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格致班的學生,便迎來了秦教授的第三次講課,也是在格致班上的第二節正式授課。
“同學們好,非常抱歉,身為菱川書院的格致學教授,拖了這麽久,才能夠再一次迴到這課堂上,給同學們上課。”秦剛並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上來就突出自己的權威地位,反而是恭謙地進行了道歉。
“但是,所有學習格致學的學生卻必須要明白的一點是:格致是探究世界最本源奧秘的學問,是揭開世間萬物根本大道的學科。在這門偉大的學問麵前,我們所有的人,包括你們的老師、還有我,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在不斷進行學習與領悟過程中的探索者。”
“一定會有同學問:‘那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哪裏呢?’我來告訴大家,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兩點。第一點,是大家在學習之路上的督促者,督促各位不能偷懶、不能輕視、更不能忘記我們學習的初衷;第二點,就是各位在大道探究過程中的輔助判定者。”
“第一點很好理解,學習的過程總歸會是枯燥的,充滿著各種考驗與障礙。為了防止有人會打退堂鼓,或者是有可能地懈怠與偷懶,老師是非常有必要地在這個時刻出現,作出必要的提醒或者一些幫助。”
“第二點也就是,在探求大道的過程中,謬誤、錯覺以及短見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並存在,但是如何才能準確並有效地將他們區別出來呢?老師在這裏的責任就是: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大道的唯一標準’,並以這個標準,不偏向地、始終如一地,客觀判定並甄別學生研究出來的每一個成果!”
關於“實踐是檢驗大道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喬襄文與袁嘉二人是第二次聽了,所以他們並沒有像學生那樣感受到多麽大的震動,但同時卻因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將其突出堅持而感到慚愧——畢竟理解一個道理,與認真執行這個道理之間還是有點距離的。
“在今天的課堂之前,我聽說了有的同學們提出疑問,卻不知道如何解決,有的同學做出了一些成果,卻不知道如何評價,還有一些同學之間,出現了爭執與分歧,也不知道如何判定。大家都希望我能給它們一一指出明確的答案。”
“但問題是,即使這一次我給出了答案或意見之後,下一次再出現怎麽辦?又或者出現了之後,連我也很難給出答案怎麽辦?真的,沒有人是萬能的,也並不存在生而知之者。我不過也隻是一位格致學老師,也隻能忠實地履行老師的那兩點作用。所以,我最想告訴各位同學的,隻有兩句話,一句是,堅持你們的探求方向,不要停止、不要退縮。第二句是:勇敢地去實踐,用實踐來檢驗或證明你的成果。這就是格致的學習之道。”
“嘩~!”學生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甚至都驚動了其他班。
在這些掌聲中,數坐在最後旁聽的趙五鼓得最熱烈、最激動。
秦剛的這些話,似乎什麽問題都沒有正麵迴答,卻又似乎將什麽樣的問題都解決了。所有人的心裏,開始有了越來越清晰的方向與思路。
當然,道理的講解隻是解決大家困惑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由《兩小兒辯日》而引出的,這是戰國時列子寫的一篇文章,說的是孔子東遊,見兩小孩爭辯“太陽離我們到底是早晨更近?還是中午更近?”的爭論。
一小兒說:“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小兒說:“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最終,以孔子的聖人之智,聽聞之後,居然“不能決也”。
學生的疑問在於:聖人不能決的問題,格致學是否能解決?
秦剛則說:“‘遠者小而近者大’是我們在視覺上的經驗,‘近者熱而遠者涼’是我們在感覺上的經驗,兩種經驗都有足夠的道理,也有相應的驗證。但在太陽遠近的這個問題上,卻產生了相互矛盾的結果。說明了什麽呢?”
是啊,說明了什麽呢?大家既想聽秦剛的觀點,又嚐試著自己使勁想了想。
“說明了一定有另一種規律,一定存在著另一個讓這兩種經驗都無法生效的重要前提。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是哪個重要前提條件,會讓遠者小而近者大,遠者涼而近者熱的經驗都會失效呢?”
同學們在得到了方向後,都努力在思考。
一會兒後,有一個學生猶豫著舉了手。
秦剛示意他可以發言,他站起來後,有點不確定地說:“我猜應該是距離吧!”
