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年,三阿哥弘時被雍正趕出紫禁城,交給允裪看管。叔侄二人相顧無言,唯有苦笑。一對紅石在一年後憂鬱而終,而允裪的心態就要好很多。1730年,雍正下旨恢複允裪的履郡王爵位。乾隆登基後允裪晉封為親王,以65歲高齡主持修成了《清會典》。1763年,履親王允裪去世,享年79歲。
十五阿哥胤禑,出生於1693年,生母是密妃王氏,與十六阿哥、十八阿哥同母。1730年晉封為愉郡王,次年去世,終年39歲。
十六阿哥胤祿,出生於1695年,天資聰慧,精通數學與音律。1723年,雍正命胤祿過繼給莊親王為嗣,享鐵帽子王爵。乾隆帝繼位後封親王雙俸,後因卷入李親王弘晳案被罰。1767年去世,享年73歲。
十七阿哥胤禮,出生於1697年,生母是勤妃陳氏。雍正即位後被封為果郡王,以精明強幹著稱,曾在朝堂上參奏三阿哥勒索錢財,把三阿哥氣得當場破口大罵,而雍正則順勢打擊了三阿哥一把。1728年胤禮晉封為和碩果親王,奉命管理工部、戶部等事務。雍正駕崩後遺詔由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輔佐新君。三年後允禮去世,享年42歲。乾隆下旨將弟弟弘曕過繼給果親王。
十八阿哥胤衸,8歲夭折。
值得一提的是,在胤礽病重時,康熙心急如焚,而太子胤礽卻置若罔聞,讓康熙非常惱火,最終釀成了一廢太子的事件。
十九阿哥胤禝,生母是襄嬪高氏,3歲夭折。
二十阿哥胤禕,也是高氏所生,雍正末年以病不去祭陵被降級。雍正死後複位,1755年去世,享年50歲。
二十一阿哥胤禧,1711年出生,19歲始封貝子,乾隆即位後晉封慎郡王。1758年病逝,享年48歲。
二十二阿哥胤祜,1712年出生,生母是色赫圖氏。乾隆年間負責總理事務,1744年去世,享年33歲。
二十三阿哥胤祁,1714年出生,生無實事。乾隆年間因為辦事散漫,多次被皇帝侄子批評,1785年去世,享年73歲。
二十四阿哥胤秘,1716年出生。當時康熙已經62歲了,雍正繼位後把這位小弟當作兒子來撫養,讓他和皇子們一起讀書生活。1733年,雍正下旨將胤秘封為和碩諴親王,使他一舉越過了諸多兄弟。1773年,諴親王胤秘去世,享年57歲。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大致是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性格使然,不願參加這場你死我活的奪嫡之爭;
一種則是因為年紀太小,生母地位不高,所以無法參與。雖然與最高權力無緣,但是相比奪嫡失敗者的淒慘下場,這些沒有參與的皇子卻基本都是善終的結局,不用再遭受成王敗寇的打擊,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幸運吧。
【篡位還是繼位?一口氣看懂雍正皇帝的一生#清朝#曆史#雍正】
他是冷麵七王,韜光養晦,在九子奪嫡的混戰中脫穎而出。但一生爭議不斷,有人說他刻薄寡恩,不念兄弟之情,好竄改曆史。
登上皇位後,有人說他勤政,是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那麽關於雍正皇帝的傳言究竟哪些是真實的?他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皇位,又是如何離奇死亡的呢?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清世宗雍正皇帝的一生。
愛新覺羅·胤禛出生於公元1678年,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雍正皇帝。他的生母是德妃烏雅氏,按照清宮製度,雍正沒有在生母身邊長大,而是被送給了皇貴妃佟佳氏撫養。
雍正生性沉穩,善於韜光養晦,21歲時被封為貝勒,開始參與管理國事。在一眾兄弟為了爭奪皇位而鬥得頭破血流之時,雍正卻不聲不響地培植黨羽。雖然經常被太子欺負,但雍正卻始終隱忍不發。
公元1708年,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後,雍正不計前嫌為太子說情,給康熙留下了友愛兄弟的印象。半年後,康熙下旨複立太子,雍正被晉封為雍親王。
