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的路上,徐庶那邊派人送來了一個人。
來人由十餘人押送著,倒是沒有捆綁,這讓邊柳挺好奇的。
接過徐庶的書信一看,邊柳就更意外了。
眼前這個滿臉胡腮的大漢居然是祖茂。
沒想到自己剛和郭嘉聊完程普、韓當、黃蓋,就遇到了孫堅手下的第四員大將。
史書中,此人在孫堅為徐榮所敗,戴上孫堅的頭巾為之引開追兵後,就失去了記載。
演義野史之中,此人倒是在孫策乃至孫權的手下,建立過許多功勳。
翻看著手中的書信,原來,祖茂在為孫堅引兵之後,就帶著殘餘的部下躲於山林之中,沒有繼續去追尋孫堅。而此前,他已經落戶山中,甚至還娶了一名逃難山中的女子,又生下了一子。
徐庶在派魏延沿山腰建立營寨的時候,遇到了他們一夥人的阻攔。
魏延二話不說,就攻破了祖茂所在的山頭。
昔日的虎將在山頭生活了不到兩年裏,已經失去了光芒。加上他們殘破的裝備也抵不住大帥府火爐日夜不停的敲打,這一場戰鬥,甚至魏延這邊沒什麽損耗,祖茂聚集的一夥人就選擇了投降。
徐庶早已不陌生這些事,很快就對這些人進行整編,散入嵩山治下。隻是他派人給這些人登記姓名的時候,無意得知了祖茂的名字。
要知道,孫堅和劉表爭奪荊州的戰爭,讓南方大多數人都知道孫堅手下的能人。
徐庶對祖茂自然也不陌生,他認為此人會對邊柳有用,於是就派人送了來。
看完書信後,邊柳又認真打量了一番祖茂,見眼前之人頹氣盡顯,再也沒有征戰沙場的雄風,甚至還比不上大帥府麾下一個普通的兵卒。
郭嘉附到邊柳耳邊小聲說道幾句。
他判斷,這祖茂引兵之事,應當不是出自自身,而是孫堅主動要求,祖茂迫於形勢所以才不得不這麽做。
經此一事,祖茂也與孫堅離心,所以沒有再迴去,加上又沒有去處,於是便假裝死了,在附近占了一個山頭,倒也逍遙快活。
邊柳覺得郭嘉分析的大差不差。
事實上,祖茂的心理還要更複雜一些。他受過孫堅的許多恩惠,也為孫堅立下過許多功勞,隻是當日,孫堅最為危急的時候,讓他替死這種舉動,讓他意識到孫堅並不是一個值得追隨的人。為了報恩,他沒有背叛孫堅,反而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可是後來,他卻僥幸活了下來。
經此一事,他覺得他再也不能全心全意追隨孫堅。於是和身邊幾個兄弟一合計,就占據了一個山頭,搶了別人的地盤和女人。他們的武力遠大於一般山匪,倒也沒人敢招惹,霍源山上的賊匪,當時還招攬過他們。隻不過祖茂也不肯再被約束,於是又陸續遷移了幾處。
此番若不是祖茂的女人為他生下了一個孩子,恐怕他也會帶著自己人跑的更遠。
“原來是祖壯士!當初孫文台將軍攻入洛陽,本帥有幸見過黃公覆,今日又見到祖壯士,真是甚為快意。來人,賜酒!”
邊柳一擺手,隨即便有人倒了一杯酒給祖茂端上。
祖茂人過中年,經過先前之事,早已失去大誌,可是剛剛喜得貴子,又讓他不肯就此輕易死去。
他看著眼前冰清略帶一絲渾濁的酒水,端起陶碗一口飲盡。
嘶~
味蕾的刺激,讓祖茂感覺重新活過來一樣,他從來沒有喝過這麽烈的酒。
他舔了舔嘴唇說道:“若是在下能有為大帥效勞的地方,萬死不辭!”
一個意氣風發的大將軍是邊柳夢寐以求的, 不過此時的祖茂儼然已經不符合這個條件。
邊柳寧可他還忠於孫堅,也不希望得到一個失去了忠貞概念的人。
他和呂布有些類似,時至今日,已經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高於一切。當然,呂布尚且有著遠大誌向,而祖茂已經放棄了自我。
“你現在身邊還有多少兄弟?”邊柳問道。
祖茂愣了一會,說道:“原先還有十七個,大帥的軍隊攻山的時候,又死了三個。”
“你能為本帥做什麽,又或者想為本帥做什麽?”
