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柳隻放走了幾十個匈奴人,至於財物自然全留了下來,隻給了他們幾匹老馬。
至於他們表示戰馬是他們自己的,邊柳當然不會多人錢財,隻說是替去卑保留著,作為右賢王,他身邊難道不該有一點財產?
這時候,探騎來匯報,說有一部分留在後頭的匈奴人被其他人截住了,他們手中還有一大筆財物。
邊柳也猜到了是屯守河東的張濟,於是立刻揮師向西而去。
很快,雙方就遭遇到了,張濟叔侄準備趁大帥軍與匈奴人開戰的時候,把這批物資劫走,但沒有想到,前方交戰結束的這般快。
等到大帥軍趕到的時候,張濟和張繡的大部隊已經撤離,隻留下了一地狼藉。
這讓邊柳不由得大罵,雖然匈奴人的作風很不好,但是內部的軍閥也沒好到哪去。也是,如果軍隊不能按時發俸,還要他們緊守紀律,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馬上讓人清點財物,還有這些人,挨個詢問一遍,看看有沒有官或者吏。”邊柳吩咐道。他此行帶的多是掌軍將領,兵貴神速,他可沒能力親力親為,安置這些被匈奴裹挾的人。
很快,許多官吏都被清點了出來,匈奴人在劫掠物資的時候可不僅僅盯著財物女人,男丁能為他們種地放馬,有學識的人可以幫忙教導他們的孩童,雖說草原上魯莽之輩眾多,可也有許多眼光獨到的正在拚了命的學習大漢的文化。
邊柳一一給他們委任臨時官職,讓他們把百姓帶迴道黃河以南安置。
不多時,蔡文姬也被人發現,然後帶到邊柳麵前。
此時的文姬已經三十上下年紀,早沒了少女的稚嫩,早先在長安,她還算過的安逸,不過此行東逃路上,她卻吃盡了苦頭,模樣也失色了許多。
不過讓邊柳出奇的是,蔡邕這個老頭居然也在隊伍裏。
當初因為邊柳的行為,蔡邕被董卓下了詔獄,沒想到因此,不知道他是學乖了,還是運氣好,居然奪過了王允那一刀。
不過這時候,老頭已經沒有之前的精神抖擻了。
平常人顧及他的名聲,不敢對他動手動腳,可是匈奴人卻沒有那麽多忌諱,加上他們一路被張濟叔侄追趕,自然也管不上自己“財物”的死活了。
若非父女倆相互扶持,恐怕蔡邕已經死在路上了。
邊柳讓人給蔡邕端上了一碗湯藥,老頭子喝完之後,才緩了一口氣。
接著,馬上又流下了眼淚。
故人相見,邊柳本等著他說一番感激涕零,感人肺腑的話語,畢竟那去卑雖然識抬舉,可是說出來的話卻是沒什麽水平。
蔡邕這般學識,寫一篇《大帥的恩情怎麽也還不完》,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結果,蔡邕直接來了一句,“我的書啊!那幫兔崽子把老夫辛辛苦苦保護的書卷都拿來燒火了,我的書啊!”
然後就大哭了起來。
邊柳無語了,忿忿的離開了營帳。
帳外,天已經黑了,四周點滿了營火,郭嘉正等候在外麵。
邊柳出來後,郭嘉說道:“大帥若是喜歡那女子,不如就娶迴府吧!”
邊柳用詫異的眼神看著郭嘉,心裏說道:“你認真的嗎,我是那麽慌不擇食的人嗎?”
他最多有一點點小小的收集癖,當然,不是納入後宮的那種收集癖,自己免除了一位千古才女流落他鄉的苦難,多看兩眼怎麽了?
郭嘉咳嗽了一聲說道:“大帥,我這個建議是真的,這對大帥未來收複天下大有裨益。”
邊柳想到蔡邕的身份,還有泰山羊氏,郭嘉說的好像有點道理。
等等,有什麽道理,他不是那種趁人之危的人!
“說說吧,清點財物的時候,有什麽收獲?”邊柳問道。
“有!”郭嘉說道,隨後就拿起手中錦盒,“大帥,這裏麵是天子劍!”
“天子劍?”