“具體講講你的理由!”秦剛給了他一個鼓勵的微笑。
“我小時候隨父親去湖外射野鴨,總想射中最大最肥的。但實際上,百步之外,根本就看不出鴨子的大小。”
看到秦剛的點頭後,他又平添了幾份自信後,繼續說道:“同樣的情況,生了兩堆大小不一樣的火,隻要稍微離開遠一點,也就沒法感覺出它們彼此的熱度區別了。”
看到已經有不少其他學生都有點明白了之後,秦剛讓這位學生坐下後,就補充說道:“山海經曾載,誇父逐日一生而不得。除此以外,也從未有人接近過太陽,可見太陽距離我們何其遠乎。如此遠的物體,又豈能用這視覺與感覺上的簡單經驗來判斷遠近呢?”
卻有學生舉手,秦剛示意他站起來,他問:“那麽請問秦教授,太陽在早晨要比中午看起來大,感覺會更涼,到底是與什麽有關係呢?”
“問得好,我們研究格致學,並不是簡單地去否定一個看法,最重要的是提出我們的正確看法。”在之前看袁嘉的筆記時,秦剛就已經準備好兩張畫好的紙,這時便把它們掛了出來,兩張紙上都畫了一隻圓圈,左邊那張的圓圈外麵畫了一些小的三角與方塊來裝飾,而右邊那張的圓圈周圍則全部是空白。
“大家看一下,哪張紙上的圓圈大?”
“左邊!”幾乎所有人都一眼可以認定。
秦剛這時拿出一隻茶盤,印在左邊紙上,正好是圓圈大小,看來這個圓圈就是描著它畫出來的。
然後他慢慢將茶盤移動到了右邊,學生中一片嘩然,居然也是正好一樣大小。那豈不是說明左右兩邊的圓圈是一樣大麽?
“為什麽會這樣子呢?”秦剛笑道,“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左邊圓圈外麵這些小三角與方塊產生了一定的映襯作用,讓中間的圓圈顯得更大一些。而右邊圓圈的周圍什麽都沒有。所以,我們的眼睛很容易受到幹擾因素的欺騙。”
“秦教授,您的意思就是說:早晨的太陽因為接近地麵,那些樹木、房子,就像左邊這張圖上的三角與方塊這樣,對我們的眼睛產生了幹擾,讓此時的太陽顯得更大一些。而到了中午,太陽是在空空如也的天空正中,就會看起來更小一些。”有一個膽大的學生站出來總結問道。
“總結得非常好,關於這個實驗,大家可以迴去後自己在再做幾遍可以更好地體驗。”秦剛頓了頓後再說道,“而關於太陽在早晨與中午感覺熱度不一樣的真正原因,我想應該留給同學們,從遠近不一樣的思路裏跳出來,重新去認真地思考、仔細求證。”
這一節課的實驗教學贏得了學生們的心悅誠服的認可。
第二節課,秦剛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枚“銅質格致勳章”——這枚勳章是他上次演講結束後,就讓喬襄文專程去銅器店定製的。由於工藝要求比較複雜,這麽長時間下來,銅器店派了最好的老師傅,一共才做出來八枚:勳章大約有兩寸寬,呈八角形,正中鐫刻有“格物致知”四字,周圍環以精致的花紋,全是手工敲製而成。
學生們雖然是第一次見到勳章這樣的東西,但其精美的圖案造型絕對是吸引住了大多數人的眼睛,更不要說它是用純銅打製——此時的官錢就是用銅鑄成,實際生活中銅料往往貴於銅錢本身,所以民間常有人熔銅錢牟利,可見銅料之珍貴。
秦剛宣布:“格致勳章,將專門用於獎勵在格致學方麵有突出貢獻的人。頒發的標準,將由書院的山長與教授共同決定。”
“格致勳章共分三等,最初等就是這種銅質勳章,此外,還有銀質與金質兩種更為高級的勳章,分別授予並獎勵擁有更大成果貢獻的學生,包括各位夫子教授。”
如此一說,那些早有過準備的學生,再也不會扭捏,紛紛交上了自己的作業。喬襄文對這些作業都有印象,便在一旁簡單地給秦剛作些介紹。
秦剛一邊翻看,一邊挑出具有一定的價值與成果的作業,簡單對它們作些點評,並提出了一定的改進意見,讓學生可以沿著這個方向繼續進行下去。
正翻著,眼前一份關於聲音傳輸原理的研究作業吸引了秦剛的注意,這份研究是在最早對於聲音反射特性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聲音可以在密閉管道中傳送更遠更清晰的猜想與可能,最具價值的是,這份作業還畫出了用若幹根均勻的竹竿連接,從而製造出可遠距離傳聲器具的設計圖。
秦剛便將這份作業中關於原理的部分當眾朗讀出來。卻沒有想到,底下的學生中卻發出了一陣不以為然的嬉笑之聲。
有的學生甚至低聲議論說:“嘿嘿,李竹杠的兒子,都送到這裏讀書了,還是和他老頭子一樣的命,擺弄竹子的命。”
“李峰。”秦剛沒理會下麵的議論,而是叫出了這份作業上寫的名字,底下便站起了一個低著頭的學生。
“你來和各位同學說說。”秦剛和氣地問道,“你為什麽會想到會用竹竿來設計這種遠距離傳聲器呢?”