“全憑大帥吩咐。”祖茂一副認命的模樣。
“壯士何故如此頹廢呢?”邊柳鼓舞道,“如今孫文台將軍不幸離世,其妻兒皆寄居他人籬下。祖壯士先前對孫文台將軍有救命之恩,隻是因為養傷的原因不能早早歸隊,又因為聽聞孫文台將軍死去不甚悲哀,所以徘徊山中。
此時,孫文台之子孫策正直年少,身邊缺乏可用之人,祖壯士何不迴去?我想,若是孫策聽說其父親舊部重投於他,定然不勝歡喜。”
祖茂一時語塞,低下了頭。
他其實更希望眼前這位大帥給他一個不起眼的位置,讓他安度餘生。
但這個建議,他又很難拒絕。
祖茂不想迴去,一方麵,他覺得自己該報答孫家的都報答完了;另一方麵,他又有點羞見故人。
“祖壯士自己決定就好,本帥不做強求,若是壯士不願意,也可以自食其力。”
孫堅帶兵的時候,就沒有秋毫無犯的規矩,若是沿途有官府世族提供衣食也就罷了,若是沒有,自然是要搶的。祖茂占山為匪之後,也是靠著武力奴役了一幫人為他們種地采食野果的。
要他自己種地,祖茂一時難以接受。他有些忌恨,眼前這個少年,竟然連一個鬥食小吏的位置都不肯給他。
不過祖茂不敢顯露一絲不滿,隻是說道:“見到孫文台將軍之子後,需要我為大帥做些什麽嗎?”
“你可以什麽都不用做,也可以告訴他,你今日見到我的事,然後告訴他,本帥想少將軍能和他父親一樣,為大漢做更多貢獻。”邊柳說道,孫家的勢力範圍在江東,孫策不會離開那裏,所以邊柳並不準備多做什麽無用功。
“當然,最重要的事,你要活著。”邊柳又提醒道。
“那我那妻兒?”
“此去淮南,路途遙遠,祖壯士確定要帶著女子嬰兒上路嗎?”
……
來人由十餘人押送著,倒是沒有捆綁,這讓邊柳挺好奇的。
接過徐庶的書信一看,邊柳就更意外了。
眼前這個滿臉胡腮的大漢居然是祖茂。
沒想到自己剛和郭嘉聊完程普、韓當、黃蓋,就遇到了孫堅手下的第四員大將。
史書中,此人在孫堅為徐榮所敗,戴上孫堅的頭巾為之引開追兵後,就失去了記載。
演義野史之中,此人倒是在孫策乃至孫權的手下,建立過許多功勳。
翻看著手中的書信,原來,祖茂在為孫堅引兵之後,就帶著殘餘的部下躲於山林之中,沒有繼續去追尋孫堅。而此前,他已經落戶山中,甚至還娶了一名逃難山中的女子,又生下了一子。
徐庶在派魏延沿山腰建立營寨的時候,遇到了他們一夥人的阻攔。
魏延二話不說,就攻破了祖茂所在的山頭。
昔日的虎將在山頭生活了不到兩年裏,已經失去了光芒。加上他們殘破的裝備也抵不住大帥府火爐日夜不停的敲打,這一場戰鬥,甚至魏延這邊沒什麽損耗,祖茂聚集的一夥人就選擇了投降。
徐庶早已不陌生這些事,很快就對這些人進行整編,散入嵩山治下。隻是他派人給這些人登記姓名的時候,無意得知了祖茂的名字。
要知道,孫堅和劉表爭奪荊州的戰爭,讓南方大多數人都知道孫堅手下的能人。
徐庶對祖茂自然也不陌生,他認為此人會對邊柳有用,於是就派人送了來。
看完書信後,邊柳又認真打量了一番祖茂,見眼前之人頹氣盡顯,再也沒有征戰沙場的雄風,甚至還比不上大帥府麾下一個普通的兵卒。
郭嘉附到邊柳耳邊小聲說道幾句。
他判斷,這祖茂引兵之事,應當不是出自自身,而是孫堅主動要求,祖茂迫於形勢所以才不得不這麽做。
經此一事,祖茂也與孫堅離心,所以沒有再迴去,加上又沒有去處,於是便假裝死了,在附近占了一個山頭,倒也逍遙快活。
邊柳覺得郭嘉分析的大差不差。
事實上,祖茂的心理還要更複雜一些。他受過孫堅的許多恩惠,也為孫堅立下過許多功勞,隻是當日,孫堅最為危急的時候,讓他替死這種舉動,讓他意識到孫堅並不是一個值得追隨的人。為了報恩,他沒有背叛孫堅,反而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可是後來,他卻僥幸活了下來。
經此一事,他覺得他再也不能全心全意追隨孫堅。於是和身邊幾個兄弟一合計,就占據了一個山頭,搶了別人的地盤和女人。他們的武力遠大於一般山匪,倒也沒人敢招惹,霍源山上的賊匪,當時還招攬過他們。隻不過祖茂也不肯再被約束,於是又陸續遷移了幾處。
此番若不是祖茂的女人為他生下了一個孩子,恐怕他也會帶著自己人跑的更遠。
“原來是祖壯士!當初孫文台將軍攻入洛陽,本帥有幸見過黃公覆,今日又見到祖壯士,真是甚為快意。來人,賜酒!”