“沒錯,這就是太祖斬白蛇時所用的赤霄劍,後來一直作為天子佩劍,據說武帝巡視天子的時候,也令一人捧璽,一人執劍,所執的便是赤霄劍。”
邊柳緊緊盯著,劍匣以五色琉璃所作,劍柄以七彩珠、九華玉為飾,這些都是後世皇帝命人加鑄上去的,劍刃上常如霜雪,光景照外,顯然被人保存的極好。
邊柳執起長劍,奮力一揮,劍身輕微顫動,伴有劍鳴而出。
“確實是一把好劍!”
“大帥執此劍,可以君臨天下了。”郭嘉說道。
“哈哈哈!”邊柳輕輕笑了笑,刷了幾下,就把劍丟入玉匣當中,“這劍加鑄了不知多少日精月華,比起太祖皇帝時鋒利了不知道多少倍,隻可惜,它缺乏了一股子殺伐之氣。改明,給天子送迴去,就我我替他把天子劍重新奪迴來了。”
郭嘉輕輕一笑,詢問道:“難道大帥,真的要一直把位置讓給兄弟嗎?”
“奉孝莫要試探了,這天下該是我的,那便該是我的,若不該是我的,便是我把太祖的靈位帶在身邊,那也沒用,區區一把劍,能決定什麽?等過段時間,我送你一把比這好的。”
“那臣就多謝大帥了。”
郭嘉灑脫一笑。
接著又詢問道,“大帥,張濟那邊,我們該如何應對?”
“哦,他們現在身在何處?”
“在我們西邊二十裏處,他們沒走,顯然是想看看我們下一步有什麽舉動。”
“奉孝覺得怎麽辦?”
“如今天子已經離開關中,這些西涼軍閥失去了手中大義,現在是他們最惶恐的時候,如果大帥派兵攻打他們,他們定然會奮命反擊,反之,則可以為大帥所用。”
邊柳一聽,這正合他的心意。
於是便對郭嘉說道:“你把今日他們剩下的那些財物清點一點,拿出大半給他們送去,再把天子的詔書展示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天子雖然東歸,但朝廷沒有棄關中西涼而不顧,本帥這次是率領王師,不僅要一舉解決關中內亂,還要平定涼州。讓他們用這些財物,安撫好黃河沿線受難的百姓,然後等候本帥的帥令。”
“喏。”
……
至於他們表示戰馬是他們自己的,邊柳當然不會多人錢財,隻說是替去卑保留著,作為右賢王,他身邊難道不該有一點財產?
這時候,探騎來匯報,說有一部分留在後頭的匈奴人被其他人截住了,他們手中還有一大筆財物。
邊柳也猜到了是屯守河東的張濟,於是立刻揮師向西而去。
很快,雙方就遭遇到了,張濟叔侄準備趁大帥軍與匈奴人開戰的時候,把這批物資劫走,但沒有想到,前方交戰結束的這般快。
等到大帥軍趕到的時候,張濟和張繡的大部隊已經撤離,隻留下了一地狼藉。
這讓邊柳不由得大罵,雖然匈奴人的作風很不好,但是內部的軍閥也沒好到哪去。也是,如果軍隊不能按時發俸,還要他們緊守紀律,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馬上讓人清點財物,還有這些人,挨個詢問一遍,看看有沒有官或者吏。”邊柳吩咐道。他此行帶的多是掌軍將領,兵貴神速,他可沒能力親力親為,安置這些被匈奴裹挾的人。
很快,許多官吏都被清點了出來,匈奴人在劫掠物資的時候可不僅僅盯著財物女人,男丁能為他們種地放馬,有學識的人可以幫忙教導他們的孩童,雖說草原上魯莽之輩眾多,可也有許多眼光獨到的正在拚了命的學習大漢的文化。
邊柳一一給他們委任臨時官職,讓他們把百姓帶迴道黃河以南安置。
不多時,蔡文姬也被人發現,然後帶到邊柳麵前。
此時的文姬已經三十上下年紀,早沒了少女的稚嫩,早先在長安,她還算過的安逸,不過此行東逃路上,她卻吃盡了苦頭,模樣也失色了許多。
不過讓邊柳出奇的是,蔡邕這個老頭居然也在隊伍裏。
當初因為邊柳的行為,蔡邕被董卓下了詔獄,沒想到因此,不知道他是學乖了,還是運氣好,居然奪過了王允那一刀。
不過這時候,老頭已經沒有之前的精神抖擻了。
平常人顧及他的名聲,不敢對他動手動腳,可是匈奴人卻沒有那麽多忌諱,加上他們一路被張濟叔侄追趕,自然也管不上自己“財物”的死活了。
若非父女倆相互扶持,恐怕蔡邕已經死在路上了。
邊柳讓人給蔡邕端上了一碗湯藥,老頭子喝完之後,才緩了一口氣。
接著,馬上又流下了眼淚。
故人相見,邊柳本等著他說一番感激涕零,感人肺腑的話語,畢竟那去卑雖然識抬舉,可是說出來的話卻是沒什麽水平。
蔡邕這般學識,寫一篇《大帥的恩情怎麽也還不完》,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結果,蔡邕直接來了一句,“我的書啊!那幫兔崽子把老夫辛辛苦苦保護的書卷都拿來燒火了,我的書啊!”
