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武則天的登場,天幕討論愈發激烈,武則天以前的朝代也開始議論紛紛。
秦朝。
嬴政突然又想笑了。
隋朝二世而亡。
這唐朝不會也是二世而亡吧。
那真的是……
太棒了!
看誰以後還敢蛐蛐自己的大秦二世而亡,那隋朝,唐朝不也沒存在幾年嘛!
……
漢朝。
劉邦看到武則天登基稱帝後,心裏“咯噔”一下,他偷偷瞥向呂雉。
果不其然,呂雉已經陷入了沉思。
至於思考的內容是什麽,劉邦用屁股都能想得到。
無非就是天幕那女子能當皇帝,那她未必不可以之類的想法。
劉邦看向一旁正吃的正不亦樂乎的蠢兒子劉盈,心裏暗自歎息。
他是想過換太子的,可看現在這情況,他若是敢換太子,那他死後呂雉就敢當皇帝。
到時候,第一女帝的名頭,估計就要換一換了。
“陛下放心,隻要盈兒是太子,我不會亂來的。”
見劉邦一直偷瞄自己,呂後索性將話挑明了。
偷看被人抓個正著,劉邦卻絲毫不尷尬,嬉皮笑臉地說道:“皇後誤會了,朕可從來沒想過換太子,我覺得盈兒挺好,真的!”
劉邦語氣十分真誠,但呂雉並不買賬,隻是冷哼一聲,轉移視線望向天幕,不再迴應。
劉邦見狀,搖頭苦笑,目光看向劉盈,眼中帶有幾分憐憫。
攤上個這麽強勢的母親,既是幸事,也是不幸。
……
唐朝。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還未散去呢,這下直接凝固在臉上了。
李治繼位?
那李承乾呢?
他那麽大個太子呢?
就算太子出意外了,也該是李泰啊,怎麽也輪不到李治那個小家夥吧。
還有,朕的大唐居然被一介女流竊奪了?
想到他的大唐貌似也二世而亡,李世民勃然大怒。
“來人!給朕去找到這個武則天,哪怕掘地三尺也要給朕找到她!”
李世民的吼聲震動了整座大殿。
殿內的長孫無忌幾人,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主打的就是一個木頭人。
天幕所揭示的未來中說的很清楚,武則天原是武昭儀,後為皇後,最終篡位稱帝。
那這屬於是皇帝的家事,他們不好過多置喙。
萬一被小李治記恨上了,那他們家族以後可就要遭老罪咯。
當然,有一個“鐵頭娃”那是絲毫不懼,一點也不看氣氛,站出來直接開麥:“陛下,後宮曆來不得幹涉朝政,這是曆朝曆代無數血的教訓。望陛下,吸取教訓,以身作則!”
盛怒之中的李世民聞言,差點直接激情開麥。
他以身作則個屁,又不是他的後宮幹政,這話應該跟李治說去才對。
考慮到李治的年紀,再考慮到魏征的戰鬥力,李世民最終不得不強壓下怒氣,轉移話題:“擬旨!”
“後世兒孫,不得納武姓女子入宮,違令者,天下李姓王者共擊之!”
至於後宮不得幹政這樣的屁話,李世民提都沒提。
如果可以,沒有哪一位帝王想要後宮幹政,都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主少國疑時,不後宮幹政,難道等著權臣掌權?
真以為那些人都是諸葛亮,霍光?
更多的是曹操,董卓那樣的亂臣賊子。
魏征他懂個屁的權利!
……
武周。
武則天望著天幕上的滾滾小字,不屑地冷笑一聲。
多少年過去了,這群人還是那樣。
見不得女人掌權,見不得女人當皇帝。
可見不得,又怎樣?
她就是要天下人都明白,男子能擁有的力量,女子亦可擁有,男子能做得了皇帝,那女子亦能做得!
女子不如男?
牝雞司晨(ji si chen)國不幸?
嗬!
若真是天命如此,那她便做那頂上的天!
……
【公元705年,李顯等人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退位,李顯登基,複國號為唐,史稱“神龍政變”。】
【公元712年,李隆基繼位,將唐朝國力推向頂峰,史稱“開元盛世。”】
——“李二鳳死的太早,李三郎死的太晚。”
——“滴!你的好友李白,杜甫,王維,高適,張九齡,孟浩然,劉禹錫已上線。”
——“開元年間,國立空前強盛,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兩個空前足以說明李隆基前期有多猛!”
