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審一旦進入了原被告相互對質的階段,就開始脫離秦剛的預期了。
他甚至有點悲觀地看清楚,在這個時代的審案,還是由主審的官員說了算。哪怕是堂下站著公開聽審的眾人,也幾乎沒有什麽大的用處。
因為,要問什麽問題、要讓誰來迴答、或不讓誰迴答、尤其是在有了迴答之後,采信於誰的說法等等,這一係列審訊的主動權,依舊是牢牢地把控在主審官員的手裏。
之前他曾在江都府衙經曆過一次堂審,但如今迴顧時才發現,還不是占了主審縣令一上來就因他的官職而產生的偏向於他的優勢嗎?
今天,當這個優勢完全反轉過來之後,所謂圍繞著訴案本身的邏輯說明、道理闡述等等,其實在精於訴訟的黃推官麵前,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所有對秦剛有利的話題,一經發現,立刻按下;
所有可以對他產生質疑與異議的點,便會被立即放大。
而且要說到對於宋律的熟悉程度,秦剛遠非其對手,甚至都比不上李大驢這樣的地頭混混。因此,沒過幾個迴合,一開始他所占據的優勢,就在對手的各種狡辯中慢慢地消耗幹淨,堂辯再次重新陷入了膠著狀態。
黃推官暗自得意,他想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看到堂審情形皆在謀劃之中,他咳嗽了兩聲,準備宣布:由於部分事實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清楚,先行退堂,擇日再審。因為他想著,這麽麻煩的事,總得叫趙子裪再多加點錢吧!
突然,秦剛對著堂上一拱手,朗聲說道:“既然事已至此,在下認輸,請推官斷案吧!”
一時間,整個廳堂都靜下來了,連黃信也愣了好一會兒,才問道:“公堂之上,不得妄言!秦剛你敢將剛才之言再說一遍嗎?”
“在下認輸!請推官斷案!”
這下子,所有的人算是完全聽清了,尤其是在堂下看審的眾人頓時嘩然,不管是希望秦剛倒黴的、還是認定他無罪的,都無法理解了。
剛才的各種言語扯皮,隻要是有點數的人都知道,隻是把案子拖長搞亂的常規手法。隻要秦剛耐心一點應對,堅持自己的說法,小心中間不要出錯,無非多審幾次,一定能夠等到自己勝利的一天,怎麽就直接庭上認輸了呢?
尤其是在人群裏的秦湛、黃小個,要不是心裏還有著“秦剛這麽做必然會有他的理由”這個習慣性想法,他們都會忍不住要大聲叫起屈來了。
“肅靜!肅靜!”黃信非常惱怒地連拍了兩三下的驚堂木。兩邊的衙役也跟著威嚇了好一陣,才恢複了大廳裏的安靜。
趁著這個時間,黃信已經看清楚了自己的致命漏洞了:
按正常的思維,沒有哪個被告會在這種優勢十分明顯的案子裏認罪,更不要說是視顏麵大於一切的讀書人。
所以,黃信的謀劃才定了“以守代攻”的原則:在他指點下的李大驢,就是抓住“銀霜炭賣高價”一事來指責“擾亂市場”、再抓住“銀霜炭暴利”一點來指責“侵害普通炭農”這兩點死死不放。這樣一來,雖然沒有辦法迅速給秦剛定罪,但也不至於讓李大驢完全失理。
案件如果按這個樣子陷入糾纏之中後,就可以基本完成趙子裪交給他的任務:眼下離過年已經沒有幾天了,算上退堂另審的流程,再加上正月的各種休假,折騰一兩次,很容易就可以讓秦剛在開封府的號房裏錯過這一次的省試。
可黃信怎麽也沒有想到:秦剛應該是看到了這一點,居然十分果斷地選擇認輸。
“也請各位見證,在下今天是認輸,而非認罪。”趁著黃信失神發愣的機會,秦剛轉身而對堂下聽審的眾人說道:“在下以為,經商售貨,自有行規業矩。價格競爭,各顯神通,所以這賺錢賠本的事情,怎能怨天尤人。而堂堂開封府,剛才的審理過程,各位都看在眼裏,聽在耳中。在下自認問心無愧,也不願在這裏斯文掃地地進行無謂的辯述,甘願認輸,聽憑黃推官定案下斷!所判所罰,我秦剛一應接受,決無二言!”