李峰聽出了秦剛話語裏的鼓勵之意,抬起了頭,大著膽子說道:“迴稟秦教授,學生家裏是做竹器店的,一是竹子隨手可得,二是竹器加工非常方便。在班裏和同學們研究得出來的心得,就會迴家後讓父親幫著我一起做成東西來檢驗。這個遠距離傳聲器也是學生把它做出來之後,並親手得到了檢驗的成果之後,才敢把它寫在作業上的。”
“哦?”秦剛頓時非常驚訝,“你是說,這張圖紙上的東西你已經做出來了?可不可以馬上帶過來讓我們看看呢?”
“好的,請各位夫子稍等一些時候,學生現在就迴家去搬來!”李峰立刻迴答。
在他迴去的這段時間,秦剛讓大家休息一會兒,底下的人還在議論李峰。
聽得出,還是有一些人對於他的研究不屑一顧的。
大約一柱香的功夫後,李峰和一位像是他父親的人,還有一個夥計,氣喘籲籲地抬了很多根粗竹杆與一隻鼓鼓的麻袋過來。在向秦剛與喬襄文見過禮之後,便開始組裝這些東西。
看得出,這些粗竹杆都經過精心挑選,通體均勻。更重要的是,秦剛看了一根竹杆的內部,裏麵的竹節都被完全打通,而且不知道是用了什麽方法作過精細打磨,內壁非常地光滑。
三人操作得很快,每根竹杆的兩頭都經過了特別地打磨,然後用較細的這頭套進另一根較粗的一頭,這樣就可以一根根地迅速連接了起來,從書院門房開始,穿過前院,一直到了學堂大廳。
最後,門房處的那端與學堂大廳的這端都套上了喇叭型的紙筒。李峰便漲紅著臉,請大家在大廳這裏等著,他便跑去了門房那裏。
沒過一會兒,大廳裏竹杆這頭的紙喇叭裏突然傳出了李峰非常清晰的問候聲:“喬山長好,秦教授好,學生李峰在這裏,請問是否聽得清學生的聲音?”
“嘩!”學生中頓時一陣騷動。
按正常的情況,門廳那裏的人如果有什麽話要傳過來,就算是扯著嗓子喊,這裏也未必能夠聽得清楚。
而現在,大家聽得出,李峰在那頭,隻是用了正常說話的音量而已。
喬襄文高興地對著這邊的喇叭口說:“聽得非常清楚。李峰你很不錯,你可以讓門房的老馬現在和我說一句話!”
馬上,紙喇叭裏傳出了老馬顫微微的聲音:“喬山長好,我是老馬。”
喬襄文笑眯眯地說:“下迴門口有什麽情況,你就不必跑來跑去的,直接用這個和我們說話就行啦!”
