軍,正在轉頭訓斥身邊的兩個人,應該是對於這一輪進攻還是沒有能夠成功而非常地不滿。
十步……十二步……十六步……
朱言盯著混在交趾兵後麵的方十三身影,默默地數著步數。
十八步,十九步,二十步!
此時,隻見方十三已經看好了一處合適的地方,再是一步跨出,鎮定自若地立直了腰身,抬起了手中的神臂弓。
朱言立即在牆頭使勁地用手裏的刀劍拍打著麵前的牆磚,發出了巨大的聲響,吸引到了那個將領的注意,正當他抬眼看向關牆這裏想知道發生了什麽的時候。
“嗖!”方十三手中的神臂弓響弦了,一支烏黑箭身的破甲箭唿嘯而出,就在一個閃念之間,箭頭已到那個將領的眼前,正中其麵門,箭身沒入其頭部竟然有一半之深!
“大將軍死啦!”
方十三不管對方的身份如何,立即原地大聲地叫起來,而中箭的那個交趾將軍竟是哼都沒來得及哼,就直直地身體向後倒地,一旁的親兵在慌亂之中,有人前去攙扶檢查,也有人立即注意到了持弓而立的方十三,開始帶著悲憤的神情衝過來!
方十三見勢拔腿就往迴跑!跑出了幾步之後,身後開始出現了醒悟過來的交趾兵的陸續弓箭響聲,就在他成功地跑迴關牆下,並拉住了朱言從上麵遞出的繩子開始往上爬時,終於感覺左腿一痛,應該是中箭了。
“拉我上去!”上麵兩三人一用力,終於把方十三拉進了掩體之內,幾個有點發狂狀的親兵在衝到了附近的地方時,還是被冷靜的宋兵一個個地弓箭了結了。
被方十三偷襲得手而擊斃的人,正是交趾先鋒軍主將阮天。
就在他的親兵七手八腳地將其往後抬運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士兵都看到了正中其麵門的破甲箭尾及其毫無反應的軀體。
“阮將軍陣亡了!”
退迴營地的交趾軍隊直接開始撤軍,並發出了悠長的撤退號角聲,示意驛關另一麵的交趾軍也同步撤退。
“阮將軍陣亡了!”東關牆那裏的宋兵也在大聲傳遞著這個消息,再聽到撤退號角的交趾士兵們也無心戀戰,紛紛沿來路而後撤。
當然,此時驛關裏的宋軍也沒有了任何可追擊的力量,不過他們正用著最後的力氣,在牆頭上用力地擂起了象征著最後勝利的戰鼓!
“我軍共二十八人,陣亡三人,重傷四人,輕傷十八人!”趙駟講述完飛魚兵的損失之後,卻是語調一高,“驛關一戰中,擊斃敵軍大將阮天,斬首三百二十人,徹底擊退敵方三千先鋒部隊,確保我鎮越城城牆安全完工!”
此時,方十三與朱言正站在下首處,這次他們入伍以來,首次得以見到海事院巡閱使,同時也是在他們這批新兵中帶有神一般傳說的秦龍製,大宋朝廷中當前唯一的三十歲不到了正五品大員。
“方十三、朱言,不愧是我東南水師的勇銳之士,任是誰也不敢相信,這是你們成軍之後的首戰戰績啊!”上首傳來的聲音異常地溫和,卻帶有著一種難以抵抗的魔力。
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血肉橫飛都未曾讓方十三慌張過,但此時的他卻感覺自己的膝蓋有點發顫,竟然有一種想下跪的感覺。
正在此時,低著頭的他突然感到臂彎被有力地托了一下,耳旁更是傳來秦剛讚許的聲音:“方十三吧?此戰你能臨場決策、又能舍身殺敵,關鍵之時一箭奠勝局,果真是個英雄般的人物。哈哈,也就是你這個名字,太普通隨意了點。”
方十三聽著秦剛對自己的稱讚,早就激動得不得了了,此時聞聽之後,壯著膽子迴道:“啟稟秦龍製,小人其實是有學名的,是村裏的夫子專門給起的。”
“哦?有學名甚好啊,報了來,記功頒獎以及之後的彰榜都用它,才是最好。”
“小的是臘月裏出生的,村裏的夫子給小的學名便是用了一個‘臘’字!”