——“那是一個連乞丐都不接受外國人施舍的時代。”
——“什麽叫真正的太平盛世,1.周邊無大國 2.周邊無敵國 3.周邊無強國。這就是那時的大唐,四個字簡單概括,萬國歸附!”
——“《舊唐書》中,對李隆基的記載,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儀範偉麗,有非常之表。這人唯一的缺點應該就是活的太久了。”
——“一日殺三子這還不叫缺點?冷酷,冷漠,冷血的簡直非人。”
——“有一說一,對於皇帝這樣的政治生物來說,這還真算不上缺點。”
——“大唐,我最喜歡的是李二鳳,最意難平的卻是李隆基。”
……
唐朝。
李世民看到這鬆了一口氣。
還好,他的大唐沒有二世而亡,這天下最終還是姓李。
這個叫李隆基的子孫很不錯,竟然能將大唐治理的如此繁盛。
此子類我,類我啊!
……
唐朝。
弘道年間。
早已臥病在床許久的李治,看到天幕“複國號為唐”幾個字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幸好最終這天下還是姓李。
如果大唐因他而亡,那他死後真的無顏去見列祖列宗了。
……
天寶年間。
李隆基早已有所準備。
他知道這天幕遲早會說到自己,討論自己的功績,所以早早命人準備好了宮宴。
此刻,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當天幕展示“開元盛世“的景象時,眾大臣紛紛舉杯向李隆基祝賀,當看到天幕上的小字提到李隆基活的太久時,祝賀之聲更加熱烈了。
目睹天幕上的讚譽,耳聽朝堂上的恭賀,李隆基心潮澎湃。
他一飲而盡杯中美酒,邁步走到一麵羯鼓前,演奏起了根據天幕背景音樂重新編排的旋律。
待樂曲漸入佳境,早已嗨翻天的李隆基示意楊貴妃以舞蹈相伴,配合自己的演出。
聽到新樂曲,早就躍躍欲試的楊玉環,也不扭捏,款款走下台階。
隨著音律節奏,翩翩起舞。
隻是輕輕一動,明媚的笑容,清麗的舞姿便仿佛燦陽一般,使整座大殿的光亮都明麗了幾分。
秦朝。
嬴政突然又想笑了。
隋朝二世而亡。
這唐朝不會也是二世而亡吧。
那真的是……
太棒了!
看誰以後還敢蛐蛐自己的大秦二世而亡,那隋朝,唐朝不也沒存在幾年嘛!
……
漢朝。
劉邦看到武則天登基稱帝後,心裏“咯噔”一下,他偷偷瞥向呂雉。
果不其然,呂雉已經陷入了沉思。
至於思考的內容是什麽,劉邦用屁股都能想得到。
無非就是天幕那女子能當皇帝,那她未必不可以之類的想法。
劉邦看向一旁正吃的正不亦樂乎的蠢兒子劉盈,心裏暗自歎息。
他是想過換太子的,可看現在這情況,他若是敢換太子,那他死後呂雉就敢當皇帝。
到時候,第一女帝的名頭,估計就要換一換了。
“陛下放心,隻要盈兒是太子,我不會亂來的。”
見劉邦一直偷瞄自己,呂後索性將話挑明了。
偷看被人抓個正著,劉邦卻絲毫不尷尬,嬉皮笑臉地說道:“皇後誤會了,朕可從來沒想過換太子,我覺得盈兒挺好,真的!”
劉邦語氣十分真誠,但呂雉並不買賬,隻是冷哼一聲,轉移視線望向天幕,不再迴應。
劉邦見狀,搖頭苦笑,目光看向劉盈,眼中帶有幾分憐憫。
攤上個這麽強勢的母親,既是幸事,也是不幸。
……
唐朝。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還未散去呢,這下直接凝固在臉上了。
李治繼位?
那李承乾呢?
他那麽大個太子呢?
就算太子出意外了,也該是李泰啊,怎麽也輪不到李治那個小家夥吧。
還有,朕的大唐居然被一介女流竊奪了?
想到他的大唐貌似也二世而亡,李世民勃然大怒。
“來人!給朕去找到這個武則天,哪怕掘地三尺也要給朕找到她!”
