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酒樓上爭執沒一會,便有軍隊趕來將一些人抓捕了起來。


    酒樓附近,司馬懿和諸葛亮告別。


    望著諸葛亮的背影,司馬懿說道:“他剛才是不是講了很多關中的事情?”


    “是啊,如此年紀,遊曆如此豐富,此人不簡單啊!”趙諮感歎道,一轉頭,他又發現司馬懿的臉色有些不對,便問道,“怎麽了?”


    “沒事,我突然想起有人對我說過一句話。”司馬懿突然想起一句讖語,成也孔明,敗也孔明,或許,這兩個孔明並不是一個人!


    “什麽話?”


    “沒什麽,隻是一句戲言罷了。我們快去見我父親吧,我怕這城裏是會亂一陣子了。”


    趙諮點頭,他此番來鄴城,就是想看看司馬防能否給他安排一個好去處。


    另一邊,諸葛亮並沒有把此番和司馬懿的談話放在心上,此來,他是來見龐統的。


    很快,雙方就另找了一個地方交談。


    “孔明,你可是好手段,一來就攪得鄴城雞犬不寧。”龐統眯著眼睛,盯著諸葛亮說道。


    “士元,如果我說這件事與我無關,你信嗎?”


    “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都還沒見你,沒摸清楚情況,怎麽敢肆意妄為?我又不是來找死的。”


    “那就好!”龐統安撫了一下胸口很放心的說道。


    諸葛亮的表情有些怪。


    龐統開口道:“當初水鏡先生可是沒少誇你,我就怕你本事到了我都無法想象的地步,那樣子我會絕望的。”


    “士元又開玩笑了,就是天上的鳳凰飛到你麵前,也不會讓你絕望,更何況我一個活人呢。”


    兩人緩緩一笑,久別重逢,卻有許多話要說。


    兩人各自說了一些這段時間的經曆,最終還是龐統先沒沉住氣,“大帥派你來,是不是有什麽要事要交代?”


    諸葛亮接著便把大帥軍發兵涼州的事情說了一遍。


    “急是急了點,不過此時不打,等到袁紹收拾山東,怕是大帥那邊就沒機會了。”龐統點評道。隨即又說道:“所以說,這麽一來,大帥是要我給袁紹找點事情做?”


    “大帥沒有明說,不過他讓我哥寫信給我,我覺得就是這個意思。”


    龐統思考了一下說道:“現如今公孫瓚已經不能再對袁紹產生威脅,黑山賊也被逼到了山裏,外患已除,袁紹和董承之間的矛盾也一直在增加,所以我覺得,此事順勢而為即可。”


    “士元兄說的極是,大帥那邊需要時間,不過想來,大帥也想清楚了,袁紹這邊大概率是無法大舉西麵用兵的,所以才沒有額外派人與我同行。”


    “這不顯得大帥對你的信任嗎?”


    “說不定是更信任士元兄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從我離開嵩山,大帥還從未派人與我聯係過,若不是見到孔明前來,我都要以為大帥把我放棄了。”


    “我若是大帥,也決對不會動用士元兄這般關鍵人物。”


    “嗬嗬,何時學的如此滑舌?”


    “可能是跟在郭軍師身邊久了,學了些他——等等,士元,我說的可是真心話。”


    “切……”龐統一臉不信的樣子,然後又十分滿足的問道:“既然你已來到鄴城,想必路上已經想好主意了,說吧,要我怎麽配合?”


    “我有個想法, 士元兄幫我參謀下。”


    龐統點頭。


    “如今這鄴城中,是袁紹的威望大,還是董承的影響大?”


    “自然是袁紹,鄴城之中掌握實權者多是袁紹之人,單是袁紹一人就足以與朝廷抗衡,更很快,董承並未能說服朝廷公卿與之聯合。”


    對於董承來說,隻要從袁紹手中奪權,他就是天子之下第一人。


    可對於其他人來說,是袁紹說了算,還是董承說了算,其實並無所謂,隻要他們還打著大漢的名義。


    更別說,如楊彪這種,和袁家還有姻親。


    “所以說,或許我們可以幫董承一把。”


    “實不相瞞,董承身邊謀士眾多,他也未必盡信我的話,所以你的主意最好能讓董承看到實利和實施的可能。”


    “自然,不知道士元可有注意到這鄴城內外,可有不同?”


    龐統也是從南邊走到鄴城,不是憑空來的,自然知道一路上的百姓是怎麽樣的。


    鄴城的繁榮與城外的凋敝是一種極大的反差,似乎為了證明自己治理地方有方,袁紹故意放縱鄴城的家族子弟爭奇鬥豔,鄴城內的百姓更多沉醉在一種虛華的表象中。


    “天子若要奪權,自然沒有人敢可意針對袁紹,可若是天子想為百姓做點實事,難道還找不到正直之人嗎?”諸葛亮提醒道。


    做事情之前,巧立名目很重要。


    聽完諸葛亮的建議,龐統說道:“孔明的意思是——”


    “沒錯,士元可以建議董承,上奏天子外出狩獵,近距離的見識城外百姓的慘狀,天子想給百姓一些恩惠,減輕賦稅徭役,想必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龐統仔細琢磨了起來,袁紹畢竟是臣,所以天子要出行狩獵,他可以攔阻一時,卻是無法禁止的。


    而對於天子要給百姓恩惠,這袁紹能阻攔嗎?


    袁紹此時最主要就是河北士族的支持,這些人聽到天子說減稅減役,自然是樂見其成的,袁紹反對,就是得罪了這些人。


    而要是讚成,那也是成全了天子的威望。


    袁紹掌握實權的主要原因是身邊的人信服他,可若是這些人對天子,對朝廷懷有感恩之心,他的安全性立刻就下降了一個台階。


    一旦如此,他和董承的衝突勢必加重。


    這個時候,袁紹是絕對絕對不敢離開鄴城的。


    這樣一來,大帥就有足夠的時間對涼州用兵了。


    而且龐統獻上這個計策,對於董承來說,絕對是有利的,還有,這個計策不會對董承,對龐統本身的名譽造成不好的影響。


    “孔明啊孔明,有的時候,我可真是佩服你啊!”


    “士元兄也覺得這個計劃可成嗎?”


    “別的不說,這個計策我獻給董承,他是一定會采納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