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向袁紹求情,希望袁紹能看在他昔日立下的功德上,饒過他的兩個兒子。
但袁紹清楚,這件事不是針對許攸,而是河北世族對他的不滿。
因為他每次發動戰爭都需要世家出人出力,以往他身居大勢,所以田豐沮授這些人不敢違背他的意願。
這一次,他們抓住有人倒賣軍資這一點,如果袁紹放縱,那就意味著坐視河北百姓的血汗流入某些人的私囊。
隻要袁紹敢下令放了許攸的兩個兒子,後續就不會有一粒糧食送過來。
無奈何,袁紹隻能下令嚴懲涉案人員,不對許攸之子進行特赦。
許攸求情時,袁紹怒斥道,說貪汙罪不容赦,貪汙軍資更是罪上加罪,等迴到鄴城一定要予以重處。
要說許攸也是聰明人,袁紹雖然下令嚴懲,卻也沒有要求即刻處斬,若是等到此戰得勝迴到鄴城,許攸再求情,袁紹說不得也就同意了。可是關心則亂,許攸心係族人和兩個兒子,根本沒有細想袁紹的話,隻當是袁紹不念舊情,於是乎,許攸當天夜裏就離開了軍營。
當然,許攸可沒有投靠邊柳的意思,而是去往南渡過黃河去投叛了他的另一個發小,曹操。
此時曹操也得到了蹋頓被斬首的消息。
荀彧向曹操道喜,說蹋頓被斬,尤其是袁紹“出賣”幽州的事情被公布,袁紹人心已散。這正是曹操跨過黃河的大好時機。若大事可成,可以占據河北,取代袁紹的地位;即便不成,也可以接迴天子,重塑朝廷。
荀彧的計劃說動了曹操,但如何行軍,沿途如何隱秘,如何獲取其他人的配合,對於曹操來說,仍舊牽動了許多頭緒,這時候許攸的到來,就讓曹操分外欣喜了,褲子都沒穿就跑出來迎接了。
……
函穀關內。
坐鎮陝縣的徐庶也來到了洛陽西麵。
“大帥來信,北方大勝,轉守為攻的時候到了。”
“太好了,請軍師下令,我願帶領三千精兵通過河內,直取鄴城,搗了袁紹的老巢。”魏延請命道。
“不,鄴城隨時可取,當務之急,是袁紹。典韋、魏延聽令。”
“末將在。”
“著你二人帶領麾下兵馬占據河內,沿太行徑北上,配合馬如風將軍拿下高平關,然後奇襲袁紹腹背,助大帥拿下太原一戰的勝利。”
“喏!”
“徐晃將軍!”
“末將在。”
徐晃離開嵩山後,便帶著嵩山的兵馬屯營在函穀關內,雖然徐晃等人幾次求戰,但徐庶一直堅守不出。
徐庶知道,自己這萬人相當於是守住了關中的門戶,隻要他這邊不出變數,大帥就隨時可以有退路。
直到當下,他收到大帥的傳信,再也不做隱藏。
“著你帶領本部兵馬沿河水收服郡縣,守住渡口,避免有他人劫走天子。”
徐晃一下子就想到徐庶要防的是誰,當初曹操試圖離間於他,他這次正好讓曹操知曉自己的厲害。
“喏!”
……
太原上黨邊界,袁紹帶著全部兵力發起了總攻,但山勢險要,難以全線突圍。就在他即將衝破防線的時候,邊柳帶著騎兵從太原北麵,趕到南邊。
生力軍的加入,讓大帥軍上下士氣大振,衝出山道的河北軍再度被逼退了迴去。
袁紹遣使約戰。
兩軍陣前,袁紹質問道:“隻會偷奸耍滑的小兒,是否不敢與我擺開陣勢,公平一戰?”
“袁紹,你也曾是條漢子,如今兩軍陣前,何必逞口舌之勇,本帥今日與你一見,隻問你一句,降是不降?”