太子複位之後與八阿哥胤禩鬥得不可開交,朝中大臣紛紛選邊站隊,而雍正卻是兩麵都不得罪,暗中積蓄力量,胤祥、隆科多、年羹堯都成了他的幫手。這對雍正日後登基稱帝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元1712年,太子再次被廢,兩年後,康熙又下旨訓斥八阿哥胤禩,但始終沒有再立太子。一向韜光養晦的雍正,這位精明能幹,在康熙晚年頗受重用,而雍正的同母兄弟胤禵稱大將軍王出征西北。
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四阿哥胤禛繼承皇位,改元雍正。關於雍正是如何登基的,300年來眾說紛紜,即使在當時,諸皇子對四阿哥登基也是驚詫不已。
但隆科多統領大力進軍,支持胤禛登基,諸皇子之後,咬牙切齒地承認了雍正皇帝。雍正深知宗室朝臣對自己登基都心懷疑慮,為了穩定皇位,他首先找來胤祥當幫手,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執掌財政大權。
又將胤禩封為和碩廉親王,和胤祥一起總理朝政。為了避諱雍正皇帝,胤禛、胤祥主動上書要求將諸兄弟改為“允”字輩,雍正的同母兄弟胤禵也改名為允禵。
當時還在西北打仗的允禵被雍正派人召迴京軟禁起來,讓年羹堯代替允禵繼續西北的戰事。
康熙末年,國庫財政虧空,雍正登基後就下令要整頓吏治,次年頒行了一係列政策。
火耗歸公和養廉銀政策,以及下旨追逃虧空,嚴懲貪官汙吏,一時間眾多官員紛紛抄家破產。雍正登基後,實行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政策: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
將人頭稅開入田畝中征收,緩解了農民的負擔,讓農民不再因為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而無法承擔稅負。這項政策的實施,也直接導致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長。
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重演,雍正召集眾大臣稱已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麵放了密詔,等自己死後打開密詔就可以知道下任皇帝是誰,這就是秘密立儲。
秘密立儲製度在清朝實施了100餘年,鹹豐以後宮廷子嗣稀薄,以至於無子可立,秘密立儲製度也就隨之消亡了。
1724年,年羹堯在西北大捷,雍正大喜,隨後就開始清算八爺黨。廉親王允禩性格溫和,素有“局內之名”,雍正勒令他和福晉離婚,又將允禩、允禟與俄三兄弟陸續囚禁起來,允禩和允禟還被開除宗籍,改名阿其那與塞思黑,在獄中潦倒而死。
在收拾了八爺黨之後,幫助雍正坐上皇位的年羹堯和隆科多也被雍正清算,年羹堯被刺死,而隆科多作為名義上的舅舅則死於幽禁之中。
自1726年開始,雍正在西南繼續實行改土歸流,用朝廷派去的流官代替當地世襲的土司。改土歸流始於明朝永樂年間,曆經三百餘年,到雍正年間基本完成。
自此,貴州、雲南、廣西基本納入了中央王朝的完全管控之中。
1729年雍正下旨將軍機處由皇帝直接控製。輔佐皇帝處理國家軍政大事。軍機處的設立標誌著華夏專製皇權達到頂峰,也就是在這一年,一個名叫曾靜的人曾在呂留良為師,到處散播雍正篡位的流言。
雍正並沒有將曾靜殺了之,反而還親自和曾靜辯論起來,並寫成了《大義覺迷錄》,到處宣傳。不久雍正又大興文字獄,將呂留良的家人及其弟子處死流放。
儀親王胤祥病逝,這對於重病中的雍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雍正非常悲痛。
但是雍正並沒有放棄王位世襲製度,還特別將遠翔改為了印象。此外雍正寫了很多感情真摯的祭文來懷念13弟胤祥。
就連儀親王的葬禮也是極其哀榮,雍正甚至還派人盯著葬禮現場,有誰在儀親王葬禮上表現得不好就會被懲處。
於是雍正的三哥誠親王允祉就倒了黴,他被人舉報在胤祥的葬禮上遲到早退。雍正將其削爵囚禁。
