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兩年的時光已過。


    長安那邊,劉協舉行了冠禮,年號也改為了興平,並大赦天下。


    因為大量官員外逃,還通過考試選拔了一批老臣,名為恩賜。


    當時,長安有民謠:頭白皓然,食不充糧。裹衣褰裳,當還故鄉。聖主悼念,悉用補郎。舍是布衣,被服玄黃。


    大概意思是一些老年儒生窮學一生,頭發盡白,時至今日,還要入田勞作,劉協憐憫他們,所以錄用了他們。


    除此之外,劉協還追諡母親王榮為靈懷皇後,改葬文昭陵。


    通過一係列舉動,劉協掌握了一絲絲權力。


    而李傕等人的退讓,是因為關中處境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刻。


    這一年三輔地區大旱,穀價騰貴,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不隻是偏遠地區,就連長安城中都發生了人吃人的事件。


    劉協下詔賣掉廄馬百餘匹,禦府大司農出兩萬匹雜繒,準備將錢賞給給公卿、百姓,結果李傕以邸閣物資少直接帶迴了自己軍營。


    之後,劉協讓人放太倉米賑災,卻又出現了侍禦史侯汶貪腐的事情。


    劉協的親政,並沒有使得長安出現好轉,而在此期間,李傕郭汜等人也各自開府,與三公合為六府,參與選舉官吏。


    長安的政治鬥爭,全部激化。


    到了興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西涼人內部的鬥爭也全部激化,李傕殺死了樊稠,與郭汜在長安城內互相攻擊。


    這其中,既有私怨,又有資源短缺的衝突。


    到了後麵,甚至出現了“一人質天子,一人質公卿”的情況。


    劉協幾度派人勸和,都遭到了李傕的反對,直到張濟從陝縣來到長安,又在賈詡的斡旋下,李傕才與郭汜交換女兒為質,暫時休兵。


    在這般亂象當中,時間很快就到了興平二年六月底。


    在這近二年的時光裏,大帥府並沒有向外用兵的計劃,而是興修水利,重視農桑,並精修自身,改革吏治。


    明確了大帥府的地位,在三公之上。


    其下有軍、政兩部。


    其中軍隊的職銜早已確定。


    大帥以下,位置最高者為張遼,領少將銜,職位則為將軍。


    其下單獨成立一軍,累計三千餘人,有騎兵一半,步卒一半。


    騎兵之中,一半由張遼本人和其副將張定執掌,另一半,則由大帥指定的緱伯、狄青執掌。


    平時由張遼指揮訓練,戰時聽奉張遼之令,但皆受到大帥府戰略部轄製。


    張遼以下,以馬如風為先,領上校銜銜,職位為裨將。


    按大帥府軍製,裨將統帥一千六百人,但大帥特令,增至兩千人。


    其中一半由馬如風親自統領,剩下則由李元霸、魏延負責指揮。


    馬如風以下,則是黃巾歸來的程咬金,其以舊日名聲,外加大帥府的聲望,招攬黃巾餘眾,及各州縣百姓累計兩萬餘人,迴歸嵩山後,大帥府論功行賞,將其軍銜定位中校,同樣領裨將銜。


    其下精銳同樣精簡為兩千人,餘眾則負責屯田生產。


    由典韋負責配合程咬金統領軍隊。


    再往下,徐晃領中校銜,職為校尉。


    訓練一支精銳步卒,累計八百人。


    另有一長弓營,目前人數已經擴充到千人,由李侯統領,一半為弓手,一半為弩手。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獨屬於大帥的騎兵,共有百人,皆是騎射精英,出行負責貼身保護。


    以上萬人,是大帥府的核心戰鬥部隊。


    另外,大帥府還有生產部隊,負責屯田耕種,開山砸道,修路搭橋等要事,累計有八萬餘眾。


    日常的管理,分別交由衛茲、郭嘉、徐庶三人負責。


    目前,大帥府的軍事指揮則由邊柳、郭嘉、徐庶三人議定,除了桓彝擔任書佐之外,邊柳最近偶爾也讓諸葛亮擔任書記員。


    來都來了,總得讓他幹點事不是?


    而且邊柳特意打聽之下也聽說,這小子,學習的時候挺不專心的。


    軍事之外,則為執政,這一部分,大帥府近一年的改動比較大, 當然,主要是上層機構,對百姓來說,影響並不大。


    大帥府設立了長史一人,負責一切民事,可在大帥不在的時候,代做一些決定,這個位置由衛茲擔任。


    其下,設有五部,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工部,由於軍事為目前最重要之事,所以兵部暫時沒有設立,而是歸於政事之外。


    五部各設尚書一人。


    吏部由郭嘉兼任。主要負責官員的升遷,檔案,戶籍這些。


    戶部由衛茲兼任。目前,因為兗州和關中那邊都極不穩定,處於天下腹心的洛陽周邊,反而成為了安全之地,所以大帥府轄下的人口已經增長到了三十八萬。


    原嵩山令和緱山令治下共有十二萬人口,梁縣往大穀關一線建立村鎮,人口也到了二十餘萬。


    還有洛陽南麵,雖然大帥府無意往這邊擴展,但遷徙的百姓還是自發在洛陽邊上開始屯墾。


    ……


    禮部目前隻主管教育一事,由諸葛玄擔任尚書,具體人員則為大帥府先前之人,沒有大變。


    司馬徽不願出仕,所以在學堂做事,時常也受邀參與大帥府議事,但沒有接受任何委派。


    工部由唐璟負責,大帥府所轄地區的商業往來,還有物資生產,目前都由工部負責。


    當然,一些秘密武器,還有特殊產物,則由邊柳親自指定負責之人。比如郭興和張定。


    還有刑部,邊柳沒有委派尚書,而是找了趙昱幫自己處理一些雜事。


    目前大帥府還處於比較簡單的時刻,沒有人專門去挑法律的空子。一旦對大帥府有不利舉動的,他們也無法用法律條文保護自己。


    可以說,現在是人治遠大於法治的時候,而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刑部的辦事效率比較高效,之所以選擇趙昱,是因為作為自己的便宜老丈人,許多時候比較值得信任,而且,也比較會來事。而且因為巡山禦史和鋤奸禦史的存在,暫時刑部也沒有大量的工作。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