“方臘?!你是方臘!”
交趾兵終於掤不住了,原本在盡力收攏人馬並控製隊形的最後幾排騎兵以及那裏的軍官,率先開始了調頭逃竄,迅速引發了更大範圍的潰逃。
方十三終於鬆了一口氣,等到眼前的這批騎兵中還能夠行動的,都基本上跑沒影了後,樹林裏麵那些同伴才真正地現身出來。
“快!拉一些沒啥問題的馬迴去!注意現場別留活口!”
很顯然,不能讓交趾兵知道他們現在的虛實。
打掃完戰場,他們十四人便帶著一批未能跑遠而且沒什麽大問題的戰馬迅速撤迴了驛關。
這次伏擊戰的結果非常完美,不僅成功擊退了首批到來的五百名先鋒騎兵,更關鍵的是,並沒有暴露出自己的虛實。因此大家在迴到驛關之後,對於將對方擋在這裏足夠長時間的目標,又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而在另一邊,後方隨步兵而行的阮天突然接報,前方騎兵遭遇宋軍伏擊,大敗而歸,逃迴來的騎兵頭目賭咒發誓:他們遭遇了宋軍的主力伏擊,對方不僅有龐大的伏擊兵力,更有恐怖的不知名殺器。
對此,阮天並不完全相信,他覺得騎兵頭目報來的數目都超過了他所判斷的宋兵全部兵力了,他於是先下令讓手下的部隊在山腳的位置便開始紮營,然後親自帶了親兵前往騎兵被伏擊的地方查探。
在小心地到達現場之後,首先的確是發現了騎兵頭目所稱的恐怖殺器留下的痕跡,阮天之前也接觸過宋軍的火藥武器,現場那些被炸死了的馬匹與士兵身上留下來的傷害痕跡的確如此,但是其表現出來的威力卻比他之前見過的厲害了數十倍,的確很驚人。
但是,騎兵號稱的大規模宋軍圍攻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經驗豐富的阮天甚至還進入兩邊的樹叢中找到了宋軍伏擊的位置,他甚至準確地得出了“伏擊人數並不多”的最終判斷,而且這些人對現場仔細打掃的痕跡,也從另一個側麵證實了這一點。
阮天對這一帶的地形很熟悉,自然也知道就在正前方驛關的實際情況:那裏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宋軍既然已經拿下了那處驛關,卻為何還要冒險到這裏伏擊?
顯然隻有一個原因:他們兵力不足!
想到這裏,阮天扭頭看了看周圍的山勢,心裏頓時有了主意。
第二天,阮天帶領的先鋒軍主力還是來到了驛關麵前,麵對大門緊閉的關牆,他嚐試派出了幾十名士兵接近,立刻便被牆頭強勁的弓箭射殺打退。
於是,這些士兵便開始在周圍砍樹伐木、建造雲梯。
一直折騰到了下午,終於有新造好的雲梯了,又是一批士兵帶著它們衝到了關牆下麵,但是搞笑的事情發生了,這些雲梯搭上牆之後,結果發現它們的高度不夠,造得短了,於是在牆上的宋兵又是一陣密集的箭雨反擊,死傷了一批人又退了迴去。
此時天色已晚,交趾軍這裏便鳴金收兵。
第一天的守關並不覺得太吃力,都是一邊倒地從關牆上對下麵的交趾挺不錯進行射擊。相當於連勝了兩仗,大家都很興奮,也在吐槽像這樣的先鋒隊,隻要確保箭隻不被耗光,都可以考慮死守在此,讓對方無法再進一步了。
“對方今天沒盡全力!”朱言倒是看出了一點問題,“明天他們要是下決心輪番上陣,全力進攻的話,別忘了我們就二十幾個人,一直拉弓放箭的話,沒幾個人的胳膊會受得了的!”
