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帥府布局涼州的時候,淮南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袁術稱帝了。


    劉協抵達關東的第二年,在袁紹以朝廷之名將各種封賞,征調詔書發往揚州後,袁術苦不堪言,人心不穩,終於選擇破釜沉舟。


    袁術用河內人張炯之符命,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廣置公卿朝臣,還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


    此時的袁術看似掌握著後來江東的所有土地,還有徐州豫州的一些地方,但以孫策為首的孫堅舊部,包括吳景、孫賁等人,紛紛脫離袁術。


    可以說,袁術選擇了拚死一搏,但並沒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為孫策做了嫁衣。


    袁紹這邊此時還忙於與公孫瓚的戰爭,在得到天子,人心一麵倒的情況下,袁紹對公孫瓚的戰事進展順利了許多,不過袁術稱帝之時,仍然震驚了袁紹。


    他立馬公告天下, 宣布與袁術斷除幹係,並單方麵將袁術開除袁氏宗族,同時,又勒令四方兵馬,起兵剿賊。


    兗州曹操,是第一個得到袁紹調令的人。


    “這袁紹好生卑鄙,話喊得最響,卻不發一兵一卒,要我們去替他賣命。”曹洪抱怨道。


    “曹公,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荀彧卻說道。


    曹操琢磨了一陣,也覺得事有可為,他早就想打袁術了,這次袁術稱帝,徹底將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他封天子詔命出兵,名正言順,絕對是事半功倍。


    隻是,曹操想的是,等打敗了袁術之後,他如何將袁術的實力化為己有。


    畢竟他是代表朝廷出戰,戰勝之後,這些地方隻要朝廷派出官吏,就可以將他的所得從容不迫的搶過去,而且他還無法辯解。


    而且,袁紹一定會派出自己人。


    事實上,袁術稱帝,在袁紹眼中,也是一次觀望,如果袁術很快凝聚了人心,那說明大漢氣數已盡,他未必不可複製袁術之所為。


    奈何天下反對之聲沸沸,所以袁紹才果斷撇清幹係。


    曹操隻恨自己慢人一步,失了天子,他有些嫉妒袁紹了,怎麽會有沮授這樣的大才效命於他?


    鄴城,董承處。


    他得到消息,說曹操派人給他送來了賀禮,董承並沒有多少喜悅,他知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詢問過後,他得知,曹操是想,等打敗袁術之後,要把汝南、九江、廬江這幾個地方的太守職位委任給自己人。


    董承見曹操給自己送了一點小小的禮物,就敢提這麽大的要求,十分的不滿。


    對於這幾個地方,董承也是在意的,畢竟他要在皇帝身邊站穩跟腳,地方也必須要要有效命他的人。


    此時他還需要籠絡住曹操,他說道,袁紹早有人選安排,他最多盡力嚐試為其爭取一郡之地。


    打發走曹操的使者後,他又找來了龐統。


    董承抵達鄴城後,陸續投靠他的人很多,身邊自然少不了出謀劃策的人,不過隻有龐統,每每說道他的心坎之上,他甚為歡喜,若非已經下定主意把自己女兒嫁給劉協,他都有意招婿了,雖然這廝麵目不怎麽清秀,不過也算過得去,而且龐家在荊州也算的一號家族。


    找來龐統,董承詢問的是關於沮授的事情。


    董承和沮授合作,才能在曹操抵達之前,將劉協搶至鄴城。


    經此一事,董承有意將沮授從袁紹手下引薦到朝中擔任公卿,但卻屢屢被沮授所拒。


    這讓兩人產生了一些隔閡,董承也對沮授不喜起來,對方不接受自己的好意,在朝中當官,卻要做袁氏的一條狗,這在董承眼中,就是對朝廷的背叛。


    眼下袁紹遠征公孫瓚,董承在鄴城掌握了極大的話語權,若是沮授能配合他,以沮授的名望,定可以鎮壓出袁紹留下的幾名裨將和幼子,到時候,他以天子之命,要求袁紹鎮壓邊境,就可以徹底掌握冀州的大權,不用再看袁紹的臉色。


    如此大好,撥亂反正的機會,就因為沮授的不配合,董承一人之力,無法執行,他大為惱火。


    “董公,在下聽說沮授對家人說,不是他不願意為朝廷效力,而是董公的舉薦他不能接受,隻有袁紹親自向陛下引薦,他才能不背上背主的名聲。”


    龐統的話讓董承更加不悅,這明顯是看不起自己,難道自己的提拔,朝廷的名爵,還不如那點名聲嗎?


    “董公,在下聽說,袁紹在前方大勝,馬上就要迴來了。”龐統提醒道。


    董承眉頭一緊,袁紹一迴來,他要做什麽事可就難了。


    “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這——”龐統猶豫了一下,“眼下袁術稱帝叛亂,袁紹隻是在言語上與之劃清幹係,未免不夠坦誠,不如董公上表天子,讓其親自出征。”


    董承搖了搖頭,袁紹之所以要對付公孫瓚,是因為公孫瓚就在他的背後,隨時可能對他插刀子。


    而袁術則不同,兩兄弟雖然苦大仇深,可是中間畢竟隔著兗州。


    而且,這兩兄弟隻是誰也不服誰,若是其中一人服軟,血濃於水,最後說不得還要留對方一命。


    袁紹之前出征,一直是親自到大軍最前方,但自從天子抵達鄴城後,袁紹每次出兵,都是藏在大後方,隻要鄴城有動靜,他馬上就能趕迴來,這裏麵的私心,董承不是猜不到。


    之前馬日磾死的莫名其妙,死之前,馬日磾曾以宗親之名要袁紹放開手中的一部分權力還給朝廷,董承懷疑就是此事,讓袁紹起了殺心。


    董承對馬日磾的直白惱怒不已,他這麽做不僅無濟於事,而且還讓袁紹多了許多提防。


    讓董承一人更加被動。


    龐統的建議沒有被董承采納,事實上,龐統的建議,董承往往十個裏麵采納一兩個,這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了。


    讓龐統離開後,董承找來自己的族人,讓他去打聽袁紹大軍的行軍路線。


    同時,又從曹操送來的財物中挑選了一部分,讓他們送去了黑山賊張燕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