“好!”包括秦湛在內的站在秦剛一邊的看眾,一下子都聽明白了這個“認輸不認罪”的真正用意,不由自主地拍掌叫好。
黃信已經完全失去了主張:
他所有的謀劃,都建立在秦剛顧忌顏麵、堅決不認自己有過失的基礎,這種判斷原本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常規的思維裏,即使是有人會意識到,這起官司如果輸了之後,按照現行的宋律,最多也就是罰金加斥責了不得了。但是身邊讀書人的士子,又是感覺自己根本沒有過失、隻是被無賴刁民咬住而已,一定會據理力爭,決不認錯。
在這種情況下,推官也就可以用充分衡量兩方的情緒、得失為由,打著公平、公正的幌子,將此案引入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從而實現坑害秦剛無法參加省試的歹毒目的。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秦剛不知為何居然能看穿這裏的實質。竟然就直接以認輸為條件,主動要求抽身出來。
而且就在公開審理的現場眾人聽來,似乎這秦剛也沒有什麽麵子的丟失,丟麵子的似乎應該隻有此刻坐在審案台後麵的黃推官。
如果可能的話,黃推官此刻隻想的判詞應該隻有一句:秦剛!你不講武德!你耗子尾汁!
但是現在,可惡的被告放棄辯護了,可恨的原告還睜著期盼的雙眼,可氣的眾人都想看著推官的熱鬧!
趙子裪今天得知了秦剛一案意外地要開堂審理,還是不放心地趕過來,開始就躲在人群後麵,看看黃信能不能如他們所商量的那樣,成功地把秦剛繼續扣押下來。
看到現場情況有點不對了,他有點著急了,於是,趁著人群有點騷動,往前擠了擠,假裝無意地大聲地嚷嚷:“都認輸了還不趕緊判了啊!”
黃推官抬頭顯然是看見了他,明白這是對方在給自己壓力了。他的腦子裏正在快速周轉,想著如何尋找一條合適的律條,能達到趙公子的目的。
“黃推官如此為難,那我來給你說段判詞如何?”人群中突然響起一個年輕的聲音,緊接著,原本在他身邊看似隨意圍著的五六個精壯的漢子便讓開了一條道,從中走出了一位比秦剛看起來還要年輕些的華服少年,後麵緊跟著一位家奴打扮的老者。
而且,這個少年竟不管不顧地直接走到了大堂中央,帶著一副嘲諷的神情看著黃信。
“大膽狂徒,公堂之上,豈可擅自闖入,速速給我退下!”黃推官非常惱怒地喝斥道。
而人群另一邊的趙子裪隨意看去後,竟然一下子如遭雷擊,整個人都開始有點哆嗦了——畢竟,他算是楚國公的嫡長子,每年總得隨父親入宮去陛見請安幾次,他當然能夠認得出走到堂中的華服少年是何人。
而秦剛卻是隻認出了少年身後的老者,竟是在高郵不打不相識、入京之後又一直未得謀麵的昭宣使、入內省副都知劉惟簡,然後,自然也就一下子明白了前麵少年人的真實身份。
劉惟簡看見秦剛麵色有異,趕緊遞了個眼神過去,秦剛立刻頦首示意明白,立於一旁,閉嘴不言。
少年被黃信喝斥之後,不怒反笑道:“好大的官威啊!叫錢穆父過來聽聽呢!”