1735年,雍正突然駕崩,享年58歲,正如其如何登基一樣,雍正如何死亡也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有人說他是被呂留良的後人呂四娘刺殺,有人說雍正是因中風而死,有人說雍正是因誤服丹藥而死。那麽小夥伴們覺得雍正死亡的真相是什麽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以時間順序看看乾隆盛世,為什麽會留下爛攤子#乾隆#清朝#曆史】
他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身經數朝的皇帝,在位60年使帝國版圖達到極盛。然而,卻有人說他開創的乾隆盛世給子孫留下了無法挽救的爛攤子。
更是被外國人稱為一個野蠻倒退的帝國。那麽乾隆的一生究竟該如何評價?清朝為何盛極而衰?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一起走進乾隆皇帝的一生。
公元1711年,愛新覺羅·弘曆出生於bj的雍親王府,也就是我們熟悉的乾隆皇帝。他是雍親王的第四個兒子,生母鈕祜祿氏當時還隻是王府中的一個格格。
康熙駕崩後,雍親王登上了皇位,12歲的弘曆也因此成為了皇子,他的母親鈕祜祿氏也因母以子貴被冊封為熹妃。
當時雍正僅有四個兒子,其中三阿哥弘時不得雍正喜愛,五阿哥弘晝性格荒唐,而四阿哥弘曆自幼就非常聰慧,曾被祖父康熙養育在宮中,因而在雍正登基的第二年就將弘曆的名字寫在紙條上,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後,作為帝國的下任接班人。
1726年,三阿哥弘時被削除宗籍,趕出皇宮。四年後,一女去世。與此同時,弘曆奉旨迎娶了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富察氏。
1733年,弘曆又晉升為寶親王,基本確立了繼承人的地位。兩年後,雍正駕崩,弘曆順利即位,改元乾隆,尊生母鈕祜祿氏為皇太後。
乾隆登基初期勵精圖治,完善軍機處製度,整頓吏治,繼承其勤政的風範。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積累,到了乾隆的時候,國力已經達到鼎盛。
人口耕地大幅增長,國庫充盈,使得乾隆有充足的底氣開疆拓土,維護清朝版圖的統一。作為專製君主,乾隆加強了思想控製,文字獄愈演愈烈,終乾隆一世竟有百餘起。
與此同時,也有多部重要著作在乾隆時期修成,比如《明史》、《清會典》等,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大型文獻叢書《四庫全書》。然而在《四庫全書》的編修中,也有大量的書籍遭到禁毀。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非常喜歡書畫詩詞,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珍藏了眾多名家作品,還會在上麵蓋各種印章。在當代被網友們戲稱為“蓋章狂魔”。
1747年,大金川土司叛亂,出兵攻擊小金川。大小金川位於四川西北部,是四川通往xz、青海、甘肅等地的咽喉地區,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在大金川土司索諾木病故後,大小金川就矛盾不止,最終變成了真刀實槍的戰爭。乾隆出兵平叛,在圍困大金川兩年之後取得勝利。
1755年,乾隆出兵討伐準噶爾部達瓦齊,直指伊犁。達瓦齊兵敗被俘,被乾隆封為親王。不久,阿睦爾撒納又發動叛亂。
乾隆再次率兵平叛,阿睦爾撒納逃往沙俄,最終在西伯利亞病死。清朝在北路設立了將軍、參讚大臣等職位,加強了對xj的統治,有效地遏製了沙俄、英國的侵擾。
在平定準噶爾部的同時,金山南路的大小和卓也企圖割據一方。乾隆出兵鎮壓並平定叛亂。1771年,伊犁迎來了一支從歐洲東歸的部落——土爾扈特部,他們是蒙古瓦剌的後裔,明朝崇禎年間東遷至伏爾加河。
隨著沙俄的不斷擴張,土爾扈特部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無奈之下隻有率部東歸。土爾扈特部的首領渥巴錫還帶迴了三百年前明成祖朱棣賜給瓦剌的印信。乾隆封渥巴錫為卓裏克圖汗,自此漠西蒙古也完全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管轄之中。
同年,大小金川聯合造反,攻擊周邊土司,乾隆出兵平叛,經過5年續戰,最終在1776年徹底平定。