接下來,喬襄文便低聲與袁嘉、秦剛商量了一下,等李峰迴到正堂後,便當眾宣布:
“各位同學,剛才你們都聽過李峰同學的理論研究作業,又見到了他的作業實踐成果,這便是對於格致學的‘學以致用’精神的最好體現。我與兩位教授經過商議後決定:我們菱川書院的第一枚銅質格致勳章,就將頒發給李峰同學,以獎勵他在格致研究中的突出成績與實踐精神。”
這下,不管是之前看好的,不看好的,內心羨慕的、震驚的,都使勁地鼓起掌來。
李峰也十分驚訝地被同學推到前麵,激動地從喬襄文手裏接過了一枚沉甸甸的勳章,而隨他一同過來的父親更是流下了不敢相信的淚水。
“各位同學。”秦剛擺了擺手,“大家應該能看到出這個傳聲器在構造與製作方麵的精細巧妙。所以,它的完成,也應該離不開李同學父親的手藝,它說明了什麽?說明我們在研究格致學的過程中,離不開向這些經驗豐富的手藝人的請教,離不開他們精於實踐的手藝傳承。所以,這枚勳章的榮耀,同樣也屬於李峰同學的父親!”
大家又是一陣掌聲,李峰的父親更是激動萬分。
“之前有人曾有疑問,我們對格致學的研究到底有什麽用?而李同學的這項發明就很好地迴答了我們,如果應用在一所很大的酒樓裏,那麽前台點菜的就不需要辛苦地跑到後廚去報菜;如果應用在湖裏的大型船隻上,船頭、船尾和船艙裏的船工都可以通過它而更方便地溝通協調;而現在我們的書院,剛才的喬山長,已經開始用它,讓門房的老馬在看見客人後,便可以更可方便與及時地通知到這裏,再不要跑來跑去了。”
“所以,這枚格致勳章,與其說是獎勵李峰同學的研究精神,還不如說是獎勵他的實踐意識與最終的成果。請大家記住,格致學的最大價值就在於應用,在於帶給我們生活的改變。”
趙五在下麵看得是眼光閃閃,他悄悄地問秦剛:“秦先生,我可不可以留在這裏學習啊?還有,如果我要是有重要的發明,是不是也可以得到這個勳章?”
秦剛笑眯眯地對他說:“來書院學習的事,迴去後和你哥商量,我這裏肯定會十分歡迎。而關於勳章,機會是給所有人的,隻要符合標準,就可以獲得。”
“同學們好,非常抱歉,身為菱川書院的格致學教授,拖了這麽久,才能夠再一次迴到這課堂上,給同學們上課。”秦剛並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上來就突出自己的權威地位,反而是恭謙地進行了道歉。
“但是,所有學習格致學的學生卻必須要明白的一點是:格致是探究世界最本源奧秘的學問,是揭開世間萬物根本大道的學科。在這門偉大的學問麵前,我們所有的人,包括你們的老師、還有我,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在不斷進行學習與領悟過程中的探索者。”
“一定會有同學問:‘那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哪裏呢?’我來告訴大家,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兩點。第一點,是大家在學習之路上的督促者,督促各位不能偷懶、不能輕視、更不能忘記我們學習的初衷;第二點,就是各位在大道探究過程中的輔助判定者。”
“第一點很好理解,學習的過程總歸會是枯燥的,充滿著各種考驗與障礙。為了防止有人會打退堂鼓,或者是有可能地懈怠與偷懶,老師是非常有必要地在這個時刻出現,作出必要的提醒或者一些幫助。”
“第二點也就是,在探求大道的過程中,謬誤、錯覺以及短見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並存在,但是如何才能準確並有效地將他們區別出來呢?老師在這裏的責任就是: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大道的唯一標準’,並以這個標準,不偏向地、始終如一地,客觀判定並甄別學生研究出來的每一個成果!”