前半句是在說黃信,後半句倒是說給身後的人聽的。剛才的幾名漢子中立刻閃出一人,似乎真的是去找錢知府了。
一時之間,黃信也被這少年的氣勢給鎮住了。
“你便是秦剛?!”少年轉過頭,口氣按照當時的習慣來看是非常地無禮,但不知為何,表現在這少年人的身上,卻總覺得十分自然。
秦剛已知其身份,心下了然,卻也不卑不亢地施禮迴道:“正是在下。”
“你很不錯!”少年人硬梆梆地扔下一句話。
“你也很不錯!”秦剛的少年心性頓起,同樣還了他一句。
少年有點意外,白淨的麵容上頓起了幾絲血色,直勾勾地看著秦剛,又看看身旁的劉惟簡,心想,他認識劉惟簡,不可能猜不出我的身份,卻敢如此大膽地與自己對話,到底是無知無畏、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呢?
“哦?我聽得你直接認輸,就不怕官府判你個笞杖徒流的重罰嗎?”少年置黃信等人不顧,直接與秦剛說起話來。
秦剛微笑道:“量刑定罪,有我《宋刑統》在手為憑;伸張正義,有我聖天子在心為靠。我又何須無故亂擔憂呢?”
少年聽了,不僅哈哈一笑,對著劉惟簡說道:“你的眼光不錯,看人很準!”
劉惟簡卻恭敬地站在其身後,態度依舊是一絲不苛,不敢有任何自得。
很快,一陣慌亂不已的腳步傳來,打破了這處公堂的尷尬。
而顯然是得到了提示與關照的錢勰,在一溜小跑趕到廳堂之後,對著站在堂中的少年皇帝,並沒有冒失地行拜見禮,隻是在意外與慌亂之下,說話有點顛倒與錯亂:
“知開封府錢勰,見過……官、官人,有失……體統,望恕罪。”
“無妨!我正好來聽一聽開封府的審案斷案,好象這位黃推官,對於《宋刑統》非常不熟,審這麽個小案也沒啥擔當與想法,我就想,要不要由我來寫個判詞,不知錢知府意下如何?”
“臣……承蒙賜教。”
看到錢知府如此地恭敬與順從,黃信已經嚇得從坐著的桌案後跳了起來,趕緊過來給錢勰讓座並行禮,卻遭到了上司徹底地無視。
此時的錢知府,哪裏還顧得上他。
可憐的黃信,所任開封府推官不過從六品,雖是京官,但不夠五品是沒有資格上朝會的,自然不會見過官家的樣子,雖然從知府的神情中已經意識到堂前年輕人的地位絕非一般,但他也根本不敢往這方麵猜想。
趙煦之前將彈劾秦剛的奏章都留中後,也關注到了開封府扣押秦剛並要進行審理的消息。一時興起,便帶了劉惟簡過來,原本隻想躲在人堆裏看看過程罷了。
誰知這黃信的審案偏向,實在是令人難以忍受,從而讓年輕的官家決定要上演一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戲。
趙煦環視了一下四周,冷笑一聲,朗聲道:
“秦家賣炭李家窮,關西大旱怨山東。堂前扯皮如演戲,人後詭計臭相通。”
這四句便就是趙煦的斷案觀點,兩家做生意的賠與賺,就仿佛相隔行裏之遠的關西與山東一樣,顯然沒有人認為前者的旱災是需要後者去承擔責任的。
而後兩句,則明白無誤地表明,他十分清楚這個公堂上審理的貓膩不過隻是在演戲,真實的原因其實還是背後關聯的一些陰謀詭計罷了。
當然,趙煦所指出的詭計,應該是新黨意圖以此攻擊清理舊黨人員的打算。而此時在場的黃信、以及人群裏快要嚇暈的趙子裪聽成的是,自己的密謀已經被徹底看穿甚至掌握了。
判詞念完,趙煦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宋朝的皇帝還是非常注重不給臣民帶去不必要的麻煩,便對秦剛說:“錢知府既然已經過來了,他會為你伸張正義的,我就先告辭了。”
秦剛趕緊一抱拳:“還是多虧了閣下的判詞,秦剛受教了。”
趙煦又對劉惟簡說:“你留下來,聽聽結果。還有那個人。”說完指了一下此時已經明顯嚇癱在地上的趙子裪,“了解一下什麽情況,他為何會摻和進來?”
“老奴遵命!”