方十三也是覺得對方今天的攻勢潦草了一點,至少與他們的接受訓練時所了解到的東西不一樣,不過他也沒有更多的實際作戰經驗,與交趾兵也是第一次接觸,隻能點點頭道,“重要的是,我們還是要按計劃,守到第三天就撤退!”
果真,到了第二天的一早,意外便出現了,驛關的另一麵,也就是向東的後方,突然出現了交趾軍隊——他們被前後包圍了!
原來,阮天在意識到宋兵在這處驛關的兵力可能極其不足之後,便立刻派了得力的手下,分兵五百人,從他所知道的一處繞路不多的山道出發,連夜繞向驛關的另一麵。
夜裏走山路雖然危險,但卻勝在“兵貴神速”。所以,方十三他們判斷交趾軍要是繞路,至少需要兩天以的時間就不太準確了,阮天的手下,實際就花兩夜一天的時間就繞過來了。
繞過來的越軍在聽到西邊進攻的鼓聲之後,也選擇了擂鼓進攻,驛關裏的宋軍頓時兩麵受敵,形勢立刻變得吃緊了起來。
直至這一天兩邊收兵迴營,雖然進攻方又死傷了不少士兵,但是中間也能偶爾成功地爬上來幾人,並與宋兵開始有了近身搏鬥。
盡管近戰是守關的飛魚兵的強項,爬上牆的交趾士兵都沒有占到便宜,但畢竟刀劍無眼,一天下來,關內還是有兩人受傷,頂在最前麵的方十三,也掛了一點輕傷的彩。
“是方某的錯,累及兄弟們被困在了這個險境!”方十三慚愧地說道。
“無妨,都是大家自己的選擇。”朱言還是出來幫他說了兩句,“其實我們明天可以重新安排一下,東西兩邊,各派一隊人守著就行,另兩隊人先休息,然後過一段時間再去輪換。隻要我們能夠再多堅持一些時間。相信趙統領那邊很快就會有支援過來的!”
的確,這裏距離東邊的鎮越城八十裏地,趙駟雖然沒有同意從城裏派出援軍,但也是已經清楚昇龍府三千先鋒軍從這條路過來的消息,這個方向的情報偵察工作不會降低,相信兩三天之內一定會有增援過來的。
而阮天雖然派出人手包抄成功,但此時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他也曾想過不要管這驛關裏的宋軍,帶領其餘的人繼續通過山路繞過去。
可是如果驛關裏的宋軍不解決掉,他要去對前方海東水營的宋軍發起進攻時,也擔心自己後麵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前麵騎兵敗了一陣,這兩天的攻關也沒有占到便宜,先鋒軍的士氣大受影響,現在他也基本確認了驛關裏的宋兵不多,唯有拿下這處驛關,才能重振自己的士氣。
第三天,兩邊的交趾士兵繼續抓緊進攻。
在同時三四部雲梯架上牆頭之後,宋兵們已經無法阻止交趾士兵陸續攻上牆頭了,所幸這裏的牆頭狹小,非常有利於他們三人一組地結陣抵抗,絕大多數情況下,上得了牆頭的交趾兵都是送死來的。
但是畢竟這是從昇龍府禁軍中抽調出來的精銳,不乏還有一些兇悍之士,臨死之前還是能給宋兵們造成一點傷害的。
這一天結束收兵後,交趾兵死傷超過了百人,而方十三他們雖然沒有戰死的,但是受傷無法繼續作戰的人數也接近了七人。對於接下來一天的戰鬥,也隻能調整為兩隊作戰、一隊休息再機動輪換的方案了。
而進攻的阮天卻更加地煩躁。按照他之前與宋軍對戰的經驗來看,當他的五百名手下繞到驛關後麵的時候,他以為這場戰鬥就該結束了,前後被圍的宋軍就應該會開門投降。
但是,加上佯攻的第一天,現在已經攻打了三天,最早騎兵五百人中就損失了近百人,再加上攻驛關中死傷的人數,總的兵力損傷已經超過了五百,這讓他還有什麽信心靠著這支先鋒部隊繼續去攻擊登陸海東水營的宋軍?