關於“實踐是檢驗大道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喬襄文與袁嘉二人是第二次聽了,所以他們並沒有像學生那樣感受到多麽大的震動,但同時卻因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將其突出堅持而感到慚愧——畢竟理解一個道理,與認真執行這個道理之間還是有點距離的。
“在今天的課堂之前,我聽說了有的同學們提出疑問,卻不知道如何解決,有的同學做出了一些成果,卻不知道如何評價,還有一些同學之間,出現了爭執與分歧,也不知道如何判定。大家都希望我能給它們一一指出明確的答案。”
“但問題是,即使這一次我給出了答案或意見之後,下一次再出現怎麽辦?又或者出現了之後,連我也很難給出答案怎麽辦?真的,沒有人是萬能的,也並不存在生而知之者。我不過也隻是一位格致學老師,也隻能忠實地履行老師的那兩點作用。所以,我最想告訴各位同學的,隻有兩句話,一句是,堅持你們的探求方向,不要停止、不要退縮。第二句是:勇敢地去實踐,用實踐來檢驗或證明你的成果。這就是格致的學習之道。”
“嘩~!”學生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甚至都驚動了其他班。
在這些掌聲中,數坐在最後旁聽的趙五鼓得最熱烈、最激動。
秦剛的這些話,似乎什麽問題都沒有正麵迴答,卻又似乎將什麽樣的問題都解決了。所有人的心裏,開始有了越來越清晰的方向與思路。
當然,道理的講解隻是解決大家困惑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由《兩小兒辯日》而引出的,這是戰國時列子寫的一篇文章,說的是孔子東遊,見兩小孩爭辯“太陽離我們到底是早晨更近?還是中午更近?”的爭論。
一小兒說:“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小兒說:“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最終,以孔子的聖人之智,聽聞之後,居然“不能決也”。
學生的疑問在於:聖人不能決的問題,格致學是否能解決?
秦剛則說:“‘遠者小而近者大’是我們在視覺上的經驗,‘近者熱而遠者涼’是我們在感覺上的經驗,兩種經驗都有足夠的道理,也有相應的驗證。但在太陽遠近的這個問題上,卻產生了相互矛盾的結果。說明了什麽呢?”
是啊,說明了什麽呢?大家既想聽秦剛的觀點,又嚐試著自己使勁想了想。
“說明了一定有另一種規律,一定存在著另一個讓這兩種經驗都無法生效的重要前提。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是哪個重要前提條件,會讓遠者小而近者大,遠者涼而近者熱的經驗都會失效呢?”
同學們在得到了方向後,都努力在思考。
一會兒後,有一個學生猶豫著舉了手。
秦剛示意他可以發言,他站起來後,有點不確定地說:“我猜應該是距離吧!”
“具體講講你的理由!”秦剛給了他一個鼓勵的微笑。
“我小時候隨父親去湖外射野鴨,總想射中最大最肥的。但實際上,百步之外,根本就看不出鴨子的大小。”
看到秦剛的點頭後,他又平添了幾份自信後,繼續說道:“同樣的情況,生了兩堆大小不一樣的火,隻要稍微離開遠一點,也就沒法感覺出它們彼此的熱度區別了。”
看到已經有不少其他學生都有點明白了之後,秦剛讓這位學生坐下後,就補充說道:“山海經曾載,誇父逐日一生而不得。除此以外,也從未有人接近過太陽,可見太陽距離我們何其遠乎。如此遠的物體,又豈能用這視覺與感覺上的簡單經驗來判斷遠近呢?”
卻有學生舉手,秦剛示意他站起來,他問:“那麽請問秦教授,太陽在早晨要比中午看起來大,感覺會更涼,到底是與什麽有關係呢?”
“問得好,我們研究格致學,並不是簡單地去否定一個看法,最重要的是提出我們的正確看法。”在之前看袁嘉的筆記時,秦剛就已經準備好兩張畫好的紙,這時便把它們掛了出來,兩張紙上都畫了一隻圓圈,左邊那張的圓圈外麵畫了一些小的三角與方塊來裝飾,而右邊那張的圓圈周圍則全部是空白。
“大家看一下,哪張紙上的圓圈大?”
“左邊!”幾乎所有人都一眼可以認定。
秦剛這時拿出一隻茶盤,印在左邊紙上,正好是圓圈大小,看來這個圓圈就是描著它畫出來的。
然後他慢慢將茶盤移動到了右邊,學生中一片嘩然,居然也是正好一樣大小。那豈不是說明左右兩邊的圓圈是一樣大麽?