趙煦轉身便走,堂下迅速閃出六個身影與其貼身而出。
錢勰這才長長出了一口氣,雖然是剛來這裏,聽了這個判詞也就大致了解是怎麽一迴事了,他轉頭對著已經在身後瑟瑟發抖的黃信問:“黃推官覺得這位官人的判詞如何啊?”
“……甚好……甚好……”
已經六神無主的黃信,勉為其難地坐上審案桌,宣布:秦剛無罪,當堂釋放!李大驢所告證據不足,予以駁迴。
判完之後,黃信便轉向錢勰,欲征詢其意見。錢勰沒有表態,隻是微微轉頭探詢坐在另一邊劉惟簡的看法。
劉惟簡正想著官家臨走前交待的事情,又看到被判輸的李大驢正不住地看向趙子裪,便知這裏麵定有問題,便指了指他,對錢勰說:“這個人,稍後麻煩錢知府幫忙送到皇城司,還有點事情要問問他。”
錢勰點頭應諾。
待聽到皇城司三字,再聯係這位頦下無須的老者以及與常人有異的尖嗓音,黃信這才明白了許多的事情,癱軟在座位上不得動彈。
劉惟簡站起身,走到秦剛身邊時,換了一副笑容低聲道:“秦宣義一別多日,還是那樣地英氣不凡。雜家在京,身不由已,一直未能見麵,還望宣義海涵啊!”
秦剛自然不敢托大,也是低聲謝過,一並對那處宅子以及劉三等人的安排表示非常滿意。
錢勰看著秦剛與劉惟簡似乎十分熟識的樣子,當下也對這個年輕人有點暗暗吃驚。
其實前幾天一開始他沒有答應秦觀之後,又接到了黃庭堅過來的托請,隻是他又聽說了張商英對於此事的堅決態度,總覺得若為此事過早地出來應戰,是否容易喪失主動權。所以一直沒有明確表態,而是選擇站在旁邊繼續關注。
而今天的結果卻是令其著實地意外,不僅驚動了官家微服來聽此案的審理,甚至最後還強行出頭,明確判定了秦剛的勝訴。
這一著,錢勰可有點失誤,要必須好好彌補一下啊!
他甚至有點悲觀地看清楚,在這個時代的審案,還是由主審的官員說了算。哪怕是堂下站著公開聽審的眾人,也幾乎沒有什麽大的用處。
因為,要問什麽問題、要讓誰來迴答、或不讓誰迴答、尤其是在有了迴答之後,采信於誰的說法等等,這一係列審訊的主動權,依舊是牢牢地把控在主審官員的手裏。
之前他曾在江都府衙經曆過一次堂審,但如今迴顧時才發現,還不是占了主審縣令一上來就因他的官職而產生的偏向於他的優勢嗎?
今天,當這個優勢完全反轉過來之後,所謂圍繞著訴案本身的邏輯說明、道理闡述等等,其實在精於訴訟的黃推官麵前,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所有對秦剛有利的話題,一經發現,立刻按下;
所有可以對他產生質疑與異議的點,便會被立即放大。
而且要說到對於宋律的熟悉程度,秦剛遠非其對手,甚至都比不上李大驢這樣的地頭混混。因此,沒過幾個迴合,一開始他所占據的優勢,就在對手的各種狡辯中慢慢地消耗幹淨,堂辯再次重新陷入了膠著狀態。
黃推官暗自得意,他想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看到堂審情形皆在謀劃之中,他咳嗽了兩聲,準備宣布:由於部分事實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清楚,先行退堂,擇日再審。因為他想著,這麽麻煩的事,總得叫趙子裪再多加點錢吧!
突然,秦剛對著堂上一拱手,朗聲說道:“既然事已至此,在下認輸,請推官斷案吧!”
一時間,整個廳堂都靜下來了,連黃信也愣了好一會兒,才問道:“公堂之上,不得妄言!秦剛你敢將剛才之言再說一遍嗎?”
“在下認輸!請推官斷案!”
