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是如何在三國亂世一步一步走到最高的?又是如何走向毀滅的?一口氣看懂司馬家族的傳奇一生#司馬懿#八王之亂#晉朝】


    在漢末三國的舞台上,司馬家族孤注一擲,出世於曹魏,並成為了三國最終的勝利者,開創了晉朝。


    然而,曆史上人們對司馬家族的評價並不高。八王之亂更是造成了五胡亂華,北方和西域多個民族趁著天下大亂大舉侵入中原。


    這使得中原地區的人口數量急劇下降,民不聊生。司馬家族最終也慘遭滅絕。


    但由於司馬懿的名氣太大,以至於整個司馬家族都被後人看作是他的輔攻和延續。


    那麽曆史上的司馬家族到底有多強大?八王之亂都發生了什麽?如此強大的司馬家族又為什麽會被滅族呢?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口氣看懂司馬懿和他的司馬家族。


    司馬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官職的名稱,從殷商時代開始設置,與六卿相當,負責掌管軍政和軍賦。


    周宣王時期,一個名叫程伯休父的人擔任司馬一職,因為在征戰徐國的戰鬥中立下了大功,於是被周宣王以其官職賜姓司馬氏。程伯休父也成為了司馬氏的始祖。


    這麽說,司馬懿和程昱也算是親戚。晉朝時,司馬炎追尊齊廟後為晉聖祖。到了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做司馬卬的年輕人憑借著自己的本領當上了趙國的將軍。


    可此時趙國卻被秦國所滅,直到秦朝末年,司馬卬跟隨項羽滅秦,被封為了殷王,主管河內。


    公元前205年,漢王劉邦進兵楚地,司馬卬被俘後投降了劉邦,其封地也成為了河內。司馬卬作為程伯休父的嫡係後裔,成為了河內司馬氏的始祖。


    可誰又能想到劉邦領導的56萬諸侯聯軍竟然在彭城之戰被項羽的3萬人馬打得大敗而歸,司馬卬很不幸的成為了唯一一位在此戰中戰死的諸侯王,沒能看到後來劉邦陣營的絕地大反擊。


    司馬家族隻好在河內郡默默無聞的度過了300年的時光。


    直到漢安帝時期,司馬家族才又出了一位大人司馬均,他是司馬卬的8世孫,時任征西將軍。雖然後來因為犯罪被下獄問罪,而在獄中自殺,但是司馬均的人緣很好,以至於他的子孫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司馬均的兒子是豫章太守司馬亮,孫子是潁川太守司馬雋,曾孫就是京兆尹司馬防,這個司馬防也就是司馬懿的父親。因為司馬防生有8個兒子,每個人名字中都有一個“達“字,所以也被稱為“司馬八達“。


    司馬防的8個兒子當中,長子司馬朗,次子司馬懿,三子司馬孚,四子司馬馗,五子司馬恂,六子司馬進,七子司馬通,八子司馬懿,大多被後人所忽略。


    但這5個人當中卻有4個人被封侯。而且我們都知道司馬懿長壽,耗死了曹氏三代君主。司馬家活得最久的就是老三司馬孚,整整比司馬懿多活了20歲。


    首先我們來捋一下老大司馬朗這一支,到發生八王之亂時都出現過什麽樣的人物?司馬朗在12歲時便通過了經學考試而成為了童子郎,放在現在也算是個神童。


    22歲時被曹操征辟為司空掾屬。他也是司馬家族為數不多的形象偉岸的人物之一。司馬朗有一個兒子叫做司馬遺,還有一個從老三司馬孚那裏過繼來的養子叫司馬望。


    因為司馬遺無子去世後,司馬望又將其次子過繼給了司馬遺為後。


    除了司馬懿,司馬望還有三個兒子,分別為司馬弈、司馬和、司馬茂。


    老二司馬懿有9個兒子,與張皇後所生三子分別為司馬師、司馬昭、司馬攸。與


    伏夫人所生四子分別是汝南王司馬亮、琅邪王司馬倫、趙王司馬倫和燕王司馬德。八子司馬肜為張夫人所生,九子趙王司馬倫為柏夫人所生。


    其中汝南王司馬亮和趙王司馬倫就是八王之亂中的其中兩位。


    司馬懿作為司馬家族名氣最大的人物,自幼聰明多慮。因為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後,司馬懿便開始佐助曹丕,更是幫助曹丕在儲魏之爭中獲得勝利,因而被封為安國鄉侯。


