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柳讓人把高幹帶了過來。
高幹滿臉的桀驁,雖被束縛,卻使勁掙紮著,“別以為我會幫你,奸賊!”
“你若真有骨氣,早就想辦法自盡了,何必如此惺惺作態?本帥也不難為你,隻勞你帶句話進去,讓袁紹開城投降,本帥保證鄴城上下無一人毀傷,否則——”
“否則如何?”
“否則的話, 本帥還沒想好!”
“你以為你能嚇得到我,我告訴你,迴去之後,我就會把你們孤軍深入的事情告訴舅父,然後聚集鄴城上下,一舉反敗為勝。”
高幹的話讓邊柳一笑,他看了看賈詡,賈詡說道:“你知道大帥為何要到現在才派你去勸降嗎?”
高幹一愣,“為何?”
“城內接連幾夜都有數百人逃亡,說明城內根本待不下去了。數萬人的吃喝拉撒聚在一座城內,我想若不是寒冬臘月,恐怕單單臭氣,已經讓人無法忍受了。
將軍入城的時候還是小心點,若有餓死凍死的千萬別碰,小心沾染了疫病。”
高幹聞言嚇了一跳。
隨後,邊柳便讓人解開高幹的束縛,放他迴去。
等高幹報上姓名後,守城將士也不敢怠慢,立刻便將其拉了上去。
高幹抵達袁府的時候,袁紹正好醒來。
高幹哭著跪倒在地,“外甥無能,被奸賊擄去,但外甥從始至終,絕沒有出賣舅父半點,更沒有屈膝投降。”
袁紹的病倒不是很嚴重,隻是一直得不到休息,噩耗一個接著一個,讓他麵色無比的蒼白。
“好啦,起來吧,說到底,你也幫我墊後才被擒的,你沒有對不起我的地方,是我對不起你。”
高幹一開始的幾句隻是為了免受袁紹處罰,但袁紹這句話說完,卻真的讓他痛哭流涕,既羞憤又慚愧。
“說吧,他們讓你迴來,肯定有讓你帶話給我。”袁紹派人去召集眾人,一方麵擺手讓高幹繼續說。
“他們要我勸舅父投降,但外甥寧願戰死,也絕不投降。”
“說得好,我等皆願隨袁公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適時,郭圖從外麵走進。
“沒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誓與明公戰鬥到底。”
身後幾人接連說道。
倒也有人沉默不語。
袁紹聞言,欣慰的看了看,然後詢問高幹:“要我開城投降,總得有條件吧!”
“他說,可以保證開城後不傷一人。”
“呸,奸賊是把我們當傻子嗎?”
“明公千萬不要相信,我等團結一心,他們斷無破城的可能。”
“沒錯,隻要等到大公子和二公子迴援,就是我們反敗為勝的時候。”
“唐家父女還在城內,他們敢攻城,我們就拿唐家人祭旗!”
眾人彼此點頭,隻有袁紹默默不語。
“諸位如此忠心,紹感激不盡,隻是眼下有何退敵之策?”
眾人各執一詞,有說堅守,有說求援,也有說突圍的。
“好,諸位迴去,把各自的辦法都寫下來,待我思考後再做決定。”
諸人被遣散不久,袁紹又讓劉氏偷偷把逢紀喊了迴來。
“我想請先生為使,出城與他們談判。”袁紹直接道明了心意。
逢紀一臉困惑。
“剛才急著表忠心的,除了那幾個魯莽的將領,其他的恐怕早有了投降之意。先生不發一言,可我知道,先生才是我值得信賴的人。”袁紹說著又咳嗽了起來。
逢紀聞言,連忙跪倒在地,“得遇明公,紀之幸也。在下即刻便出城,使出渾身解數也要拖延他們攻城,為明公爭取時間。”
袁紹一聽逢紀已經明白他的心意,十分感激,“那鄴城的生死,就拜托先生了。”
“定不負明公所托。”
逢紀起身,袁紹又問道,“你出城之後,城內之事,我可以拜托何人?”
“審配。”逢紀斟酌後說道。
“哦,可我聽說你素來與他不和?”