但是,他卻沒有其它的選擇,眼前的這個驛關必須要拿下,否則就算不考慮士氣的事情,他現在更是擔心眼前如此兇悍的宋兵要是跟在他的身後,造成的威脅會有多大!
再說了,目前如果攻不下這個驛關,萬一之後接近水營之後進攻不利,到時候再撤退到這裏的時候的麻煩,就會更加大了。
“驛關明天必須要拿下來!”阮天惡狠狠地說,“通知下去,明天一早,擂鼓不停,全力進攻,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拿下此地!”
天亮了之後,又一天的殘酷血戰開始了。
驛關上方,尤其是麵對交趾兵主力的西牆這裏,防守中燒毀燒壞雲梯的煙火一直未能熄滅,四處散著著刺鼻的血腥屍臭之味。
方十三大口地喘著粗氣,今天一早的開局就十分嚴峻,不僅僅是因為發現交趾兵的攻勢要比前一天更猛了許多,而且也的確是因為激戰了數日,關牆下堆積了大量的對手士兵屍體。開始時,對方還會想辦法拖迴去,之後由於死傷太多,而且對方也發現屍體堆著,再加上燒壞的雲梯器械,可以將進攻通道抬高。
所以,現在的交趾士兵隻需要衝到牆下,再搭一塊板子就足夠上來了,整個防禦線全靠他們前一晚拆了驛站內建築的磚木在牆頭又壘高的一排障礙了。
此時是進攻中難得的一個間歇時間,由於壓力持續地增長,原本休息做後備的隊員也都分到兩邊牆頭上了。也就是說,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後備兵力可用了。
方十三的眼睛死死盯著陣地前方的一個地方:由於久攻不下,交趾軍方麵要比他們焦躁得多,他看見的應該是對方的指揮官,從今天一早開始,就親臨第一線直接指揮。
方十三正在估算著此時那個軍官站的位置距離,他的心裏已經呯呯地跳動了起來,於是,他輕輕地將朱言招手叫了過來——傷員增多,他們兩隊已經並成了一隊。
“看到那個指揮的交趾兵軍官了吧?那個位置,我估算了一下,如果他再近個二十步左右,我有九成的把握用神臂弓解決掉他!”
“二十步?這個人也像是懂兵的,他肯定清楚我們神臂弓的射程,他站那個地方也是有講究的,肯定不會再向前麵來了!”朱言也看明白了。
“他不過來,我可以過去啊!”方十三堅定地說出了他的想法,“我發現了,交趾人一波進攻不成,退迴去時基本不迴頭看的,我就趁這個時代混進他們的退兵中,我隻要向前多走二十步,就可以到了能解決他的位置!”
“嘶!”朱言聽得方十三的思想很清晰,但計劃極其大膽且冒險。
“擒賊先擒王,斃了此賊,交趾軍必退!”方十三堅定地說道。
朱言迴頭看了看身邊基本個個帶傷的同伴,又看了看方十三,艱難地點頭道:“你小心,一擊不中,立即迴來,我們還有機會!”
“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終於,交趾軍再次進攻了,這次進攻的時間更長,牆頭這處的搏鬥更是慘烈,方十三與朱言的身邊都出現了兩人陣亡,這兩人在臨死之前都拚盡全力用自己身披盔甲的軀體死死地頂住了新出現的一處缺口。
交趾軍這次又丟下了十幾具屍體,消耗掉了一波進攻力量,餘下的人也撐不住開始調頭撤退。就在此時,早就有過準備的方十三,迅速甩掉了自己身上最有標誌特征的披甲,露出了裏麵事先換上的與交趾士兵一樣的衣服,就地向前方一滾,轉而就像剛從地上爬起來的一個退兵一樣,拿著一張已經上好弦的神臂弓,跟在了撤退的越軍身後,從關牆上退了下去。
朱言緊張的心都到了嗓子眼,好在一片混亂的戰場上,並沒有人關注這個細節的出現。而不遠的地方,那個指揮作戰的交趾將軍,正在轉頭訓斥身邊的兩個人,應該是對於這一輪進攻還是沒有能夠成功而非常地不滿。
十步……十二步……十六步……
朱言盯著混在交趾兵後麵的方十三身影,默默地數著步數。
十八步,十九步,二十步!