這下子,所有的人算是完全聽清了,尤其是在堂下看審的眾人頓時嘩然,不管是希望秦剛倒黴的、還是認定他無罪的,都無法理解了。
剛才的各種言語扯皮,隻要是有點數的人都知道,隻是把案子拖長搞亂的常規手法。隻要秦剛耐心一點應對,堅持自己的說法,小心中間不要出錯,無非多審幾次,一定能夠等到自己勝利的一天,怎麽就直接庭上認輸了呢?
尤其是在人群裏的秦湛、黃小個,要不是心裏還有著“秦剛這麽做必然會有他的理由”這個習慣性想法,他們都會忍不住要大聲叫起屈來了。
“肅靜!肅靜!”黃信非常惱怒地連拍了兩三下的驚堂木。兩邊的衙役也跟著威嚇了好一陣,才恢複了大廳裏的安靜。
趁著這個時間,黃信已經看清楚了自己的致命漏洞了:
按正常的思維,沒有哪個被告會在這種優勢十分明顯的案子裏認罪,更不要說是視顏麵大於一切的讀書人。
所以,黃信的謀劃才定了“以守代攻”的原則:在他指點下的李大驢,就是抓住“銀霜炭賣高價”一事來指責“擾亂市場”、再抓住“銀霜炭暴利”一點來指責“侵害普通炭農”這兩點死死不放。這樣一來,雖然沒有辦法迅速給秦剛定罪,但也不至於讓李大驢完全失理。
案件如果按這個樣子陷入糾纏之中後,就可以基本完成趙子裪交給他的任務:眼下離過年已經沒有幾天了,算上退堂另審的流程,再加上正月的各種休假,折騰一兩次,很容易就可以讓秦剛在開封府的號房裏錯過這一次的省試。
可黃信怎麽也沒有想到:秦剛應該是看到了這一點,居然十分果斷地選擇認輸。
“也請各位見證,在下今天是認輸,而非認罪。”趁著黃信失神發愣的機會,秦剛轉身而對堂下聽審的眾人說道:“在下以為,經商售貨,自有行規業矩。價格競爭,各顯神通,所以這賺錢賠本的事情,怎能怨天尤人。而堂堂開封府,剛才的審理過程,各位都看在眼裏,聽在耳中。在下自認問心無愧,也不願在這裏斯文掃地地進行無謂的辯述,甘願認輸,聽憑黃推官定案下斷!所判所罰,我秦剛一應接受,決無二言!”
“好!”包括秦湛在內的站在秦剛一邊的看眾,一下子都聽明白了這個“認輸不認罪”的真正用意,不由自主地拍掌叫好。
黃信已經完全失去了主張:
他所有的謀劃,都建立在秦剛顧忌顏麵、堅決不認自己有過失的基礎,這種判斷原本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常規的思維裏,即使是有人會意識到,這起官司如果輸了之後,按照現行的宋律,最多也就是罰金加斥責了不得了。但是身邊讀書人的士子,又是感覺自己根本沒有過失、隻是被無賴刁民咬住而已,一定會據理力爭,決不認錯。
在這種情況下,推官也就可以用充分衡量兩方的情緒、得失為由,打著公平、公正的幌子,將此案引入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從而實現坑害秦剛無法參加省試的歹毒目的。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秦剛不知為何居然能看穿這裏的實質。竟然就直接以認輸為條件,主動要求抽身出來。
而且就在公開審理的現場眾人聽來,似乎這秦剛也沒有什麽麵子的丟失,丟麵子的似乎應該隻有此刻坐在審案台後麵的黃推官。
如果可能的話,黃推官此刻隻想的判詞應該隻有一句:秦剛!你不講武德!你耗子尾汁!
但是現在,可惡的被告放棄辯護了,可恨的原告還睜著期盼的雙眼,可氣的眾人都想看著推官的熱鬧!
趙子裪今天得知了秦剛一案意外地要開堂審理,還是不放心地趕過來,開始就躲在人群後麵,看看黃信能不能如他們所商量的那樣,成功地把秦剛繼續扣押下來。
看到現場情況有點不對了,他有點著急了,於是,趁著人群有點騷動,往前擠了擠,假裝無意地大聲地嚷嚷:“都認輸了還不趕緊判了啊!”