清朝為了這次戰役耗費了60萬兵力,7000萬兩白銀,代價巨大。之後乾隆對大小金川故地實行改土歸流,將其隸屬於sc省的管轄之下,結束了這一地區的混亂局勢。
十五阿哥胤禑,出生於1693年,生母是密妃王氏,與十六阿哥、十八阿哥同母。1730年晉封為愉郡王,次年去世,終年39歲。
十六阿哥胤祿,出生於1695年,天資聰慧,精通數學與音律。1723年,雍正命胤祿過繼給莊親王為嗣,享鐵帽子王爵。乾隆帝繼位後封親王雙俸,後因卷入李親王弘晳案被罰。1767年去世,享年73歲。
十七阿哥胤禮,出生於1697年,生母是勤妃陳氏。雍正即位後被封為果郡王,以精明強幹著稱,曾在朝堂上參奏三阿哥勒索錢財,把三阿哥氣得當場破口大罵,而雍正則順勢打擊了三阿哥一把。1728年胤禮晉封為和碩果親王,奉命管理工部、戶部等事務。雍正駕崩後遺詔由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輔佐新君。三年後允禮去世,享年42歲。乾隆下旨將弟弟弘曕過繼給果親王。
十八阿哥胤衸,8歲夭折。
值得一提的是,在胤礽病重時,康熙心急如焚,而太子胤礽卻置若罔聞,讓康熙非常惱火,最終釀成了一廢太子的事件。
十九阿哥胤禝,生母是襄嬪高氏,3歲夭折。
二十阿哥胤禕,也是高氏所生,雍正末年以病不去祭陵被降級。雍正死後複位,1755年去世,享年50歲。
二十一阿哥胤禧,1711年出生,19歲始封貝子,乾隆即位後晉封慎郡王。1758年病逝,享年48歲。
二十二阿哥胤祜,1712年出生,生母是色赫圖氏。乾隆年間負責總理事務,1744年去世,享年33歲。
二十三阿哥胤祁,1714年出生,生無實事。乾隆年間因為辦事散漫,多次被皇帝侄子批評,1785年去世,享年73歲。
二十四阿哥胤秘,1716年出生。當時康熙已經62歲了,雍正繼位後把這位小弟當作兒子來撫養,讓他和皇子們一起讀書生活。1733年,雍正下旨將胤秘封為和碩諴親王,使他一舉越過了諸多兄弟。1773年,諴親王胤秘去世,享年57歲。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大致是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性格使然,不願參加這場你死我活的奪嫡之爭;
一種則是因為年紀太小,生母地位不高,所以無法參與。雖然與最高權力無緣,但是相比奪嫡失敗者的淒慘下場,這些沒有參與的皇子卻基本都是善終的結局,不用再遭受成王敗寇的打擊,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幸運吧。
【篡位還是繼位?一口氣看懂雍正皇帝的一生#清朝#曆史#雍正】
他是冷麵七王,韜光養晦,在九子奪嫡的混戰中脫穎而出。但一生爭議不斷,有人說他刻薄寡恩,不念兄弟之情,好竄改曆史。
登上皇位後,有人說他勤政,是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那麽關於雍正皇帝的傳言究竟哪些是真實的?他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皇位,又是如何離奇死亡的呢?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清世宗雍正皇帝的一生。
愛新覺羅·胤禛出生於公元1678年,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雍正皇帝。他的生母是德妃烏雅氏,按照清宮製度,雍正沒有在生母身邊長大,而是被送給了皇貴妃佟佳氏撫養。
雍正生性沉穩,善於韜光養晦,21歲時被封為貝勒,開始參與管理國事。在一眾兄弟為了爭奪皇位而鬥得頭破血流之時,雍正卻不聲不響地培植黨羽。雖然經常被太子欺負,但雍正卻始終隱忍不發。
公元1708年,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後,雍正不計前嫌為太子說情,給康熙留下了友愛兄弟的印象。半年後,康熙下旨複立太子,雍正被晉封為雍親王。
太子複位之後與八阿哥胤禩鬥得不可開交,朝中大臣紛紛選邊站隊,而雍正卻是兩麵都不得罪,暗中積蓄力量,胤祥、隆科多、年羹堯都成了他的幫手。這對雍正日後登基稱帝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元1712年,太子再次被廢,兩年後,康熙又下旨訓斥八阿哥胤禩,但始終沒有再立太子。一向韜光養晦的雍正,這位精明能幹,在康熙晚年頗受重用,而雍正的同母兄弟胤禵稱大將軍王出征西北。