    在先後熬死曹操、曹丕、曹睿三位君主後,司馬懿於公元249年發動高平陵政變,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真正的落入了司馬氏的手中。


    司馬懿的大兒子司馬師共生有五女,因此司馬昭將自己的次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


    司馬攸有一個兒子叫司馬冏,他也是八王之外的參與者之一。除了司馬昭之外,司馬師還有8個兒子,分別是司馬炎、司馬攸、司馬定國、司馬廣德、司馬永祚、司馬延、司馬謨、司馬彤。


    這個司馬炎就是西晉的開國皇帝,他一共有26個兒子,知名者18人。這其中老大司馬軌在2歲時夭折,老二司馬衷就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西晉第二位皇帝。


    司馬八達中的第三位是司馬孚,他是司馬家族中最長壽的人,司馬孚性格溫厚,謙讓,從不與他人結怨,性格十分謹慎,司馬懿執政的時候,他就有意避免過多的參與政事,在司馬氏的幾次廢立皇帝的行動中,他也從未參與謀劃。


    司馬孚也生有九子,分別是司馬駿、司馬肜、司馬楙、司馬槙、司馬通、司馬斌、司馬泰、司馬綏、司馬進。其中老六司馬駿的兒子司馬雲參與了八王之亂。


    司馬八達中的老四是司馬馗,他生有三子,分別是司馬瑰、司馬泰和司馬珪。雖然名氣不高,但次子司馬泰的兒子司馬越卻參與了八王之亂。


    至於司馬八達中剩餘的四位,由於沒有參與反叛,所以史書中介紹的不多。


    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改國號為晉。


    他將9歲的司馬衷立為皇太子。當時司馬炎可能以為自己的這個兒子隻是發育得比較慢,並沒有把他的智商當迴事。但隨著司馬衷慢慢長大,司馬炎才越來越發現不對勁,自己的這個兒子可能智商有點問題。


    雖然司馬炎有20多個兒子,但是廢立太子卻麵臨著很大的阻力。


    一是長幼有序,長子夭折後,次子司馬衷排位居長。其次,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此時司馬衷已經有了太子妃,她的名字叫賈南風。


    這個賈南風雖然長相平平,不怎麽知書達理,但她的父親是賈充,是司馬氏輔衛集團的核心骨幹成員之一。


    而且,賈南風這個兒媳還拉攏了皇後的楊氏一族。如果要換掉太子,就等於得罪了兩個大家族,所以此事就被無限期地擱置下來。


    公元290年,司馬炎病重,在小半年的時間裏無法理事。


    賈充和齊王司馬攸等幾個人構成了新晉的權力核心。這個司馬攸本是司馬昭的兒子,後來過繼給了司馬師,他的老丈人恰巧也是賈充。


    對於賈充來說,無論是司馬衷還是司馬攸繼承帝位,對於自己的結果沒有什麽區別。可此時垂死病重的司馬炎卻迴光返照,奪了賈充的兵權,開始不斷地打壓齊王司馬攸,以至於司馬攸憋屈而死。


    權衡利弊之後,司馬炎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傻兒子司馬衷,希望他能夠在顧命大臣的輔佐之下做一個守成之君。


    之後又平衡各方勢力,提拔自己的老丈人,將自己幾個成年的兒子都封了王,下詔讓國丈楊駿和司馬亮共同輔政。


    司馬亮是司馬懿的弟弟,雖然沒有什麽才能,但卻沒有野心。希望司馬亮和楊駿能夠互相製約,加上擁有諸王拱衛皇室,自己的傻兒子應該可以順利的執掌大權了。


    本以為自己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可楊駿卻趁機力排公卿大臣,親自來到司馬炎左右伺候。


    他的女兒楊皇後還扣下了詔書,傳矯詔,把持了朝政,將司馬亮排除在外。


    司馬炎死後,司馬衷正式即位。至於這個司馬衷笨到什麽程度呢?有一年鬧災荒,到處都有餓死的人,這個司馬衷竟然問大家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麽不吃肉粥呢?