“正南為人剛正,所以與在下多有不和之處,但論忠心,其必不輸於在下。”
“好!你走之前幫我寫好文書,將城內之事托付給審配。”
“喏。”
逢紀離開後,袁紹就躺在了床上,睜著眼睛看著床頂。
劉氏送來湯藥,袁紹搖了搖頭,“我的病不是湯藥可以治好的。趁著我還醒著,和我說說城裏什麽個情況?”
“我方才聽他們說,城裏已經加強戒備,百姓們都呆在家裏。官員按照夫君的吩咐,每日發放物資,現在百姓都在家裏為夫君祈福,就等著夫君身體好起來,帶著他們打退外麵的敵人呢。”
袁紹聽到最後,已經流下了眼淚,他知道劉氏是為了不讓他傷心,可是這樣的話卻是更讓他心力交瘁。
……
逢紀按照袁紹的吩咐,從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出了城。
見到外麵巡視的騎兵,他便報上姓名,然後被帶到了邊柳麵前。
“袁公帳下逢紀,見過大帥。”逢紀行禮道。
“原來是逢先生,久聞大名,袁紹派你出來,可是願意開城投降?”
“袁公自知不是大帥的對手,但冀州有九郡百餘縣,袁公若要投降,必然要給手下人一個交待,不知道大帥願意給出什麽樣的承諾。”
“好說,隻要在本帥兵馬到之前,開城歸順,助本帥安撫百姓者,皆可留用。如不願意任職者,可重金賜爵,送歸鄉裏。”邊柳開出了價碼。
“大帥果然大度,就是不知,大帥準備如何對待袁氏?”
“哦,袁紹又所何求?”
“袁公不想牽連袁氏宗族,也想要為自己求得一份安全的保障。”
邊柳沉思後,說道:“袁家旁係,皆可赦免。至於袁紹本人及其妻子,本帥會在京城給他們安排一所大房子,並挑選文人雅士,與他飲酒作屋,如此可好?”
“大帥答應的如此隨意,莫不是有心誆騙?”逢紀沒想到邊柳答應的這麽痛快,但想到此行的目的,故意想法刁難。
“哦,莫不是要本帥當著城外漳水發誓?”邊柳眼皮子一翻,繼而說道:“你放心,隻要袁紹誠意投降,方才說的話,本帥絕不會出爾反爾。”
……
高幹滿臉的桀驁,雖被束縛,卻使勁掙紮著,“別以為我會幫你,奸賊!”
“你若真有骨氣,早就想辦法自盡了,何必如此惺惺作態?本帥也不難為你,隻勞你帶句話進去,讓袁紹開城投降,本帥保證鄴城上下無一人毀傷,否則——”
“否則如何?”
“否則的話, 本帥還沒想好!”
“你以為你能嚇得到我,我告訴你,迴去之後,我就會把你們孤軍深入的事情告訴舅父,然後聚集鄴城上下,一舉反敗為勝。”
高幹的話讓邊柳一笑,他看了看賈詡,賈詡說道:“你知道大帥為何要到現在才派你去勸降嗎?”
高幹一愣,“為何?”
“城內接連幾夜都有數百人逃亡,說明城內根本待不下去了。數萬人的吃喝拉撒聚在一座城內,我想若不是寒冬臘月,恐怕單單臭氣,已經讓人無法忍受了。
將軍入城的時候還是小心點,若有餓死凍死的千萬別碰,小心沾染了疫病。”
高幹聞言嚇了一跳。
隨後,邊柳便讓人解開高幹的束縛,放他迴去。
等高幹報上姓名後,守城將士也不敢怠慢,立刻便將其拉了上去。
高幹抵達袁府的時候,袁紹正好醒來。
高幹哭著跪倒在地,“外甥無能,被奸賊擄去,但外甥從始至終,絕沒有出賣舅父半點,更沒有屈膝投降。”
袁紹的病倒不是很嚴重,隻是一直得不到休息,噩耗一個接著一個,讓他麵色無比的蒼白。
“好啦,起來吧,說到底,你也幫我墊後才被擒的,你沒有對不起我的地方,是我對不起你。”
高幹一開始的幾句隻是為了免受袁紹處罰,但袁紹這句話說完,卻真的讓他痛哭流涕,既羞憤又慚愧。
“說吧,他們讓你迴來,肯定有讓你帶話給我。”袁紹派人去召集眾人,一方麵擺手讓高幹繼續說。
“他們要我勸舅父投降,但外甥寧願戰死,也絕不投降。”
“說得好,我等皆願隨袁公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適時,郭圖從外麵走進。
“沒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誓與明公戰鬥到底。”
身後幾人接連說道。
倒也有人沉默不語。
袁紹聞言,欣慰的看了看,然後詢問高幹:“要我開城投降,總得有條件吧!”