黃推官抬頭顯然是看見了他,明白這是對方在給自己壓力了。他的腦子裏正在快速周轉,想著如何尋找一條合適的律條,能達到趙公子的目的。
“黃推官如此為難,那我來給你說段判詞如何?”人群中突然響起一個年輕的聲音,緊接著,原本在他身邊看似隨意圍著的五六個精壯的漢子便讓開了一條道,從中走出了一位比秦剛看起來還要年輕些的華服少年,後麵緊跟著一位家奴打扮的老者。
而且,這個少年竟不管不顧地直接走到了大堂中央,帶著一副嘲諷的神情看著黃信。
“大膽狂徒,公堂之上,豈可擅自闖入,速速給我退下!”黃推官非常惱怒地喝斥道。
而人群另一邊的趙子裪隨意看去後,竟然一下子如遭雷擊,整個人都開始有點哆嗦了——畢竟,他算是楚國公的嫡長子,每年總得隨父親入宮去陛見請安幾次,他當然能夠認得出走到堂中的華服少年是何人。
而秦剛卻是隻認出了少年身後的老者,竟是在高郵不打不相識、入京之後又一直未得謀麵的昭宣使、入內省副都知劉惟簡,然後,自然也就一下子明白了前麵少年人的真實身份。
劉惟簡看見秦剛麵色有異,趕緊遞了個眼神過去,秦剛立刻頦首示意明白,立於一旁,閉嘴不言。
少年被黃信喝斥之後,不怒反笑道:“好大的官威啊!叫錢穆父過來聽聽呢!”
前半句是在說黃信,後半句倒是說給身後的人聽的。剛才的幾名漢子中立刻閃出一人,似乎真的是去找錢知府了。
一時之間,黃信也被這少年的氣勢給鎮住了。
“你便是秦剛?!”少年轉過頭,口氣按照當時的習慣來看是非常地無禮,但不知為何,表現在這少年人的身上,卻總覺得十分自然。
秦剛已知其身份,心下了然,卻也不卑不亢地施禮迴道:“正是在下。”
“你很不錯!”少年人硬梆梆地扔下一句話。
“你也很不錯!”秦剛的少年心性頓起,同樣還了他一句。
少年有點意外,白淨的麵容上頓起了幾絲血色,直勾勾地看著秦剛,又看看身旁的劉惟簡,心想,他認識劉惟簡,不可能猜不出我的身份,卻敢如此大膽地與自己對話,到底是無知無畏、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呢?
“哦?我聽得你直接認輸,就不怕官府判你個笞杖徒流的重罰嗎?”少年置黃信等人不顧,直接與秦剛說起話來。
秦剛微笑道:“量刑定罪,有我《宋刑統》在手為憑;伸張正義,有我聖天子在心為靠。我又何須無故亂擔憂呢?”
少年聽了,不僅哈哈一笑,對著劉惟簡說道:“你的眼光不錯,看人很準!”
劉惟簡卻恭敬地站在其身後,態度依舊是一絲不苛,不敢有任何自得。
很快,一陣慌亂不已的腳步傳來,打破了這處公堂的尷尬。
而顯然是得到了提示與關照的錢勰,在一溜小跑趕到廳堂之後,對著站在堂中的少年皇帝,並沒有冒失地行拜見禮,隻是在意外與慌亂之下,說話有點顛倒與錯亂:
“知開封府錢勰,見過……官、官人,有失……體統,望恕罪。”
“無妨!我正好來聽一聽開封府的審案斷案,好象這位黃推官,對於《宋刑統》非常不熟,審這麽個小案也沒啥擔當與想法,我就想,要不要由我來寫個判詞,不知錢知府意下如何?”