“山野小兒,你當真以為你贏了嗎?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豈能坐視你這逆賊侵吞我漢室江山。”袁紹見邊柳一點麵子不給,當即破口大罵道。
“袁紹,你袁家四世三公,世代為漢臣,國難之時,你袁家接引董卓入京,試圖掌管朝政,可惜事與願違,反為董卓做了嫁衣。事後,你袁紹不思悔改,更趁本帥收拾逆賊之時,劫走天子。河北多是忠義之事,怎會屈服你這一枉顧朝廷的逆賊。
如今你更是勾結胡人,丟宗棄祖,將我大漢疆土私相授受。像你這種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逆賊,本帥今日挾漢室之正,祖宗之威,必將傾天之怒,將你化作齏粉。”
“好你個口出狂言之輩,你原為西涼叛賊邊章一小兒,當初黃巾之時,你邊家作亂涼州不成,叛亂為我大漢忠良所滅。你叛賊餘孽,以妖邪之術改頭換麵,冒充皇室子孫,竄我漢統。本將軍身負天子之詔命,漢家之氣運,今日必以你之妖血,還天地以澄清。”
袁紹找不到邊柳的出身,既然如此,就別怪他信口雌黃了。
“哈哈哈哈,袁紹你聽著,今日本帥便讓你知道,什麽叫做世祖血脈,什麽叫做漢家天子!”
邊柳說完,手執長鞭向天。
身後旌旗招展,如魚龍般繞行向前,一座祭壇當即建成。
“太祖高皇帝之後,光武帝七世孫,孝仁皇帝(死後追封)劉萇之孫,孝靈皇帝劉宏長子。今劉辯向天祈禱,若能得祖宗蔭庇,先帝顯靈,便以惶惶天威,助我退敵!”
“煌惶天威,盡滅敵寇!”眾將士齊唿,鼓聲隆隆,如山唿海嘯一般。
上黨多山,兩軍更在山道間交戰,此處山勢極為險峻,反而沒有埋伏的地方,但若隻是找到善於攀援之士,往山縫間藏一二物什卻是不難。
就在袁紹疑惑間,附近的山頭迅速響起驚天爆炸之聲。
山石抖落,如同隕石天降一般投落山穀。
此等天罰更如同被人操控一番,使得河北軍隊損失慘重,反觀太原方麵的軍隊,卻是毫發無傷,巋然不動。
“這怎麽可能?”袁紹瞪大了雙眼,看著山石天降,卻無可奈何。
袁紹急忙下令退軍,然而此事還是在其麾下將士心中留下了陰霾。
郭圖建議袁紹,可以用黑狗血破敵。
“此市井愚民之法,我乃讀書之人,豈能信之?”
“將軍縱然不信,可此法或可去將士心中之懼意。”郭圖言道。
“唉,你下去辦吧!”
……
但袁紹清楚,這件事不是針對許攸,而是河北世族對他的不滿。
因為他每次發動戰爭都需要世家出人出力,以往他身居大勢,所以田豐沮授這些人不敢違背他的意願。
這一次,他們抓住有人倒賣軍資這一點,如果袁紹放縱,那就意味著坐視河北百姓的血汗流入某些人的私囊。
隻要袁紹敢下令放了許攸的兩個兒子,後續就不會有一粒糧食送過來。
無奈何,袁紹隻能下令嚴懲涉案人員,不對許攸之子進行特赦。
許攸求情時,袁紹怒斥道,說貪汙罪不容赦,貪汙軍資更是罪上加罪,等迴到鄴城一定要予以重處。
要說許攸也是聰明人,袁紹雖然下令嚴懲,卻也沒有要求即刻處斬,若是等到此戰得勝迴到鄴城,許攸再求情,袁紹說不得也就同意了。可是關心則亂,許攸心係族人和兩個兒子,根本沒有細想袁紹的話,隻當是袁紹不念舊情,於是乎,許攸當天夜裏就離開了軍營。
當然,許攸可沒有投靠邊柳的意思,而是去往南渡過黃河去投叛了他的另一個發小,曹操。
此時曹操也得到了蹋頓被斬首的消息。
荀彧向曹操道喜,說蹋頓被斬,尤其是袁紹“出賣”幽州的事情被公布,袁紹人心已散。這正是曹操跨過黃河的大好時機。若大事可成,可以占據河北,取代袁紹的地位;即便不成,也可以接迴天子,重塑朝廷。
荀彧的計劃說動了曹操,但如何行軍,沿途如何隱秘,如何獲取其他人的配合,對於曹操來說,仍舊牽動了許多頭緒,這時候許攸的到來,就讓曹操分外欣喜了,褲子都沒穿就跑出來迎接了。
……
函穀關內。
坐鎮陝縣的徐庶也來到了洛陽西麵。
“大帥來信,北方大勝,轉守為攻的時候到了。”
“太好了,請軍師下令,我願帶領三千精兵通過河內,直取鄴城,搗了袁紹的老巢。”魏延請命道。
“不,鄴城隨時可取,當務之急,是袁紹。典韋、魏延聽令。”
“末將在。”
“著你二人帶領麾下兵馬占據河內,沿太行徑北上,配合馬如風將軍拿下高平關,然後奇襲袁紹腹背,助大帥拿下太原一戰的勝利。”
“喏!”