    皇帝笨也就笨吧,在太傅楊駿的輔佐下,晉朝發展的倒也還算順利。然而他那個彪悍的皇後賈南風卻不能安分守己的做一個皇後,為了能夠把控朝政,賈南風一手炮製了八王之亂。


    前麵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司馬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參與八王之亂的這8個人,我們按輩分可以劃分為:汝南王司馬亮和趙王司馬倫是司馬懿的兒子,他們是司馬炎的叔叔輩,是司馬衷的爺爺輩。


    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是司馬炎的表兄弟,是司馬衷的叔叔輩。


    成都王司馬穎、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乂三人是司馬炎的兒子,與司馬衷是親兄弟。齊王司馬冏是司馬攸的兒子,與司馬衷是表兄弟。


    這8個人當中隻有河間王司馬顒和東海王司馬越不是司馬懿一脈的,其餘6人均是司馬懿的直係後代。


    八王之亂的第一階段開始於公元291年,賈南風為了阻止楊駿獨攬政權,並想聯合司馬氏宗親除掉楊駿。


    賈南風的首選自然是德高望重的司馬亮,但佛係的司馬亮卻拒絕了賈南風的要求,於是賈南風隻好其次選擇了楚王司馬瑋帶兵進京討伐楊駿。


    有了楚王司馬瑋的支持,賈南風便設計讓晉惠帝下詔書宣稱楊駿謀反,洛陽全城戒嚴,要楚王司馬瑋領軍保衛皇宮,圍攻楊駿府邸。為人膽小懦弱的楊駿,最終在府中的馬廄裏被殺。


    之後賈南風又以晉惠帝的名義下詔書廢除了楊芷的皇太後之位,貶為平民,誅滅楊駿三族,至此楊駿的政治勢力被徹底消滅。


    別看賈南風雖然有些殘暴,但她人很聰明,知道自己不能把控朝政,於是她並沒有選擇和司馬瑋同掌大權,而是再次向德高望重的司馬亮拋出了橄欖枝,這司馬亮也不是傻子,楊家已經被鏟除,讓自己撿個現成的便宜,豈有不占的道理,於是朝政便由司馬亮和司馬瑋與元老大臣衛瓘共同把持。賈南風的親戚也擔任了要職。


    等過了一陣,賈南風又對自己未能獨攬大權極為不滿,於是故計重施,又以晉惠帝的名義下密詔讓楚王司馬瑋殺了汝南王司馬亮與衛瓘,這個司馬瑋也不長腦子,有一次上了女人的當,在殺了司馬亮之後,賈南風認為司馬瑋的權力太大,以司馬瑋偽造詔書害死司馬亮為由將其處死。


    至此,朝政大權被賈南風徹底掌控,什麽宗室親戚,三大姑,八大姨都被委以了重任。


    在之後的8年裏,國家治理的倒也還行。在第一階段中,八王之亂中的二位王爺率先殺青。如果此時晉朝能夠安安穩穩的發展,倒也不會出現什麽問題,可這個賈南風卻又開始了折騰。


    八王之亂進入第二階段,八王之亂的第二階段是從公元299年開始,到公元306年結束。


    這個階段動亂的規模比第一階段更大,參與的宗室王更多,戰爭更加慘烈。因為賈南風沒有兒子,為了將來能夠專權,便又開始作妖,想要除掉太子。


    賈南風找人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後讓太子照抄了一篇事先寫好要晉惠帝退位的文章。晉惠帝看了太子的手書並要處死太子,但在大臣們的勸阻下,隻好下詔廢除司馬遹的太子之位,囚禁於洛陽郊外的金墉城。


    趙王司馬倫當時是太子太傅,經常討好賈南風,一向為賈南風所信任,掌握著守衛皇宮的禁軍。太子被廢後,司馬倫一看,這是要給司馬家改名換姓,這個不行。


    但身為司馬家的一員,司馬倫也繼承了陰險狡詐的特點,司馬倫決定讓賈南風先殺了太子,再動手為太子報仇,讓自己掌握大權。


    於是司馬倫製造了太子黨羽要造反的流言,推了賈南風一把,讓其將太子殺死。


    之後司馬倫有樣學樣,偽造晉惠帝的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廢黜皇後賈南風。


    人送到了金墉城之後,又一偽詔書讓賈南風喝下了金屑酒而死。事後司馬倫再次偽造詔書,自封相國,掌握了朝政大權。


    公元301年,趙王司馬倫廢黜惠帝,自立為帝,晉惠帝被軟禁於金墉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敢輕言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敢輕言語並收藏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