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四阿哥胤禛繼承皇位,改元雍正。關於雍正是如何登基的,300年來眾說紛紜,即使在當時,諸皇子對四阿哥登基也是驚詫不已。
但隆科多統領大力進軍,支持胤禛登基,諸皇子之後,咬牙切齒地承認了雍正皇帝。雍正深知宗室朝臣對自己登基都心懷疑慮,為了穩定皇位,他首先找來胤祥當幫手,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執掌財政大權。
又將胤禩封為和碩廉親王,和胤祥一起總理朝政。為了避諱雍正皇帝,胤禛、胤祥主動上書要求將諸兄弟改為“允”字輩,雍正的同母兄弟胤禵也改名為允禵。
當時還在西北打仗的允禵被雍正派人召迴京軟禁起來,讓年羹堯代替允禵繼續西北的戰事。
康熙末年,國庫財政虧空,雍正登基後就下令要整頓吏治,次年頒行了一係列政策。
火耗歸公和養廉銀政策,以及下旨追逃虧空,嚴懲貪官汙吏,一時間眾多官員紛紛抄家破產。雍正登基後,實行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政策: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
將人頭稅開入田畝中征收,緩解了農民的負擔,讓農民不再因為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而無法承擔稅負。這項政策的實施,也直接導致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長。
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重演,雍正召集眾大臣稱已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麵放了密詔,等自己死後打開密詔就可以知道下任皇帝是誰,這就是秘密立儲。
秘密立儲製度在清朝實施了100餘年,鹹豐以後宮廷子嗣稀薄,以至於無子可立,秘密立儲製度也就隨之消亡了。
1724年,年羹堯在西北大捷,雍正大喜,隨後就開始清算八爺黨。廉親王允禩性格溫和,素有“局內之名”,雍正勒令他和福晉離婚,又將允禩、允禟與俄三兄弟陸續囚禁起來,允禩和允禟還被開除宗籍,改名阿其那與塞思黑,在獄中潦倒而死。
在收拾了八爺黨之後,幫助雍正坐上皇位的年羹堯和隆科多也被雍正清算,年羹堯被刺死,而隆科多作為名義上的舅舅則死於幽禁之中。
自1726年開始,雍正在西南繼續實行改土歸流,用朝廷派去的流官代替當地世襲的土司。改土歸流始於明朝永樂年間,曆經三百餘年,到雍正年間基本完成。
自此,貴州、雲南、廣西基本納入了中央王朝的完全管控之中。
1729年雍正下旨將軍機處由皇帝直接控製。輔佐皇帝處理國家軍政大事。軍機處的設立標誌著華夏專製皇權達到頂峰,也就是在這一年,一個名叫曾靜的人曾在呂留良為師,到處散播雍正篡位的流言。
雍正並沒有將曾靜殺了之,反而還親自和曾靜辯論起來,並寫成了《大義覺迷錄》,到處宣傳。不久雍正又大興文字獄,將呂留良的家人及其弟子處死流放。
儀親王胤祥病逝,這對於重病中的雍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雍正非常悲痛。
但是雍正並沒有放棄王位世襲製度,還特別將遠翔改為了印象。此外雍正寫了很多感情真摯的祭文來懷念13弟胤祥。
就連儀親王的葬禮也是極其哀榮,雍正甚至還派人盯著葬禮現場,有誰在儀親王葬禮上表現得不好就會被懲處。
於是雍正的三哥誠親王允祉就倒了黴,他被人舉報在胤祥的葬禮上遲到早退。雍正將其削爵囚禁。
1735年,雍正突然駕崩,享年58歲,正如其如何登基一樣,雍正如何死亡也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有人說他是被呂留良的後人呂四娘刺殺,有人說雍正是因中風而死,有人說雍正是因誤服丹藥而死。那麽小夥伴們覺得雍正死亡的真相是什麽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以時間順序看看乾隆盛世,為什麽會留下爛攤子#乾隆#清朝#曆史】