李世民的吼聲震動了整座大殿。
殿內的長孫無忌幾人,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主打的就是一個木頭人。
天幕所揭示的未來中說的很清楚,武則天原是武昭儀,後為皇後,最終篡位稱帝。
那這屬於是皇帝的家事,他們不好過多置喙。
萬一被小李治記恨上了,那他們家族以後可就要遭老罪咯。
當然,有一個“鐵頭娃”那是絲毫不懼,一點也不看氣氛,站出來直接開麥:“陛下,後宮曆來不得幹涉朝政,這是曆朝曆代無數血的教訓。望陛下,吸取教訓,以身作則!”
盛怒之中的李世民聞言,差點直接激情開麥。
他以身作則個屁,又不是他的後宮幹政,這話應該跟李治說去才對。
考慮到李治的年紀,再考慮到魏征的戰鬥力,李世民最終不得不強壓下怒氣,轉移話題:“擬旨!”
“後世兒孫,不得納武姓女子入宮,違令者,天下李姓王者共擊之!”
至於後宮不得幹政這樣的屁話,李世民提都沒提。
如果可以,沒有哪一位帝王想要後宮幹政,都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主少國疑時,不後宮幹政,難道等著權臣掌權?
真以為那些人都是諸葛亮,霍光?
更多的是曹操,董卓那樣的亂臣賊子。
魏征他懂個屁的權利!
……
武周。
武則天望著天幕上的滾滾小字,不屑地冷笑一聲。
多少年過去了,這群人還是那樣。
見不得女人掌權,見不得女人當皇帝。
可見不得,又怎樣?
她就是要天下人都明白,男子能擁有的力量,女子亦可擁有,男子能做得了皇帝,那女子亦能做得!
女子不如男?
牝雞司晨(ji si chen)國不幸?
嗬!
若真是天命如此,那她便做那頂上的天!
……
【公元705年,李顯等人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退位,李顯登基,複國號為唐,史稱“神龍政變”。】
【公元712年,李隆基繼位,將唐朝國力推向頂峰,史稱“開元盛世。”】
——“李二鳳死的太早,李三郎死的太晚。”
——“滴!你的好友李白,杜甫,王維,高適,張九齡,孟浩然,劉禹錫已上線。”
——“開元年間,國立空前強盛,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兩個空前足以說明李隆基前期有多猛!”
——“那是一個連乞丐都不接受外國人施舍的時代。”
——“什麽叫真正的太平盛世,1.周邊無大國 2.周邊無敵國 3.周邊無強國。這就是那時的大唐,四個字簡單概括,萬國歸附!”
——“《舊唐書》中,對李隆基的記載,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儀範偉麗,有非常之表。這人唯一的缺點應該就是活的太久了。”
——“一日殺三子這還不叫缺點?冷酷,冷漠,冷血的簡直非人。”
——“有一說一,對於皇帝這樣的政治生物來說,這還真算不上缺點。”
——“大唐,我最喜歡的是李二鳳,最意難平的卻是李隆基。”
……
唐朝。
李世民看到這鬆了一口氣。
還好,他的大唐沒有二世而亡,這天下最終還是姓李。
這個叫李隆基的子孫很不錯,竟然能將大唐治理的如此繁盛。
此子類我,類我啊!
……
唐朝。
弘道年間。
早已臥病在床許久的李治,看到天幕“複國號為唐”幾個字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幸好最終這天下還是姓李。
如果大唐因他而亡,那他死後真的無顏去見列祖列宗了。
……
天寶年間。
李隆基早已有所準備。
他知道這天幕遲早會說到自己,討論自己的功績,所以早早命人準備好了宮宴。
此刻,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當天幕展示“開元盛世“的景象時,眾大臣紛紛舉杯向李隆基祝賀,當看到天幕上的小字提到李隆基活的太久時,祝賀之聲更加熱烈了。
目睹天幕上的讚譽,耳聽朝堂上的恭賀,李隆基心潮澎湃。
他一飲而盡杯中美酒,邁步走到一麵羯鼓前,演奏起了根據天幕背景音樂重新編排的旋律。
待樂曲漸入佳境,早已嗨翻天的李隆基示意楊貴妃以舞蹈相伴,配合自己的演出。
聽到新樂曲,早就躍躍欲試的楊玉環,也不扭捏,款款走下台階。
隨著音律節奏,翩翩起舞。
隻是輕輕一動,明媚的笑容,清麗的舞姿便仿佛燦陽一般,使整座大殿的光亮都明麗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