此時,隻見方十三已經看好了一處合適的地方,再是一步跨出,鎮定自若地立直了腰身,抬起了手中的神臂弓。
朱言立即在牆頭使勁地用手裏的刀劍拍打著麵前的牆磚,發出了巨大的聲響,吸引到了那個將領的注意,正當他抬眼看向關牆這裏想知道發生了什麽的時候。
“嗖!”方十三手中的神臂弓響弦了,一支烏黑箭身的破甲箭唿嘯而出,就在一個閃念之間,箭頭已到那個將領的眼前,正中其麵門,箭身沒入其頭部竟然有一半之深!
“大將軍死啦!”
方十三不管對方的身份如何,立即原地大聲地叫起來,而中箭的那個交趾將軍竟是哼都沒來得及哼,就直直地身體向後倒地,一旁的親兵在慌亂之中,有人前去攙扶檢查,也有人立即注意到了持弓而立的方十三,開始帶著悲憤的神情衝過來!
方十三見勢拔腿就往迴跑!跑出了幾步之後,身後開始出現了醒悟過來的交趾兵的陸續弓箭響聲,就在他成功地跑迴關牆下,並拉住了朱言從上麵遞出的繩子開始往上爬時,終於感覺左腿一痛,應該是中箭了。
“拉我上去!”上麵兩三人一用力,終於把方十三拉進了掩體之內,幾個有點發狂狀的親兵在衝到了附近的地方時,還是被冷靜的宋兵一個個地弓箭了結了。
被方十三偷襲得手而擊斃的人,正是交趾先鋒軍主將阮天。
就在他的親兵七手八腳地將其往後抬運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士兵都看到了正中其麵門的破甲箭尾及其毫無反應的軀體。
“阮將軍陣亡了!”
退迴營地的交趾軍隊直接開始撤軍,並發出了悠長的撤退號角聲,示意驛關另一麵的交趾軍也同步撤退。
“阮將軍陣亡了!”東關牆那裏的宋兵也在大聲傳遞著這個消息,再聽到撤退號角的交趾士兵們也無心戀戰,紛紛沿來路而後撤。
當然,此時驛關裏的宋軍也沒有了任何可追擊的力量,不過他們正用著最後的力氣,在牆頭上用力地擂起了象征著最後勝利的戰鼓!
“我軍共二十八人,陣亡三人,重傷四人,輕傷十八人!”趙駟講述完飛魚兵的損失之後,卻是語調一高,“驛關一戰中,擊斃敵軍大將阮天,斬首三百二十人,徹底擊退敵方三千先鋒部隊,確保我鎮越城城牆安全完工!”
此時,方十三與朱言正站在下首處,這次他們入伍以來,首次得以見到海事院巡閱使,同時也是在他們這批新兵中帶有神一般傳說的秦龍製,大宋朝廷中當前唯一的三十歲不到了正五品大員。
“方十三、朱言,不愧是我東南水師的勇銳之士,任是誰也不敢相信,這是你們成軍之後的首戰戰績啊!”上首傳來的聲音異常地溫和,卻帶有著一種難以抵抗的魔力。
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血肉橫飛都未曾讓方十三慌張過,但此時的他卻感覺自己的膝蓋有點發顫,竟然有一種想下跪的感覺。
正在此時,低著頭的他突然感到臂彎被有力地托了一下,耳旁更是傳來秦剛讚許的聲音:“方十三吧?此戰你能臨場決策、又能舍身殺敵,關鍵之時一箭奠勝局,果真是個英雄般的人物。哈哈,也就是你這個名字,太普通隨意了點。”
方十三聽著秦剛對自己的稱讚,早就激動得不得了了,此時聞聽之後,壯著膽子迴道:“啟稟秦龍製,小人其實是有學名的,是村裏的夫子專門給起的。”
“哦?有學名甚好啊,報了來,記功頒獎以及之後的彰榜都用它,才是最好。”
“小的是臘月裏出生的,村裏的夫子給小的學名便是用了一個‘臘’字!”
“方臘?!你是方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