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覺得我等此行迴去,最大的困難是什麽?”


    郭嘉看了看天,說道:“是糧食,還有寒冷。”


    “是啊,我們不過多了四五萬人,這冬天便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可是還有人得到的人數是我們的數倍,他難道不困難嗎?”


    郭嘉隨即就想到了曹操,即便沒得到準信,那郭嘉也斷定,曹操在擊潰黃巾首領後,會對剩下的人進行分割勸降,以此填補東郡人口的不足。


    “屯田雖好,卻也需要時間,而要快速獲得糧食,就隻有一種辦法。”邊柳說道。


    這個辦法自然是向世家大族“借”。


    如今整個兗州,就陳留郡本土沒有遭遇多少大戰,“借”糧的重點自然是伸向陳留了。


    作為陳留的富庶人家,浚儀邊氏首當其衝。


    邊柳隨口一說,郭嘉瞬間就想通了。


    ……


    與此同時,在徹底將青州黃巾降服擊散之後,曹操也果斷派出使者前往沒有收到黃巾侵擾的郡縣索要糧草。


    陳留的幾大世家自然是曹操照顧到的重點。


    “此番對付青州黃巾,孟德出力最多,我等出點糧食也是應該的。況且這些糧食也是用以賑濟災民,等到明年,災民緩過來,重新播種納糧,這些糧食自然能還迴來。”張邈率先定下了基調。


    “可是這五十萬石,數量是不是多了點?”眾人紛紛皺起了眉頭。


    邊讓被邊柳臨行前說的話氣壞了身子,此番正躺在家裏,隻派了長子過來:“我父親說,這個數量已經不是在薅世家的羊毛,而是在撅世家的根了。而且這些糧食多半已經不是用在賑濟災民,而是被用在那批黃巾身上,用以擴充軍隊。如此一來,勢必加深兗州與冀州、豫州的矛盾,將來大戰,損傷的還是我們。”


    “說的沒錯,我等都是大漢官吏,如今袁家兩兄弟不和,兗州上下無須插手其中,隻待日後光複朝廷,接受朝廷旨意便可。”眾人紛紛唿應。


    經過商議,眾人最後達成了相同意見,那就是可以出一部分糧食賑濟災民,但是絕不能算上黃巾,而且,眾人要求張邈在給曹操的信中,要他將黃巾壯丁作為補償,分予各地世家,以彌補府庫的空虛。


    曹操這邊,自壽張返迴後,立刻就趕往西麵。


    與長安朝廷委任的兗州刺史金尚進行一番交戰,金尚帶的人本來就不多,因為戰敗南下逃亡了袁術處。


    而此時,曹操也得知了陳留世家的態度。


    “兄長,這陳留大小官吏頗不識好歹,我等出生入死,如今讓他們出點糧食都不肯,依我看,不如直接出兵,也好震懾他們一番。”


    “不可不可!”陳宮聞言,連忙阻攔,“明公方才大敗黃巾,聲名鵲起,此時正是招攬人心的好時機。若是此番貿然出兵,豈不是惡了兗州世家?將來又如何坐穩兗州牧的位置?況且,明公方才戰敗金尚,與長安朝廷交惡,更不該四處樹仇了。”


    “公台之言有理!”曹操點了點頭,心中卻察覺,自己與陳宮的分歧正在一點一點加大,


    “依公台之見,我該如何處理呢?”


    “在下覺得,明公可以答應一部分,將一部分青壯黃巾交予他們,不過,卻不是成為他們的奴仆,而是作為部曲,進行訓練,將來明公征戰四方之時,由他們帶領部曲聽候明公的吩咐。


    如此,明公既可以省下練兵的損耗,又可以壯大自相的實力,更可以結好諸多世家,豈不一舉多得?”


    曹操此時名義上已經是兗州牧,雖然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認可,但此時陳宮建議讓手下的人訓練私兵,並沒有引起曹操的懷疑。


    因為亂世私人武裝是很正常的,當初光武皇帝就是靠著他們的支持,才迅速的擴充軍隊,打敗王莽。事成之後,才有花費巨大工夫將這些私人武裝一一解除的。


    此時的袁紹、袁術之所以擴充實力如此之快,其實也是暗自允許了這個。


    如果單靠自己的發展,看嵩山上那位就知道了,占著天子之名,結果要啥缺啥,都一年過去了,底盤人口錢糧都還是不起眼。


    隻是真要這麽做,曹操總是有點心有不甘。


    畢竟自己花了大力才結果了黃巾, 結果全為他人做嫁衣?


    而且, 曹操總覺得,自己要是效仿袁紹,那將來如何超過他呢?


    曹操想著,迴頭就立刻讓曹洪帶著自己的思慮,還有陳宮的建議,以及張邈的迴信送去了東武陽,讓荀彧幫忙建議。


    荀彧見信後,立刻給出了迴信。


    他建議曹操絕不要這麽做,寧可此時多吃些苦頭,也絕不要受製於人,荀彧表示,他已經在盡可能的收集糧草,並且已經拿出府庫的財物,去兗州之外的地方收購糧食。


    荀彧的迴信極大增強了曹操的信心,與此同時,在原兗州刺史劉岱死後,曹操招攬到的一名大才程昱(這時候還叫程立)給出了建議。


    “亂世之時,所有的秩序都將被打破,正所謂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豈能因為世俗禮儀而束手束腳?”


    在程昱的建議下,曹操決定殺雞儆猴,換一種“借”法。


    而邊讓就不幸的成為了那隻“雞”!


    究其原因,邊讓對曹操本就多有詆毀,無論是他占據東郡,還是成為兗州刺史時,邊讓都對其多有阻攔。


    而此時,曹操還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借口——詆毀皇室。


    所以任憑張邈和陳宮如何勸阻,最終邊讓都身首異處。


    ……


    邊柳得到邊讓的死訊是在他剛剛迴到嵩山大帥府不久。


    他得知此消息後,十分的憤怒。


    原因並不是因為邊讓死了,而是曹操殺死他的理由,竟是,他得了自己的暗中授意。


    曹賊!


    不得好死!


    當初和奉孝見麵的時候,詆毀本帥身份;


    如今倒好,他假借“假天子”之名,斬了邊讓。


    好處全讓他得了,自己倒是屁股上沾了屎。


    “大帥,其中事實其實大多數人都看得清,大帥無須擔心。”


    “本帥倒是不擔心這名聲,本帥氣的是這廝居然如此厚顏無恥的利用我!奉孝,你幫我擬一封詔書,就說曹操征剿黃巾有功,封其為兗州牧,另外,本帥聽說他長女已經到了待嫁的年紀,姿容貌美,舉止有度,願意納其為妃,讓他謝恩吧!”


    “大帥,這不更讓他占便宜了嗎?”郭嘉一愣。


    邊柳:朕不介意!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