邊柳一擺手,隨即便有人倒了一杯酒給祖茂端上。
祖茂人過中年,經過先前之事,早已失去大誌,可是剛剛喜得貴子,又讓他不肯就此輕易死去。
他看著眼前冰清略帶一絲渾濁的酒水,端起陶碗一口飲盡。
嘶~
味蕾的刺激,讓祖茂感覺重新活過來一樣,他從來沒有喝過這麽烈的酒。
他舔了舔嘴唇說道:“若是在下能有為大帥效勞的地方,萬死不辭!”
一個意氣風發的大將軍是邊柳夢寐以求的, 不過此時的祖茂儼然已經不符合這個條件。
邊柳寧可他還忠於孫堅,也不希望得到一個失去了忠貞概念的人。
他和呂布有些類似,時至今日,已經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高於一切。當然,呂布尚且有著遠大誌向,而祖茂已經放棄了自我。
“你現在身邊還有多少兄弟?”邊柳問道。
祖茂愣了一會,說道:“原先還有十七個,大帥的軍隊攻山的時候,又死了三個。”
“你能為本帥做什麽,又或者想為本帥做什麽?”
“全憑大帥吩咐。”祖茂一副認命的模樣。
“壯士何故如此頹廢呢?”邊柳鼓舞道,“如今孫文台將軍不幸離世,其妻兒皆寄居他人籬下。祖壯士先前對孫文台將軍有救命之恩,隻是因為養傷的原因不能早早歸隊,又因為聽聞孫文台將軍死去不甚悲哀,所以徘徊山中。
此時,孫文台之子孫策正直年少,身邊缺乏可用之人,祖壯士何不迴去?我想,若是孫策聽說其父親舊部重投於他,定然不勝歡喜。”
祖茂一時語塞,低下了頭。
他其實更希望眼前這位大帥給他一個不起眼的位置,讓他安度餘生。
但這個建議,他又很難拒絕。
祖茂不想迴去,一方麵,他覺得自己該報答孫家的都報答完了;另一方麵,他又有點羞見故人。
“祖壯士自己決定就好,本帥不做強求,若是壯士不願意,也可以自食其力。”
孫堅帶兵的時候,就沒有秋毫無犯的規矩,若是沿途有官府世族提供衣食也就罷了,若是沒有,自然是要搶的。祖茂占山為匪之後,也是靠著武力奴役了一幫人為他們種地采食野果的。
要他自己種地,祖茂一時難以接受。他有些忌恨,眼前這個少年,竟然連一個鬥食小吏的位置都不肯給他。
不過祖茂不敢顯露一絲不滿,隻是說道:“見到孫文台將軍之子後,需要我為大帥做些什麽嗎?”
“你可以什麽都不用做,也可以告訴他,你今日見到我的事,然後告訴他,本帥想少將軍能和他父親一樣,為大漢做更多貢獻。”邊柳說道,孫家的勢力範圍在江東,孫策不會離開那裏,所以邊柳並不準備多做什麽無用功。
“當然,最重要的事,你要活著。”邊柳又提醒道。
“那我那妻兒?”
“此去淮南,路途遙遠,祖壯士確定要帶著女子嬰兒上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