“臣……承蒙賜教。”
看到錢知府如此地恭敬與順從,黃信已經嚇得從坐著的桌案後跳了起來,趕緊過來給錢勰讓座並行禮,卻遭到了上司徹底地無視。
此時的錢知府,哪裏還顧得上他。
可憐的黃信,所任開封府推官不過從六品,雖是京官,但不夠五品是沒有資格上朝會的,自然不會見過官家的樣子,雖然從知府的神情中已經意識到堂前年輕人的地位絕非一般,但他也根本不敢往這方麵猜想。
趙煦之前將彈劾秦剛的奏章都留中後,也關注到了開封府扣押秦剛並要進行審理的消息。一時興起,便帶了劉惟簡過來,原本隻想躲在人堆裏看看過程罷了。
誰知這黃信的審案偏向,實在是令人難以忍受,從而讓年輕的官家決定要上演一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戲。
趙煦環視了一下四周,冷笑一聲,朗聲道:
“秦家賣炭李家窮,關西大旱怨山東。堂前扯皮如演戲,人後詭計臭相通。”
這四句便就是趙煦的斷案觀點,兩家做生意的賠與賺,就仿佛相隔行裏之遠的關西與山東一樣,顯然沒有人認為前者的旱災是需要後者去承擔責任的。
而後兩句,則明白無誤地表明,他十分清楚這個公堂上審理的貓膩不過隻是在演戲,真實的原因其實還是背後關聯的一些陰謀詭計罷了。
當然,趙煦所指出的詭計,應該是新黨意圖以此攻擊清理舊黨人員的打算。而此時在場的黃信、以及人群裏快要嚇暈的趙子裪聽成的是,自己的密謀已經被徹底看穿甚至掌握了。
判詞念完,趙煦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宋朝的皇帝還是非常注重不給臣民帶去不必要的麻煩,便對秦剛說:“錢知府既然已經過來了,他會為你伸張正義的,我就先告辭了。”
秦剛趕緊一抱拳:“還是多虧了閣下的判詞,秦剛受教了。”
趙煦又對劉惟簡說:“你留下來,聽聽結果。還有那個人。”說完指了一下此時已經明顯嚇癱在地上的趙子裪,“了解一下什麽情況,他為何會摻和進來?”
“老奴遵命!”
趙煦轉身便走,堂下迅速閃出六個身影與其貼身而出。
錢勰這才長長出了一口氣,雖然是剛來這裏,聽了這個判詞也就大致了解是怎麽一迴事了,他轉頭對著已經在身後瑟瑟發抖的黃信問:“黃推官覺得這位官人的判詞如何啊?”
“……甚好……甚好……”
已經六神無主的黃信,勉為其難地坐上審案桌,宣布:秦剛無罪,當堂釋放!李大驢所告證據不足,予以駁迴。
判完之後,黃信便轉向錢勰,欲征詢其意見。錢勰沒有表態,隻是微微轉頭探詢坐在另一邊劉惟簡的看法。
劉惟簡正想著官家臨走前交待的事情,又看到被判輸的李大驢正不住地看向趙子裪,便知這裏麵定有問題,便指了指他,對錢勰說:“這個人,稍後麻煩錢知府幫忙送到皇城司,還有點事情要問問他。”
錢勰點頭應諾。
待聽到皇城司三字,再聯係這位頦下無須的老者以及與常人有異的尖嗓音,黃信這才明白了許多的事情,癱軟在座位上不得動彈。
劉惟簡站起身,走到秦剛身邊時,換了一副笑容低聲道:“秦宣義一別多日,還是那樣地英氣不凡。雜家在京,身不由已,一直未能見麵,還望宣義海涵啊!”
秦剛自然不敢托大,也是低聲謝過,一並對那處宅子以及劉三等人的安排表示非常滿意。
錢勰看著秦剛與劉惟簡似乎十分熟識的樣子,當下也對這個年輕人有點暗暗吃驚。
其實前幾天一開始他沒有答應秦觀之後,又接到了黃庭堅過來的托請,隻是他又聽說了張商英對於此事的堅決態度,總覺得若為此事過早地出來應戰,是否容易喪失主動權。所以一直沒有明確表態,而是選擇站在旁邊繼續關注。
而今天的結果卻是令其著實地意外,不僅驚動了官家微服來聽此案的審理,甚至最後還強行出頭,明確判定了秦剛的勝訴。
這一著,錢勰可有點失誤,要必須好好彌補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