“為什麽會這樣子呢?”秦剛笑道,“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左邊圓圈外麵這些小三角與方塊產生了一定的映襯作用,讓中間的圓圈顯得更大一些。而右邊圓圈的周圍什麽都沒有。所以,我們的眼睛很容易受到幹擾因素的欺騙。”
“秦教授,您的意思就是說:早晨的太陽因為接近地麵,那些樹木、房子,就像左邊這張圖上的三角與方塊這樣,對我們的眼睛產生了幹擾,讓此時的太陽顯得更大一些。而到了中午,太陽是在空空如也的天空正中,就會看起來更小一些。”有一個膽大的學生站出來總結問道。
“總結得非常好,關於這個實驗,大家可以迴去後自己在再做幾遍可以更好地體驗。”秦剛頓了頓後再說道,“而關於太陽在早晨與中午感覺熱度不一樣的真正原因,我想應該留給同學們,從遠近不一樣的思路裏跳出來,重新去認真地思考、仔細求證。”
這一節課的實驗教學贏得了學生們的心悅誠服的認可。
第二節課,秦剛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枚“銅質格致勳章”——這枚勳章是他上次演講結束後,就讓喬襄文專程去銅器店定製的。由於工藝要求比較複雜,這麽長時間下來,銅器店派了最好的老師傅,一共才做出來八枚:勳章大約有兩寸寬,呈八角形,正中鐫刻有“格物致知”四字,周圍環以精致的花紋,全是手工敲製而成。
學生們雖然是第一次見到勳章這樣的東西,但其精美的圖案造型絕對是吸引住了大多數人的眼睛,更不要說它是用純銅打製——此時的官錢就是用銅鑄成,實際生活中銅料往往貴於銅錢本身,所以民間常有人熔銅錢牟利,可見銅料之珍貴。
秦剛宣布:“格致勳章,將專門用於獎勵在格致學方麵有突出貢獻的人。頒發的標準,將由書院的山長與教授共同決定。”
“格致勳章共分三等,最初等就是這種銅質勳章,此外,還有銀質與金質兩種更為高級的勳章,分別授予並獎勵擁有更大成果貢獻的學生,包括各位夫子教授。”
如此一說,那些早有過準備的學生,再也不會扭捏,紛紛交上了自己的作業。喬襄文對這些作業都有印象,便在一旁簡單地給秦剛作些介紹。
秦剛一邊翻看,一邊挑出具有一定的價值與成果的作業,簡單對它們作些點評,並提出了一定的改進意見,讓學生可以沿著這個方向繼續進行下去。
正翻著,眼前一份關於聲音傳輸原理的研究作業吸引了秦剛的注意,這份研究是在最早對於聲音反射特性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聲音可以在密閉管道中傳送更遠更清晰的猜想與可能,最具價值的是,這份作業還畫出了用若幹根均勻的竹竿連接,從而製造出可遠距離傳聲器具的設計圖。
秦剛便將這份作業中關於原理的部分當眾朗讀出來。卻沒有想到,底下的學生中卻發出了一陣不以為然的嬉笑之聲。
有的學生甚至低聲議論說:“嘿嘿,李竹杠的兒子,都送到這裏讀書了,還是和他老頭子一樣的命,擺弄竹子的命。”
“李峰。”秦剛沒理會下麵的議論,而是叫出了這份作業上寫的名字,底下便站起了一個低著頭的學生。
“你來和各位同學說說。”秦剛和氣地問道,“你為什麽會想到會用竹竿來設計這種遠距離傳聲器呢?”
李峰聽出了秦剛話語裏的鼓勵之意,抬起了頭,大著膽子說道:“迴稟秦教授,學生家裏是做竹器店的,一是竹子隨手可得,二是竹器加工非常方便。在班裏和同學們研究得出來的心得,就會迴家後讓父親幫著我一起做成東西來檢驗。這個遠距離傳聲器也是學生把它做出來之後,並親手得到了檢驗的成果之後,才敢把它寫在作業上的。”
“哦?”秦剛頓時非常驚訝,“你是說,這張圖紙上的東西你已經做出來了?可不可以馬上帶過來讓我們看看呢?”