“徐晃將軍!”
“末將在。”
徐晃離開嵩山後,便帶著嵩山的兵馬屯營在函穀關內,雖然徐晃等人幾次求戰,但徐庶一直堅守不出。
徐庶知道,自己這萬人相當於是守住了關中的門戶,隻要他這邊不出變數,大帥就隨時可以有退路。
直到當下,他收到大帥的傳信,再也不做隱藏。
“著你帶領本部兵馬沿河水收服郡縣,守住渡口,避免有他人劫走天子。”
徐晃一下子就想到徐庶要防的是誰,當初曹操試圖離間於他,他這次正好讓曹操知曉自己的厲害。
“喏!”
……
太原上黨邊界,袁紹帶著全部兵力發起了總攻,但山勢險要,難以全線突圍。就在他即將衝破防線的時候,邊柳帶著騎兵從太原北麵,趕到南邊。
生力軍的加入,讓大帥軍上下士氣大振,衝出山道的河北軍再度被逼退了迴去。
袁紹遣使約戰。
兩軍陣前,袁紹質問道:“隻會偷奸耍滑的小兒,是否不敢與我擺開陣勢,公平一戰?”
“袁紹,你也曾是條漢子,如今兩軍陣前,何必逞口舌之勇,本帥今日與你一見,隻問你一句,降是不降?”
“山野小兒,你當真以為你贏了嗎?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豈能坐視你這逆賊侵吞我漢室江山。”袁紹見邊柳一點麵子不給,當即破口大罵道。
“袁紹,你袁家四世三公,世代為漢臣,國難之時,你袁家接引董卓入京,試圖掌管朝政,可惜事與願違,反為董卓做了嫁衣。事後,你袁紹不思悔改,更趁本帥收拾逆賊之時,劫走天子。河北多是忠義之事,怎會屈服你這一枉顧朝廷的逆賊。
如今你更是勾結胡人,丟宗棄祖,將我大漢疆土私相授受。像你這種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逆賊,本帥今日挾漢室之正,祖宗之威,必將傾天之怒,將你化作齏粉。”
“好你個口出狂言之輩,你原為西涼叛賊邊章一小兒,當初黃巾之時,你邊家作亂涼州不成,叛亂為我大漢忠良所滅。你叛賊餘孽,以妖邪之術改頭換麵,冒充皇室子孫,竄我漢統。本將軍身負天子之詔命,漢家之氣運,今日必以你之妖血,還天地以澄清。”
袁紹找不到邊柳的出身,既然如此,就別怪他信口雌黃了。
“哈哈哈哈,袁紹你聽著,今日本帥便讓你知道,什麽叫做世祖血脈,什麽叫做漢家天子!”
邊柳說完,手執長鞭向天。
身後旌旗招展,如魚龍般繞行向前,一座祭壇當即建成。
“太祖高皇帝之後,光武帝七世孫,孝仁皇帝(死後追封)劉萇之孫,孝靈皇帝劉宏長子。今劉辯向天祈禱,若能得祖宗蔭庇,先帝顯靈,便以惶惶天威,助我退敵!”
“煌惶天威,盡滅敵寇!”眾將士齊唿,鼓聲隆隆,如山唿海嘯一般。
上黨多山,兩軍更在山道間交戰,此處山勢極為險峻,反而沒有埋伏的地方,但若隻是找到善於攀援之士,往山縫間藏一二物什卻是不難。
就在袁紹疑惑間,附近的山頭迅速響起驚天爆炸之聲。
山石抖落,如同隕石天降一般投落山穀。
此等天罰更如同被人操控一番,使得河北軍隊損失慘重,反觀太原方麵的軍隊,卻是毫發無傷,巋然不動。
“這怎麽可能?”袁紹瞪大了雙眼,看著山石天降,卻無可奈何。
袁紹急忙下令退軍,然而此事還是在其麾下將士心中留下了陰霾。
郭圖建議袁紹,可以用黑狗血破敵。
“此市井愚民之法,我乃讀書之人,豈能信之?”
“將軍縱然不信,可此法或可去將士心中之懼意。”郭圖言道。
“唉,你下去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