他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身經數朝的皇帝,在位60年使帝國版圖達到極盛。然而,卻有人說他開創的乾隆盛世給子孫留下了無法挽救的爛攤子。
更是被外國人稱為一個野蠻倒退的帝國。那麽乾隆的一生究竟該如何評價?清朝為何盛極而衰?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一起走進乾隆皇帝的一生。
公元1711年,愛新覺羅·弘曆出生於bj的雍親王府,也就是我們熟悉的乾隆皇帝。他是雍親王的第四個兒子,生母鈕祜祿氏當時還隻是王府中的一個格格。
康熙駕崩後,雍親王登上了皇位,12歲的弘曆也因此成為了皇子,他的母親鈕祜祿氏也因母以子貴被冊封為熹妃。
當時雍正僅有四個兒子,其中三阿哥弘時不得雍正喜愛,五阿哥弘晝性格荒唐,而四阿哥弘曆自幼就非常聰慧,曾被祖父康熙養育在宮中,因而在雍正登基的第二年就將弘曆的名字寫在紙條上,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後,作為帝國的下任接班人。
1726年,三阿哥弘時被削除宗籍,趕出皇宮。四年後,一女去世。與此同時,弘曆奉旨迎娶了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富察氏。
1733年,弘曆又晉升為寶親王,基本確立了繼承人的地位。兩年後,雍正駕崩,弘曆順利即位,改元乾隆,尊生母鈕祜祿氏為皇太後。
乾隆登基初期勵精圖治,完善軍機處製度,整頓吏治,繼承其勤政的風範。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積累,到了乾隆的時候,國力已經達到鼎盛。
人口耕地大幅增長,國庫充盈,使得乾隆有充足的底氣開疆拓土,維護清朝版圖的統一。作為專製君主,乾隆加強了思想控製,文字獄愈演愈烈,終乾隆一世竟有百餘起。
與此同時,也有多部重要著作在乾隆時期修成,比如《明史》、《清會典》等,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大型文獻叢書《四庫全書》。然而在《四庫全書》的編修中,也有大量的書籍遭到禁毀。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非常喜歡書畫詩詞,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珍藏了眾多名家作品,還會在上麵蓋各種印章。在當代被網友們戲稱為“蓋章狂魔”。
1747年,大金川土司叛亂,出兵攻擊小金川。大小金川位於四川西北部,是四川通往xz、青海、甘肅等地的咽喉地區,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在大金川土司索諾木病故後,大小金川就矛盾不止,最終變成了真刀實槍的戰爭。乾隆出兵平叛,在圍困大金川兩年之後取得勝利。
1755年,乾隆出兵討伐準噶爾部達瓦齊,直指伊犁。達瓦齊兵敗被俘,被乾隆封為親王。不久,阿睦爾撒納又發動叛亂。
乾隆再次率兵平叛,阿睦爾撒納逃往沙俄,最終在西伯利亞病死。清朝在北路設立了將軍、參讚大臣等職位,加強了對xj的統治,有效地遏製了沙俄、英國的侵擾。
在平定準噶爾部的同時,金山南路的大小和卓也企圖割據一方。乾隆出兵鎮壓並平定叛亂。1771年,伊犁迎來了一支從歐洲東歸的部落——土爾扈特部,他們是蒙古瓦剌的後裔,明朝崇禎年間東遷至伏爾加河。
隨著沙俄的不斷擴張,土爾扈特部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無奈之下隻有率部東歸。土爾扈特部的首領渥巴錫還帶迴了三百年前明成祖朱棣賜給瓦剌的印信。乾隆封渥巴錫為卓裏克圖汗,自此漠西蒙古也完全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管轄之中。
同年,大小金川聯合造反,攻擊周邊土司,乾隆出兵平叛,經過5年續戰,最終在1776年徹底平定。
清朝為了這次戰役耗費了60萬兵力,7000萬兩白銀,代價巨大。之後乾隆對大小金川故地實行改土歸流,將其隸屬於sc省的管轄之下,結束了這一地區的混亂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