“他說,可以保證開城後不傷一人。”
“呸,奸賊是把我們當傻子嗎?”
“明公千萬不要相信,我等團結一心,他們斷無破城的可能。”
“沒錯,隻要等到大公子和二公子迴援,就是我們反敗為勝的時候。”
“唐家父女還在城內,他們敢攻城,我們就拿唐家人祭旗!”
眾人彼此點頭,隻有袁紹默默不語。
“諸位如此忠心,紹感激不盡,隻是眼下有何退敵之策?”
眾人各執一詞,有說堅守,有說求援,也有說突圍的。
“好,諸位迴去,把各自的辦法都寫下來,待我思考後再做決定。”
諸人被遣散不久,袁紹又讓劉氏偷偷把逢紀喊了迴來。
“我想請先生為使,出城與他們談判。”袁紹直接道明了心意。
逢紀一臉困惑。
“剛才急著表忠心的,除了那幾個魯莽的將領,其他的恐怕早有了投降之意。先生不發一言,可我知道,先生才是我值得信賴的人。”袁紹說著又咳嗽了起來。
逢紀聞言,連忙跪倒在地,“得遇明公,紀之幸也。在下即刻便出城,使出渾身解數也要拖延他們攻城,為明公爭取時間。”
袁紹一聽逢紀已經明白他的心意,十分感激,“那鄴城的生死,就拜托先生了。”
“定不負明公所托。”
逢紀起身,袁紹又問道,“你出城之後,城內之事,我可以拜托何人?”
“審配。”逢紀斟酌後說道。
“哦,可我聽說你素來與他不和?”
“正南為人剛正,所以與在下多有不和之處,但論忠心,其必不輸於在下。”
“好!你走之前幫我寫好文書,將城內之事托付給審配。”
“喏。”
逢紀離開後,袁紹就躺在了床上,睜著眼睛看著床頂。
劉氏送來湯藥,袁紹搖了搖頭,“我的病不是湯藥可以治好的。趁著我還醒著,和我說說城裏什麽個情況?”
“我方才聽他們說,城裏已經加強戒備,百姓們都呆在家裏。官員按照夫君的吩咐,每日發放物資,現在百姓都在家裏為夫君祈福,就等著夫君身體好起來,帶著他們打退外麵的敵人呢。”
袁紹聽到最後,已經流下了眼淚,他知道劉氏是為了不讓他傷心,可是這樣的話卻是更讓他心力交瘁。
……
逢紀按照袁紹的吩咐,從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出了城。
見到外麵巡視的騎兵,他便報上姓名,然後被帶到了邊柳麵前。
“袁公帳下逢紀,見過大帥。”逢紀行禮道。
“原來是逢先生,久聞大名,袁紹派你出來,可是願意開城投降?”
“袁公自知不是大帥的對手,但冀州有九郡百餘縣,袁公若要投降,必然要給手下人一個交待,不知道大帥願意給出什麽樣的承諾。”
“好說,隻要在本帥兵馬到之前,開城歸順,助本帥安撫百姓者,皆可留用。如不願意任職者,可重金賜爵,送歸鄉裏。”邊柳開出了價碼。
“大帥果然大度,就是不知,大帥準備如何對待袁氏?”
“哦,袁紹又所何求?”
“袁公不想牽連袁氏宗族,也想要為自己求得一份安全的保障。”
邊柳沉思後,說道:“袁家旁係,皆可赦免。至於袁紹本人及其妻子,本帥會在京城給他們安排一所大房子,並挑選文人雅士,與他飲酒作屋,如此可好?”
“大帥答應的如此隨意,莫不是有心誆騙?”逢紀沒想到邊柳答應的這麽痛快,但想到此行的目的,故意想法刁難。
“哦,莫不是要本帥當著城外漳水發誓?”邊柳眼皮子一翻,繼而說道:“你放心,隻要袁紹誠意投降,方才說的話,本帥絕不會出爾反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