然後就大哭了起來。
邊柳無語了,忿忿的離開了營帳。
帳外,天已經黑了,四周點滿了營火,郭嘉正等候在外麵。
邊柳出來後,郭嘉說道:“大帥若是喜歡那女子,不如就娶迴府吧!”
邊柳用詫異的眼神看著郭嘉,心裏說道:“你認真的嗎,我是那麽慌不擇食的人嗎?”
他最多有一點點小小的收集癖,當然,不是納入後宮的那種收集癖,自己免除了一位千古才女流落他鄉的苦難,多看兩眼怎麽了?
郭嘉咳嗽了一聲說道:“大帥,我這個建議是真的,這對大帥未來收複天下大有裨益。”
邊柳想到蔡邕的身份,還有泰山羊氏,郭嘉說的好像有點道理。
等等,有什麽道理,他不是那種趁人之危的人!
“說說吧,清點財物的時候,有什麽收獲?”邊柳問道。
“有!”郭嘉說道,隨後就拿起手中錦盒,“大帥,這裏麵是天子劍!”
“天子劍?”
“沒錯,這就是太祖斬白蛇時所用的赤霄劍,後來一直作為天子佩劍,據說武帝巡視天子的時候,也令一人捧璽,一人執劍,所執的便是赤霄劍。”
邊柳緊緊盯著,劍匣以五色琉璃所作,劍柄以七彩珠、九華玉為飾,這些都是後世皇帝命人加鑄上去的,劍刃上常如霜雪,光景照外,顯然被人保存的極好。
邊柳執起長劍,奮力一揮,劍身輕微顫動,伴有劍鳴而出。
“確實是一把好劍!”
“大帥執此劍,可以君臨天下了。”郭嘉說道。
“哈哈哈!”邊柳輕輕笑了笑,刷了幾下,就把劍丟入玉匣當中,“這劍加鑄了不知多少日精月華,比起太祖皇帝時鋒利了不知道多少倍,隻可惜,它缺乏了一股子殺伐之氣。改明,給天子送迴去,就我我替他把天子劍重新奪迴來了。”
郭嘉輕輕一笑,詢問道:“難道大帥,真的要一直把位置讓給兄弟嗎?”
“奉孝莫要試探了,這天下該是我的,那便該是我的,若不該是我的,便是我把太祖的靈位帶在身邊,那也沒用,區區一把劍,能決定什麽?等過段時間,我送你一把比這好的。”
“那臣就多謝大帥了。”
郭嘉灑脫一笑。
接著又詢問道,“大帥,張濟那邊,我們該如何應對?”
“哦,他們現在身在何處?”
“在我們西邊二十裏處,他們沒走,顯然是想看看我們下一步有什麽舉動。”
“奉孝覺得怎麽辦?”
“如今天子已經離開關中,這些西涼軍閥失去了手中大義,現在是他們最惶恐的時候,如果大帥派兵攻打他們,他們定然會奮命反擊,反之,則可以為大帥所用。”
邊柳一聽,這正合他的心意。
於是便對郭嘉說道:“你把今日他們剩下的那些財物清點一點,拿出大半給他們送去,再把天子的詔書展示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天子雖然東歸,但朝廷沒有棄關中西涼而不顧,本帥這次是率領王師,不僅要一舉解決關中內亂,還要平定涼州。讓他們用這些財物,安撫好黃河沿線受難的百姓,然後等候本帥的帥令。”
“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