“好的,請各位夫子稍等一些時候,學生現在就迴家去搬來!”李峰立刻迴答。
在他迴去的這段時間,秦剛讓大家休息一會兒,底下的人還在議論李峰。
聽得出,還是有一些人對於他的研究不屑一顧的。
大約一柱香的功夫後,李峰和一位像是他父親的人,還有一個夥計,氣喘籲籲地抬了很多根粗竹杆與一隻鼓鼓的麻袋過來。在向秦剛與喬襄文見過禮之後,便開始組裝這些東西。
看得出,這些粗竹杆都經過精心挑選,通體均勻。更重要的是,秦剛看了一根竹杆的內部,裏麵的竹節都被完全打通,而且不知道是用了什麽方法作過精細打磨,內壁非常地光滑。
三人操作得很快,每根竹杆的兩頭都經過了特別地打磨,然後用較細的這頭套進另一根較粗的一頭,這樣就可以一根根地迅速連接了起來,從書院門房開始,穿過前院,一直到了學堂大廳。
最後,門房處的那端與學堂大廳的這端都套上了喇叭型的紙筒。李峰便漲紅著臉,請大家在大廳這裏等著,他便跑去了門房那裏。
沒過一會兒,大廳裏竹杆這頭的紙喇叭裏突然傳出了李峰非常清晰的問候聲:“喬山長好,秦教授好,學生李峰在這裏,請問是否聽得清學生的聲音?”
“嘩!”學生中頓時一陣騷動。
按正常的情況,門廳那裏的人如果有什麽話要傳過來,就算是扯著嗓子喊,這裏也未必能夠聽得清楚。
而現在,大家聽得出,李峰在那頭,隻是用了正常說話的音量而已。
喬襄文高興地對著這邊的喇叭口說:“聽得非常清楚。李峰你很不錯,你可以讓門房的老馬現在和我說一句話!”
馬上,紙喇叭裏傳出了老馬顫微微的聲音:“喬山長好,我是老馬。”
喬襄文笑眯眯地說:“下迴門口有什麽情況,你就不必跑來跑去的,直接用這個和我們說話就行啦!”
接下來,喬襄文便低聲與袁嘉、秦剛商量了一下,等李峰迴到正堂後,便當眾宣布:
“各位同學,剛才你們都聽過李峰同學的理論研究作業,又見到了他的作業實踐成果,這便是對於格致學的‘學以致用’精神的最好體現。我與兩位教授經過商議後決定:我們菱川書院的第一枚銅質格致勳章,就將頒發給李峰同學,以獎勵他在格致研究中的突出成績與實踐精神。”
這下,不管是之前看好的,不看好的,內心羨慕的、震驚的,都使勁地鼓起掌來。
李峰也十分驚訝地被同學推到前麵,激動地從喬襄文手裏接過了一枚沉甸甸的勳章,而隨他一同過來的父親更是流下了不敢相信的淚水。
“各位同學。”秦剛擺了擺手,“大家應該能看到出這個傳聲器在構造與製作方麵的精細巧妙。所以,它的完成,也應該離不開李同學父親的手藝,它說明了什麽?說明我們在研究格致學的過程中,離不開向這些經驗豐富的手藝人的請教,離不開他們精於實踐的手藝傳承。所以,這枚勳章的榮耀,同樣也屬於李峰同學的父親!”
大家又是一陣掌聲,李峰的父親更是激動萬分。
“之前有人曾有疑問,我們對格致學的研究到底有什麽用?而李同學的這項發明就很好地迴答了我們,如果應用在一所很大的酒樓裏,那麽前台點菜的就不需要辛苦地跑到後廚去報菜;如果應用在湖裏的大型船隻上,船頭、船尾和船艙裏的船工都可以通過它而更方便地溝通協調;而現在我們的書院,剛才的喬山長,已經開始用它,讓門房的老馬在看見客人後,便可以更可方便與及時地通知到這裏,再不要跑來跑去了。”
“所以,這枚格致勳章,與其說是獎勵李峰同學的研究精神,還不如說是獎勵他的實踐意識與最終的成果。請大家記住,格致學的最大價值就在於應用,在於帶給我們生活的改變。”
趙五在下麵看得是眼光閃閃,他悄悄地問秦剛:“秦先生,我可不可以留在這裏學習啊?還有,如果我要是有重要的發明,是不是也可以得到這個勳章?”
秦剛笑眯眯地對他說:“來書院學習的事,迴去後和你哥商量,我這裏肯定會十分歡迎。而關於勳章,機會是給所有人的,隻要符合標準,就可以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